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謝南光(春木)是台灣二林人,1902-1969,功在祖國,一生跨越日據、民國、光復和解放后四個時期,是兩岸近現代的傳奇人物。日據時期“中華民國"未曾統治台灣,但當時台灣的祖國派視中國為祖國,深信中國國情必可恢復,收復台灣,雄飛世界,謝南光就是祖國派亮麗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謝南光是1920年代台灣非武裝抗日社會運動十年的風雲人物,他以《臺灣民報》為平台,敢於自教育/法律/經濟各領域公然抨擊日帝,為同胞發聲,正義凜然。謝南光並以其長才大力協助成立「台灣民眾黨」,該黨後成為島內第一個中國民族主義/社會主義政黨。謝南光因建黨有功並積極參與後續黨務活動,著有貢獻,使渠成為僅次於蔣渭水的黨內第二號人物。
謝南光於1931年底前赴上海,於中共最困難時之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代後期抗戰軍興,祖國面臨生死存亡內地未嘗思及收復台灣之際,謝南光在重慶高瞻遠矚地提出要將台灣與祖國命運相連結併收復台灣的認識和決心昭告全世界,旋即言出必行地全力推動台灣光復運動,對我國收復台灣可說居功厥偉。
惟因謝南光於1952年回歸祖國,依白色恐怖戒嚴年代時台灣的說法是“投共”,故無論是在戒嚴年代及其后本土政治勢力崛起,謝南光在台灣被蓄意遺忘而名不彰。但因為謝南光是研究日據1920年代台灣非武裝抗日社會運動十年史無法逾越的著名政治人物,故在學術界仍二三以其為研究的對象。
但就整個近現代兩岸史,謝南光光榮一生的歷史,不應因政治原因遭埋沒/誤導,政治治理是一時的,政治價值是永恆的。筆者身為統派,傳承日據時期祖國派認同出版《祖國》雜誌,對謝君景仰,自覺有一份歷史責任,還原謝南光的歷史真相,故以嚴謹學術方式,深入史料辛勤紮實耕耘,撰寫此書。
余研究謝南光,是立足於前人累積成果,最早是謝君女兒謝秋涵所撰1985年刊載於《台聲》雜誌〈我的父親謝南光〉長文,是時離謝南光往生僅16年,記憶猶新,可說是極具價值的口述材料。及后研究成果分別有,1994年所長何義麟博士的〈被遺忘的半山-謝南光(上下)〉論文、2010年賴婉蓉的《謝春木及其作品研究》等專題研究,及2008年所長陳翠蓮博士〈想像與真實:臺灣人的祖國印象〉的論文,其中分析包括謝南光新中國之行的祖國印象/意識,2004年謝君故鄉彰化縣政府出版該縣文學家故事乙書中作家康原的〈芳苑才子-謝春木〉專文、2014年近藤正己《總力戰と台灣/日本植民崩壞の研究》中譯本內相關部份。此外,本書撰寫也曾獲謝南光北京家屬謝秋涵女士及友人的協助,特此致謝。至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許雪姬博士主編的《灌園先生日記》及《黃旺成先生日記》的兩大學術工程,功在台史,本書藉此瞭解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十年間的諸多細膩政治爭鬥,使歷史人性化,為本書增色。
在研究過程中,因事涉日文,不禁使余感念昔日研究所修習兩年共四學期的日文,余頗用功,曾額外讀完日本小學六年的全部國語(日語)課本,打下點基礎,惟踏出社會後未再使用,逐年退化,於今可查字典淺讀,較深日文,感謝吾友關西大學博士卞鳯奎所長仗義相助。此外,余尤感念博士指導教授Professor Michael
Hough於本人就讀博士時的查閱原檔嚴格訓練。這次因為謝南光曾走過四個時代,一生艱險,許多情事事涉隱密及日文,及後人翻譯差異,惟有原檔原文最為真實。
值此兩岸關係嚴峻,島內對日據時期祖國派的歷史多所隔閡,現又出現新版「台灣民眾黨」之際,日據時期「台灣民眾黨」二號人物謝春木在台十年社會運動/投身祖國抗日衛國戰爭/振興祖國偉業,一生不改其志。斯時,謝南光以其聰敏絕頂的智慧,在國共慘烈內鬥/內戰的歲月,潛於國府高層,在重重驚濤駭浪下,推動台灣光復偉業,1952年潛返祖國,貢獻所學,歷任要職,兩次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參與國家治理,國家慶典時再三受邀榮登天安門城樓觀禮。
謝南光對祖國的卓越貢獻,祖國没有忘記,祖國亦予肯定,並予渠高規格政治禮遇。謝南光的一生連結兩岸歷史,豐富兩岸歷史,謝南光是我們台灣同胞的光榮,也是我們祖國的光榮。今日,謝南光夢寐的祖國東方大國崛起,那是日據時期台灣祖國派中國雄飛世界的中國夢,也是我們全體中國人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