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兩精相搏謂之神,天地合氣命之人
「一晝一夜稱光陰,寒暑相推歲月成。」所謂的光陰、歲月指的就是人口中的『時間』。自古以來,人觀察日月的運行、季節的演變,將光陰分成日、月、年;看著萬物的盛衰、生老病死的循環,把歲月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不僅如此,人還以為光陰似箭、歲月如流、時光一去不復返。人存於可見的空間與無窮的時間之中,卻執著於空間的一切,而曲解時間的作用。試問:倘若有一件無法逃避的天災發生在一千萬年前,當時許多生物因此死亡了,這件事與現在的人們有關嗎?大部份的人會說無關,因為年代過於久遠。假如,這天災即將發生了呢?想當然,眼下的人們必定是傷心欲絕,因為人只活在眼前。同樣的道理,如果這件事將發生在一千萬年之後呢?相信所有的人都認為這與自己無關了。然而,一千萬年前、現在、一千萬年後同為一體,無法分割。試想:假使沒有一千萬年前,何以有現在?如果一千萬年後不存在,當下能存焉?
《金剛經•第二十九》:「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如來』二字俱含過去未來之義,指的卻不是眼前的現在(若來、若去;若坐、若臥),也不是看不見的過去與未來(從來、所去),而是時間所代表的『永恆常在』。人在等待之時,總是認為時間過得相當緩慢,而在回首霎那間,又以為只是一眨眼,這是人受限於自我的意識,將腦中的記憶當成了時間。在無窮的時間之中,所謂的過去並不存在,眼前的一切不是現在,也沒有未可知的將來。人以為自己從過去活到現在,其實是記憶的累積;認為時光正在流逝,僅僅是自我的認知。太陽光抵達地球需要八分多鐘的時間,感覺的傳導必須經由神經元。眼見的一切、身體的感覺全部都是人所稱的過去,但人自以為活於現在。另外,人總想著自己的未來。
《黃帝內經•靈樞•大惑論》:「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營衛魂魄之所常營也,神氣之所生也,故神勞則魂魄散,志意亂。是故瞳子黑眼法於陰,白眼赤脈法於陽也,故陰陽合傳而精明也。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脊椎動物以雌雄交配的方式繁衍後代(陰陽合傳),因此發展出眼球與心臟這兩種器官。人的心臟與其它哺乳動物相似,但人的眼球卻明顯不同,因為人眼具有分明的眼白與黑瞳。天亮之時,人從夢中清醒,睜開了眼睛。外界的影像進入了眼中,人得以在空間之中盡情活動。入夜之後,人的身心俱疲,閉上了眼睛。心臟透過脊髓、腦幹驅使眼球快速轉動,大腦藉此進行必要的代謝作用。這個時候,人的身體寂然不動,人的心神返回了時間之中。
《靈樞•邪客》:「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臟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心包絡指的是人的胸腺。人類的胸腺覆蓋於心臟之上,是與生俱來的免疫器官,具有原始的防禦功能,負責初生時期的防疫工作。它的比例在出生時最重,兒童期作用最發達,成年後逐漸轉為脂肪,到了老年則幾乎不存在。
《靈樞•本神》:「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哺乳動物藉由精子與卵子的結合、分裂(兩精相搏)延續生命,以為傳承;新生命誕生後必須立刻吸入空氣,因為空氣之中含有氧氣。動物生存不能沒有氧氣,而氧氣依賴紅血球攜帶,紅血球則源自於地球的鐵。人過了青春期之後,胸骨的造血功能完全啟動,胸腺逐漸萎縮,血液主導免疫系統,荷爾蒙發揮作用,生理器官成熟,自我意識抬頭。
「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人的心臟不停跳動,記憶存於大腦之中,心與腦一動一靜成就了內心的自我;可見的空間彰顯時間,無窮的時間運作空間,時與空的來回交錯構成了一切的無中生有。
心神源於時間,始於心臟與脊髓,由地球的鐵滋養,在腦中茁壯,老年後消散,最終歸於時間。
易曰:「原始返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故知鬼神之情狀。」筆者注曰:「生老病死是表徵,原始返終為過程,血肉之軀存心神,或為鬼神或為魂。」
人之形體,應象天地,何以見得,有文為憑:
人的溫度內熱而外冷,地球核心炙熱、高山寒冷;人有精氣血脈,地球有空氣雨水;人的神經似閃電,身體的免疫功能像磁場;人之夢如永夜的極光,奇異而虛幻;人之淚像地底的岩漿,觸動時爆發;人有喜怒悲憂恐,天有寒暑燥濕風;人有眼,天之圓;人有血,地之鐵;人的眼睛黑白各半,就像地球同時擁有白天與黑夜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