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將感動化為行動
「停電了!」聽起來好像是世界末日的景象哦!
這本圖畫書生動的描寫出停電的「悲慘」和趣味。
1831年,法拉第製造了人類史上的第一部發電機。1879年,愛迪生點燃了世界上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從那時起,人類文明邁了很大的一步。
一百多年來,人們依賴電力如同仰賴空氣,不可須臾或缺,尤其因著電燈的普及和方便,我們幾乎忘了還有自然光線的存在。覺得暗?開燈!覺得太亮?關燈或將窗簾拉上!管他白天還是晚上!而生活所需的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幾乎都靠電力來供應,靠電器來服務。人們離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已經很久遠了,而有電的生活幾乎讓我們習慣到忘記人的關係更需要來電。
除了生活方式上的改變,電也大大改變了人際關係的各層面,在此書前三分之一,我們看到現代家庭真實的一面──一家人到了晚上,身體回家了,腦和心依舊各忙各的,彼此之間幾乎沒有互動。家人的定義似乎變成「住在同一屋簷下的人」:爸爸做飯(新好男人啊!);媽媽上網(新好女人嗎?);姊姊聊電話(電話功能從「交換消息 exchange information」變為「保持聯繫 keep in
touch」);只有小主角比較「傳統」的拿著遊戲盤想找人一起玩。他可是全家唯一真正需要實際與「家人」互動的異類呢!
停電了,固然令人錯愕和慌亂,卻也製造了家人合一的機會,電話不能打了,電腦不能用了,電視不能看了,連飯都不能煮了。這下子真的什麼事都不能做了嗎?當然不是!
可以做的事更多了,藉著手電筒和蠟燭,可以玩手影遊戲,可以走出房間,欣賞天空繁星,連街坊鄰居都增加互動了。看起來,沒電等於不忙,不忙等於可以互相陪伴,原來費盡心思而不得的生活品質,就在停電的時候發生了。
短暫的「意外」讓一家人的心又聚在一起。這本書給我的感動就是「將心歸家」,也要將感動化為行動,有電的時候選擇過「少用電」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生活品質。
黃迺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作者的話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們不是很常有機會能停下來,真正的停下來,活在當下。享受片刻,跟我們的家人共享天倫,跟我們的鄰居閒話家常,成為社區的一員。有時候,停電了,是一件好事,可能充滿了魔力。
這本書是描繪住在大城市裡的一家人,在某個炎熱的夏日,發現如此神奇的力量。我是個在羅德島長大的孩子,印象中有好幾次停電的記憶,通常是因為閃電、打雷或是暴風雪。當電視或電燈突然熄滅,屋子裡陷入一片黑暗時,總是特別令人興奮。我爸爸會檢查一下電箱,媽媽則忙著點蠟燭,我和姊姊會往窗外看,看看黑暗到底延伸了多遠,記得有一次,我媽媽真的用壁爐煮晚餐呢!
在我準備寫這本書的時候,訪問了很多人關於2003 年「美加大停電」的經驗。那是在911 恐怖事件發生後的兩年,所以我以為大部分的人會驚慌失措,結果只有少數人感到惶恐,我很驚訝大部分的人真的真的很享受那次經驗。是的,他們需要在悶熱的天氣下走回家,對,沒錯,有些人那晚根本回不了家,但紐約人打開了他們的門,敞開了他們的心,自由輕鬆的慶祝了那一晚。
希望你喜歡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