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是一種陸續出版的叢書,每年出版六輯。專門刊發有意思的老照片和相關的文章,觀照百多年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書中所登的照片都是20年以前所拍攝的,每一幅或若干幅照片介紹某個事件、某個人物、某種風物或某種時尚。此書收錄《老照片》叢書第三十六輯的精彩篇章和圖片,極具收藏價值。本輯收入了多篇文章,包括《寶島歲月半世紀》、《滇西大捷》、《李鴻章的勛章和寶劍》、《胡風追掉會的前前後後》、《南開瑣憶》等。
「一個在執政黨引領下,向著人類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走去的民族,沒有理由不以更博士大的胸襟去面對自己的歷史。」讀畢《老照片》第三十五輯「書末感言」最後一段話,似乎長久積郁的心情一下聚然迸發出來。憑證車個研習歷史、以歷史為自己專業的同道,對這一句話當然是感同身受的了,這不僅我們還慚愧「我們還沒有一部權威的足可傳諸子孫的民族抗戰史」(這也足以讓專業的如許的歷史學家們汗顏),還比如說吧,二戰中同樣是「流亡政府」,法國戴高樂是沒有人不知道的,韓國在中國的「臨時政府」呢,在我們長久的歷史觀教育下,恐怕許多人是因為金喜善、安在旭、張娜拉等在媒體的喧囂報道和光光人群的跟蹤下訪問了它在上海的舊址,才不經意知曉的(或者根本沒有顧及之),至於那半島上的兩位民族英雄——「二金」,金日成是我們熟知的,金九先生呢?於是,《韓國臨時政府在中國的歲月》一文可以說就是我們對其命運與我們幾乎相同的領國的歷史的補課了,這對那些僅僅知道「現代」、「泡菜」、「野蠻女友」的紅男綠女來說,應該是開拓胸襟的一件好事。
由此,如果仔細體會《老照片》創刊以來的宗旨和實績,那些「你沒見過的歷史照片」與慣見或習焉不察的歷史記憶和印記就有些不一樣,它不是「宏大敘事」下的二元的黑白兩色的定影,它是以一種闊大的胸襟和開放的姿態面向歷史的,因為它要「觀照百多年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這樣的定位就必須與長久糾纏著我們的「英雄史觀」、「階段斗爭的—元史觀」告別,於是,如果說我們「曾有過命運攸關、共御外侮」的歷史,那麽我們在說中國的青春歲月——「五四」時,就應該講到韓國「三一運動」的作用,同樣,在說到東北和延安的金日成以及廣州起義中的崔庸健等時,也應該提及活動在大後方的金九以及李承晚等,這樣,歷史才是「全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