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拜石說詩:光宣詩壇點將錄斠註

高拜石說詩:光宣詩壇點將錄斠註
定價:460
NT $ 414
  • 作者:高拜石
  • 出版社:新銳文創
  • 出版日期:2021-07-1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5540487
  • ISBN13:9789865540487
  • 裝訂:平裝 / 366頁 / 14.8 x 21 x 1.8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生人之禍患,實詞章之幸福。」──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 文廷式
 
  清中葉以後,外有列強虎虎窺伺,內則四處民心動亂……文士詩人憂閔世道,痛定思痛,發聲為詩,詠嘆之中或寄憂感,或寓懷抱。古春風樓主人高拜石,箋釋汪辟疆《光宣詩壇點將錄》,細數光宣詩壇其人、其事、其詩。
 
  汪辟疆《光宣詩壇點將錄》為近代詩史研究的名著,撰成於1919年,通過「點將錄」的形式,區別了各個詩人的造詣、名位、風格及派別,囊括了晚清詩壇的主要作者。
 
  《光宣詩壇點將錄斠註》則是高拜石晚年的著作,原刊登於「古春風樓瑣記」專欄,後集結成書,將汪氏書中提及的詩壇掌故一一說明,不僅徵引陳衍《石遺詩話》、時人評論,還收錄大量詩作,並加入高拜石的個人見解,將事蹟來由、相關史料、作品評論合為一爐,綱舉目張,互為表裡,以饗讀者。
 
  「(汪氏此書)擇同時詩人一百八人,比擬於《水滸》之天罡、地煞,雖為一時遊戲,而條列謹嚴,衡量甲乙,悉秉公論。」──高拜石《光宣詩壇點將錄斠註‧前言》
 
本書特色
 
  ★古春風樓主人高拜石細說清末詩壇掌故!
  ★斠註汪辟疆《光宣詩壇點將錄》,並補充大量清人詩作、時人評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原著/高拜石(1901年—1969年)
 
  字嬾雲,福建省福州人。別號般若、古春風樓主人,筆名芝翁、南湖、芝斐、介園、嬾雲。1921年畢業於北京平民大學。受吳昌碩影響,專研書法與篆刻。曾在北京創辦《心聲晚報》。回福建復創《華報》、《寰宇新聞》,並出任當地的《民國日報》編輯。抗戰時在福州任福建省府參議,日軍撤退後,主持當地《中央日報》筆政。到臺灣後,受劉啟光協助,入華南銀行工作。曾任臺灣省新聞處主任秘書,而後發起組織中國書法學會並擔任理事。而後籌組東冶藝林、八儔書畫會與五人書展等。另有篆刻好手藝,與王壯為、吳平、江兆申、王北岳等二十四人,組有海嶠印集,頗獲時譽。1961年起應《中央日報》副刊之邀,撰寫「南湖錄憶」專欄,當時既贏得廣大讀者之喜好,其後印成專書發行,亦是一紙風行,洛陽紙貴。1969年病逝於臺灣。
 
主編簡介
 
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楊翠喜‧聲色晚清》、《多少樓臺煙雨中:近代史料拾遺》、《多少往事堪重數:百年歷史餘溫(1890-1990)》等十數本著作。
 

目錄

導讀:嫻熟晚清詩壇的掌故大家高拜石/蔡登山

光宣詩壇點將錄(甲寅本)/汪國垣(辟疆)著

光宣詩壇點將錄斠註/高拜石撰
一、前言
二、王闓運
三、陳三立、鄭孝胥
四、陳寶琛、李瑞清
五、陳衍
六、寶廷
七、李慈銘
八、袁昶
九、林旭
十、范當世
十一、周樹模
十二、樊增祥
十三、陳曾壽
十四、曾習經
十五、沈瑜慶
十六、左紹佐
十七、趙熙
十八、梁鼎芬
十九、俞明震
二十、沈曾植
二十一、黃節
二十二、華焯
二十三、吳士鑑、黃紹箕
二十四、夏敬觀、諸宗元
二十五、梁菼、陳銳
二十六、陳懋鼎
二十七、李宣龔
二十八、張元奇
二十九、秦樹聲
三十、陳衡恪
三十一、楊鍾羲
三十二、楊增犖
三十三、姚永概
三十四、金和
三十五、黃遵憲
三十六、蔣智由、丘逢甲
三十七、易順鼎
三十八、夏增佑
三十九、楊度
四十、嚴復
四十一、曾廣鈞
四十二、程頌萬
四十三、章炳麟
四十四、譚嗣同
四十五、黃侃、劉光漢
四十六、吳保初
四十七、丁惠康
四十八、鄧方
四十九、李希聖
五十、吳用威
五十一、張謇
五十二、周家祿
五十三、周星譽、冒廣生
五十四、李葆恂、林紓
五十五、朱銘盤
五十六、劉光第
五十七、梁鴻志
五十八、黃濬
五十九、羅惇曧、羅惇㬊
六十、朱祖謀
六十一、王鵬運
六十二、鄭文焯
六十三、馮煦
六十四、文廷式
六十五、況周儀
六十六、王允皙、潘博
六十七、翁同龢
六十八、黃體芳
六十九、張之洞
七十、江標
七十一、柯紹忞
七十二、吳慶坻
七十三、嚴修
七十四、康有為
七十五、方爾謙、方爾咸
七十六、惲□、林□、沈□、潘□
七十七、廉泉、吳芝瑛
七十八、顧印愚
七十九、胡思敬
八十、胡朝梁
八十一、饒智元
八十二、吳俊卿
八十三、史久榕
八十四、顧雲
八十五、王乃徵
八十六、李詳
八十七、梁啟超
八十八、劉世珩
八十九、陳詩
九十、陳夔龍
九十一、敬安
九十二、水竹邨人
九十三、孫雄
 

 
光宣詩壇點將錄斠註前言
高拜石
 
  文學的轉變,每與時代為因緣,而以詩歌最能透其消息。以滿清一代而言,詩學之變遷,可約分為三期:康(熙)雍(正)(公元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三五年)為初期,乾(隆)嘉(慶)(公元一七三六至一八二○年)為中期;道(光)咸(豐)(公元一八一二至一八六一年)以後為近代。初期之詩,承明代前後七子之流風餘韻,奇情盛藻,聲律鏗鏘,不過易姓改步之際,善感的詩人,不無麥秀黍離之感,或多憫時念亂之思,稍後則又不無攄思鳴盛,點綴昇平之語,故在這一期裡,可謂眾製咸備,風會總雜。到了乾嘉之世,為清代全盛時期,獨詩學不振,原因則以承平之作多悅,詞采有餘,意境則了無動人,這一時期的詩,芳華典贍,才質並弱。道咸兩朝,國勢由盛而衰,外有列強的窺伺,內則髮捻之變亂,詩人念亂,變徵之音遂作,一般憂時之彥,致意經世之學,思為國家致太平,值時多難,此意蕭條,行歌甘隱,所學一發於詩,而詩之形質,遂為之一變,詠歎之中,時寄憂感,心境與世運相感召,便不覺流露於字句,流衍所至,遂直接影響到同光諸家了。
 
  同治之初到光緒之季,其始大亂敉平,東南底定,史稱中興,可是髮捻雖滅,西陲尚在用兵,局勢稍穩,而外侮又亟,甲申、甲午以後,接著戊戌、庚子之兩場大禍,更是大傷元氣,文士詩人,痛定思痛,發於聲詩,詞旨淵微,蔚為風氣,流布至廣,影響至深,文廷式嘗言:「生人之禍患,實詞章之幸福」,其語至痛,由而可覘這五十年中之詩學風會的。故單就詩學而言,清詩至同光而極盛,詩人雲起,其確能卓立成家亦多,世稱同光體。
 
  彭澤汪辟疆國垣,為贛籍的名詩人之一,曾在金陵大學中央大學執教,桃李滿宇內,尤與並時諸賢多相交接,凡有專集行世,或尚未刊行之作,每先寓目,閱覽既多,論列尤當,曾有《光宣詩壇點將錄》之作,擇同時詩人一百八人,比擬於水滸之天罡地煞,雖為一時遊戲,而條列謹嚴,衡量甲乙,悉秉公論。據汪氏自言:
 
  「曩與義寧曹東敷同客南昌,又同寓簡庵思齋昆仲家,昕夕論詩,極友朋之樂。東敷詩學黃陳,頗為當世名流所推許,與愚一見即定交,蓋愚蚤年言詩,夙服膺元祐諸賢,與所論不謀而合也。東敷言並世詩人,突過乾嘉,昔瓶水齋主人,曾有乾嘉詩壇點將錄之作,子於並世諸賢,多所親炙,盍續為之,亦藝林一掌故也。余即具草,比擬洽合,至萬不可移易處,東敷、簡庵、思齋皆拊掌大笑,竭一晝夜之力,而當世諸人,泰半網羅此冊矣。……」
 
  汪辟疆於民國十四年乙丑八月到北平,那時章孤桐正在執政府任教育總長,《甲寅》周刊亦於此時復刊,向汪索稿,汪乃重為釐定一過付之。
 
  汪作之《光宣詩壇點將錄》,見於復刊之《甲寅》周刊第五至第九期,傳布之始,南北詩壇,為之轟動,在上海做寓公的諸耆宿,如康長素、陳散原、陳蒼虬、王病山諸人,相聚時每舉為笑樂。但也有居然認起真來,表示異議或爭論的,如章孤桐以其丈人吳彥復,不宜置於步軍將校之列,力爭應要與散原諸人相比擬;康長素對人也說:「我康有為生平對於經史學問,都是具有哥倫布尋覓新大陸的本領,汪某怎麼把我比作神行太保?」
 
  此外更有一般讀者,或函陳意見,或認有商榷餘地,甚至或說他有失品評之正,更有指謂挾有鄉里的私見。汪氏均一笑置之,不與辯釋。他認為:「詩之得失,寸心自知,衡量甲乙,悉秉公論,既無偏挈之辭,復少譏彈之語,至比類達恉,不無軒輊,實欲存一代之文獻,備詩壇之掌故也,私門故吏,見其位次高者,自多獎飾之辭,其卑次者,即不免詆諆之語,一手不能盡掩天下目,此固不可以口舌爭也。……」足見其所持之謹嚴處。
 
  《點將錄》在《甲寅》周刊發表了十年之後,民國廿三四年間,上海的《青鶴雜誌》又重行刊載一次,那時候錄中的詩人,已漸凋零,國難正殷,也少有人注意,汪氏時在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文學系主講,曾寫有《近代詩派與地域》,對五十年來諸詩派源流衍變,多所分析,一代風雅,多所扢揚。八年抗戰,繼之大陸匪亂,於今又已三十餘載,汪氏以將近八十之年,已歸道山,其遺作已不易見,《點將錄》中諸人,更已俱作古人,談詩壇掌故者,每有提及,而苦弗詳。承汪之高足章斗航教授見示原作,披覽之餘,因就其中論列諸人之後,加以斠註,俾詳所自。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