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之境:劉宗周哲學的宗旨

證人之境:劉宗周哲學的宗旨
定價:90
NT $ 78
  • 作者:李振綱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0-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10032998
  • ISBN13:9787010032993
  • 裝訂:250頁 / 20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振綱教授在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增訂而成的。他圓融古今,會通中西,體識精到,新見迭出。本書從朱學式微、王學異變的晚明之季,蕺山身居廟堂,則建言王道,退守鄉野,則修明聖學,以挽救世道人心為擔當的論學背景契入,而展開其心路歷程、精神特質、邏輯結構的詮釋;從心體與性體的圓融互證,融氣質於義理,以道心定人心,心意知物的連體貫通,而展現蕺山以心著性,使主體之心得到貞定,使形上之性得到落實;從本體與工夫、慎獨與誠意、靜存與動察的體用不二,而達理氣合一,道器合一,道心人心合一,理性氣質合一;性情合一,未發已發合一,最後通達心性圓融聖人之境。在本書中,其進路、其展現、其會通、其邏輯、其結構,均與現行的同類著作異,其詮釋、其體認、其理解、其領悟,亦有其獨到精妙之處。


作者簡介:李振綱,1956年3月生,河北邢台縣人,教授,哲學博士。1982年畢業於河北大學哲學系,留校任教。1988年在華東師范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199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中國現代哲學研究會理事,河北大學圖書館館長,哲學系中國哲學專業研究生導師組負責人。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和傳統文化的教學與研究。?
 

目錄


第一章 蕺山之學的論學背景
一、明中葉心學崛起的歷史文化前提
二、王陽明道學革新及其二重性
三、心學的異變與性體的重建
第二章 蕺山之學的總體特征
一、學「凡三變」而圓通
二、歸顯於密的精神特質
三、內在理路與邏輯結構
第三章 道德理性本體的重建
一、心體與性體的圓融互證
二、融氣質於義理,以道心定人心、
三、存發一機、中和一性說
四、心、意、知、物的連體貫通
第四章 「證人」工夫論
一、本體與工夫
二、慎獨與誠意
三、靜存與動察非二事
四、《人譜》證人說
第五章 蕺山哲學的定性與定位
一、哲學立場
二、理論定位
三、歷史局限
四、精神轉生
附論:晚明心學與士人心態三篇
一、王艮與一代狂儒泰州學派
二、李贄——16世紀的「異端之尤」
三、晚明士人的「快樂」心態
參考文獻書目
後記
 

李振綱教授好學深思,孜孜砣花,焚膏繼晷,兀兀窮年,他在攻讀博士的三年中,徜徉於中西哲學的寶庫,神游於古今智慧的海洋,廣收博采,進境日深,不僅發表了多篇高水平的學術論文,被《新華文摘》等所轉載,而且完成了有刨見的博士論文《證人之境土一劉宗周哲學的宗旨》,獲得各評審委員的一致贊揚。

蕺山劉宗周為明末的碩儒。蕺山之學,正如本書所揭,是以理氣生生為形上本體,以心性園融為內聖根據,以慎獨誠意為證人工夫;並以此為進路,探賾索隱9鉤深致遠,而凸顯蕺山之學的邏輯結構或田義理架構。哲學邏輯結構論,是研究中圉哲學的一種解釋或解讀的方法論。中國哲學邏輯結構,是指研究中圉哲學范疇的邏輯發展及諸范疇閩的內在聯系,是中國哲學范疇在一定社會經濟、政治、思維結構背景下所構築的相對穩定的體系或結合方式。中國古代哲學家雖未必有外顯的哲學專著文本,但有「一以貫之」的內在思維理路,並毫不例外地通過特定的哲學范疇及其互相關系而呈現出來,這樣就形成該哲學家的哲學邏輯結構。理解和把握哲學家的哲學邏輯結構,就要契入該哲學家所面臨的時代沖突,以及為化解時代瀋突所做出的回應和就其回應所運用的范疇。這就要求詮釋者對其哲學的精神和其田應所致思的理路有准確而整體的體認,有廣大而精微的領悟。李振綱教授以其扎實的中西哲學的功底,游刃於復雜而晦澀的蕺山內在義理邏輯之間,揭出蕺山哲學的心路歷程、精神特質和邏輯結構的完整體系,而收獨辟蹊徑之妙。

蕺山之學與中國傳統哲學家一樣,不太注重其哲學思維外在形式上的系統性、邏輯性,而與西方哲學家異趣;並樂予用格言、警句、答問和詩的語言來表達他對宇宙真際的了悟和人生境界的覺解。在這里,語言不僅是表達思想交流的工具,而且是形成意義、決定思維和行為的主要因素。語言文字創造了思維空間和符號空間。土定時代的語言文字形式不僅表現一定的內涵和意義,而且決定由其建構的文本的內容。這就是說今人所能讀到的文本,都是由一定語言文字決定的,而這個語言文字形式又與一定的思維空間、符號空間相聯系。因此,我們不能滿是於僅讀懂文本的字面意義,雨且要追求對文本背後意義的理解和解讀文本字里行間所隱蔽的意義。特別是一些思想家、哲學家在不正常的、即非常的境遇下所寫的文本,往往不能直言,否則便有遭致殺身之禍的「文字獄」,而采取隱晦渾沌的表達方式,也給今人的解讀制造了困難。凡此種種,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才能有真情的體悟。李振綱教授以自己的真情投身於蕺山之學,體貼出其學以「證人」(立人極)為宗旨,從心性論上證明人心之本善,在人心中凸顯人之所以為人的道德理性本質(性體),從工夫論上強調實修實澀,以證成聖賢人格。蕺山援理氣以入心性、心理冥合為一,性天上下一貫,而於心性論特重顯豁性體的客觀超越義,在工夫論上亦強調心體的收攝保 、靜定凝斂,其學術性格超越朱子和陽明,振綱的這個體貼甚合蕺山之學的基本精神。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