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1945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

1930—1945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
定價:144
NT $ 125
  • 作者:[美]李歐梵
  • 譯者:毛尖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1-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047789
  • ISBN13:9787301047781
  • 裝訂:353頁 / 20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此書前半部由上海都市的建築物和場景,逐漸描繪至這個風華絕代的都市在大時代中的生活——汽車、洋房、雪茄、回力球館等物質及各色娛樂形式的長驅直入,由這些物質所象征的現代性再引申至現代意識如何存在於上海城的微妙過程;慢慢的它把一個城市所能提供的聲、像和商品囤集起來,然後將之轉換為藝術、上海遂正式成為聯絡中國與世界其他文化的斡旋者,形成一個國際化的文化空間。李歐梵重塑的上海肖像絕非一片懷舊聲浪中的上海,他帶領讀者看見都市文化與現代文學標志出的文化地理,本書也預示了新世紀的文化評論風格。

這是著名學者李歐梵的一本關於上海的「頹廢加放盪」小說、一本「鴛鴦蝴蝶」筆法寫就的散文、一本時空錯落,充斥著聲光魅影華麗的文化地形圖。另外,它還是一部極其嚴肅的批評專著,本雅明就在書的背後。
 

目錄

「文學史研究叢書」總序
中文版序
第一部分 都市文化的背景
第一章 重繪上海
外灘建築
百貨大樓
咖啡館
舞廳
公園和跑馬場
「亭子間」生活
城市和游手好閑者
第二章 印刷文化與現代性建構
現代性問題
《東方雜志》:一份中層刊物
啟蒙事業:教科書
啟蒙事業:文庫
作為《良友》的一份畫報
女性和兒童
廣而告之
月份牌
第三章 上海電影的都會語境
電影院
電影雜志和電影指南
電影談
流行口味:電影和觀眾
中國電影敘述:好萊塢影響與本土美學
三劇研究:《馬路天使》、《桃李劫》和《十字街頭》
觀眾的角色
電影與城市
第四章 文本置換:書刊里發現的文學現代主義
從書刊進入「一個奇異的新世界」
《現代雜志》
面向一個「現代」文學
中國人的接受:翻譯作為文化斡旋
一個政治化的跋
第二部分 現代文學的想像:作家和文本
第五章 色、幻、魔:施蟄存的實驗小說
現實之外
歷史小說
內心獨白和亞瑟·顯尼支勒
「善」女人肖像
色、幻、奇
都市的怪誕
第六章 臉、身體和城市:劉吶鷗和穆時英的小說
摩登女郎的臉和身體
摩登女、穆杭、異域風
欲望、詭計和城市
女性身體肖像
舞廳和都市
作為丑角的作家
第七章 頹廢和浮紈:邵濁美和葉靈鳳
第八章 張愛玲:淪陷都會的傳奇
第三部分 重新思考
第九章 上海世界主義
第十章 雙城記(後記)
 

這一本學術著作,從構思到研究和寫作的時間至少有十數年。源起倒是和個人求學的經驗有關。

60年代我在台灣大學外文系讀書的時候,曾參加同班同學白先勇和王文興等人主辦的《現代文學》的撰稿工作,因為我不會創作,所以被指派翻譯西方學者有關湯馬斯·曼(Thomas Mann)等現代作家的學術論文,當時我無知,從未聽過卡夫卡(Kafka)、湯馬斯·曼和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是何許人也,只是跟隨先知先覺的各位主編同學,一邊翻譯一邊學習,譯完後仍然一知半解。我猜當時的這種情況,和中國大陸在80年代初開始譯介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情況差不多。然而,「自我啟蒙」也自有其樂趣和意想不到的影響,因為當時在台灣,除了少數專家學者之外,文壇和學界的無知情況和我差不多,我們知道的西方文學,還是經由三四十年代的翻譯。記得我當時閱讀西方作品,中學時代還是停留在大仲馬的《基度山恩仇記》和《約翰·克利斯朵夫》。到了大學一年級,才初次讀英文原著,那年夏天花了三個月時間力「啃」Gone with the Wind,一個字一個字的讀,借助中英字典,但徒勞無益,因為書中的許多黑人用語我根本找不到,也看不懂,只覺文法欠通。到了大學二年級,才從王文興那里聽到海明威的名字,於是又發奮勤讀《老人與海》,甚至還摹仿海明威的文筆練習英文作文,搞得一塌糊塗。同班同學郭松芬又向我介紹法國的存在主義,於是不到數月的功夫,我又沾上了一點薩特(J.-P Sartre)和卡繆(Albert Camus)的「荒謬」哲學,再加上我自幼對電影的興趣,大學時代初看《廣島我愛》(Hiroshima mon amour,記得台北那家影院的觀眾寥寥可數,完場時只剩下葉維廉夫婦和我),驚為絕響,於是又一頭栽進法國新浪潮電影和文學,並勤習法文,但上法文課,閱讀的卻是19世紀莫泊桑的作品。老師是一位加拿大神父,我們第一課就齊聲朗誦莫泊桑的小說《項鏈》,當時只有戴成義(後來變成香港知名的戴天)讀得懂,因為他在出生地毛里求斯早已念過法文。

這些瑣碎的大學往事,不料在二十年後成了我學術研究的題目。記得1979年左右在美國德州大學召開了一次有關台灣文學的學術會議,我宣讀的論文就是《台灣文學中的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前者指的是瓊瑤的小說,後者指的就是當年我們的雜志《現代文學》。我在這篇學術論文中,對於台灣文學中的現代主義也僅能敘述其來龍去脈,而覺得自己仍然未能客觀地做出深入分析。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夏志清教授提醒我:早在30年代上海就有一本名叫《現代》的雜志,也有人用現代主義的手法寫小說。夏先生說的這個作家就是施蟄存。我當時只看過施蟄存的《將軍底頭》,而且也是從夏先生的《現代中國小說史》中得知的。夏先生一語驚醒夢中人,使我想起 弦(台灣名詩人,《聯合報》副刊主編)曾向我說過:他那一代的台灣詩人,在50年代開始寫現代詩的時候,戴望舒所譯法國象征主義作品,對他們頗有影響,而且互相私自傳閱猶如地下文學。不久,又讀到 弦主編的戴望舒詩選和對李金發的訪問,頓時茅塞大開,原來他們都是中國文學現代主義的先驅者,於是我就決定研究他們的作品。然頁,我對於現代主義也茫然無知,只好重新研讀西方現代主義的文學理論。當時我在印第安那大學任教,比較文學系有一位羅馬尼亞籍的教授麻特·去林奈斯庫(Matei Calinescu),剛剛出版了一本新書,名叫《現代性的幾張臉:先鋒、頹廢和媚俗》(Faces of Modernity:Avant-Garde,Decadence,Kitsch),我因近水樓台之便,得以向他請教,後來又共同授課,得益匪淺。他的這本書就成了我當年研究現代主義的理論基礎。但我仍覺不足,因為書中所提出的「先鋒」(avant-garde)、「頹廢」(decadence)及「媚俗」(kitsch)等觀念,似乎與我所了解的中國現代詩和小說不盡相合。然而書中對所謂「現代性」的解釋,卻令我大開眼界,卡氏認為文學和藝術上的現代性,其實是和歷史上的現代性分道而馳的,前者甚至可以看做是對後者的市儈和庸俗的一種反抗。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