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回想起十年多前一個炎熱的夏天,在那年第一次接觸到這個謎樣的點穴療法,不僅因此治癒了因長期投球而受傷的肩膀,也開啟了學習這門失落的古醫學的道路。富含著中醫的觀念、力學失衡理論與特殊的治療手法,又有別於中醫十二正經脈、絡脈與任督二脈的穴道與經絡線,以截然不同的六條筋經線與九十四個主穴道,構成能醫治人體內、外傷病的點穴療法。
在16歲那年的機緣之下,結識了來自大陸的一位老中醫,也是我在學習點穴療法之路上的啟蒙恩師,當年自己因為打棒球受了肩傷,並在治癒傷痛之後老師開始教授我這門失落的古醫學。幾年來我一邊兼顧學校的課業,一邊研學點穴療法,到後來開始將點穴療法應用在臨床上,期間除了持續兼顧課業外,還經歷了醫院實習、國家考試、各種國內外課程的進修以及研究所學程,一路走來充滿波折和艱辛,但基於對專業、醫學、學習和臨床的熱忱,過程艱苦卻也享受其中帶來的充實與樂趣。在學習點穴療法的過程中,恩師毫不保留的將原汁原味的學理與技術傳授給我,同時也給了我非常多的經驗傳承,雖然後來恩師回大陸沒多久後便辭世了,但他所留給我的東西卻永遠長存在我的腦海裡。恩師有句口頭禪同時也是我個人的座右銘……「師父引進門,學習在個人」。老師教導的永遠是他的東西,而我自己除了去理解這些東西外,更重要的是舉一反三,精益求精,把老師的經驗加上自己往後更多的學習與經驗,才能將一門學問持續推往更高的境界,因此,學習之路是沒有盡頭的。
往後幾年我將點穴療法與本系的物理治療專業知識與技術的融合,使我對這門古醫學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艱苦又波折的學習歷程,加上恩師當年的期許,以及自己對臨床醫學的信念,因此,期望未來能將這門失落的古醫學--六筋經點穴療法,真正的發揚光大,不再失傳,不再失真,不再只是流於民俗療法之用,而是中醫、復健和徒手治療學門中重要的瑰寶。
基於我自己本身是一位物理治療師,在學習與臨床六筋經點穴療法至今已超過十年,在近幾年來的感受和經驗,它就好比是徒手治療中的針灸,可以有效整合中醫的概念、經絡的理論、筋經的觀念,此外在輔助手法上又和西醫復健相關,包含骨病學、關節、骨骼、神經、筋膜、內臟、血管淋巴、軟組織與結締組織等徒手療法相結合應用,以此達到截長補短,相輔相成的結果。因此,六筋經點穴療法亦可說是從另一種層面上,使物理治療與中醫整合應用的強效療法。
此外,六筋經點穴療法是一門吃重徒手、感覺和眼力覺察極深的療法,由於早期就接觸這門療法,因此,後來在臨床學習各種徒手醫學和評估診斷,都有一種似曾相識,一摸上手的感覺,在後來細細回想才發現,原來點穴療法帶給自己的大腦與身體如此之深的功力,加上自己本身就喜好運動,所以也為後來往運動訓練醫學發展埋下了深刻的基礎。恩師曾經說過一句話:「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人活著是靠一口氣,所以人要練氣、要練好氣的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是運動,人只有透過運動才會使身體能量保持在一定的強度,尤其是學醫者更應如此,因為醫者能將人治癒不光是靠高深的學理技術,自身如果有恆定或強大的身心靈能量更能使療效加分。」換言之,治療者的意圖占了非常重要的層面。我十分同意恩師這句經典名言,同時也勵志自己不光是在徒手治療領域得心應手,在運動治療的領域中更是要如魚得水。畢竟自己從小到大就一直是運動愛好者,怎麼可以不精進本業呢!
為了實踐使這門古醫學─六筋經點穴療法得以發揚光大,為了貫徹自己中西復健整合診療的初衷,不斷的朝醫學專業領域學習與精進,以及解決臨床上各種病人的身體和心理層面的各式問題是不二法門。期望未來能將六筋經點穴療法與中西復健整合推廣出去,幫助更多需要的群眾,也促使臨床專業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