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普通的人做了不起的事
柯倩華
林良先生說:「理想的文學創作應該是由深切的感受出發。」我想,艾希莉.史派爾斯自寫自畫的《最了不起的東西》,正印證了這句話。
史派爾斯的每一部作品都曾使她在過程中哭泣、尖叫、扯頭髮,她非常熟悉那種「想要做好卻做不好」的挫折感。在這本圖畫書裡,她將個人經驗轉化成引起共鳴的故事主軸:她先塑造一個有說服力的角色—「她是個普通的小女孩」,一下子就拉近我們跟她的距離。搭配生動的圖像設計,這個小女孩呈現獨特的個性,也有跟大家相似的人性。她遇到的問題和表現的情緒,是我們熟悉的;不過,她處理問題的行為和態度,展現獨特的個性,營造出超過日常的戲劇張力。
文學故事的情節不僅交代發生什麼事,還具備形塑角色的作用。這個故事用很長的篇幅描繪主角的嘗試、失敗、修改、再嘗試。在過程中,小女孩展示了她有計畫、有條理、有步驟、有各種技法和工具,是有思考頭腦、科學實驗精神和探索能力的人。作者運用大量的動詞,例如敲打、修補、測量、磨平、扭緊、調整……等,除了讓小讀者接觸這些詞彙,也形成敘事的節奏和旋律,添加生動趣味。讀者感受到她的辛苦、努力和認真,自然會同情她愈來愈焦慮、苦惱、甚至憤怒的心情。作者特別提醒讀者,在這種情況下,人會失常,變得不像真正的自己。最糟的是失去對自己的信心。如同圖像裡看到的場景,小女孩宛如墜入茫茫深淵,無力又無奈。幸好,作者安排了發揮止血作用的角色,就是小狗。這是作者早早安置的伏筆。
小孩需要朋友,友情的陪伴和鼓勵對於成長是很大的安慰和幫助,這是經典的事實,無論在生活中或故事裡。小狗是女孩的好朋友,也是故事的起源。她為什麼想要做一個最了不起的東西?就是為了能跟小狗一直在一起。
從起初的畫面看來,小狗好像累趴了,於是她從朋友的需要得到創造發明的靈感。不言而喻的情意,使充滿理性邏輯的故事蘊含了溫暖的情感氛圍。小狗在過程中似乎只會逗趣搞笑,卻在關鍵時刻合理扭轉情節的發展—「邀她去散步」。離開事故現場,變換環境來轉移注意力,是一種療癒方式。接下來圖像裡出現的趣味、溫暖、美好和甜蜜,使小女孩逐漸振作精神,恢復正常。正常的她,才能發揮本有的特質和能力,以新的觀點和態度,達成了不起的目標。
新的觀點不是無中生有,而是看到原來視而不見的,將舊有的經驗成果以不同的結構調整組合。作者史派爾斯的痛苦經驗沒有白費,成為她的創作養分,以文學手法重新調理,變成好看的圖畫書。對每個普通人來說,這是多麼令人喜悅和安慰的故事啊!
推薦文
對於孩子來說,最了不起的東西是什麼?是一個昂貴的玩具?還是第一名的獎盃?在史派爾斯的《最了不起的東西》一書中,給了「最了不起的東西」不同的詮釋,這份了不起來自於孩子親手完成所思所想,來自於專注打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特的東西,也來自於利用這個東西與重要的朋友一起共享的快樂時光,即使成品不是百分之百如想像中完美,但對於孩子來說,過程裡的收穫與達成目標的滿足,最是了不起也最為特別。
故事從小女孩有了構思與設計開始,她反覆嘗試錯誤,試著做出一件厲害的東西,這當中有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與不滿意,也有因為這些失敗經驗而產生諸如生氣、沮喪、不耐煩的情緒。但在小狗好朋友的陪伴下,當小女孩將腳步慢下來,離開負向情緒,並重新進行省視之後,她學習面對問題,進而發現每一個作品的美好之處,直到最終完成她與小狗認為的「最了不起的東西」。
史派爾斯透過生動可愛的圖像、多樣性的畫面呈現,以及有節奏的文字描述,讓人輕鬆的走入小女孩的世界,不論是她敲敲打打的動手做行為,還是情緒上的轉折,都能帶領孩子去體驗一段小小創客的創作歷程,不僅鼓勵孩子勇於挑戰、從做中學,也同時表述情意層面的溫暖接納。
唐富美(四季藝術兒童教育機構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