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日本理蕃警察路過芃芃山隘勇路時,驚見濁水溪(現今蘭陽溪)旁古木參天,引起注目。1914年日本政府進行調查,1915年開始開發,從舊太平山區至新太平山區。昔日太平山被泰雅人,稱為「眠腦」,意思是一片森林茂密的地方和蓊鬱的綠,有一種像詩一樣,無窮無盡的意境;而1936年7月28日《台灣日日新報》報導:「太平山之名乃由現在事務所轉移前,當時主任技師中里正,將蕃語直譯者。加上佐久間總督五年討伐告終,天下歸於太平之意」。所以,「天下太平
」是太平山地名的由來。
太平山初期以人力伐木、集材、運材,再由蘭陽溪管流運到宜蘭員山,1924年後土場至羅東之間改以森林鐵路運材,山區則以蒸汽集材、軌道及索道運材。太平山帶動羅東地區百業興起,羅東更一躍成為台灣主要檜木市場,對當時台灣經濟發展貢獻頗重要。1982年直營伐木作業结束,1983年轉型為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全區位於台灣東北部的宜蘭縣大同鄉及南澳鄉境內,為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所管轄經營。
近年區內的自然步道、蹦蹦車串聯出山林生態旅遊的網絡,讓民眾親近森林,並透過區內設置的解說站、摺頁、解說牌系統傳遞在地特色,也推廣無痕山林、生態保育等觀念,期盼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除了是民眾遊憩的好去處,也是優質的環境教育森林育樂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