本書第一版出版時由於當時條件的限制,盡管已意識到理論的重要性,我們仍把注意力主要放在語言與文化實際問題的探討上。然而,作為一本學術著作,我們認為理論畢竟是導向性的,或者說理論是學術著作的生命力。語言與文化要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它需要有一套相對獨立的理論體系。例如對具體的詞語與文化的聯系的研究是必要的,在語言與文化知識普及時期尤其重要,但就事論事式的研究很難上升到一門學科的高度,很可能成為一種缺乏必備的學術水准的泛泛而談。因此,在本書再版時彌補了第一版的某些不足之處,我們加大了語言與文化關系研究的理論力度,新增的文章幾乎全是理論性的。盡管語言與文化要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仍要走一段很長的路,我們希望成為這一段路程上的鋪路工,為在我國早日建立具有完整體系的語言與文化學科作出我們的努力。
我們在再版時也注意到讀者的心理,尤其是高層次讀者的心理。讀者期望一本學術著作有足夠的信息量,新書就要提供新的信息,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讀者的心理也是動態的。21世紀初的讀者隨著素質教育和創新思維的提倡,對學術著作產生新的期望值:讀者感興趣的不僅是作者提供的專業領域的最新國內、國際成就,即新的信息,讀者更感興趣的是作者看問題的新的思路,即作者的獨特見解。這種期望值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是合情合理的,但卻構成了對學術著作作者真正的挑戰,因為介紹新的理論固然很不容易,要把一種復雜的理論用深入淺出的方法介紹給讀者是一種高超的藝術,這也不是每一位作者都能做好的。然而,要求一本學術著作的作者提供新的學術思路,這要比簡單地從國外引進理論難得多,因為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學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