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劇源於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區,具有工麗典雅、濃郁淳厚等藝術特色,被譽為「近代百戲之母」,京劇等戲劇形態均脫胎於昆劇。
《中國昆劇大辭典》的編撰、出版歷時10年,由昆劇研究專家、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吳新雷主編。它系統總結了600多年昆劇發展的歷史,全面反映了昆劇在文學、音律和舞台演唱等方面的藝術成就。全書310萬字,分12個欄目,共收辭條5682條,另列附錄5種。編寫者從歷代典籍中發掘了大量的文字資料,並通過實地考察和調查研究,收集了第一手的新材料,經過嚴謹的考辨,用科學的方法加以梳理,將文學與藝術、聲歌與表演、理論與實際、歷史與現實、人物與事件融為一體。為配合條文,書中還插有相應的圖版、相片、書影、戲畫和劇照,其中大部分都是珍貴的文物。
序
這是一部生動有趣、資訊豐富的昆劇工具書。全書的整體架構展現了綜合藝術的立體性和動態性,從源流史論到古今變革,從文學聲律到藝術表演,從劇目唱腔到舞台妝扮,從專業的演員劇團到業余的曲友會社,多方位、多層面、多角度地反映了昆劇的總體面貌。 內容充實,有根有據;按譜賞戲,可歌可讀。既有知識性的認知價值,又有學術性的史料價值。
昆劇原稱昆腔,又稱昆曲,發源於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它在明代中葉經過戲曲音樂家魏良輔革新後,以蘇州為大本營傳播到全國各地,形成了南昆、北昆、湘昆、永昆、滇昆、川昆、晉昆和京昆等流派支脈,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藝術傳統的戲劇形態,被推崇為「近代百戲之祖」。 昆劇的唱腔清柔婉轉,優美動聽;表演藝術載歌載舞,雅致精湛。尤其是劇本創作富有文學性和音樂性,涌現了梁辰魚的《浣紗記》\高濂的《玉簪記》、湯顯祖的《牡丹亭》、沈的《義俠記》、李玉的《清忠譜》、朱素臣的《十五貫》、李漁的《風箏誤》\洪升的《長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傑作。因此,昆劇被看作是中國民族戲曲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生前曾譽之為百花園中的「蘭花」!
我從小愛好民族戲曲,喜歡吹拉彈唱。到南京大學以後又接觸到昆劇,而從事昆劇的研究工作,則是從1956年才開始的。那年春夏之間,浙江昆蘇劇團演出《十五貫》,譽滿京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人民日報》在5月18日發表了《從「一出戲救活了一個劇種」談起》的社論,轟動了全國的文藝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在天津考取了南京大學中文系的副博士研究生(四年制),進學的第一天,我的導師陳中凡教授對我說:「今年在北京,滿城爭說《十五貫》,一出戲救活了昆劇。這種局面應該在大學的講壇上反映出來。我們南大在這方面是有優良傳統的,打從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曲學大師吳梅先生在校任教時,便是與蘇州昆劇傳習所互相呼應的。現今,浙江、上海和江蘇等地都在培養昆劇的青年演員,後繼有人。但我覺得還應該培養昆曲的研究工作者,這樣相輔相成,才能推動昆劇事業向前發展。我已經和系領導商量決定,你的專業方向是中國戲曲史,重點是昆曲。」原來,陳中凡教授是個昆曲迷,與昆劇大師俞振飛先生和「傳」字輩名家素有交情。早在1931年當他擔任上海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時,就禮聘俞振飛先生到暨大開設昆曲課程。
1955年4月,周傳瑛、王傳淞等名輩來南京演出《牡丹亭·游園驚夢》和《長生殿·小宴驚變》等劇目,我當時是中文系本科畢業班學生,陳先生出錢買了票,叫我班同學都去觀摩。這便.是我第一次接觸昆劇的開端,而且立即被優美的唱腔和聲容所吸引。在畢業晚會上,我和另一位同學還一拉一唱地演出了昆曲節目。陳先生知道我愛上了昆曲,1956年便用招考研究生的辦法把我從天津招了回來,他心里早就醞釀著要把我培養成一個服務於昆劇事業的苗子。其實,我原本是研究小說史的,但當我了解到陳先生的這番盛意後,就立即答應把專業轉為戲曲史。
奇妙的是陳先生指導我從事曲史研究的方針,卻是要我首先從看戲唱戲入手。陳先生專門為我請來了一位老曲師,花了兩年時間教我演唱昆曲,舉凡「生旦凈末丑」的南曲和北曲都學了,還學了一些舞台身段,初步了解了戲曲程式和表演藝術的基本知識。然而,這種培養方式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曾經惹起了爭議,經歷了波折。┅┅
昆劇原稱昆腔,又稱昆曲,發源於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它在明代中葉經過戲曲音樂家魏良輔革新後,以蘇州為大本營傳播到全國各地,形成了南昆、北昆、湘昆、永昆、滇昆、川昆、晉昆和京昆等流派支脈,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藝術傳統的戲劇形態,被推崇為「近代百戲之祖」。 昆劇的唱腔清柔婉轉,優美動聽;表演藝術載歌載舞,雅致精湛。尤其是劇本創作富有文學性和音樂性,涌現了梁辰魚的《浣紗記》\高濂的《玉簪記》、湯顯祖的《牡丹亭》、沈的《義俠記》、李玉的《清忠譜》、朱素臣的《十五貫》、李漁的《風箏誤》\洪升的《長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傑作。因此,昆劇被看作是中國民族戲曲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生前曾譽之為百花園中的「蘭花」!
我從小愛好民族戲曲,喜歡吹拉彈唱。到南京大學以後又接觸到昆劇,而從事昆劇的研究工作,則是從1956年才開始的。那年春夏之間,浙江昆蘇劇團演出《十五貫》,譽滿京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人民日報》在5月18日發表了《從「一出戲救活了一個劇種」談起》的社論,轟動了全國的文藝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在天津考取了南京大學中文系的副博士研究生(四年制),進學的第一天,我的導師陳中凡教授對我說:「今年在北京,滿城爭說《十五貫》,一出戲救活了昆劇。這種局面應該在大學的講壇上反映出來。我們南大在這方面是有優良傳統的,打從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曲學大師吳梅先生在校任教時,便是與蘇州昆劇傳習所互相呼應的。現今,浙江、上海和江蘇等地都在培養昆劇的青年演員,後繼有人。但我覺得還應該培養昆曲的研究工作者,這樣相輔相成,才能推動昆劇事業向前發展。我已經和系領導商量決定,你的專業方向是中國戲曲史,重點是昆曲。」原來,陳中凡教授是個昆曲迷,與昆劇大師俞振飛先生和「傳」字輩名家素有交情。早在1931年當他擔任上海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時,就禮聘俞振飛先生到暨大開設昆曲課程。
1955年4月,周傳瑛、王傳淞等名輩來南京演出《牡丹亭·游園驚夢》和《長生殿·小宴驚變》等劇目,我當時是中文系本科畢業班學生,陳先生出錢買了票,叫我班同學都去觀摩。這便.是我第一次接觸昆劇的開端,而且立即被優美的唱腔和聲容所吸引。在畢業晚會上,我和另一位同學還一拉一唱地演出了昆曲節目。陳先生知道我愛上了昆曲,1956年便用招考研究生的辦法把我從天津招了回來,他心里早就醞釀著要把我培養成一個服務於昆劇事業的苗子。其實,我原本是研究小說史的,但當我了解到陳先生的這番盛意後,就立即答應把專業轉為戲曲史。
奇妙的是陳先生指導我從事曲史研究的方針,卻是要我首先從看戲唱戲入手。陳先生專門為我請來了一位老曲師,花了兩年時間教我演唱昆曲,舉凡「生旦凈末丑」的南曲和北曲都學了,還學了一些舞台身段,初步了解了戲曲程式和表演藝術的基本知識。然而,這種培養方式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曾經惹起了爭議,經歷了波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