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運用歷史學、宗教學、考古學、語言學等研究方法,就唐代社會流行的各種宗教和信仰的相關論題,從宗教和社會兩個方面進行剖析,並試圖與當時整個的社會結構相聯系,不僅充分顯示了各位學者的問題意識和學術水準,也從另一角度分析了唐代社會與宗教的互動關系。
本論文集的研究著眼點是宗教,但是卻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唐代社會。在內容上,包含對多階層、多地域、多民族的宗教與信仰形式的探討;在社會結構上,不僅注意到了皇帝和上層貴族社會與宗教的關系,同時也考察了底層民眾的信仰;在地理空間上,也兼顧了地方與中央;在社會活動形式上,更是關涉國家制度、儀禮、法律,以及社會的生活習俗等等。
目錄
導言︰唐代宗教信仰與社會——新問題與新探索
最終的屈服——關于開元天寶時期的道教
五岳真君祠與唐代國家祭祀
唐代道教的化胡經說與道本論
長安與荊州之間︰唐中宗與佛教
論佛教戒律對唐代司法的影響
陝西新發現的唐代三階教刻經窟初識
龍門石窟唐代天王造像考察——天王圖像研究之一
沙門黃散︰唐代佛教醫事社會生活
禁忌、儀式與法術
——敦煌文獻所見中古時代出信仰之研究
唐代三夷教的社會走向
北朝隋唐胡人聚落的宗教信仰與祆祠的社會功能
粟特文下漢文四部之眾
唐代大秦寺與景教僧新釋
最終的屈服——關于開元天寶時期的道教
五岳真君祠與唐代國家祭祀
唐代道教的化胡經說與道本論
長安與荊州之間︰唐中宗與佛教
論佛教戒律對唐代司法的影響
陝西新發現的唐代三階教刻經窟初識
龍門石窟唐代天王造像考察——天王圖像研究之一
沙門黃散︰唐代佛教醫事社會生活
禁忌、儀式與法術
——敦煌文獻所見中古時代出信仰之研究
唐代三夷教的社會走向
北朝隋唐胡人聚落的宗教信仰與祆祠的社會功能
粟特文下漢文四部之眾
唐代大秦寺與景教僧新釋
序
盛唐,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繁榮昌盛、輝煌壯麗的時代。盛唐為何興盛?盛唐的興盛局面表現在哪些方面?盛唐時期的社會、經濟、文化、對外交往、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如何?盛唐的輝煌對後世有何深遠的影響?等等,這一系列問題都有待于進一步深入探討。
北京大學在唐代的研究方面曾經取得過卓越的成就,如向達、汪筏、鄧廣銘、周一良、王永興、張廣達、吳宗國等先生,都作出了富有開拓意義的貢獻,目前也有一批中青年學者在從歷史學、歷史地理學、考古學、社會學等角度從事唐代的政治、法律、地理、經濟、文學、藝術、思想、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在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計劃”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金的支持下,以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這一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為依托,我們邀請了一批校內外、海內外在唐代研究領域頗有成就的學者,共同來參與實施“盛唐研究計劃”,共同探討這一偉大的時代,把這個時代的真實面貌展現給世人,把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社會、思想文化、民族、對外關系等方面的研究進一步深化,並希望在取得學術研究的進展的同時,也通過對盛唐經驗教訓的總結,給我們今天提供一些教益和啟迪。
現在,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盛唐研究計劃”的第一批成果,即吳宗國教授主編的《盛唐政治制度研究》、李孝聰教授主編的《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王小甫教授主編的《盛唐時代與東北亞政局》、鄧小南教授主編的《唐宋女性與社會》(上、下冊)、榮新江教授主編的《唐代宗教信仰與社會》,共計五種六冊,作為《北京大學盛唐研究叢書》第一輯,將由上海辭書出版社隆重推出。
這一批集體研究成果,從政治制度之整合、國際關系之協調、國家運作之效率、社會風貌之豐富多彩等方面,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探討,並對盛唐緣何而盛給予了有力的說明,在一些國內研究比較薄弱的領域,如女性與社會、宗教信仰與社會、地域與空間等方面,也做出了一些綜合性的研究和總結。
我們希望以此為肇端,把《北京大學盛唐研究叢書》繼續編纂出版下去。
這項研究計劃從啟動到第一批研究成果出版,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在此,我謹代表本《叢書》的各位主編,向提供大作的各位學者表示感謝,沒有他們的積極參與和學術貢獻,也就沒有這項集體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現;我們也特別要感謝北京大學領導以及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和歷史學系的領導從道義到資金上的指導和大力支持,沒有他們對這項研究計劃的關懷和支持,我們也無法完成這項事業;我們還要感謝隨叫隨到的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國古代史專業的研究生們,他們在學術上和事務上所提供的無償勞動,不僅使我們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深受國內外學者稱道,而且使我們的《叢書》編輯工作的質量得到切實的保證;最後,我們向我國最大的工具書出版基地——上海辭書出版社的李偉國社長和歷史地理編輯室的許仲毅、余嵐、張敏、王聖良、解永健等各位責任編輯表示衷心的感謝,他們不計成本,以推動學術研究、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是他們,最後以辛勤的勞動,把這套《叢書》奉獻給了讀者。
北京大學在唐代的研究方面曾經取得過卓越的成就,如向達、汪筏、鄧廣銘、周一良、王永興、張廣達、吳宗國等先生,都作出了富有開拓意義的貢獻,目前也有一批中青年學者在從歷史學、歷史地理學、考古學、社會學等角度從事唐代的政治、法律、地理、經濟、文學、藝術、思想、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在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計劃”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金的支持下,以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這一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為依托,我們邀請了一批校內外、海內外在唐代研究領域頗有成就的學者,共同來參與實施“盛唐研究計劃”,共同探討這一偉大的時代,把這個時代的真實面貌展現給世人,把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社會、思想文化、民族、對外關系等方面的研究進一步深化,並希望在取得學術研究的進展的同時,也通過對盛唐經驗教訓的總結,給我們今天提供一些教益和啟迪。
現在,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盛唐研究計劃”的第一批成果,即吳宗國教授主編的《盛唐政治制度研究》、李孝聰教授主編的《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王小甫教授主編的《盛唐時代與東北亞政局》、鄧小南教授主編的《唐宋女性與社會》(上、下冊)、榮新江教授主編的《唐代宗教信仰與社會》,共計五種六冊,作為《北京大學盛唐研究叢書》第一輯,將由上海辭書出版社隆重推出。
這一批集體研究成果,從政治制度之整合、國際關系之協調、國家運作之效率、社會風貌之豐富多彩等方面,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探討,並對盛唐緣何而盛給予了有力的說明,在一些國內研究比較薄弱的領域,如女性與社會、宗教信仰與社會、地域與空間等方面,也做出了一些綜合性的研究和總結。
我們希望以此為肇端,把《北京大學盛唐研究叢書》繼續編纂出版下去。
這項研究計劃從啟動到第一批研究成果出版,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在此,我謹代表本《叢書》的各位主編,向提供大作的各位學者表示感謝,沒有他們的積極參與和學術貢獻,也就沒有這項集體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現;我們也特別要感謝北京大學領導以及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和歷史學系的領導從道義到資金上的指導和大力支持,沒有他們對這項研究計劃的關懷和支持,我們也無法完成這項事業;我們還要感謝隨叫隨到的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國古代史專業的研究生們,他們在學術上和事務上所提供的無償勞動,不僅使我們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深受國內外學者稱道,而且使我們的《叢書》編輯工作的質量得到切實的保證;最後,我們向我國最大的工具書出版基地——上海辭書出版社的李偉國社長和歷史地理編輯室的許仲毅、余嵐、張敏、王聖良、解永健等各位責任編輯表示衷心的感謝,他們不計成本,以推動學術研究、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是他們,最後以辛勤的勞動,把這套《叢書》奉獻給了讀者。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