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表情∶20世紀都市影像

城市表情∶20世紀都市影像
定價:270
NT $ 110 ~ 235
  • 作者:顧錚/著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3-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14033909
  • ISBN13:9787214033901
  • 裝訂:396頁 /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的是包括了從19世紀末到21世紀初的三十多位各國攝影家的都市攝影實踐。他們之中既有阿傑這樣的以純粹記錄都市全部細節為己任的攝影家,也有通過為都市中人造像來聚焦都市生活形態的攝影家桑德,既有像克萊因這樣的以都市為自己的感情渲泄對象而在與都市的對抗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的攝影家,也有像荒木經惟這樣的一直把都市看成是一個欲望發生裝置而始終在以攝影與之調情的攝影家。通過對這些觀念、手法、風格各異的攝影家的了解,希望讀者能夠發現,原來攝影是一種與活生生的現實有著如此的親和力的媒介,原來攝影是一種具有如此豐富的表現力的視覺手段,並因此而從此能夠經常地將攝影與人類社會的各種實踐聯系在一起思考,就像這本書把攝影與20世紀都市生活聯系在一起展示一樣,從而獲得對攝影這個「20世紀的媒介」的全新的理解。
 

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發明了攝影術。與此同時,西方社會也正好經歷著都市化的過程。大量的人口開始向都市移動、集中。比如紐約,1890年的人口為250萬,而到了1920年,人口已經增加到560萬。而都市里的產業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也許可以這麽說,攝影從其誕生之日起就與西方的都市發展與變化過程有著一種宿命的關系。
都市化與現代都市生活肯定要改變生活於都市中的人的生活方式、倫理價值觀、知覺方式與心理狀態。從鄉村轉到都市,以往悠長的、整段的時間方式注定要被匆忙的都市生活切割得支離破碎、七零八落。正如德國社會學家齊奧爾格·西美爾在其名篇「大都會與精神生活」中所指出的:「都會性格的心理基礎包含在強烈刺激的緊張之中,這種緊張產生於內部和外部刺激快速而持續的變化。」都市生活所創造的心理狀態以瞬間印象為主,是以「快速轉換的影像、瞬間一瞥的中斷與突如其來的意外感」 (西美爾語)所構成的一種心理狀態。處於這種心理狀態下的都市感受與都市形象的表現與呈現的重任,由攝影來擔任也許是再合適不過了。攝影的觀看方式與生俱來地就是片斷性、偶然性。攝影的這種觀看特點決定了攝影義不容辭地負有映照現代都市的樣貌、反映現代都市的變化、表達生活於都市中人的內心感受與探索現代都市的本質的義務。而對於現代都市一日千里的快速變化,也只有具有高度機動性的攝影才具有一種涵蓋其變化的可能性。通過對書中幾十位攝影家的都市攝影實踐的了解,我們可以毫不勉強地得出這種結論:攝影是一種都市的媒介。從某種意義上說,自攝影發明一百六十多年以來,攝影文化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了都市文化的成熟與豐富才得以發展得多姿多彩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對攝影來說,都市就是它的命脈所系。攝影所發現的都市的豐富性,有些只能說是因了攝影的特殊的呈現方式才有可能令我們對都市產生一種熟悉而又陌生的親切感。
實際上,攝影與都市就是處在這麽一種相互依賴、相互需要、相互促進、相互競爭的復雜互動關系中。都市需要一種包含了人的精神的物質手段來記錄、呈現都市本身的變化發展;而攝影也從呈現都市的充滿戲劇性的飛速變化中獲得了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存在價值,並且極大地拓展了自己的視覺可能性,在表現都市生活的同時也豐富了自身。通過攝影,人們既發現了都市的本質,時代的無意識,同時也發現了攝影的本質。通過以都市為對象的觀看,攝影從都市的活力中獲得了一種不問斷的能量補充,獲得了一種不斷更新自身的可能性,因而也獲得了一種真正的生命力。都市在變,作為都市的媒介的攝影就不可能不變。而都市,也因了攝影的存在,其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它為攝影而豐富,而嫵媚,而魅惑。在這種相互關系中,攝影與都市形成了一種「共生」關系。而在這種豐富多彩的都市攝影實踐中,攝影家則通過攝影發現了都市的許多只有攝影才能發現的特點,確認了攝影在都市生活中的角色與地位,同時也確認了攝影家自身在都市中的地位與身份。在與都市的對話中,攝影家發現了自身,發現了都市與自身的關系,並且把這種發現與我們分享。
美國形式主義攝影批評家約翰·沙考夫斯基將攝影的功能分為兩類:一類是「鏡子」的功能,另一類是「窗子」的功能。所謂「鏡子」,可以說是攝影家通過攝影這種表達方式反觀自身,而「窗子」則可以看成是通過攝影這種觀看方式為人們了解世界打開了一扇窗子。如果我們把這種比喻套用到都市攝影中,我們可以從整個20世紀許多攝影家的實踐中發現,都市攝影為我們了解都市開辟了這麽兩種途徑。我們既可從攝影家為我們打開的都市攝影這個「窗子」看到都市的外部形態以及都市社會形態的種種現實變化,也可從都市攝影這面「鏡子」觀察攝影者面對都市時所產生的心理反應。所以,我們可以把都市攝影粗略地分為表現(「鏡子」)與記錄(「窗子」)這兩個方面。當然,這種分類仍然只是一種權宜之計,因為實際上這兩個方面難以截然分開。更經常的情況是,表現中有記錄,記錄中有表現,實際上只是哪一個比重更大一些的問題。但是,不管是表現還是記錄,絕大多數攝影家都要從都市獲得素材,獲得靈感,獲得激情,並最終獲得表現都市的自由與歡悅。
本書介紹的是包括了從19世紀末到21世紀初的三十多位各國攝影家的都市攝影實踐。他們之中既有阿傑這樣的以純粹記錄都市全部細節為己任的攝影家,也有通過為都市中人造像來聚焦都市生活形態的攝影家桑德,既有像克萊因這樣的以都市為自己的感情渲泄對象而在與都市的對抗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的攝影家,也有像荒木經惟這樣的一直把都市看成是一個欲望發生裝置而始終在以攝影與之調情的攝影家。通過對這些觀念、手法、風格各異的攝影家的了解,我希望讀者能夠發現,原來攝影是一種與活生生的現實有著如此的親和力的媒介,原來攝影是一種具有如此豐富的表現力的視覺手段,並因此而從此能夠經常地將攝影與人類社會的各種實踐聯系在一起思考,就像這本書把攝影與20世紀都市生活聯系在一起展示一樣,從而獲得對攝影這個「20世紀的媒介」的全新的理解。如果能夠達到這個目的,則是對我的長期以來的攝影寫作的最好的鼓勵。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1
    $110
  2. 二手書
    74
    $199
  3. 二手書
    78
    $210
  4. 新書
    87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