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序
追溯占星知識的源頭
韓琦瑩 Cecily Han/SATA星空凝視文化事業 發行人
自埃及的托勒密一世國王(統治於西元前305-283年)在亞歷山大城建造大型圖書館時期,埃及已有造紙技術。輕盈的莎草紙取代了笨重的泥板,文字的應用也已深入日常生活,引來各種文具商和抄寫員,促進了知識的傳播。埃及更成為優秀學者與科學家薈萃之地,也激發了活躍創意,約於西元前一世紀時出現了希臘占星學―天宮圖式的占星學。
希臘占星發明者不是憑空想像而建構占星系統的,他們引用的資料,是從西元前三千多年起,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各個民族記載存於泥板上的星象資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巴比倫人,他們從西元前十六世紀開始,以標準記錄形式彙整一系列星象與獨立事件的關聯,成為巴比倫天文占星大全。西元前597年,巴比倫攻陷猶太王國帶回大批菁英作為俘虜,反而讓猶太人有機會一窺這些觀星資料。之後波斯人於西元前539年攻陷巴比倫,這些資料又被波斯人所獲,爾後再傳到當時波斯的領土埃及,以及北印度(現在的巴基斯坦)。所以這些資料在東方被翻譯成為梵文,在西方就被翻譯成埃及文或希臘文保存下來,成了希臘占星學的基礎內容。
為何希臘占星被稱為天宮圖式占星學呢?因為從美索不達米亞流傳下來的占星資料係以一種星象對應一個獨立事件,被稱為預兆占星,主要觀察天象推知世運。直到西元前七至五世紀,才開始有本命占星的概念,主要的內容是以出生日期的日、月與其他行星在黃道位置所組成,還未考慮恆星,也沒有提到ASC、MC、宮位等位置。而天宮圖式的占星學開始以本命占星為重,加入了ASC、MC、宮位以及更多細膩的內容,成了新穎複雜的天宮圖占星學系統。
不像現代人用盡各種怪招想出名,希臘占星學的發明者發表著作卻未留下自己的名字,反而以智慧之神赫密斯,或是法老王與祭司的名字―尼切普索與佩多西瑞斯(Nechepso & Petosiris)等名發表,據推測可能的原因,是要讓這門知識連結到古老的埃及神話,增添神秘性與歷史感。然而,這些著作也都佚失了,他們的主要占星理論,只能從之後的希臘占星家的著作所保存的內容看到。
西元一世紀初,羅馬詩人馬可·馬尼利亞斯(Marcus Manilius)撰寫了《天文學》(Astronomica),這是一部倖存下來的最古老的占星著作,完成時間是在西元14年羅馬奧古斯都大帝死後幾年。本書幾乎完整地應用了黃道十二宮、恆星和後天宮位,但行星幾乎未被提及,且馬尼利亞斯的書籍並非十分普及。
另外有幾位留下片段著作的占星師:
斯拉蘇盧斯(Tiberius Claudius Thrasyllus,逝於西元36年),為羅馬帝國的第二任皇帝提比略斯大帝(西元前42-西元37年)的宮廷占星師,他著有「皮納克斯表」(Pinax Table),雖然為後代的占星家所熟知,但很可惜僅有一個章節的內容被保存下來。
斯拉蘇盧斯的兒子巴爾比斯(Tiberius Claudius Balbillus,逝於西元81年),也擔任幾位繼任的羅馬皇帝的宮廷占星師。巴爾比斯曾寫下著作《占星學》(Astrologumena),但也只留下片段的內容。
維替斯·瓦倫斯(Vettius Valens,西元120-175年)在《占星選集》中還引用了克里托德穆斯(Critodemus)、圖克(Teucer)的著作,但完整內容並未流傳下來。
由上可知,與都勒斯約同時期(賓格瑞推測都勒斯的年份約為西元75年)的占星作者,多數只有片段內容,或者著作本身即非顯現占星學的完整架構(如馬尼利亞斯的著作未提及行星)。而都勒斯所撰寫的占星五書《五經》(Pentateuch),在新薩珊王朝,與托勒密的作品成為首批翻譯為波斯文的著作。《五經》內容大部份都出現在赫菲斯提歐(Hephaistion)西元五世紀初的作品中。西元八世紀後期,占星家塔巴里將古波斯文的《五經》翻譯成阿拉伯文,亦即現在這本書―《詩集》。因此,都勒斯的著作幸運地被保存下來。書中案例的年份是從西元前7年至西元44年不等,除了在巴爾比斯書中的兩個天宮圖之外,這些案例是已知以書寫形式所保存的最古老天宮圖。
著作影響後世甚巨的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西元二世紀),在他所身處的時代他的著作並非廣為流傳,他的觀點也並非主流,反而是比他早了一世紀的都勒斯,他的作品呈現了西元前一世紀發明的天宮圖占星學系統,具有實證的案例,才是當時希臘占星學的主流之作,也是迄今現存的古典文獻中歷史最悠久、內容最完整的著作。戴克博士整合了希臘、阿拉伯及拉丁文的文本,並修訂了賓格瑞教授的英文譯本,經過細膩的比對還原出占星學源頭知識的巨作,SATA十分榮幸能成為另一種語言的傳承者,讓《占星詩集》繼續以中文保存下來。
英文編譯者中文版序
在古代有許多書籍會透過詩的形式教導重要的主題。西元一世紀末期,西頓的都勒斯以五冊希臘詩集教導占星學,而這本著作後來成為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占星文獻之一。
直到幾十年前,都勒斯著作最原始的樣貌還是個謎。但大衛・賓格瑞(David Pingree)在1976年將僅存的阿拉伯文版本翻譯成英文,隨後占星師們開始以全新方式認識都勒斯的占星學。我們如今可以看到,波斯及阿拉伯時期的占星師所實踐的本命、擇時以及卜卦占星大多源自都勒斯。
然而賓格瑞的翻譯艱澀難懂,它十分需要專業占星師解釋其中的技術,並且與其它新近翻譯的文獻進行整合。有鑑於此,我又重新翻譯了都勒斯著作的阿拉伯文版本。
很高興星空凝視占星學院(SATA)能出版中譯本,讓更多華人讀者了解都勒斯以及他的偉大著作。《占星詩集》能夠幫助當代占星師們學習更多的古典占星技巧,而星空凝視占星學院中亦有學養甚佳的老師們協助你們深入了解本書。在此我特別感謝學院在翻譯出版中譯本的過程中盡心盡力的付出,我相信你們也會對此銘感在心。
班傑明·戴克 博士
推薦序
西方傳統的神祕學,如占星學、錬金術,大都傳說源自三重偉大的赫密斯(Hermes Trismegistus)。但他是何許人也?生在什麼時代?有何重要著作?人們從未見過詳細的論述或具體舉證。唯相信有這號人物及其思想學說的人,籠統地宣稱:占星學就是根據天上星體運行來預示塵世間人事吉凶的學問,它著眼於大宇宙與小宇宙的對應,即「天上如此,地下亦然」(As above, so
below)⸺人們一般認為,這就是他所遺留的赫密斯文書的主旨要義。不久前逝世的羅伯特·修密特(Robert Schmidt,1950-2018)努力搜集古希臘化時期的占星文獻,進行翻譯、整理、註釋,對當今希臘占星學(Hellenistic Astrology)貢獻甚為鉅大。他完成的一項獨特的論斷系統,命名為赫密斯系統(The System of
Hermes),或許源於他特別對赫密斯文書的認同之故。
西元一世紀以來,似乎已見現今天宮圖(Horoscope)形式的占星學出現,如當時羅馬宮廷占星師斯拉蘇盧斯。根據詹姆士·H.霍登《占星學歷史》第25-31頁所述,他們的著作都已提及ASC、MC及一些論斷法則的應用―可惜僅見斷簡殘篇,沒有完整的面貌。幸好這種遺憾並未停留太久。
西元一世紀至四世紀之間,西方占星學重要的扛鼎著作陸續出版,已出現完整具體的天宮圖占星學,採用整個星座宮位制(Whole Sign House System)或有等宮制之遺緒。
一、 本命內容:
1. 行星分成自然吉星和自然凶星。
2. 星座按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分類,也分成啟動、固定、變動三種模式。
3. 宮位分成吉宮和凶宮,四個敏感點ASC、MC(ASC起算第十個星座/宮位)、DSC、IC。
4. 行星隨發光體太陽及月亮而有晝夜區分,日間盤的火星、夜間盤的土星易呈現凶象。
5. 行星位於星座的強衰,廟、旺、三分性、界為強,而陷、弱則為衰。
6. 行星彼此之間的注視―相位(會合、六分相、四分相、三分相及對分相),而沒有注視―不合意(Aversion)易帶來不幸災難(有關相位尚有許多細節,此處暫時不談)。
7. 行星與發光體太陽及月亮之間的相對位置,如東出/西入,是否能被看見,順行、停滯或逆行等現象。
8. 行星應與吉星和其定位星有相位(即容納或互容),不宜不合意或定位星甚衰。
9. 行星不宜逢凶星壓制(Overcoming,又譯:支配),即它起算的第十宮內不宜見凶星。
10. 發光體太陽及月亮或行星能擁有護衛星(Spear-bearing),則顯示格局佳。
11. 希臘點(Greek Lots)―後來衍化成阿拉伯點(Arabic Parts)―的大量應用。
12. 恆星(Fixed Stars)。
二、 大運流年(常用的)
1. 出生後各行星管轄的年歲(Age of Man)
2. 黃道釋運法(Zodiac Releasing)
3. 每個行星均等管轄十年九個月(Decennial)
4. 小限法(Profection)
5. 太陽回歸法(Solar Return)
6. 界行向運法(Direction by Term)/主限向運法(Primary Direction)
7. 過運(Transits)
希臘占星學的這些原本內容經中世紀阿拉伯時代的增益―特別是在卜卦和世運方面,而有新的技術與詞彙,返回歐洲後改採象限宮位制。十八世紀後又陸續增添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甚或小行星如凱龍星,相位吉凶改以相位形式為主,非行星為要,也增添一些次相位或小相位。二十世紀後現代心理占星頗為火紅,但如去掉十八世紀後增添的東西,希臘占星學所發展出的古典占星學仍顛撲不破。上述整理的本命/大運流年技術已是1800年前的具體內容,它們於占星復古運動後光華再現,驗證其技術頗令人信服,占星先賢的智慧絕對不容小覷。
在希臘化時期有四本是古典占星學界公證的經典之作,按出版時間序如下:
1、 西頓的都勒斯的《占星詩集》又稱《五經》(因以五冊形式出版)。
2、 克勞帝爾斯·托勒密《占星四書》(Tetrabiblos)以四冊出版發行。
3、 維替斯·瓦倫斯《占星選集》(Anthology)。
4、 費爾米庫斯·馬特爾努斯(Firmicus Maternus)《論數學》(Mathesis)。
除了《論數學》僅在拉丁文地區較風行、影響力較小外,其他三本都是曠世鉅作。其中托勒密被視為占星學之父,主因是他試圖建構占星學的合理科學基礎,承襲了亞里士多德「宇宙中心為地球」的觀點,提出均輪和本輪行星運動理論,這大致可以解釋行星逆行的怪異現象,他也因而贏得讚賞。另行星具有四種純質料―溼、熱、乾、冷的本質:木星、金星、月亮為熱、溼,具生產性,故為吉星;土星為乾、冷,具破壞性,火星為乾且熱過度,也具毀滅性,故土星和火星為凶星。又他將希帕恰斯(Hipparchus,約西元前190-120)所發現的歲差現象運用在黃道,即所謂回歸黃道(Tropical
Zodiac)的模型中,其自然季節變化相當契合地球的四時遞變。西方占星學一直採用傳承自托勒密的回歸黃道,至今都沒改變過。托勒密對占星學的貢獻,就是以天文學的基礎觀察行星在天空中有秩序地運動,使占星學具理性基礎和穩定運作的原理。他的《天文學大成》(Almagest)雖是天文學發展史上相當重要的著作,卻說是為占星學而準備的。
但就占星學的技術層面而言,內容豐富且驗證性令人驚艷的,當屬都勒斯和瓦倫斯的兩本著作,尤其前者流傳更為廣泛,影響最為深遠。讀者可細讀本書序言所談及的相關脈絡,它幾乎是古典占星學著述的主要源頭。我們再補充巴西女占星家塞利薩·貝蘭赫爾(Celisa Beranger)整理的源流表,它發表在她的網頁Espaco do Ceu所載文章A Astrologia de Dorotheus
de Sidon(https://www.espaco-do-ceu.com.br/a-astrologia-de-dorotheus-de-sidon/)之中。圖表中相關時代及人物及年代可參閱修密特的Campanion to the Greek Track Part III。
班傑明・戴克博士近十五年翻譯出版的前期中世紀古典占星諸書,向來是我推薦給學員們必讀的書籍,尤其是想追尋或掌握占星學重要觀念和技術源流者,絕對會從中受益無窮。他出版的每一本書的前面序言,都以盡責態度努力爬梳該書流傳的脈絡及重點,書後附錄常勾稽比對諸書議題的章節,所下的功夫甚為紮實。
Cecily Han相當有心地推廣古典占星學,她所經營的SATA占星學院成就斐然,在仍屬冷門、小眾的巿場,不計成本地翻譯許多重要占星古籍,嘉惠許多學子。她的使命感相當令人敬佩。
本書譯者Rose Chen畢業於台大外文系,對古典占星、印度占星、塔羅,甚或中國術數的大六壬、八字、三元玄空風水,皆極熟稔,任教SATA多年,頗受研習者認同與喜愛。這本重磅級的原著,交由她來翻譯適得其所,整本書讀起來相當流暢,值得大力推薦。
秦瑞生/天人之際占星學會顧問
中文譯者序
一下筆寫本文就忍不住要說,《占星詩集》這本書實在讓我又愛又恨,愛的是其內容堪稱占星界的獨一無二的寶藏,就如戴克博士所說︰「都勒斯不僅有名,我們甚至可以說,若無他的著作,西方占星學大部份的內容(無論是波斯文、阿拉伯文、希伯來文或拉丁文的文獻)根本無從存在。」我能成為如此重量級作品的中文譯者,實在榮幸之至。
然而恨的是,這本書花了我將近十八個月的時間翻譯,當中不僅多次修訂,與博士溝通來往的信件如雪片紛飛般來來回回,與Cecily老師、負責審訂與編輯的Zora老師的頻繁討論更不在話下。翻譯《占星魔法學》像詩般的祈禱文已經夠難了,而《占星詩集》是由一句句簡短的法則所構成的,藏在細節裡的魔鬼更是把我折磨得咬牙切齒,有好幾個痛苦的時刻,都讓我開始懷疑自己的中文跟英文水平!!
然而,回過頭來看這段經歷,卻成為我人生中極為寶貴的學習過程。透過這個機會,我深刻地看到古典占星核心的判斷法則流傳至今的脈絡。雖說戴克博士所翻譯的阿拉伯文版本也並非是百分百都勒斯的原著了,但我們現在常用的本命解析方法,例如特殊點、三分性主星的應用,以及古典占星專有的流年預測法,例如主限向運法、界主星配置法、小限法,還有許多擇時占星的法則(大多數亦成為卜卦占星的法則),這些技術最早的源頭都可追溯至都勒斯,其中又歷經希臘、波斯時期及阿拉伯時期不少名家的詮釋與增補,只要想到此,我的內心就會產生一股激動,不由得對這些為占星貢獻畢生精力的名家致上最深的敬意。若不是他們對占星智慧如此地熱愛與孜孜不倦,我們後世又何以有幸看到這些心血的結晶,又何以能透過占星學來洞悉生命的智慧進而自我提升!
如同戴克博士的其它著作,書中的緒論與部分章節一開始的評論都是不容錯過的。藉由他的整理與詮釋,我們才能充份地理解每條法則背後的意義。翻譯的過程中,偶然會發現博士的英文版本中有未被修改的錯誤,博士對此都會表達感激之情,有疑問之處也都會得到他快速的回答,由於SATA的譯編審老師們對古典占星已有相當程度的學養,有些疑問竟讓博士再進一步審視原始的翻譯,因此讀者在文中會見到博士補充之處,是他因著我們的疑問而修改原譯文,或對文中表達不充份之處作出進一步解釋。換句話說,中文版的讀者要比英文版的幸福許多,書本內容是再次精煉而成,補足已臻完美的英文版未盡之處。
古代文獻的法則雖然字字珠璣,但有些法則卻也讓人摸不著頭緒,甚至博士也無法解答。例如第五冊講述由星座描述竊賊外型的章節中提到︰
「獅子座代表竊賊的頭髮略帶藍色或為紅色,膚色偏紅,頭髮平直,外表英俊,上肢比下肢來得強壯,雙腿較細,個性急躁粗獷,眼神銳利,神情如掠食性動物般敏銳,其中亦有人為摔跤手並因此知名。」
我狐疑地問他:頭髮帶藍色是什麼概念,博士坦言他也不明白,古典文獻關於顏色的描述常見如此不明所以,相同段落也被希臘名家赫菲斯提歐在其著作《結果》(Apotelesmatics)中引用,但他則寫為藍帶綠,或黃帶紅(bluish-green, yellowy-red)。讓我不禁懷疑起古人也有類似今日的染髮技術,可以讓一個人的髮色有這麼大的變化。
除了這些難以想像的細節外,我也看到本書有些有趣的主題。例如第二冊的「同性間的性關係」,第五冊的「論婚姻與性」以及「與丈夫爭吵公然離家的女人」,這些主題不僅貼近現代人的生活(與丈夫吵架而離家的戲碼古今皆然),甚至還述及非常私密的性生活。因此,從本書我們不僅學習到古典占星的法則,也間接了解到古希臘時期的文化與民風,也許他們的物質生活不似現代人,但其它領域的生活,包括情欲等非常隱私的部份,與數千年後的我們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這也正是占星法則源於生活,因此能恰如其分地應用於生活的最好明證。
最後仍要衷心感謝不遺餘力將古典占星中文化,且給我這個機會的Cecily老師,有著火眼金睛、同時也是SATA裡專業的審訂及編輯的Zora老師,還有所有SATA團隊的成員,使我能夠到達人生中最具意義的里程碑,也希望我的付出能起抛磚引玉之效,讓更多占星愛好者重視古典文獻,不再將其視為武斷不實用的過時理論!
陳紅穎 Rose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