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曾經是一個以詩文為正宗的國家,散文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偉大的傳統。在新文學歷史上,散文所取得的成就也曾一度在小說、詩歌、戲劇之上。後來雖然有些衰微,但在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散文創作再次出現繁榮景象。而與此相對應的散文研究卻嚴重滯後。近二十年來,小說研究的熱度始終不減,散文研究卻冷冷清清。當代詩評家陳超先生在八十年代末曾對散文創作作出評價說:「新時期以來,人文科學和藝術變構的實質性進展,在散文界幾乎一無體現。」這種看法也正好可以用來評價新時期的散文研究。新時期的小說研究花樣翻新,幾乎成了西方二十世紀文學研究方法的實驗場。散文研究卻還是老一套。當然我們不是說只有新的方法才是好的,傳統的都不可取。但是如果永遠是老一套,恐怕也不行。傳統的散文研究方法對散文語言、意境、結構的分析,已不能滿足散文發展的需要和讀者對散文的審美要求。
那麽,究竟應當從哪里切入散文研究?如果說小說的本質是虛構,故事與人物是小說的核心,是讀者的審美和研究者關注的焦點所在的話,那麽,散文的本質和核心是什麽?散文最吸引讀者的東西是什麽?
散文與其他文體的另一個重要區別表現在交流形式方面。
目錄
引言
第一章:承載苦難的社會交鋒
第一節:魯迅雜文:偉大的辯護書
第二節:魯迅懷人散文:沉重的記念
第三節:《野草》:獨白與對話
第二章:傳播新知的書房書話
第四節:周作人散文:以書為媒
第五節:錢鍾書散文:知識聖殿的笑談
第六節:梁遇春散文:書海神游
第三章:怡養性情的沙龍閑話
第七節:林語堂散文:自由主義的精神消閑
第八節:梁實秋散文:東方紳士的文明訓誡
第九節:徐志摩散文:浪漫詩人的真情告白
第四章:感悟天啟的宗教密悟
第十節:冰心散文:永遠的祈禱
第十一節:豐子愷散文:拈花微笑
第十二節:許地山散文:聖徒的語錄
第五章:體味人生的情感怨訴
第十三節:何其芳《畫夢錄》:詩與思
第十四節:朱自清散文:心靈幽會
第十五節:郁達夫散文:從傾訴到傾聽
第十六節:蕭紅《商市街》:如訴如泣
第六章:主體缺失的神壇布道
第十七節:揚朔散文:政治理念的詩意闡釋
第十八節:秦牧場散文:理想主義的激情朗誦
第七章:張揚個性的自言自語
第十九節:賈平凹:散文是一種沉吟
第二十節:史鐵生散文:生命的留言
第二十一節:張承志《大陸與情感》:情感記憶
第八章:弄潮市場的大眾傳播
第二十二節:科秋雨散文:大眾講演詞
結語
後記
參考書目
第一章:承載苦難的社會交鋒
第一節:魯迅雜文:偉大的辯護書
第二節:魯迅懷人散文:沉重的記念
第三節:《野草》:獨白與對話
第二章:傳播新知的書房書話
第四節:周作人散文:以書為媒
第五節:錢鍾書散文:知識聖殿的笑談
第六節:梁遇春散文:書海神游
第三章:怡養性情的沙龍閑話
第七節:林語堂散文:自由主義的精神消閑
第八節:梁實秋散文:東方紳士的文明訓誡
第九節:徐志摩散文:浪漫詩人的真情告白
第四章:感悟天啟的宗教密悟
第十節:冰心散文:永遠的祈禱
第十一節:豐子愷散文:拈花微笑
第十二節:許地山散文:聖徒的語錄
第五章:體味人生的情感怨訴
第十三節:何其芳《畫夢錄》:詩與思
第十四節:朱自清散文:心靈幽會
第十五節:郁達夫散文:從傾訴到傾聽
第十六節:蕭紅《商市街》:如訴如泣
第六章:主體缺失的神壇布道
第十七節:揚朔散文:政治理念的詩意闡釋
第十八節:秦牧場散文:理想主義的激情朗誦
第七章:張揚個性的自言自語
第十九節:賈平凹:散文是一種沉吟
第二十節:史鐵生散文:生命的留言
第二十一節:張承志《大陸與情感》:情感記憶
第八章:弄潮市場的大眾傳播
第二十二節:科秋雨散文:大眾講演詞
結語
後記
參考書目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