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版譯者序
讀到這裡的讀者,或許會問:「那個神秘的西蒙・柯瓦斯基到底是誰?」時代的文件對他一無所知,辛波絲卡的傳記中也找不到他。他是本書作者愛麗絲・米蘭尼創造的虛構人物,而這個人物的原型來自兩個辛波絲卡真正認識的人。其一是作家、譯者、政治運動者亞當・波列夫卡(Adam Polewka),有段時間曾任波蘭作家協會克拉科夫分會的會長。另一位是瓦夫・馬黑卡(Władysław
Machejka),《文學生活》(Życie Literackie)雜誌的總編輯。在這個案例中,作者將史實擱置一旁,這讓她獲得了她更想要的東西——心理上的真實。
圖像小說有自己的法則。這也是為什麼愛麗絲・米蘭尼在創作這本書時,允許自己有較多虛構的自由(尤其是在介紹某些事件的順序方面)。她以彷彿拼貼或詩歌的方式,呈現主角的人生。漫畫作者不是傳記作家,因此他們的自由度也高出許多。而有些讀者也肯定會為此事感到高興:詩人從來沒有養貓,但現在有了,而且還是一隻會說話的貓。
文/尤安娜・懷斯(Joanna Wajs)
導讀
好的傳記圖像書不好做,要嘛就忠於事實但很無聊說教,要嘛就渲染得太厲害,偏離事實。近年看到的好作品,有波蘭繪本作家齊米雷絲卡的《布魯卡的日記》,還有台灣漫畫家蠢羊畫的網路漫畫〈鐵鉗傳教士馬偕〉。兩者風格迥異,但都是以紮實的史實考證作為基礎,然後用上一些虛構的技巧,讓劇情更流暢吸引人,讀者也更容易進入故事。
愛麗絲.米蘭尼的《辛波絲卡・拼貼人生》也是這樣一本傳記圖像書。它參考了辛波絲卡傳記、新聞報導、訪談資料,有豐富的事實,讀者可以看到辛波絲卡經歷過的人生(結婚、支持共產主義、離婚、進入《文學生活》雜誌工作、反對共產主義而被開除⋯⋯),也可以看到她經歷過的時代,時代中重要的事件(波茲南六月、戒嚴),以及時代中的其他人(支持共產主義的年輕作家們、對共產主義失望進而反抗政府的作家們)。
不過,書中也有虛構的部分,比如故事中的西蒙・柯瓦斯基(Szymon Kowalski)就是作者虛構的人物,結合了兩個真實的人:曾經當過波蘭作家協會克拉科夫分會會長的亞當・波列夫卡(Adam Polewka),以及《文學生活》(Życie Literackie)雜誌的總編輯瓦迪斯瓦夫・馬黑耶克(Władysław
Machejek)。我們看到柯瓦斯基引領辛波絲卡進入作家們居住的「文學之家」(也是文協所在地),看到他宣布波蘭統一工人黨接受辛波絲卡入黨,然後看到他因為辛波絲卡開始反共而把辛波絲卡踢出編輯部。這故事象徵著辛波絲卡和極權政府/官方文學體系的關係演變,用兩個角色來講這故事也是可以,只是沒那麼簡潔有力。
比起柯瓦斯基,更有趣的是書中辛波絲卡詩作和人生互相交融、虛實交錯的巧妙安排。故事一開始,我們看到辛波絲卡早上起床梳起,畫面上有一段文字:「有個主意來到我這裡。/是要寫一首小詩?還是一首詩?/很好 ── 我說 ──
留下來,我們談談。/你必須多告訴我一點關於你的事。」乍看讀者會以為這是辛波絲卡的內心獨白,但這其實是一首詩,叫〈主意〉。更有趣的是,故事開始的時間是1948年,但這首詩是出自2009年才出版的詩集《這裡》(Tutaj)。這樣的時空錯置和互文,在本書中很常見。在書的尾聲,辛波絲卡和瑞典貴族的對話,也來自辛波絲卡的一首詩〈字彙〉,而這首詩是出自1962年出版的詩集《鹽》(Sól)。
看起來,《辛波絲卡・拼貼人生》中有許多典故,但這其實是一本內行外行都可以看得很開心的書。了解波蘭、辛波絲卡創作和人生的讀者,可能會因為書中一些小細節而會心一笑(比如我看到那個地板就笑了,我以前住在克拉科夫時,公寓地板就長那樣,還有排隊也讓我很有感)。剛開始接觸辛波絲卡的讀者讀完這本書後,也可以對她的人生、創作、時代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這本書我覺得最厲害的是素材的選擇和剪裁。很多人做傳記圖像書,會覺得要塞一堆資訊給讀者,殊不知以小見大、留白、餘韻的重要性。在這方面,愛麗絲・米蘭尼做得很好,甚至有辛波絲卡的感覺(辛波絲卡也很擅長用一件很小的事去暗喻人生,也有餘韻和留白)。
本書另一個很「辛波絲卡」的地方,是作者使用了拼貼的形式。我說的不只是畫面上的旁白是用拼貼的,也不只是書中有個橋段是用拼貼表現(而且那段是關於辛波絲卡在做拼貼),也包括本書融合虛構、現實、創作和人生的表現手法。當然,我們可以對此提出質疑:「這樣還算是傳記嗎?還是二創?會不會有人讀了就覺得這都是真的啊?那要怎麼辦?」
確實,《辛波絲卡・拼貼人生》在創意和越界邊緣遊走。為了讓讀者能區分現實與虛構,我也在譯作中加了註記。如果讀者對辛波絲卡的人生有興趣,可以去看安娜・碧孔特(Anna Bikont)和尤安娜・西切絲娜(Joanna Szczęsna)所著的《有紀念性的破銅爛鐵:辛波絲卡傳》(Pamiątkowe rupiecie,Wydawnictwo
Znak出版,2012),這本書將近500頁,內容非常紮實,而且有很多珍貴的辛波絲卡本人說法,不過這本書目前只有波蘭文。或者,讀者也可以參考辛波絲卡基金會的網站(https://www.szymborska.org.pl/en/)和波蘭文化網(https://culture.pl/en/artist/wislawa-szymborska)上面的英文資料。
無論如何,《辛波絲卡・拼貼人生》是一個有趣的嘗試。除了可以讓讀者更了解辛波絲卡其人其詩,我想,它應該也能給台灣的圖文創作者帶來許多靈感和啟發。
文/林蔚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