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收集作者環繞著「漢字的起源與演變」這一主題,所寫的系列論文。現行的楷書,較之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除了字形的外表和書法,有了不少變化外,至於形體的基本結構,歷經不同時代的金文、小篆、和隸書,卻都毫無二致,這大大裨益了我國文化的發展和保存,本書系統扼要探討其演變過程。另外並引用最新出土資料,肯定新石器時代的古陶文是我國文字的雛形,據以推測漢字的起源與發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孝定
湖南常德人。1918年3月1日,生於仙池鄉花巖溪祖宅。三歲啟蒙,從黃笙陔先生學,其後亙十四年,出則肄業於學校,歸而習經史古文,文辭根柢,遂得厚植。十一歲高小畢業,成績特優,入省立三中。民國二十四年,入南京中央大學中文系。二十六年抗日軍興,隨中大遷重慶,二十八年畢業。二十九年考取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逾歲入學,所長傅孟真先生命赴四川南溪李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寄讀,三十三年,獲碩士學位。隨即受聘為史語所考古組助理研究員。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先生負責籌辦史語所復員圖書古物運送工作,三十五年返抵南京。三十六年,借調南京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為專門委員,襄助李濟之先生。未幾,奉史語所命赴北平整理日人侵華時東方文科圖書館等處藏書。三十八年,史語所遷臺,先生輾轉歸所,同年升副研究員。時傅孟真先生任臺灣大學校長,召先生為中文系合聘副教授兼校長室秘書。五十二年史語所晉升研究員,臺灣大學同時晉為中文系合聘教授。七十七年自中研院退休,東海大學禮聘先生為中文研究所講座教授兼所長。八十年,辭東海聘,而臺大中文研究所復力請講授文字學專題,以迄臥疾。
先生就讀中大期間,從胡小石先生學甲骨,畢業論文為《商承祚「殷墟文字類編」補》,一生致力古文字之學,實緣此始。入北大文科研究所寄讀李莊史語所時,從董彥堂先生專攻殷契。先生依朱芳圃《甲骨學文字篇》例,並陳研契諸家考釋甲骨文字之說,而附以案語。歷三年,完成碩士論文《甲骨文字集釋》,共六十萬言,同時導師為唐立庵先生。時戰亂初定,未及梓行,而稿遺北平。先生於民國四十八年重作《甲骨文字集釋》,以孫海波《甲骨文編》為底本,博採眾說,定以己見,分別部居,一仍許慎《說文》舊貫,裨使檢一書而諸說並陳,考一字而淵源悉備,既可為初學者升堂之階,又可為積學者商兌之資。焚膏繼晷,歷五年半而成,凡一百五十萬字,蠅頭細畫,皆自手書。治殷契之籍,斯最為鉅著。先生晚年更率史語所同仁門生,踵事增訂,惜業未竟而歸道山。
先生於金文研究,著有《金文詁林附錄》(與周法高、張日昇合編)及《金文詁林讀後記》二書。《金文詁林》為周法高先生編著,以容庚《金文編》三版為據,依《說文》次序編排,逐字羅列諸家之說,圖形文字及未識之字,則編為《附錄》。周先生於集錄《附錄》諸家異說同時,力請先生抒以己見,編入《金文詁林附錄》書中。先生於每字條下皆發議論,於其中獨創新解者約百餘條,皆前人之所未發。其後更撰《金文詁林讀後記》,貫聯甲文,縷析文字繁衍變革,論定眾說,而創見尤多。又作〈從金文圖畫文字看漢字文字化過程〉一文,闡釋中國文字由原始圖畫演變之過程,歸納若干規律,與六書說相表裡,皆前人言文字演變過程者所未及。
許慎《說文解字》,千餘年來,學者奉為圭臬。但許君少見真古文,故其說解文字之初形朔誼,間有乖違。有宋以降,金文之學漸興,至清而益盛,然而《說文》學家,囿於許說,於金文家言,少所採信。降及近時,甲骨出土,數十年間蔚為顯學。先生治甲骨金文,以其所得,檢視許說,著《讀說文記》,以丁福保氏《說文解字詁林》為底本,取其與甲骨金文並見之字,紬讀諸注,慎加論略,于諸說未安者,間書己見,於文字結構演變之軌跡,創發尤多,裨讀者于紛紜眾說,知所適從也。
先生留心陶文,始於民國三十四年,撰〈小屯陶文考釋〉,發現陶文與甲骨文形體結構,幾于全同,以為陶文與日用文字應有密切之關係。此文晚至四十五年史語所遷臺後,發表於《小屯》考古報告《殷虛器物甲編‧陶器》上輯以為附錄。此一研究,實為日後先生倡議從陶器刻劃符號探索漢字起源之工作開啟先路。
五十三年,李濟之先生於史語所組織「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擬根據數十年累積之考古田野工作成果,編寫可信之中國上古史。先生負責「中國文字的原始與演變」專題,深感古史綿邈,文獻不足為徵,河圖洛書,傳說無從稽考,遂從分析甲骨文著手,撰成〈從六書的觀點看甲骨文字〉,闡明文字發展之過程,並證明晚商適處於形聲字發軔之初期,確定甲骨文在漢字發展過程中之相對位置。以此立足點,上溯史前,博採新出田野考古報告,於《西安半坡》,獲知該處仰韶文化遺址出土陶片上刻甚多符號,以為當與早期漢字有關,遂廣收當時可見之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及殷墟小屯等陶器刻劃符號,對其文化類型、年代、有字陶片比例、刻劃習慣等,作縝密分析,遂撰成〈從幾種史前和有史早期陶文的觀察蠡測中國文字的起源〉,於五十八年發表。此文指出陶文為早期漢字之雛形,明示漢字起源探索之途徑。六十年出版之《中國上古史》(待定稿)所收先生〈漢字的起源與演變〉一文,即合上兩篇而成。陶文與漢字起源研究,已成近年探索漢字起源之重要課題,先生實首倡之。
田野考古出土陶文材料日多,先生更陸續撰成〈再論史前陶文和漢字起源問題〉、〈漢字起源的一元說和二元說〉、〈符號與文字-三論史前陶文和漢字起源問題〉等系列論文,論證陶器刻劃符號性質及漢字起源之關係,宏觀微察,為討論漢字起源及演變,奠定重要的基礎。先生關於此一問題之論述,七十五年結集出版,題為《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先生晚年更著〈研究漢字起源與演變的幾點心得〉、〈殷商甲骨文字在漢字發展史上的相對位置〉及〈試論文字學研究的新方向〉等論文,強調文字演變,有其條理脈絡可尋,主張文字學之研究發展,需持動態觀點,由不同時代之文字,全面觀察,系統描述,不拘定例,識其變遷,則於中國文字之發展,蓋可得其軌轍。
先生畢生致力學術,在漢字研究方面,總結經驗指出「窮其原委,貫其會通」,以為門生後學治學之方軌。教學工作,則南洋、東海各歷有年,而以臺大中文系所前後二十三年為最久,除文字學、古文字研究專題課程外,曾講授歷代文選,蓋先生於古文,寢饋實深也。
先生自少深度近視,南洋晚期,目力更衰,左眼竟至失明,晚年右眼日翳,而指導研究生論文,仍細閱詳批,不肯稍有忽略。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為冀改善視力,入臺北榮總摘除白內障,發現顱內實有腦瘤,經手術後陷於昏迷,至八十六年(1997)八月二十四日逝世,享壽八十。
李孝定
湖南常德人。1918年3月1日,生於仙池鄉花巖溪祖宅。三歲啟蒙,從黃笙陔先生學,其後亙十四年,出則肄業於學校,歸而習經史古文,文辭根柢,遂得厚植。十一歲高小畢業,成績特優,入省立三中。民國二十四年,入南京中央大學中文系。二十六年抗日軍興,隨中大遷重慶,二十八年畢業。二十九年考取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逾歲入學,所長傅孟真先生命赴四川南溪李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寄讀,三十三年,獲碩士學位。隨即受聘為史語所考古組助理研究員。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先生負責籌辦史語所復員圖書古物運送工作,三十五年返抵南京。三十六年,借調南京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為專門委員,襄助李濟之先生。未幾,奉史語所命赴北平整理日人侵華時東方文科圖書館等處藏書。三十八年,史語所遷臺,先生輾轉歸所,同年升副研究員。時傅孟真先生任臺灣大學校長,召先生為中文系合聘副教授兼校長室秘書。五十二年史語所晉升研究員,臺灣大學同時晉為中文系合聘教授。七十七年自中研院退休,東海大學禮聘先生為中文研究所講座教授兼所長。八十年,辭東海聘,而臺大中文研究所復力請講授文字學專題,以迄臥疾。
先生就讀中大期間,從胡小石先生學甲骨,畢業論文為《商承祚「殷墟文字類編」補》,一生致力古文字之學,實緣此始。入北大文科研究所寄讀李莊史語所時,從董彥堂先生專攻殷契。先生依朱芳圃《甲骨學文字篇》例,並陳研契諸家考釋甲骨文字之說,而附以案語。歷三年,完成碩士論文《甲骨文字集釋》,共六十萬言,同時導師為唐立庵先生。時戰亂初定,未及梓行,而稿遺北平。先生於民國四十八年重作《甲骨文字集釋》,以孫海波《甲骨文編》為底本,博採眾說,定以己見,分別部居,一仍許慎《說文》舊貫,裨使檢一書而諸說並陳,考一字而淵源悉備,既可為初學者升堂之階,又可為積學者商兌之資。焚膏繼晷,歷五年半而成,凡一百五十萬字,蠅頭細畫,皆自手書。治殷契之籍,斯最為鉅著。先生晚年更率史語所同仁門生,踵事增訂,惜業未竟而歸道山。
先生於金文研究,著有《金文詁林附錄》(與周法高、張日昇合編)及《金文詁林讀後記》二書。《金文詁林》為周法高先生編著,以容庚《金文編》三版為據,依《說文》次序編排,逐字羅列諸家之說,圖形文字及未識之字,則編為《附錄》。周先生於集錄《附錄》諸家異說同時,力請先生抒以己見,編入《金文詁林附錄》書中。先生於每字條下皆發議論,於其中獨創新解者約百餘條,皆前人之所未發。其後更撰《金文詁林讀後記》,貫聯甲文,縷析文字繁衍變革,論定眾說,而創見尤多。又作〈從金文圖畫文字看漢字文字化過程〉一文,闡釋中國文字由原始圖畫演變之過程,歸納若干規律,與六書說相表裡,皆前人言文字演變過程者所未及。
許慎《說文解字》,千餘年來,學者奉為圭臬。但許君少見真古文,故其說解文字之初形朔誼,間有乖違。有宋以降,金文之學漸興,至清而益盛,然而《說文》學家,囿於許說,於金文家言,少所採信。降及近時,甲骨出土,數十年間蔚為顯學。先生治甲骨金文,以其所得,檢視許說,著《讀說文記》,以丁福保氏《說文解字詁林》為底本,取其與甲骨金文並見之字,紬讀諸注,慎加論略,于諸說未安者,間書己見,於文字結構演變之軌跡,創發尤多,裨讀者于紛紜眾說,知所適從也。
先生留心陶文,始於民國三十四年,撰〈小屯陶文考釋〉,發現陶文與甲骨文形體結構,幾于全同,以為陶文與日用文字應有密切之關係。此文晚至四十五年史語所遷臺後,發表於《小屯》考古報告《殷虛器物甲編‧陶器》上輯以為附錄。此一研究,實為日後先生倡議從陶器刻劃符號探索漢字起源之工作開啟先路。
五十三年,李濟之先生於史語所組織「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擬根據數十年累積之考古田野工作成果,編寫可信之中國上古史。先生負責「中國文字的原始與演變」專題,深感古史綿邈,文獻不足為徵,河圖洛書,傳說無從稽考,遂從分析甲骨文著手,撰成〈從六書的觀點看甲骨文字〉,闡明文字發展之過程,並證明晚商適處於形聲字發軔之初期,確定甲骨文在漢字發展過程中之相對位置。以此立足點,上溯史前,博採新出田野考古報告,於《西安半坡》,獲知該處仰韶文化遺址出土陶片上刻甚多符號,以為當與早期漢字有關,遂廣收當時可見之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及殷墟小屯等陶器刻劃符號,對其文化類型、年代、有字陶片比例、刻劃習慣等,作縝密分析,遂撰成〈從幾種史前和有史早期陶文的觀察蠡測中國文字的起源〉,於五十八年發表。此文指出陶文為早期漢字之雛形,明示漢字起源探索之途徑。六十年出版之《中國上古史》(待定稿)所收先生〈漢字的起源與演變〉一文,即合上兩篇而成。陶文與漢字起源研究,已成近年探索漢字起源之重要課題,先生實首倡之。
田野考古出土陶文材料日多,先生更陸續撰成〈再論史前陶文和漢字起源問題〉、〈漢字起源的一元說和二元說〉、〈符號與文字-三論史前陶文和漢字起源問題〉等系列論文,論證陶器刻劃符號性質及漢字起源之關係,宏觀微察,為討論漢字起源及演變,奠定重要的基礎。先生關於此一問題之論述,七十五年結集出版,題為《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先生晚年更著〈研究漢字起源與演變的幾點心得〉、〈殷商甲骨文字在漢字發展史上的相對位置〉及〈試論文字學研究的新方向〉等論文,強調文字演變,有其條理脈絡可尋,主張文字學之研究發展,需持動態觀點,由不同時代之文字,全面觀察,系統描述,不拘定例,識其變遷,則於中國文字之發展,蓋可得其軌轍。
先生畢生致力學術,在漢字研究方面,總結經驗指出「窮其原委,貫其會通」,以為門生後學治學之方軌。教學工作,則南洋、東海各歷有年,而以臺大中文系所前後二十三年為最久,除文字學、古文字研究專題課程外,曾講授歷代文選,蓋先生於古文,寢饋實深也。
先生自少深度近視,南洋晚期,目力更衰,左眼竟至失明,晚年右眼日翳,而指導研究生論文,仍細閱詳批,不肯稍有忽略。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為冀改善視力,入臺北榮總摘除白內障,發現顱內實有腦瘤,經手術後陷於昏迷,至八十六年(1997)八月二十四日逝世,享壽八十。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356
-
新書79折$356
-
新書79折$356
-
新書79折$356
-
新書85折$383
-
新書88折$396
-
新書9折$405
-
新書$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