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說來筆者跟iClone也算得上是蠻有緣份的。
多年前,一位曾在甲尚科技任職的朋友問筆者有沒有興趣使用他們的軟體,筆者心想多認識一套動畫軟體也不錯,因此跟他說有興趣,不久筆者就收到了iClone。當時的版本是4.0,筆者把軟體安裝完,看了相關的說明文件,把軟體大致的功能操作了一遍。使用後的感覺是內建的模型不夠精緻,完全無法吸引筆者有繼續使用的念頭,筆者也上Youtube找了一些使用者透過iClone製作的影片,發現大多數的影片都是做群眾跳舞配上音樂的動畫,直覺這套軟體似乎就只能做這類型的影片,因此操作沒幾次後就擺著沒再使用,不久也把軟體移除了。
四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從網路上再次看到了iClone,軟體已經改版到6.0,這次的iClone完全顛覆了筆者對它的既有印象,不論是軟體的功能以及模型的精緻度來說,都有著不俗的表現,當時因為已經離開遊戲公司,轉以教學為主要工作,因此就試著跟原廠聯絡,希望未來能有一些合作的機會。而在拜會過原廠,從陳副總口中瞭解到iClone這幾年的發展與日後的規劃後,筆者對於iClone這套軟體的未來充滿著期待,也因此開始嘗試使用iClone這套軟體來製作動畫。使用至今,筆者大部份的動畫影片不是直接在iClone裡頭完成,就是把在iClone設定好的動態效果轉出到3D軟體進行最終著色。iClone在筆者的動畫製作流程上已經佔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
對於使用傳統3D軟體的人來說,要瞭解並熟練iClone軟體的操作功能其實並不難,因為許多觀念與操作方式是相同的,而iClone把這些操作流程簡化了,因此使用者可以更快的學會軟體的操作。筆者對iClone印象比較深刻的地方在於其角色動作編輯的多樣性,不同於傳統3D軟體透過IK與FK來調整角色動作,iClone提供使用者更多調整動作的功能,利用資料庫的概念更可以讓不同造型的角色能夠套用相同的動作而無需額外做設定,這在實際的動畫製作上也確實可以達到節省時間的目的。
為了要讓傳統3D使用者也能接受並使用iClone,原廠針對轉檔這個部份也算是花了一番的苦心,不論你是想要把3D模型轉到iClone製作動畫,或是只想把角色轉到iClone,透過它強大的動作設定功能調整角色動作後匯出給3D軟體繼續使用,透過iClone搭配3DXchange這套軟體都能輕鬆完成你的需求。而6.5版之後的使用者更可以透過Alembic檔案格式將iClone完成的動態設定,不論是動作、表情、毛髮、軟布效果,都可以完整的輸出到3D動畫中,不用擔心會有設定跑掉的問題,嚴格說來,它已可以無接縫的與3D軟體整合在一起。
7.0的登場無疑的是把iClone軟體推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即時的GI顯示與PBR材質支援,讓iClone展示出來的影像品質與傳統3D軟體也有了一較高下的實力,與第三廠商搭配的外掛程式也不斷的推出讓人亮眼的功能,如臉部動捕與分子系統,據原廠的說法,他們希望未來有更多第三廠商能加入iClone外掛程式開發的行列。
有鑑於市面上的書籍大多只提到軟體本身的操作,針對轉檔部份並未有所著墨,因此筆者特別在本書後面的幾個章節加入了諸如外部模型如何轉成iClone格式,以及iClone動作轉出的方法,本書最後更介紹了原廠提供的素材開發的相關資訊,讓有興趣於iClone素材資源開發的朋友能透過該章節的介紹瞭解如何開發iClone素材。
本書的完成要感謝甲尚科技陳副總的大力支持;常與筆者分享及討論iClone在市場上推廣心得的Nick
與Christine;以及當筆者遇到問題時不吝為筆者技術支援的Frank與Luke因為有諸位的幫忙,讓筆者從一個過去對於iClone不怎麼看好的人到現在變成了iClone的鐵粉,也因此產生了想要把這套軟體推薦給更多人使用的想法,最後誕生了這本書。衷心希望讀者可以透過本書瞭解並且跟筆者一樣喜歡上iClone。
由於本書的內容是筆者這幾年接觸iClone軟體的使用心得分享,書中的一些想法或是做法難免有些不完善亦或錯誤之處,尚請各位先進不吝賜教,謝謝。
張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