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寫在前面──他們也著迷的地方景點
旅行對人們的生活、生命,意義重大,今昔亦然。旅行可能為了尋找新的定居場所、可能為了參拜心中聖地,可能為了工作、為了家庭、為了返鄉、為了娛樂、或為了啟發自己。文豪們則用筆,記錄了他們各種形式的旅行,讓我們能夠將心靈馳騁於文字,遨遊千里之外。以下就隨著文豪的描述,來趟由日本之北──北海道,一路行至南邊鹿兒島的旅程吧!
北海道,給人們的印象不外乎自然遼闊、氣候嚴寒。林芙美子在〈摩周湖紀行〉當中描述了她沿著鐵路下車的見聞及景色和旅行時的心境。以《放浪記》一舉成名的林芙美子,帶著寫書的版稅,開啟了她人生不斷的旅行──巴黎、倫敦、中國、新加坡、北海道、屋久島……等。她可說是以販賣「旅」為生的作家,甚至是第一位乘坐飛機由空中描繪北海道景色的作家。她總是獨自旅行,文中也不時透露出一個人的孤寂。
北海道出身的島木健作,在〈於東旭川村〉當中所提的「東旭川村」,現今已併入旭川市。作者到旭川拜訪長年的好友M,並在M的帶領之下,觀察當地農村人民勤奮工作的姿態。作者是「轉向文學」的代表作家,年輕時曾參加農民運動,並且加入非合法共產黨活動,因此遭檢舉、起訴,後來脫離運動,改以文學家身分出發。此篇文章展現出了他對勞動階層的關懷。
北海道的日高及十勝這兩個區域,中間夾著日高山脈,現今也是熱門旅遊景點。岩野泡鳴在〈日高十勝的記憶〉當中,分六個段落,記錄了這兩個區域的瀑布、地形、村落及牧場等等。作者曾在北海道過了一段顛沛流離的日子,並將這部分的經歷反映在「泡鳴五部作」(〈發展〉、〈飲毒藥的女人〉、〈放浪〉、〈斷橋〉、〈附身〉)當中。
位於栃木縣的日光,是被群山包圍的小城市。一六一七年,此地建設了祭拜江戶幕府初代將軍德川家康的「日光東照宮」,一九九九年,東照宮與周邊神社寺院被登錄為世界遺產,現今參拜客仍絡繹不絕。田山花袋的〈日光〉,不從東照宮、而是從日光的景致著手。作者詳細描述了峽谷、山脈、瀑布、山珍及海味,以及造訪日光的旅人們。作者以紀行文著名,更因他多次造訪日光,因此留下了數篇以日光為主題的文章。
島崎藤村〈伊香保的名產〉,寫的是位於群馬縣的伊香保,此地自古以來以溫泉著名。作者初次拜訪伊香保度假,身邊帶著俳人籾山梓月所贈與的自著書《伊香保日記》。作者簡單地記錄了他與妻子三天兩夜的小旅行,造訪的緣由、途中的景致、旅宿中的料理、以及歸途遇到的事。是一篇讀來輕快的小品文。
岡本綺堂〈磯部的新葉〉,記的是群馬縣的另一處溫泉地「磯部溫泉」。作者為了寫小說,滯留此地,寫下了這篇散文以及其後的小說〈磯部的宿里(磯部のやどり)〉。這篇短文除了描繪五月份下著小雨、櫻樹冒出綠葉的磯部景色以外,還提到了葬於當地松岸寺的歷史人物──大野九郎兵衛。九郎兵衛是江戶前期的武士,在歷史故事〈忠臣藏〉當中被塑造成不忠之臣,作者在松岸寺聽到了九郎兵衛的傳聞,感嘆世間對九郎兵衛只有負面印象。作者後來的小說〈磯部的宿里〉便是以九郎兵衛為題材所寫。
長野縣有許多高地、山脈相連,當中流過多數河川,造成盆地及谷底平原。德田秋聲的〈從霧峰往鷲峰〉,描寫的就是長野縣的「山」。文章中,有慢性病肺氣腫的作者,在高山研究者等人的帶領之下,在下著秋雨的陰日當中,總算登上了霧峰。若杉鳥子的〈淺間山麓〉,則描寫長野縣淺間山腳下城鎮的人情景致。淺間山是座很大的活火山,行政區劃上屬於數個町鎮及村落,其中南麓的大半,屬於著名觀光地「輕井澤」,因此淺間山一般被認為是輕井澤的代表景觀。作者描繪的,則是她所留宿的地方醫院、以及淺間山西南方的「小諸市」,及市內的小諸城遺跡「懷古園」。本書還收錄若杉鳥子另一篇作品〈孤身之旅〉,作者並未明確寫出造訪地點,她描述獨自旅行時,夜晚臨時找不到留宿處,此時碰巧遇上了另一位獨身女性,因此一同到滿是男性旅客的地方借住一宿。文末兩人分道揚鑣的「碓井の麓」,則位於長野縣與群馬縣的交界處。
芥川龍之介的〈槍嶽紀行〉,是一篇虛實交錯的紀行文。「槍嶽」位於飛驒山脈南部,標高三一八〇公尺,位於長野縣與岐阜縣交界。由於形狀特殊,像是朝天之槍,陡峭險峻,被稱為「日本的馬特洪峰」,是登山愛好者們憧憬之地。其實作者早在十七歲時(一九〇九年),便曾與當時的同學們一同登上了這座山。兩年後他寫下了〈登槍嶽記(槍ヶ岳に登った記)〉,記錄當時登山情景。本書收錄的〈槍嶽紀行〉,是作者於一九二〇年發表的,但文中的第一人稱卻是一個人在導遊的陪同下登山。文末作者見到飛行的褐色鳥類,詢問導遊得知是「雷鳥」,文章就此終止。最後作者究竟是否登上了山?此處留給了讀者無盡想像空間。順道一提,作者晚年小說作品〈河童〉當中登場的舞台,便是在文中出現的「梓川」周邊,從上高地至槍岳、穗高岳一帶。
橫光利一的〈琵琶湖〉,寫的是位於琵琶湖畔、作者小學時代曾短暫居住過的滋賀縣大津市。作者由於父親的工作關係,從小便四處遷徙,但他表示會讓他欣喜而返的地方,只有大津。而作者二十多歲時,每到夏日,也總會回到大津觀光。作者敘述大津之美,尤其是他對於大津的夏日記憶,是一篇細膩描繪大津景色與人文的小品。另一篇北原白秋的〈水鄉柳河〉,同樣是描繪作者故鄉景致,記的是柳河,也就是現今福岡縣柳川市,以及稍微往南的「沖端」、與「南關」。柳川市景色優美,「水鄉柳河」被指定為國家名勝,而此名稱便是出自於柳川市出身的作者北原白秋。作者晚年曾與攝影師田中善德共著柳河的「攝影詩集」《水之構圖(水の構図)》,為柳河寫了許多詩歌,去世後才發行。
田山花袋〈耶馬溪的一夜〉,生動描繪了「日本三大奇勝」之一、位於大分縣中津市山國川中上游的溪谷。此處為石灰質的熔岩地形,被水流切割為溪谷。據說一八一八年,歷史思想學家賴山陽造訪此地時,讚嘆景色之美,歌詠漢詩「耶馬溪天下無」,此地因而得名「耶馬溪」。作者描繪某個夜晚造訪耶馬溪,在山中旅宿停留一晚的經過,並且細膩地描繪了溪谷的各種景致。
吉田絃二郎〈八月的霧島〉是寫作者從本州的廣島縣、山口縣,一路往九州,並且往鹿兒島南下的旅途。可以沿著文章尋找作者所在地的關鍵字──宮島(廣島縣)、下關(山口縣)、壇之浦(山口縣)、柳町(福岡市博多區)、球磨川(熊本縣)……一路直至鹿兒島縣的「霧島」與「櫻島」,最後又往熊本移動。其中作者在山口縣提到的「二位尼」與「安德帝」,是指平安時代的第八十一代天皇安德天皇。安德帝兩歲就被讓位成為天皇,由於母親為平清盛的女兒,因此實權掌握在外祖父平清盛手上。其後平家與源氏兩門在「壇之浦」對決,平家戰敗,安德帝的外祖母二位尼,便背著傳國神劍、抱著當時五歲的安德帝,投海自盡。安德帝被祭祀在當地的「赤間神社」當中。作者的這篇紀行文,不僅記景、記事,途中還遙想許多歷史,讀來就像走訪了一趟時間與空間之旅。
自然地理、人文風情,文豪們記錄下了一趟又一趟的旅行,串起一個又一個的生命故事。文豪們的紀行訪遍日本國土由北至南的各景點,不僅能作為旅途中的參考,還能讓人省思旅行的意義。
王文萱(作家、日本京都大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