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玉器珍賞(彩色版)

漢代玉器珍賞(彩色版)
定價:1200
NT $ 186 ~ 1,140
  • 作者:樊大川
  • 出版社:崧燁文化
  • 出版日期:2020-02-2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5164000
  • ISBN13:9789865164003
  • 裝訂:平裝 / 424頁 / 19 x 26 x 2.1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漢代玉工的信條——哪怕是簡單的幾何體,也要讓它動起來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昌盛朝代,其代表性之強,甚至讓華夏文化以「漢」字別稱。中原民族從此成為「漢人」,而漢文化則從兩千多年前一直延續到現在。即便在其他草原民族入主中原時,依然要進行「漢化」。

  漢朝是個生機勃勃的朝代。玉器大量出現,且處處沾染了人間煙火。玉不再只如周時那般,作為禮器使用,反而進入了人們的生活,而人們的生活也進入了玉器,大量的動物、人物雕塑出現,題材豐富、形貌生動。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美玉,琢磨出的中國史」,先講玉文化的發展歷史,從夏商之前講述到明清之後,並寫明了現代中國的考古情形。

  第二部分「美器,記憶中的漢王朝」,為漢玉鑑賞,收錄了八十件珍稀的漢代作品全彩圖鑑。精美的玉器搭配作者優美的行文、豐富的想像力,娓娓述說著每件玉器背後的故事,並隱隱透出那些故事發生的年代——大漢。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樊大川


  別署松風堂,酷愛藏玉、品玉、玩玉,喜歡漢代玉器的靈動活潑。

  一九六二年出生於柳州。自幼習畫,後入中國中央美術學院師從李少文、趙寧安教授,學習人物畫和花鳥畫。現任中國文化部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北京齊白石藝術院副院長、北歐華人藝術家協會會長。擅長畫馬,兼擅畫虎、鷹、熊貓等動物。

  經常在中外報紙發表評論,著有《如此琢磨》一書。
 
 

目錄

美玉 琢磨出的中國史
漂亮的石頭 天上的神靈
龍從哪裡來
三星塔拉的「鐵鉤子」
玉冠 玉人 勾雲佩
仰韶 齊家 黃帝冢
鴨子河 月亮灣 三星堆
武丁 婦好 殷墟
老虎 雄鷹 燕子
鳳鳥 嘉禾 六器
天子 周禮 諸侯
孔子論玉 卞和獻璧
傳國玉璽 中央集權
白玉劍璏 皇后之璽
漢軍西征 美玉東來
馬政 漢馬 玉馬
長壽昇仙 金縷玉衣
有器必有意 有意必吉祥
海昏侯的寶藏
曹丞相的玉觽
《喪亂帖》 白玉帶
人歌小歲酒 花舞大唐春
玉飛天 佛舍利
連生貴子 連年有魚
春水秋山 花鳥魚蟲
忽必烈的大玉海
石人 僧人 木匠 畫家
杯子 牌子 簪子 稟子
玉癡皇帝
乾隆的玉山子
美器 記憶中的漢王朝
白玉饕餮紋勒子
白玉龍鳳呈祥佩
白玉蒼龍教子帶鉤
白玉胡人駱駝
白玉四器人物
白玉辟邪
青玉臥牛
白玉馬上封侯
白玉龍鳳琮璧
白玉鷹熊
白玉虬龍佩
青玉龍鳳榖紋璜
青玉鹿
白玉蟠龍璧佩
白玉方匜
黃玉龍鳳卮
白玉花蔓爵
白玉童子乘鳳
白玉龍鳳呈祥帶鉤
白玉辟邪
白玉龍鳳呈祥出廓璧
白玉舞人
白玉神龜
白玉辟邪鳳鳥出廓璧
白玉伉儷
白玉四神四器舞人擺件
白玉老幼辟邪
白玉蟠龍琮
白玉龍鳳鉞
白玉龍鳳角杯
白玉龍鳳壺帶鉤
白玉龍鳳杯帶鉤
白玉馬踏飛燕
白玉粉盒
青白玉鼎胡延壽擺件
白玉母子獅
白玉鳳首執壺
白玉酒斗
黃玉騎辟邪武士
黃玉雙馬
青玉母子羊
黃玉騎牛武士
白玉辟邪龍鳳戈
白玉四神
白玉鳳鳥瓶尊
白玉辟邪
白玉羽人辟邪
白玉辟邪
白玉辟邪
白玉辟邪
白玉龍鳳呈祥出廓璧
白玉雙羊尊
白玉獅子
白玉舞人鉞佩
白玉臥獅
白玉辟邪
青玉美人魚
青玉龍鳳榖紋璜
白玉鳳鳥
白玉羊尊
白玉辟邪
黃玉龍鳳高足把杯
白玉雙虎匙
白玉虎
白玉鳳鳥尊
白玉龍鳳呈祥帶鉤
白玉辟邪螭龍
白玉四神佩
白玉魚化龍佩
白玉辟邪
白玉「宜子孫」出廓璧
白玉玄武
白玉玄武環首短劍
白玉舞龍璜
白玉辟邪教子
紅瑪瑙羽人龍鳳壺
青黃玉龍鳳呈祥帶鉤
青玉辟邪佩
白玉舞人擺件
白玉鳳鳥七雄佩
後記

 
 

前言

  「我是誰」這一終極哲學命題,一直在把人們引入形而上學的迷宮;「我們是誰」,就牽涉到對族群、對文明的探究,現實而又具體。身處一個急劇變化的世界,面對全球化帶來的多元文化影響,對於我們來說,探尋自身文明的根源,讀懂我們的精神族譜,尤其具有現實意義。

  中華文明數千年,歷經滄桑卻從未中斷,到底是什麼在支撐著呢?我們的答案是:漢文化。

  兩千多年前,漢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合成了中國文化的基因,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基礎,拓開了中國文化的格局。在此之後的兩千年裡,戰爭動蕩,皇朝更迭,族群興衰,漢文化的脈搏卻始終頑強地跳動著。具有如此強大生命力的基因,究竟由哪些元素合成,以至中國文化的血脈能凝聚並連貫至今?漢字及其使用肯定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因為它承載著中國文化的「道」;與之相應,漢代的「器」則起著直觀呈現的作用。因此,要完整地回答上述問題,除了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尋章覓句,還需要對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進行觀察研究,這些東西就是藝術品,是數量眾多的漢代遺存。

  漢代藝術是漢文化的華彩篇章。在中國藝術史上,漢代藝術以雄渾陽剛、大氣磅礴著稱,具有撼動人心的視覺美感。其遺存無論何種材質,無論是平面還是立體,都像一個個璀璨的坐標,引導我們看清中華文明的前世今生。

  玉器在漢代藝術中佔有重要而突出的地位,其工藝巧奪天工,思想內涵豐富,風格活潑浪漫,是漢文化的重要載體。中國人對玉器的喜愛延續了數千年,於今尤盛。然而,近一百年來,人們對漢代玉器的研究,遠不如對漢畫像、青銅器、漆器、陶器和碣石碑版的研究那樣系統和深入,這與漢玉在漢文化中的地位極不相稱。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一個是,約三十年前,流傳於世的漢玉數量相對有限且較為分散,難窺全貌,因此難以支持一項全面、系統的研究。

  從一九九〇年代初開始,人們有機會對大量的漢玉進行考察研究。目前所見漢玉品類眾多,內涵豐富,表現力強,大大超出了人們先前的認知。對漢玉的關注增多了,但是,與對材料、工痕、沁色等物質層面的關注相比,對其人文意涵、歷史價值和美學價值的探討還存在不小的空間。

  孤立地研究漢玉,難免見樹不見林。審視漢文化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有助於了解漢玉在漢文化中的地位,進而明確其在中華文明中的地位。至少,這樣的審視可以讓我們知道漢人(本書所稱的「漢人」,主要指兩漢時期的人)是怎樣的一群人,漢玉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哪些因素怎樣影響了漢玉的創作。因此,在鑒賞漢玉時,對漢代前後的歷史及中國玉器史進行一番大致的梳理,相信是不無裨益的。

  「漢人」、「漢子」、「好漢」、「漢字」、「漢語」、「漢文」、「漢服」、「漢學」,這些詞語我們耳熟能詳,用得漫不經心。其實,稍微探究一下就會發現,與「漢」相關的一切,既是我們的身份認定,也代表著兩千多年文化血脈的傳承。

  「倉稟實而知禮節」,說的是經濟基礎與文化發展的關係。漢文化的形成,是以漢民族的形成為條件的;漢民族的形成,則是因為有一個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政治穩定、存在時間較長的大一統帝國——漢。

  西元前二〇二年,距今兩千兩百餘年,漢帝國建立,統治著遼闊的疆域。然而,大一統國家的建立,並不當然地意味著統一民族的形成。先前,周王朝制定周禮,施行禮樂制度,為形成統一的文化打下了基礎。但是,由於實行分封制,諸侯國「田疇異畝,車途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且周王朝統治區域以外有不奉行周禮的族群。由於缺少大一統國家和統一文化這兩個基礎條件,周人並未形成統一的民族。後來,大一統的秦帝國享祚太短,剛來得及統一篆字、量尺和秤砣,江山就易手了。

  最初,「漢」不過是又一個帝國的名號而已,就像在秦帝國時期那樣,老百姓在潛意識裡,仍把自己歸屬於戰國時期幾個主要的諸侯國。然而,大一統的漢帝國繼承了統一的小篆和具備現行漢字雛形、更易書寫和辨識的隸書,加上統一的度量衡,內部的思想交流和物資交流就有了統一的工具,滿足了統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條件。至武帝時,漢匈戰爭的勝利,讓老百姓從心底生出一種集體的自豪感,觸發了統一民族的自覺。自此,「漢」開始了一個民族形成和壯大的過程。

  與統一民族意識的覺醒相比,漢文化形成的時間稍長,這一過程始於高祖劉邦對主流意識形態的選擇。

  當初,秦帝國建立後,仍一味施行一百年前法家商鞅制定的嚴刑峻法,毫不體恤百姓,導致其十五年後覆亡,這給了劉邦重要的啟示。修建一個新都城,取名長安,新生的帝國就能長治久安了嗎?劉邦意識到,他需要好的「軟體」。

  法家思想強調秩序,可用來建構高效的統治機器。但是,駕馭一部轟隆向前的帝國巨車,還需要某種緩沖、剎車的機制,倡導仁恕的儒家思想,恰好適合這一需求。法、儒兩家的思想原則,分別顧及了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利益。想明白了這一點,劉邦舉起了尊孔崇儒的旗幟,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祭祀孔子的皇帝。代表「霸道」的法家思想與代表「王道」的儒家思想,自此成為帝國意識形態的一體兩面,確保漢帝國一口氣活了四百多年。

  「文景之治」揭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盛世的序幕,此後大部分時間裡,漢帝國內部大體維持著政治和社會穩定,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持續發展,多民族交流融合,多種文化交彙包容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先秦文化,包括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器」,為漢文化搭起了框架。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學說,是建構漢文化殿堂的磚石,在不同領域、以不同形式對漢文化的形成發揮了作用。比如文帝、景帝奉行的「無為而治」政策,這一道家理念不僅施行於經濟領域,在意識形態領域也產生了深刻影響。「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只是董仲舒向武帝提出的政治方面的原則,卻被後世的儒家學人誇大了。另外,董仲舒本人所代表的儒家,在戰國時期已經與道家、陰陽家、縱橫家等諸家相互滲透,已非初始的樣貌。從文帝、景帝、竇太后到武帝本人,對「黃老之學」的迷戀與執著影響深遠,朝野競效。翻開《漢書》和《後漢書》便可以看到,從文景時期開始,包括道學在內的諸子百家學說、陰陽五行玄學、天人感應理論乃至楚文化的神怪觀念等,都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影響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這樣寬鬆的環境中,信仰習俗、思想學術和文學藝術百花齊放,各有建樹,不斷為漢文化這座宏偉的殿堂添磚加瓦。

  至西漢中期,漢文化形成的標誌性現象已顯現出來。二〇一六年初完成考古發掘的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為我們提供了這一現象的縮影。在劉賀珍愛的物品中,有《論語》簡牘,也有《易經》簡牘;有畫著孔子像、書寫其生平的漆木鏡屏,也有表現神仙信仰的漆繪四神、龍飛鳳舞的玉器和裝飾有其他瑞獸的青銅器。這一時期,漢人的思想、漢人的祈願、漢人的審美趣味,都物化為難以計數的藝術品,直觀地向我們呈現了漢文化形成期的景況。

  享祚四百多年的漢帝國,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最初的盛世輝煌。它擁有遼闊的疆域,擁有勤勞而富於創造力的百姓,擁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英武睿智的將軍和能征善戰的軍隊;它還擁有著作《過秦論》、《戰國策》、《史記》、《漢書》、《淮南子》、《上林賦》、《長門賦》、《兩都賦》、《二京賦》和《說文解字》的思想家、政治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和語言文字學家,擁有精通營造的建築師,擁有眾多歌舞百戲的表演藝術家和技藝超卓的手工業匠人。

  海昏侯劉賀用漢隸書寫的奏折,為人們掀開了漢帝國政治帷幕的一角,也讓人們欣賞到漢代隸書的精雅之美。一般認為,隸書草創於秦代,是將李斯小篆刪繁就簡,改圓為方,後經學者程邈做了初步整理形成的。至漢初,隸書始成體系。漢隸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相比秦小篆,它書寫簡便,易辨識,對漢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貢獻極大。從那時起,隸書就沒有太多變化了。把小篆書寫的秦代公文拿給今天的高中生看,大概沒幾個人能把前五個字認全了;而他們拿起漢代王侯給皇帝上呈的隸書奏折,就能輕易認出許多字來。中國文字被稱為漢字,即緣於此。

  東漢和帝時,學者許慎用二十一年時間編寫了中國的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其中共收入九千三百五十三個漢字。他系統性地分析字形、字義、字音,考究源流,為後世承繼並發揚光大漢文化提供了完備的語言文字工具。

  蔡倫發明的造紙術,為文明的記錄找到了使用最方便的材料。各種手工匠人的作品,則以巧奪天工的技藝,將漢人的思想和精神氣質形象化、固化,讓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兩千多年前漢人的所思所想,感受他們的激情與浪漫。漢人在器物層面對中華文明的獨特貢獻,在玉器、陶器、漆器和錯金銀青銅器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縱觀漢代手工業的輝煌成就,用「五色炫以相曜兮,爛耀耀而成光」(《長門賦》)來形容,是再恰當不過了。

  西周時期,玉器象徵德行和身份,春秋時期「君子貴玉」的觀念,都對漢代玉器藝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承繼前人思想的基礎上,新的思想觀念又給漢玉賦予了新的文化意涵。

  漢代的精英階層既是藝術品的擁有者,也是藝術發展的推動者。貴族們賞玩寶物,流連筵宴,在宏偉的宮殿裡縱情歌舞,在廣闊的林苑中策馬射獵,享受著奢華的生活。他們對現世是那樣的留戀,以至長生不老、羽化登仙的觀念風靡朝野,神仙信仰由此形成。與神仙信仰相關的各種祥瑞觀念,輻射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並體現在藝術創作中。

  在四百多年時間裡,漢代玉工製作了大量精巧玲瓏的玉器。這些以美玉為材質的藝術品,幾乎都表現祥瑞的內容,體現漢人對理想境界的嚮往和熱切追求,也展示了漢人溝通天地的胸襟氣度及非凡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的吉祥文化。

  對匈奴的戰爭和西域征伐之後,頻繁的東西方貿易和人員交往開闊了漢人的視野,開闊了他們的心胸,養成了他們雄健豪邁的精神氣質。漢人俯仰天地,放眼四海,心騖八極,於是,玉器作品便有了雄渾大氣、恣肆浪漫的風格。從古至今,沒有哪個時期的人像漢人一樣,在玉器製作上表現出那麼大的熱情,投入那麼多的人力和物力了吧。就藝術性和工藝性而言,也沒有任何時期的作品能與之比肩。

  漢玉的繁榮,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漢帝國對西域的控制。張騫的出使,讓漢人對西域有了初步的了解,而誘使武帝發兵西域的,是萬里之外大宛國那些高大健美的馬匹。漢軍兩次勞師遠征,折損士卒,靡費巨萬。最終,劉徹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汗血寶馬,順帶著為東西方大規模的自由貿易打開了通道。此後三百多年裡,中國絲綢出口成為世界上最大宗的貨物貿易。在控制了河西走廊的馬鬃山玉礦之後,作為貿易的一部分,西域的昆侖玉也沿著絲綢之路源源東來。它們與內地的獨山玉、岫岩玉、藍田玉一起,為玉器行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商周以來傳統的玉禮器製作,在漢玉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這一時期,人們的信仰和審美意識發生了很大變化。出於對自身狀態的密切關注,人們轉而尋求更貼近現實生活的理性、寫實的藝術表達。具象化的審美意識成為創作的主流,推動漢玉走向現實主義的創作道路。羽人、龍鳳、四神、辟邪等反映神仙信仰的題材大為流行。通過「出廓」的手法,龍、鳳、辟邪等瑞獸祥禽經常出現在玉禮器上,反映了漢代吉祥文化的興盛以及人們納福迎祥的普遍心理需求。

  由於材質的特殊性,中國的玉器既是視覺的藝術,也是觸覺的藝術。把玩摩挲是玉器欣賞的重要形式,而圓雕作品尤其適合把玩和陳設觀賞。從西漢中期開始,特別是進入東漢以後,玉料充裕,圓雕玉器增多。人物、動物、祥禽瑞獸和供把玩、陳設的器皿,數量空前。作品造型多姿多彩,新穎活潑,裝飾華麗,整體形象充滿動感,靈氣十足,展現了漢人自由浪漫、雄渾豪放的時代風貌。立體的視覺效果讓作品的表現力大為增強,承載的文化意涵也更加豐富。這一切,推動治玉工藝全面發展,達至中國玉器藝術的巔峰。今天所有的治玉工藝,在漢代就已經成熟了。

  漢代的玉器行業如此興盛,網羅了漢帝國境內最聰明的腦袋和最靈巧的手。神仙信仰的盛行,貴族對藝術品的需求,促使玉工不斷求新求變,各逞奇技。於是,漢玉題材不斷豐富,表現手法日益多樣,碾琢技藝愈臻極致。一件件讓後世帝王和貴族心折不已、被收藏家們津津樂道的琳琅瓊瑤,成為我們探訪漢人的精神殿堂、摸清中國文化的脈絡、找尋中華文明密碼的絕佳指向標。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16
    $186
  2. 新書
    74
    $888
  3. 新書
    85
    $1020
  4. 新書
    9
    $1080
  5. 新書
    95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