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盛唐詩歌的文化闡釋

初盛唐詩歌的文化闡釋
定價:114
NT $ 99
  • 作者:杜曉勤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1997-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6009080
  • ISBN13:9787506009089
  • 裝訂:317頁 / 20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初盛唐詩歌的藝術進程,盛唐詩歌藝術精神的形成,都與隋唐之際發生的中近古文化轉型息息相關。

本書上編從士庶力量之消長、地域文化之整合兩個角度,對初盛唐詩歌發生、發展的文化淵源,作了動態的,歷時的考察;下編則結合南北朝詩歌向初盛唐詩歌嬗變的軌跡,分階段、多層次地探討了中近古文化轉型對詩歌藝術轉型至深且巨的影響。

全書既有細密的史料考計、獨特的文本分析,又有高屋建瓴的宏觀把握,為進一步認識初盛唐詩歌的發生機制,深刻理解盛唐詩歌的文化精神,提供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目錄

緒論
通論 初盛唐詩歌精神溯源
第一章 淵源之一:干庶力量這消長及詩人心態之變化
一 士族意識為主的齊梁時期
二 北朝大族的庶族化與詩中的濟世意識
三 士庶力量對比開始轉化的隋唐之際
四 龍朔年間庶族寒士的崛起及其人格缺陷
五 武後朝初期中下層寒士的人格自覺和藝術反撥
六 武周、中宗朝寒士階層的全面興起與其人格發展
七 開元天寶間庶族寒士人格的完善與個性的自由發揮
第二章 淵源之二:地域文化之整合及盛唐之音的形成
一 南北朝後期三大地域文化的並存與交互影響
二 隋代三大地域文化的交匯與詩風之變
三 因隋之舊的唐初文化格局與詩壇風尚
四 武後之擢拔微族與各地域寒士之並進
五 開元天寶中各地域文化之整合與盛唐文化精神
第三章 南朝詩歌藝術精神與士族文化
一 南朝士族政治辨
二 寒人柄用與南朝寒人的文化質素
三 南朝詩人多士族
四 齊梁詩歌的文化內蘊
五 入北詩人對南朝文化的反思及其詩風之變
第四章 合而未融的隋代詩壇與南北文化的交匯
一 隋初文化格局及隋高祖的文化政策
二 鼎足而三的詩人群體及其藝術精神
三 隋煬帝在南北文化交融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章 唐初宮廷詩風與士風之關系
一 唐太宗對南朝文化藝術之態度
二 關隴詩人學南之風
三 魏徽等人詩歌革新失敗原因
第六章 王績詩歌與河汾文化精神
一 山東士子經世致用的文化傳習
二 王績的隱與仕
三 王績與魏晉風度
四 王績詩歌藝術精神
第七章 龍朔初載詩風新變與新進文士的人格缺陷
第八章 初唐四傑與儒道思想
第九章 陳子昂的人格精神和詩歌創作
第十章 武後、中宗朝宮廷詩風對盛唐詩歌的先導意義
第十一章 開元前期詩風之因革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
 

東方出版社與吳先寧同志共同合作,經月密考慮與多方聯系,約集近數年來獲得博士學位的古典文學研究者,組織出版一套中亘文學史研究系列著作,第一批共十二種,起名為《日晷文庫》。我覺得這一叢書的名稱很有特色,它不但是比喻中華古典文學還如日行天,燦爛輝煌,照耀我們正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祖國大地,而三象征我們這一代年輕的研究群體視野開闊,思想敏銳,全身心地投入這一蓬勃向上的精神領域,努力開創一個更加光彩奪目的學術天地。

80年代以來,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確實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轉型時期。這是本世紀前80年所未曾有過的。所謂轉型,我認為最主要的,是對古代文學由單純的價值判斷而轉向文學事實的清理,也就是由主觀框架的設施而向客觀歷史的回歸。這是我們古典文學研究界在觀念上的一大躍進。前幾年在學術界曾提出「重寫文學史」的口號,可惜口號雖然提出,討論並未具體展開。但我們的研究實踐卻明確回答了這一問題。那就是文學史的研究,應當注意史的發展線索,文學史研究的基本單位,不是簡單排列的一個個作家,而是連續不斷向前推進的不同時段。這就不是作家評論的程亨匯編,而是文學群體的有機活動系列,包括作家之間的關系(如新老作家的交替,文人集團的友誼與沖突),作家群體的形成與消散,文學思潮的興起與衰落,創作風格的變化,不同文體的代興。這之中,群體與時段的研究,是這些年來最出色的成績。有誰在這方面下了工大,他的著作就能使人耳目一新。因為即使歷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也不是孤立的人,在他的周圍,有一個流動著的文學環境,有一個層次不等的群體,即使是大師級的人物,他也是屬於同時同地的藝術家族的。

這種趨向,在古典文學研究界,特別是在年輕研究者中,已經形成一種沖力,那就是要從過去占很大優勢的局部、個體研究中掙脫出來,對文學的長時期發展階段作出整體的把握,在這種把握中表明研究者的力度與深度,反映這一代學人所特有的對文學命運的關切與憂思。

轉型期的另一表現,就是重視「歷史一文化」的綜合呼究:古代文學研究要向深度發掘,當然要著力於文學內部發展規律的探求,但這種探求是不能孤立進行的。這些年來,文學與哲學思想、政治制度,以及與宗教、教育、藝術、民俗等關系,已被人們逐漸重啖。人們認識到,不能孤立地研究文學,也不能像過去那樣把社會概況僅僅作為外部附加物貼在作家作品背上,而是應當研究一個時期的文化背景及由此而產生的一個時代的總的精神狀態,研究在這樣一種綜合的「歷史一文化」趨向中,怎樣形成作家、士人的生活情趣和心理境界,從而產生出一個時代以及一個群體、個人特有的審美體驗和藝術心態。正如19世紀法國文藝評論家丹納在《藝術哲學》中所說的,「個人的特色是由於社會生活決定的,藝術家創造的才能是以民族活躍的精力為比例的」。當然,我們這樣做,不僅要考慮文學與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親緣關系,更要探索文學在總的「歷史一文化」環境中怎樣顯示其特色。它不是使文學隱沒,而應是使文學作為主體更加突出。

這就是古典文學研究中的文化意識。如果說,這些年來我們的古典文學研究真正有所進展的話,那麽,這種文化意識的觀念及其在實際研究工人中的運用,是最可值得稱道的成就。如果我們要從理論上對古典文學研究的經驗進行一些探討,那麽這個文化意識問題就是其中最值得重視的新的課題。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