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史作為一門學科,不僅要描繪歷史上各種宗教現象的發展過程,更應該在空間上揭示宗教的結構以及宗教對於人類的意義。伊利亞德強調宗教學家不僅是一個歷史學家,同時也是一個 現象學家。伊利亞德還特別重視「宗教史」研究對於現代社會的意義。
本書全方面地展示了人類歷史上各種紛繁復雜的宗教現象的發展過程,伊利亞德特別注重了那些對人類發展產生重要作用的宗教思想的創新,突出了人民在遭遇深層危機之際是如何通過宗教的創新來解釋、擺脫和化解這寫危機的。但是伊利亞德強調任何宗教思想的創新都不是憑空而起的,都以一定的傳統宗教思想為基礎。伊利亞德在書中大量吸收和融合了20世紀在專門宗教領域中其他大師級宗教學者的研究成果,同時還特別關注了一些被以往宗教史家所忽視的宗教思想,因而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於宗教多樣性和復雜性的認識。
本書分為3卷,第1卷勾勒了舊石器時代、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希臘、小亞細亞、巴勒斯坦以及伊朗在內的古代文明的宗教觀念;第二卷敘述了中國宗教、印度教、佛教、猶太教、基督教的發展歷程;第三卷講敘了伊斯蘭教的產生和發展、基督教宗教改革時期的思想激盪、中世紀猶太教神學思想的演進、中國西藏宗教的基本發展等。每一卷附有一個長篇「研究現狀:問題與進展。評論性書目」,羅列了相關宗教專題的已經書目和原始材料,並且做了精辟扼要的評論,既可供讀者做進一步的研究參考之用,又可以對西方20世紀宗教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有一個大致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