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標點符號的產生、發展、演變史,是一大課題,研究這一課題具有重要意義。對這一課題進行系統研究並取得重大進展者是管博士錫華教授,他在過去一系列有關古代標點符號史研究的論文基礎上,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新近又撰成30多萬字的專著《中國古代標點符號發展史》,填補了中國占代標點符號發展史系統研究的空白,為漢語史研究做出了一大貢獻。
進行標點符號發展史研究,必須要閱讀大量古代文獻,涉獵先秦兩漢至今的各種有關文獻,包括凡是截有標點符號的古代文獻和古今有關標點符號理論的書籍,上下好幾千年,文獻汗牛充棟,其工作量相當大。錫華教授在這方面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下了很大功夫,除各類常見典籍和古今有關標點符號論述的散見文獻外,從甲骨文、金文、石刻到簡牘、帛書,從敦煌寫卷到各類寫本、鈔本、稿本、刊本,均盡量搜羅,並力求全面。書中所引文獻達好幾百種,此點只要看看書末所附的長達12頁的《參考書和引用書要目》(並非像有些書的「參考書目、引用書目」,只是虛張聲勢裝潢門面而已)即可知。並且,為了便於說明問題,作者還精選了幾十幅原件照片隨附文中。
目錄
總序
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古代標點符號的發展
第二節 古代標點符號理論的發展
第三節 今人對古書標點的研究
第二章 古代標點符號的萌芽期——先秦時期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甲骨文語言層次的表達方式
第三節 金文中的標點符號
第四節 《侯馬盟書》中的標點符號
第五節 《長沙子彈庫楚帛書》中的標點符號
第六節 秦《石鼓文》中的標點符號
筇七節 《睡虎地秦墓竹簡》中的標點符號
第三章 古代標點符號的發展期——兩漢時期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竹簡》中的標點符號
第三節 《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中的標點符號
第四節 《銀雀山漢墓竹簡》中的標點符號
第五節 《居延漢簡甲乙編》中的標點符號
第六節 《武威漢簡》中的標點符號
第七節 《流沙墜簡》中的標點符號
第八節 漢代注釋書中句讀的內容
第九節 漢代標點符號的理論
第四章 古代標點符號的保守期——魏晉至唐五代時期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敦煌卷子及其他寫刻本中的標點符號和用法
第三節 劉勰《文心雕龍·章句》的篇章字句理論
第四節 陸德明《經典釋文》的句讀內容
第五節 孔穎達等《五經正義》的章句理論和實踐
第六節 《史記三家注》標點符號理論和說明章句的方法
第七節 其他書籍中的標點符號理論
第五章 古代標點符號的成熟期——宋元明時期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宋本中標點符號的種類和用法
第三節 真德秀、黃干、陳熙的標點符號體系
第四節 宋代注釋、筆記等古中的標點符號理論和正讀實踐
第五節 元本中標點符號的種類和用法
第六節 程端禮的句讀思想和標點符號體系
第七節 胡三省《通監釋文辯誤》和吳師道《戰國策校
注》中的標點符號理論和正讀實踐
第八節 明本中標點符號的種類和用法
第九節 唐順之、歸有光的標點符號體系
第六章 古代標點符號的拓展期——清代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清本中標點符號種類、用法和使用的特點
第三節 桐城派的標點符號理論和評點實踐
第四節 章學誠與桐城派方束樹等關於評點的論爭
第五節 唐彪的標點符號體系
第六節 武億《句讀敘述》和《經讀考異》在句讀史上的貢獻
第七節 黃侃《文心雕龍·章句》札記對章句的研究
第八節 杭世駿、錢大昕、盧文強、劉寶楠、章炳麟關於標點符號史和標點符號運用的研究
第九節 《四庫總目》提要中關於標點符號的思想內容
第七章 今人對古書標點的研究
第一節 對古書評點的研究
第二節 今人對古書句讀正誤研究的重要論著
第三節 對古書標點理論體系的研究
第四節 相關學科對古書標點的連帶研究
第五節 有關名人對古書標點的論述
附錄
參考書和引用書要目
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古代標點符號的發展
第二節 古代標點符號理論的發展
第三節 今人對古書標點的研究
第二章 古代標點符號的萌芽期——先秦時期
第一節 概 況
第二節 甲骨文語言層次的表達方式
第三節 金文中的標點符號
第四節 《侯馬盟書》中的標點符號
第五節 《長沙子彈庫楚帛書》中的標點符號
第六節 秦《石鼓文》中的標點符號
筇七節 《睡虎地秦墓竹簡》中的標點符號
第三章 古代標點符號的發展期——兩漢時期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竹簡》中的標點符號
第三節 《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中的標點符號
第四節 《銀雀山漢墓竹簡》中的標點符號
第五節 《居延漢簡甲乙編》中的標點符號
第六節 《武威漢簡》中的標點符號
第七節 《流沙墜簡》中的標點符號
第八節 漢代注釋書中句讀的內容
第九節 漢代標點符號的理論
第四章 古代標點符號的保守期——魏晉至唐五代時期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敦煌卷子及其他寫刻本中的標點符號和用法
第三節 劉勰《文心雕龍·章句》的篇章字句理論
第四節 陸德明《經典釋文》的句讀內容
第五節 孔穎達等《五經正義》的章句理論和實踐
第六節 《史記三家注》標點符號理論和說明章句的方法
第七節 其他書籍中的標點符號理論
第五章 古代標點符號的成熟期——宋元明時期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宋本中標點符號的種類和用法
第三節 真德秀、黃干、陳熙的標點符號體系
第四節 宋代注釋、筆記等古中的標點符號理論和正讀實踐
第五節 元本中標點符號的種類和用法
第六節 程端禮的句讀思想和標點符號體系
第七節 胡三省《通監釋文辯誤》和吳師道《戰國策校
注》中的標點符號理論和正讀實踐
第八節 明本中標點符號的種類和用法
第九節 唐順之、歸有光的標點符號體系
第六章 古代標點符號的拓展期——清代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清本中標點符號種類、用法和使用的特點
第三節 桐城派的標點符號理論和評點實踐
第四節 章學誠與桐城派方束樹等關於評點的論爭
第五節 唐彪的標點符號體系
第六節 武億《句讀敘述》和《經讀考異》在句讀史上的貢獻
第七節 黃侃《文心雕龍·章句》札記對章句的研究
第八節 杭世駿、錢大昕、盧文強、劉寶楠、章炳麟關於標點符號史和標點符號運用的研究
第九節 《四庫總目》提要中關於標點符號的思想內容
第七章 今人對古書標點的研究
第一節 對古書評點的研究
第二節 今人對古書句讀正誤研究的重要論著
第三節 對古書標點理論體系的研究
第四節 相關學科對古書標點的連帶研究
第五節 有關名人對古書標點的論述
附錄
參考書和引用書要目
序
中國古代標點符號的產生、發展、演變史,是一大課題,研究造一課題具有重要意義。對這一課題進行系統研究並取得重大進展者是管博士錫華教授,他在過去一系列有關古代標點符號史研究的論文基礎上,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新近又撰成30多萬字的專着《中國古代標點符號發展史》,填補了中國古代標點符號發展史系統研究的空白,為漢語史研究做出了一大貢獻。
進行標點符號發展史研究,必須要閱讀大量古代文獻,涉獵先秦兩漢至今的各種有關文獻,包括凡是載有標點符號的古代文獻和古今有關標點符號理論的書籍,上下好幾千年,文獻汗牛充棟,其工作量相當大。錫華教授在這方面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下了很大功夫,除各類常見典籍和古今有關標點符號論述的散見文獻外,從甲骨文、金文、石刻到簡牘、帛書,從敦煌寫卷到各類寫本、鈔本、稿本、刊本,均盡量搜羅,並力求全面。書中所引文獻達好幾百種,此點只要看看書末所附的長達12頁的《參考書和引用書要目》 (並非像有些書的「參考書目、引用書目」,只是虛張聲勢裝潢門面而已)即可知。並且,為了便於說明問題,作者還精選了幾十幅原件照片隨附文中。這種扎扎實寶治學的朴學精神貫穿着全書,實屬難能可貴!
中國的文獻大多數都是傳世文獻,而傳世文獻往往「失真」較大,故要研究古代標點符號史,必須要首先使用能客觀反映標點符號歷史面貌的材料(這對於其它有關古代文獻研究的各學科各課題也同理)。於此,作者有清醒的頭腦,在選擇研究材料時,首先重點使用的,正是出土文獻,如甲骨文、金文、石刻、玉版、簡牘、帛書、敦煌寫卷等等,乃是該書使用的上古中古材料的主體,中古以后的各類鈔本、稿本,也是作者極其重視的材料。
……
進行標點符號發展史研究,必須要閱讀大量古代文獻,涉獵先秦兩漢至今的各種有關文獻,包括凡是載有標點符號的古代文獻和古今有關標點符號理論的書籍,上下好幾千年,文獻汗牛充棟,其工作量相當大。錫華教授在這方面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下了很大功夫,除各類常見典籍和古今有關標點符號論述的散見文獻外,從甲骨文、金文、石刻到簡牘、帛書,從敦煌寫卷到各類寫本、鈔本、稿本、刊本,均盡量搜羅,並力求全面。書中所引文獻達好幾百種,此點只要看看書末所附的長達12頁的《參考書和引用書要目》 (並非像有些書的「參考書目、引用書目」,只是虛張聲勢裝潢門面而已)即可知。並且,為了便於說明問題,作者還精選了幾十幅原件照片隨附文中。這種扎扎實寶治學的朴學精神貫穿着全書,實屬難能可貴!
中國的文獻大多數都是傳世文獻,而傳世文獻往往「失真」較大,故要研究古代標點符號史,必須要首先使用能客觀反映標點符號歷史面貌的材料(這對於其它有關古代文獻研究的各學科各課題也同理)。於此,作者有清醒的頭腦,在選擇研究材料時,首先重點使用的,正是出土文獻,如甲骨文、金文、石刻、玉版、簡牘、帛書、敦煌寫卷等等,乃是該書使用的上古中古材料的主體,中古以后的各類鈔本、稿本,也是作者極其重視的材料。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