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的每一個版本都反映了社會課、社會課教學、社會課方法總論等方面的一些潛在假設。在此,我以簡要的形式將滲透於全書的基本觀念表述如下:
講授中小學社會課,不是一件耍弄花招和開列活動處方的事情,也不是一項只要給學生們一些信息(例如羅伯特E.李的坐騎的名字是Traveler)或規范性觀念體系就會使事情變得十分清晰和易於理解的活動。
孩子們來到世界上時,他們的大小、身材、外貌和文化處境是不同的。從出生之日起,他們就生活在一個個充滿競爭的世界里,學到許多在課堂里所學不到的事情。出現於課堂里的所有事情當中,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涉及到孩子們帶到學校里的社會文化背景。
社會課之所以復雜,部分原因在於其知識領域方面,另一部分原因則可能出自它的諸多目的間的相互沖突性。在學校課程中,只有社會課公開以公民教育取代學業成績作為自身的教育目標。
講授中小學社會課時通常需要你肯忍受一定程度的迷惑性甚至混亂性。讀者對象和本書意圖
本書第七版,意在為那些即將成為教師的學生(preservice)和在職(in-senrice)人士提供一個中小學社會課程教學方面的最初教程。我們的目標是使該版本跟日益增多的、並且學生們也非常喜歡的校外活動課相符合。在職人士和大學畢業生仍會發現這一版與先前的版本一樣有用,甚至更為有用。
本書的一貫目的是幫助未來的教師理解中小學社會課的復雜性。和許多人一樣,我也反對「任何人都能教社會課」這種看法。這種看法大大忽視了社會課——它聯系起了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這一學科的復雜性。我也主張采用實踐式方法來講授社會課。但有一點需要指出,對於那些簡單地使用實踐法的教師,以及那些(比如)讓學生花上兩周的時間用糖塊建造圓頂建築的老師們來說,他們應當重新審視一下需優先考慮的事情。在此,我的計划是幫助未來的教師確立一種觀點,以便用以判斷社會課教學活動的適宜性,以及確認潛在課程材料的獨特性和可能性。
本書基於這樣一個前提,即學習是一個積極的、建構性的過程。盡管這個前提並不新鮮,也不是有震撼力,但它既適用於中小學生,也適用於那些閱讀該書的即為人師的學生。尤其對那些未來的教師而言,社會課教學要取得成功,這主要取決於教師教學三因素的能力,即與下列三個方面相關的能力:(1)社會課內容,(2)教學方法,(3)將教學內容和方法應用於課堂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