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真贗鑒定自測

古玩真贗鑒定自測
定價:210
NT $ 183
  • 作者:@@陳佩芬@等 @編/著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4-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2536610
  • ISBN13:9787532536610
  • 裝訂:167頁 / 22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套系列叢書是體現了古玩圖書的實用服務功能,對初學者入門頗有裨益。一真一贗,對比研究,有助於賞真,有助於了解中國古代藝術品的真正面貌。通過對比,才能發現藝術品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質地、造型、色彩、想象力、創造力等要素的集合。研究這些要素,是步入中國藝術殿堂的重要途徑。

本書采用了互動式的方法,由專家提供或真或假的實物圖片,並詳述背景、特征,提出問題,啟發讀者思考、回答。后則附有專家的鑒定意見。讀者根據專家的意見,以測定自己的鑒定能力。
 

目錄

辨偽賞真,步入中國藝術的殿堂(代序)
策划緣起
1 五代越越窯刻花水盂
2 唐三彩仕女坐俑
3 唐三彩仕女立俑
4 唐長沙窯鳥紋壺
5 唐魯山窯兩系罐
6 唐郟縣黃道窯黑釉藍班執壺
7 宋汝窯執壺
8 宋官窯弦紋瓶
9 宋鈞窯雙系罐
10 宋龍泉雙魚小碟
11 宋耀州窯刻花碗
12 宋磁州窯珍珠地划花萬年罐
13 宋定窯刻花嬰戲粉盒
14 元青花纏枝牡丹紋獸耳罐
15 元鈞碗
16 明洪武釉里紅大碗
17 明永樂青花扁碗
18 明宣德青花碗
19 明成化青花碗
20 明萬歷青花五彩蓮龍紋鏤空蓋盒
21 明德化窯觀音坐像
22 清康熙琺琅彩胭脂紅牡丹紋碗
23 清雍焉青釉海水龍紋瓶
24 清雍正釉里紅梅瓶
25 清雍正琺琅彩題詩過牆梅竹紋盤
26 清雍正朝仿宋哥窯貫耳瓶
27 清乾隆青花盤口瓶
28 清乾隆斗彩八寶紋雙系小罐
29 清乾隆斗彩八寶紋雙系小罐
30 清乾隆仿景泰藍虎面紋三耳瓶
31 紅山文化勾雲形玉佩
32 新石器時代玉龍
33 商代梟紋椎形器
34 商代玉羽人
35 商代晚期一西周玉璋
36 西周玉鹿
37 西周龍紋玉人
38 周代龍鳳紋玉帶扣
39 春秋雙龍首玉與
40 戰國谷紋玉龍
41 西漢龍形玉環
42 西漢龍螭紋玉戈
43 漢代玉杯
44 唐代胡人擊拍板紋玉
45 南宋玉童
46 金代「秋山」玉飾
47 元代蓮鷺紋玉爐頂
48 明代麒麟紋玉帶
49 明代雙螭耳玉杯
50 清代龍首螭紋玉帶鉤
51 宋·岳飛《草書軸》
52 明·仇英《仙山樓閣圖》
53 明·丁雲鵬《洗象圖》
54 明·項聖謨《梅花圖冊》
55 清·王 《草堂幽居》
56 清·王樹谷《人物故事圖冊》
57 清·汪士慎《風雪梅花圖軸》
58 清·李世倬《茅亭枯樹圖》
59 清·王文治《行書聯》
60 清·伊秉綬《行書對》
61 現代·潘天壽《菊花葫蘆》
62 現代·張大千《象緯逼天闋》
63 現代·陸儼少《黃山松雲圖》
64 現代·謝稚柳《牡丹》
65 現代·陳佩秋《花鳥圖》
66 商中朝青銅獸面紋
67 商中朝青銅獸面紋壺
68 商晚期青銅無耳蛇紋簋
69 商晚期青銅戈父丁簋
70 商晚期青銅光角
71 商晚期青銅獸面紋觶
72 商晚期青銅鳥父癸尊
73 西周早期青銅鼎
74 西周早期青銅發 引觥
75 西周早期青銅南單
76 西周青銅 方鼎
77 西周青銅師兌簋(兩件)
78 西周青銅師遽方彝
79 春秋青銅鱗紋壺
80 春秋晚期青銅四虎豆(兩件)
81 戰國青銅禾簋
82 春秋吳國雙色復合青銅劍
83 漢琉璃谷高足杯
84 明末鏨銅鎏金異獸紋龍首耳胡文明款香爐
85 明張鳴岐款銅手爐
86 清初北京犀牛角雕東坡游赤壁馬蹄杯
87 清初銅獅子香熏
88 清初喬林杏核雕
89 清初水坑端石香草龍紋長方淌池硯
90 清乾隆御制風字形端硯
91 清乾隆畫琺琅出戟鎏金瓶
92 清乾隆石刻仿銅帖金嵌玉角端香熏
93 清徽歙曹素功制西湖十景禮墨
94 清張燕昌松子平面微雕金石文字手串
95 清銀嵌寶石卧獅一對
96 晚清銅嵌銀絲立像觀音
97 晚清黃楊木雕真武大像
98 晚清典楊木雕眼鏡盒 茶晶鏡片 玳瑁眼鏡架
99 現代北京雅雕茜色蔬果花卉草蟲擺件
100 現代蘭州駱石華刻赤壁賦葫蘆
101 明紫檀木扇面形南官帽椅
102 明黃花梨高束腰五足香幾
103 明紫檀寶座式書卷椅
104 明黃花梨透雕靠北玫瑰椅
105 清康熙紫檀嵌百寶蓋長方盒
106 清紫檀木藤面羅漢榻
……
 

作為中國文物或古文化的研究者,可以從文化、藝術、哲學、社會學等多學科視角進行理論研究,也可以深入淺出地做一些普及工作,通常后者的讀者面更廣一些。上海古籍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古玩真贗對比系列」叢書正是屬於這種普及類讀物。這一套叢書體現了古玩圖書的實用服務功能,對初學者入門頗有裨益。一真一贗,對比研究,有助於賞真,有助於了解中國古代藝術品的真正面貌。通過對比,才能發現藝術品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質地、造型、色彩、想象力、創造力等要素的集合。研究這些要素,是步入中國藝術殿堂的重要途徑。

這套叢書的作者在文物真贗辨識、學術成果淺釋上投注了很大的熱情。他們編選出來的圖片以及他們的鑒定文字皆有很強的實用性。要找出幾套真贗對比的圖片並不難,但要找出足以形成一套叢書的對比性圖片,而且要做到器型大小、紋飾質地盡量相似,恐怕要花弗很多的精力。叢書較重視器型的選擇,注重其典型性,這樣對盡快掌握藝術品的造型特征是有好處的。作者在審定及評價時,文字通常落在造型與紋飾的描繪上,並不斷提示「賞真」要注重審美經驗的積累,要注重提高整體的文化藝術的修養。比如陶瓷藝術就是一個多學科知識的集合,它涉及到書畫、美學、化學、物理學、歷史學等諸多學科,如果多多掌握這些學科的基本原理,對學習鑒賞陶瓷藝術自然有益。當然,要學習鑒賞中國古代藝術品,單靠閱讀幾本書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長期的鑒賞實踐,才能領悟中國古代藝術的真諦。

是為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