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詞與人生

唐宋詞與人生
定價:150
NT $ 131
  • 作者:楊海明
  •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2-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02030055
  • ISBN13:9787202030059
  • 裝訂:466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唐宋詞是全部古典文學中最具生命活力和「活性效應」的作品之一。其永恆的魅力一源於其古典的藝術美感,二源於她所貯存的豐厚的人生意蘊,而尤以後者堪稱其「第一生命力」。本書以「人生」為切入點來讀詞論詞,將唐宋詞置於新的視野中作全面和重點的關照,提示了唐宋詞與社會生活和詞人人生之間「花果與土壤」的關系。

本書分兩編:上編以作家為中心,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詞人進行個案分析,重點論述他們的獨特人生體驗與人生態度。這些詞人和詞人群體分別是:花間詞人,李煜,晏殊,柳永,晏幾道,蘇軾,李清照,朱敦儒,辛棄疾,姜夔和南宋愛國詞人。通過對這十一個詞人和詞人群體的論析,基本可以顯示唐宋詞人在處置人生重大問題方面所表現出來的不同心態及其個性化的感情世界。下編改以作品(宋詞)為中心,按照詞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和詞所表現的感情內容對兩宋詞苑展開「土質——物種」的分類研究。宋代詞人的生存狀態和人生境況是相當豐富復雜的,既有「酣玩」和「雅玩」的人生享受,又有夾雜著甜蜜和苦澀的戀情體驗,更遭受過種種不如意事件。
 

目錄

緒論 著眼「人生」:詞學研究的新視野——兼論人生意蘊是唐宋詞的「第一生命力」
上編
唐宋詞人的人生態度和生命體驗
小引
一人生苦短:唐宋詞人的集體性哀嘆
二醉人花叢:花間詞人頹廢的生活方式
三人生長恨:李煜的悲劇性生命體驗
四憂懼衰老「晏殊詞中的異時心緒
五走近世俗」柳永的人生哲學和人生況味
六彩雲易散:晏幾道詞中的懷舊心態
七聰明睿智:蘇軾的人生感悟和處世態度
八凄清孤寂:李清照詞所表現的女性情懷
九晚節不終:朱敦儒暮年的人生悔恨
十復國心切:社會責任感在南宋愛國詞中的表現
十一角色錯位:辛棄疾的政治幽憤和人生悲涼
十二無枝可依:姜夔的飄零之感和戀家之情
下編
兩宋詞中的人生世相和人生況味
┅┅
余論 試論詞中人生意蘊對於今人的思想啟示
主要引用和參考書目
後記
 

在如何閱讀和鑒賞唐宋詞的問題上,我很認同清末民初詞論家況周頤的一席話:「讀詞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絕佳者,將此意境締構於吾想望中。然後澄思渺慮,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這樣,便能臻於「吾性靈與(詞人之性靈)相浹而俱化」的境地(《蕙風詞話》卷一)。照我看來,這種讀詞之法所重視與強調的,即是讀者須與古代詞人進行有關人生體驗的「交流」與「對話」,如此才能達到兩代人之間的精神溝通和心靈契合。此話如何理解?首先,從唐宋詞人來說,盡管他們早已長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貯存在那些不朽詞篇中的人生體驗卻至今猶保持著頑強的生命活力。因此從表面上看,現存的兩萬余首唐宋詞篇似乎只是一大堆歷史文獻,但即或是稍有悟性的人們一經接觸它們,就肯定會感受到其中流淌著溫熱的生命暖流和保存著鮮活的人生百味。美國優秀作家福克納曾說:「藝術家的宗旨,無非是要用藝術手段把活動——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動;而到一百年之後有陌生人來看時,照樣又會活動——既然是生活,就會活動。」雖然唐宋詞人在主觀上或許並無此種意願,但在客觀上他們確又通過寫詞而把其生命活動和人生體驗「抓住」並「固定」了下來;而當後之讀者重讀這些詞篇時,詞人的歌哭啼笑,詞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們的生存狀態和精神面貌,就都會得到復活和浮現。從這個意義上說,古老的唐宋詞其實不老,尤其是它所貯存的豐厚人生意蘊則更保持著「常綠」的狀態。故而讀詞實際就是在人生體驗方面向前代詞人「討教」、「求援」的過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間尋覓精神知音和良師益友的文化活動。這時,讀者處於「受眾」的地位,他們必須澄思渺慮,靜靜地傾聽和深深地思索發自唐宋詞人的種種心聲。其次,在此同時,讀者在閱讀和欣賞唐宋詞時,卻又會依據自身特定的人生閱歷和生活經驗對原作的意蘊作出多種多樣的詮釋和解讀,並將自己的獨特感悟融入到對原作之「詞境」與「詞心」的理解之中,這就會進而擴展和拓深原詞的思想意蘊。例如王國維讀南唐中主李景的「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兩句,認為它們「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並以此為例說明:「故知解人正不易得。」(《人間詞話》)盡管這兩句詞本來只是描寫秋景的蕭瑟,用以襯托詞中女主角哀怨的心情,但王國維卻因他本人多愁善感的思想性格,得出了其中深寓憂患意識的結論。聯系到李碌身處五代衰世和南唐國勢飄搖的時代背景,王氏的理解確又是可以成立的。而這,就使李景這兩句詞的意蘊變得更加豐厚和深沉。這就說明,讀者在讀詞過中並不總是處於被動的狀態,他們可以且肯定會將其自身的某些人生體驗反射給唐宋詞篇,緣此就形成了讀者與前代詞人之間的跨時代「交流」與「對話」。而惟有這樣的讀詞之法——讀者盡可能地調動自身的人生經驗和藝術想像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這才能真正把詞讀深讀透。

所以講到這里,提出「唐宋詞與人生」的學術論題並就此展開研究,就顯得很有必要了。這是因為:唐宋詞之所以具有長盛不衰的生命力,之所以在千百年後仍能引發無數讀者與它進行心靈的對話與感情的交流,基礎就在於其貯存著能夠貫通古今人心的豐厚人生意蘊。就當時而言,詞在文壇上曾極度「走紅」,原因即在於它暢快淋漓地宣泄了那一代人的真實感情,十分出色地「詩化」了他們紛紜繁復的各類人生體驗。而對後人來說,由於古今人生境況的有所類似和民族心理的一脈相承,所以讀者仍能在唐宋詞中感到某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和稔熟感,於是便有可能產生兩代人在人生體驗方面的心靈溝通與(部分)契合。因此詞學研究可以和應該有很多很多工作要做,但若丟棄或遺忘了研究「詞與人生」的課題,就好比打仗老打外圍戰而不向縱深挺進那樣,未免令人深感遺憾與不足。正是懷著這種「補缺」的心願,筆者不揣學識之淺薄,嘗試作這方面的努力,撰寫成了這本小書。書中肯定存在著許多缺點,還望讀者批評指正。倘使此書能夠引起注意,激起古代文學研究者同仁們從「人生」角度探求各類古代文學作品之思想底蘊的興趣,從而拓寬研究視野與研究路子,那就是筆者最感欣慰的事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