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納坦雅胡讓以色列小而強
以色列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國家,地處四面受敵的地理位置,境內雖然大部分是猶太人,但也有阿拉伯人等少數族裔,不同的宗教與歷史文化激盪政局,掌舵的總理即使有過人的才幹,也難以掌控多變的情勢,但本書主人翁──班哲明‧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大多數人都暱稱他為「BIBI」)兩度擔任以色列總理,任期超過十餘年,在政壇上雖然頗具爭議,但卻能領導這個小而強的國家在形勢複雜的中東維持一枝獨秀的強大國勢。
本書作者安謝爾‧帕菲佛爾(Anshel pfeffer),由左派媒體人的角度寫出對納坦雅虎的另一種觀察。不論納坦雅胡還能在位多久,對於了解以色列的過去與未來,都極具意義。
以色列特殊政體
1948年建國後,以色列迄今共有13位政治領袖組織了34屆政府,由於國會選舉採行政黨比例代表制,從來沒有一個政黨在120 席國會中過半,必須以交換利益或分配閣員方式聯合其他政黨組織聯合政府。
由於當選門檻低,這種制度激化了意識形態,也使小黨林立,其偏狹的政治利益及關鍵少數的地位影響內閣的屬性及穩定性。總理扮演縱橫捭闔、分配利益、調和鼎鼐的角色,誠屬不易。70年內閣平均的壽命只有兩年。
沒有外來的猶太人移入就沒有今天的以色列。 2000多年以來以迄1948年,猶太人受到從菲利斯汀人、羅馬人、奧圖曼帝國等的壓迫統治,猶太人被迫流散各地,渴望回到舊約中上帝《應許之地》的渴望從未平息。
1948年以色列只有70萬人,迄今增加到850萬人,大部分是外來人口,來自西歐、東歐、俄羅斯的猶太人受當地政治文化的影響對以色列的屬性帶來了不同的認知。正如以色列建國先驅赫澤(Theodor Herzl)在日記中指出,如果猶太人有一天真能返家,就會發現他們並不是同一群人。
一般而言,來自西歐的猶太人比較開明,來自東歐、俄羅斯的比較保守。對以色列的政體、民主機制、國防安全、乃至對待巴勒斯坦人建國的立場各有不同的想法,增添了以色列政治的複雜度,如何維持猶太人的凝聚力、向心力是擔任總理者一項重大的挑戰。
70年來,以色列經歷將近20次比較大的軍事衝突或戰爭及經常性的邊界衝突仍生存下來,且得以持續發展壯大,誠屬不易。如何肆應衝突、維護安全,以色列內部概分兩大派,一派主張由談判或交換土地換取和平,另一派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來確保國家安全,大致上,強硬派路線比較容易獲得國會大選的勝利。
全民皆兵保安全
為了生存,以色列實施全民皆兵制, 18歲以後,女性要服役兩年,男性三年,但阿拉伯裔及正統派猶太人大多不必服役。他們有一套很好的徵、訓、教、退的制度。男女入伍之後先做性向測驗,擇最優秀的編入情報及偵搜相關單位。以色列很多高科技電子公司人才就來自這些單位的退伍人員。
他們的訓練與民間企業容易鏈結,不至於退伍之後無法融入社會。由於全民皆兵,且訓練精良,又屢建戰功,軍人的社會地位很高,比如一位退休的情報主管上校就可以到特拉維夫大學做智庫的董事長,這在台灣幾乎是不可能的。也正因軍人地位高而我又恰巧擔任過國防部副部長,在以色列推展工作也相對的受到尊重,見了很多過去見不到的高層政府官員。
以巴衝突後遺症難解
1948年,以色列以一個新生的蕞爾小國,ㄧ舉擊潰阿拉伯敵人,不但確保了生存權,也使巴勒斯坦國建國胎死腹中,加上1967年佔領東耶路撒冷,以色列的領土擴大到巴勒斯坦78%的土地。巴人被迫離鄉背井,連根拔起,逃往周邊的黎巴嫩、敘利亞、約旦、埃及與加薩走廊。
雖然聯合國194號決議案賦予巴勒斯坦人回歸的權利,並取得損失賠償,但他們缺乏身分、居無定所、就業困難,失業率高、行動受到限制,也沒有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難民營中的民族主義萌芽,孕育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為爾後以阿之間杌隉不安埋下了火種。目前難民總數估計超過6百萬人,重返家園的權利看起來仍然遙遙無期。擔任以色列總理者要經常地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
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回教、基督教三教的聖地,以色列在1967年佔領了整個耶路撒冷之後,雖然得不到國際的承認,但堅持不撤退,並建構佔領的法理,1980年國會通過法案,聲稱耶城是永遠而且不可分割的首都。但迄今大部分國家的駐以色列大使館仍然留在特拉維夫。
2018在美國總統川普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將美國駐以色列的大使館遷到耶城,引起巴勒斯坦人的抗議和衝突,造成約200名巴人的死亡。這顯示,耶城的歸屬是以阿談判中最難處理的問題。(雖然每一個問題都很難)
六日戰爭之後以色列也在佔領的約旦河西岸設立了屯墾區。目前大約有121個官方承認的屯墾區,人口30多萬;而東耶路撒冷的屯墾區人口將近20萬,戈蘭高地約2萬人。以色列擴大屯墾區的範圍、增建房舍、道路等,經常引起以巴的衝突,也經常受到聯合國及國際社會的指責。美國政府也一再要求以色列克制,雙方的矛盾經常浮上台面。隨著以色列人口的增加,屯墾區建設的問題更難解決。以色列總理不可避免的要花很多的精力、時間處理屯墾區衍生的問題。另由於約旦河西岸缺水,水源大部分被以色列控制,水的問題也經常引起雙方的衝突。
以色列在1967年戰爭中佔領了加薩走廊,但得不償失,乃於2005年撤出,自此10多年來,加薩已成了以色列的心腹大患。
尤其激進的哈馬斯(Hamas ,伊斯蘭抵抗運動)2007年奪取當地政權以來,與以色列發生過三次重大的軍事衝突,小的邊境衝突也經常發生,雙邊關係持續惡化,幾無寧日。
2008年12月以色列的鑄鉛軍事行動造成1300多名巴勒斯坦人的死亡;同時,納坦雅胡任內,於2012年展開迴聲行動及2014年雲柱行動,更造成3000多人死亡,受傷者不計其數,包括很多兒童在內,這都引起聯合國、歐盟、國際人權組織等強烈的指責。
以人、巴人早已糾纏不清
巴勒斯坦位於以色列西南海邊,長41公里,最寬的部分10公里,小小的363平方公里卻住了190萬人。加薩地區土地貧瘠,人民生活窮苦,平均失業率高達44%,年輕人的失業率更達到60%
;97%的地區沒有自來水,電力的供應仰賴以色列,每天大約只有四個小時供電。2018年,平均國民所得只有1826美元。以色列撤退之後,仍以安全理由對加薩地區實施海陸空的封鎖,人們所需要的生活物資,乃至醫療用品,因為運送不易,十分匱乏,引發長期的民怨,對猶太人積恨日深。
猶太人對於安全問題,國家的生存問題至為敏感。總理對是否以武裝反擊、從政策決定、執行空中轟炸、出動地面部隊與否,到如何善後以及戰事進行中外交的斡旋,總理都要親力親為,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2009年,納坦雅胡之所以能夠當選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保證,能夠處理好哈馬斯的問題。這是因為,每次軍事衝突前後,內在及外在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總理必須概括承受,指揮若定,方能穩住局勢。
以色列非常了解,儘管他們軍事上都能夠勝利,但政治、外交上則很可能永遠是輸家,衝突之後一切又都回到原點。以色列前國防部長、外交部長李柏曼就指出「加薩是一個慢性問題,非軍事行動可以解決」,每次攻擊之後頂多是維持四、五年的安寧而已。
軍事佔領不是問題,但如何治理190萬反猶太、生活貧困的人才是財政及軍事上的大負擔,更何況以色列最大的安全挑戰是來自於伊朗、敘利亞的阿塞德政權及黎巴嫩的真主黨。這些都導致以色列必須管控衝突,以免備多力分。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問題的核心在於,相互的定位及如何透過和談達成終局的安排。巴勒斯坦人為了對抗猶太人的勢力,每個階段有不同做法。1960年代發展出各種的游擊組織,最具規模的一支是法塔(al-Fatah代表勝利或征服的意思)。 1964年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
1970年代發動了一連串的恐怖攻擊活動。依據1993年奧斯陸Oslo協議,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在1996年成立,運作至今。
以巴談判和平遙遙無期
以色列的政治領袖有主張以談判換取和平或以土地換取和平者,他們算是主和派,或是左派;也有堅持不讓步的主戰派,或是右派,納坦雅胡總理就是右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政府,對以巴談判著力甚深,1991年布希總統催生馬德里中東和會、1993年奧斯陸協議、1996年懷尹河備忘錄(Wye River Memorandums)。歐巴馬總統任內對以巴和談過度樂觀,最後一事無成。到2002年美國、歐盟、俄羅斯、聯合國四方會談提出的路線圖,都無法做出雙方滿意的終局安排。
以巴問題最關鍵的三個問題為一、東耶路撒冷歸屬權;二、難民返鄉權,數百萬巴勒斯坦裔人士返回原居地之權利;三、邊界及土地劃分,現已有約50萬猶太人居住於理論上由巴勒斯坦管轄之屯墾區內,該等地區影響邊界劃分甚鉅。
2009年,納坦雅胡再度出任總理后在巴伊蘭大學演講時指出,不是猶太人侵佔了阿拉伯人的土地,而是阿拉伯人侵佔了猶太人的土地;是阿拉伯人試圖取代猶太人的在地人身分。他要求巴勒斯坦人承認以色列是猶太人國家的論調在他任內反覆的被強調,不過他所說不反對兩國論的說法似乎只是口惠,僅止於策略上的運用。
美國總統川普近來表示,對未來以巴和平協議將不再堅持巴勒斯坦建國,此説與近20年來美國的以巴一邊一國的政策有重大的轉變,後續效應有待觀察。
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國宣告成立。迄今聯合國193個會員國中有137國予以承認,但因美國及多數歐盟國家的反對,仍然無法成為會員國,但可以觀察員的身分參加聯合國大會。
由巴勒斯坦的例子,我們可以了解到國際政治的現實,台灣或中華民國要重返或加入聯合國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以色列小而強的真相:全球第三大創新國、諾貝爾獎得主人數世界一
對以色列而言,軍事強大只是表象,科技與經濟才是王道。歷屆總理都重視教育,納坦雅胡也不例外。以色列第一屆總理本‧古里亞昂70年前就指出,品質勝過數量,沒有教育就沒有未來。重視教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猶太人,他們不准擁有土地及耕作,被迫去做科學研究或是做生意等比較需要智力的工作。
以色列天然條件貧乏,與鄰國不睦,人口增加快速,如何維持經濟的成長、改善生活,在在需要研發及創新,推出有獨特性及差異性的產品,而且需要輕、薄、短、小,以利運往歐美市場,而非鄰近的對手國。
以色列是舉世知名的創新之國,每一萬名就業人口中約200人從事科技工作。創新公司達6000家,密度世界第一,在美國創業板那斯達克(NASDAQ)上市公司數目除了美國、加拿大之外,以色列位居第三。
以色列在十二大高科技領域都有非凡的成就,比如網路安全、電腦軟體、交通監控、醫學及醫技創新、新藥研發、水資源、農業科技、航空太空、能源科技、人工智慧、反恐、軍事科技。這些都是台灣亟需發展的領域,與以色列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此外,猶太人的教育非常成功。以諾貝爾奬得主為例,迄今一共有902位得奬,其中203位是猶太人,佔整個得奬人的22。5% ,尤其在經濟學、醫學、物理學及化學方面。而全世界猶太人只有1600萬人,占全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三而已。我在以色列工作四年中,曾經邀請了五位諾貝爾奬得主到台灣訪問,傳授知識,並與清華大學辦理生命科學研討會。
猶太經典規定,學識是信仰的組成部分,也是個人的神聖使命。猶太人的教育方式重視知識,但更重視智慧;不重視模仿但強調創新,與台灣有很大的不同,這不是本文探討的重點,不過他們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進一步學習的地方。
看看以色列想想台灣
以色列的總理與中華民國的總統哪一位面對的挑戰比較大?這恐怕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以色列與台灣都是土地小、人口少、自然資源貧乏、面對強大的外來威脅、施行民主、議會制度。兩國看似相同,實則差別很大,雙方互有很多值得借鑒參照之處。
1. 定位
以色列自認為一個主權獨立的猶太人國家,而巴勒斯坦頂多是一個沒有軍事力量的自治政府,一邊一國是個選項但非必要,絕大多數猶太人都有這個共識。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定位民眾有紛歧的看法,對一中各表、一邊一國、一國兩制、台灣獨立都沒有共識。
2. 信念
猶太人有強烈的宗教信仰及深厚的歷史共同記憶,台灣在這方面比較紛歧,難以凝聚共識。
3. 安全戰略
以色列全民皆兵、維持軍力優勢、有仇必報、迅速反擊,有充分的實戰經驗。軍力排名居世界第16名。台灣目前奉行防衛固守、重層赫阻,遂行不對稱戰術;戰略、戰術、戰力未經驗證。
4. 軍備研製
以色列重視武器的自主研發,由烏茲衝鋒槍到飛彈防禦系統,成果豐碩,品質優良,一年外銷可達90億美元, 58%賣到亞太國家,並運用軍售鞏固擴大外交。台灣主要依靠美國的軍售、工合不足,研發能力仍有待提升。
5. 科技與人才
以色列政府大力扶持新創公司,不怕倒閉,教育的經費每年高達GDP的7%。台灣也重視人才的培育,但資源不足,備多力分,高教有待整頓。
6. 外交
以色列以國家利益與安全為最優先的考量,絕不退縮。 10年來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及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將近100次對以色列的譴責案,但以色列均能化解。目前有163個國家跟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包括阿拉伯聯盟22國中的17國。
台灣是親美、抱日、遠中,近三年來丟掉了6個邦交國,目前有邦交的只剩下17個小國。過去可以參與的多邊國際組織或非政府組織 (NGO)目前也遭到了困難;新興的區域性經貿組織如RCEP、CPTPP
入會更是遙遙無期。以色列在聯合國及大國的夾縫中展現高超的外交手腕,盟友持續增加;台灣的外交節節敗退,令人憂心。兩者最像的共同點是,以色列及台灣都是移民社會,但族群的融合都有待繼續努力。
特立獨行的納坦雅胡只要「以色列至上主義」
環顧當今世界各國的政治領袖,納坦雅胡顯得獨立特行、別具一格。他擁抱猶太人的歷史理念、出身美國名校麻省理工學院,具有建築學與企業管理專業;它有五年的軍旅生涯,實際參加過對貝魯特的攻擊、1973年贖罪日戰爭;他擔任過駐美公使、駐聯合國常任代表,外交經驗、人脈豐富;他也是作家,著作以國安與反恐為主題。
自1988年當選國會議員從政迄今已超過30年,歷經政壇的大風大浪、能敗部復活、主導對巴勒斯坦的談判、發動過三次對加薩的軍事攻擊……。他以熟練的政治手腕,縱橫捭闔、合縱連橫,雖然飽受攻擊與挫折,但卻也均能化險為夷。
納坦雅胡的言論及行事風格頗受爭議,有時難以理解。比如為什麼經常與最支持他的美國總統反目、為什麼不相信巴勒斯坦人的善意、為什麼誇大伊朗對以色列生存的威脅等。本書作者帕菲弗爾探索了他的思想與價值觀念形成的過程顯示,年輕時深受他祖父及父親的影響,繼承了他們的修正式錫安主義思想。
而1880年出生在烏克蘭的賈柏廷斯基(Ze‘ev Jabotinsky)的思想也深深影響了他。賈君奉行強硬主義,他認為促使阿拉伯人終止對猶太人敵對的有效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要成立一個強大的猶太人國家,才能迫使阿拉伯人走向和平。他倡導的「領土極大化、實力固和平」的言論深深影響到納坦雅胡的決策。
他在兩千年所出版的《持久性和平》(A Durable Peace)一書中指出,不會放棄西岸猶太人合法的土地,也不相信巴勒斯坦人準備和平。他誇大伊朗的威脅也是要為不與巴勒斯坦人談判找一個藉口。2019年初,有記者問他如果下台留給以色列人的去思是什麼,他的答案是「以色列的保護者」,這跟他過去10年來擔任總理以來的所作所為倒頗為一致。
本書作者帕菲佛爾是一位左派記者,他為了寫書多次要求晉見納坦雅胡都被拒絕,不過它有超過20年觀察以色列政治的經驗,這本著作以歷史為經、政治為緯、以安全為主軸、以納坦雅胡為主角,內容豐富,鞭辟入裡,乍看之下像一副刺繡的背面,線頭雜亂,但細看亦有脈絡可循。
本文提供讀者了解以色列、了解納坦雅胡這個人的切入點,協助讀者對於這個有爭議的國家、有爭議的總理有進一步的了解。
張良任
前駐以色列特任大使
譯者序
小而強的以色列是台灣榜樣
本書書名是《BIBI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的動盪歲月》,是一本以史實紀錄為基礎的傳記,在翻譯過程宛如在時光隧道中穿梭,最後「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就是一種超現實(Surreal)的體驗。
而在現實面中,我們與以色列曾是難兄難弟,面對虎視眈眈的敵人,都必須仰賴美國的支持;兩國雖沒有外交關係,但曾有密切的軍事合作;華人與猶太人都自認是最聰明的民族,高度重視教育;此外,兩個小型民主國家依賴高科技創造了經濟奇蹟……凡此種種,顯示兩者之間有太多相似及交集之處。
但是,現在的發展為何漸漸拉出了差距?
納坦雅胡:令美國頭痛,又無法忽視的盟友
首先,本書基本上以納坦雅胡的祖父為起點,納坦雅胡家族為時間軸貫穿以色列近代與現代史,最核心人物當然是本書的主人翁──仍貴為總理的班哲明‧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但許多背景的描述,如應許之地的發源、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對耶路撒冷的強烈感情及其引發出的對立等等,將讀者帶到西元前的年代。
對二次大戰後以色列建國時期的奮鬥,書中有詳細說明,「出埃及記(Exodus)」、「六日戰爭」、「慕尼黑奧運恐怖事件」、「贖罪日戰爭」、「恩德比機場行動」等許多歷史性事件,一直存在我的記憶中,經過本書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至於當代的以巴衝突、和談,敘利亞、伊拉克等中東國家陷入內亂,全球反恐行動,乃至最近的美國川普要退出伊朗核子協議,年輕讀者可能較不清楚,但其實本書提供了更為清晰的歷史背景與脈絡。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納坦雅胡為爭取連任總理,再度與極右正統宗教黨派達成協議,以2個部長席位交換他們的支持。這點讓人突然發現,原來70歲的納坦雅胡不但尚未走入歷史,更將繼續活躍政壇,領導於1948年建國的以色列進入第80個年頭。以古鑑今、甚至展望未來,這才是歷史最美妙之處。
當然,一切還是要回到納坦雅胡身上。本書作者,記者出身的安謝爾‧帕菲佛爾(Anshel
pfeffer)在以色列最具影響力的「國土報」服務近30年。他從納坦雅胡的家世、成長背景、教育過程、軍旅生涯及從政歷程……等等不同角度探討他的個性、人格特質、政治目標或野心、價值觀及行事風格。帕菲佛爾對納坦雅胡顯然持批判的態度,而納坦雅胡則是拒絕接受他的任何訪問,這讓帕菲佛爾必須透過深入研究尋找相關紀錄,訪談匿名人士,雖然增加了著作的難度,卻也反倒使這部寫實的傳記與一般歌功頌德的傳統傳記產生了區隔,成為最大不同的特點。
可以確定的是,納坦雅胡三兄弟絕對忠貞愛國。他可以選擇留在美國,但他違逆嚴父的安排,在高中畢業後選擇回以色列從軍報國。在參與解救恐怖分子劫持比利時航空公司班機案中,他與哥哥約尼爭吵,堅持對方退出危險行動;1973年贖罪日戰爭爆發,在麻省理工學院進修的納坦雅胡義不容辭趕到紐約機場搶搭飛機回國共赴國難,只是不如他所吹噓的是搭第一班飛機。同時,納坦雅胡參與無數次戰鬥任務,也親眼目睹同志陣亡,完全知道戰爭的恐怖與可能帶來的毀滅。
也因此,維護以色列的安全與國家利益成為了納坦雅胡的最終目標,他不畏戰、怯戰,但也不會躁進。為了達到目標,他可採取任何手段,包括與有深仇大恨的對手坐下來面對面談判,他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袖阿拉法特數年來打打談談的關係就最佳證明。英國、法國,甚至蘇聯都曾與以色列合作,後面的靠山當然是美國。每年20億、3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是以色列安全的最大保證,但他的特立獨行,依然是歷任美國總統最頭痛的「盟友」。
以色列川普
中東政策是過去30、40年美國外交政策重要的一環,歷任美國總統都以促成中東和平為最重要成就。但納坦雅胡從不一味配合美國的需求,納坦雅胡與美國總統檯面下的較勁沒有停過。他甚至與共和黨籍的眾院議長貝納「勾結」,安排他到美國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說,令歐巴馬總統震怒;這也讓他也打平了外國元首在美國國會發表3次演說的紀錄,另一位就是前英國首相邱吉爾。
相反的,納坦雅胡對敵人絕不手軟。為了保護以色列,他在與巴勒斯坦邊界建築700公里的圍牆,隔絕兩地,是全球在邊境建築圍籬的始祖。所以,他與在美墨邊境築高牆的美國狂人總統川普惺惺相惜,則是一點也不令人感到意外。因為,他們都是政治強人。帕菲佛爾最憂慮的是,在民粹主義之下,納坦雅胡的強硬作風及政治操作,如無有效制衡,將影響以色列的民主運作。
不過,納坦雅胡的政治生涯浮浮沉沉,高傲、好鬥、功於算計、野心勃勃使他在國內樹敵太多。於1996年第一次出任以色列總理,旋即於1999年垮台。期間他犯下了許多政治錯誤及判斷,也被英國「經濟學人報」稱為扶不起的「阿斗(Bungler)」,但他深具政治魅力是勿庸質疑的。在沉潛一段時間後,於2009年東山再起再任總理開始,迄今屹立不搖。
以納坦雅胡為焦點,帕菲佛爾對近代以色列的民主制度、政黨政治、政治權力運作、以及以色列與中東國家及美國的關係,旁徵博引作了詳細描述,宛如一部歷史書籍。當然,他的最終目的是要凸顯出納坦雅胡個人的政治野心與權力慾望,以及他的許多不為外人知道的道德瑕疵。
台灣榜樣:利用科技與創新,讓以色列小而強
納坦雅胡得到的評價不一,以色列的高科技業快速發展,帶動了經濟發展,製造了許多新貴,但也導致財富分配不均,中低階層入不敷出,形成普遍社會不滿;加上納坦雅胡夫婦的操守一直被懷疑,陷入醜聞,雖經警方調查但缺乏直接證據難已起訴,這也導致許多人對他持保留、懷疑的態度,但至少目前看來,他的政治地位仍然非常穩固。他還很可能在2019年4月選舉中再度獲勝,將超越國父──本‧古禮安,成為以色列歷史上在位最久的總理,創造另一個政治奇蹟。
話說回來,以色列的發展或納坦雅胡的經驗給了台灣甚麼啟示?
以色列在宿敵環伺、恐攻威脅之下卻依然能夠生存和壯大;雖然面對阿拉伯及回教國家抵制,以色列在國際社會還是暢通無阻;以色列全民皆兵,大多數男女都服義務役;以高科技為基礎的以色列經濟發展、平均國民所得已超越台灣。面對兩國的發展及國際地位差異近年來逐漸擴大,我們不得不回到現實世界,對台灣的前途感到焦慮。
仔細分析起來,以色列有許多特點或資產值得我們借鏡。
經歷過大流散、大屠殺的猶太人冒險犯難,願意接受挑戰;對外團結一致;有美國政府與民間的全方位支持,但不會唯唯諾諾;民主、自由制度;充沛尖端科技創新、創業能量;鄰國對手相對較弱、落後,甚至陷入動亂之中;願意與對手談判,即使是世仇;高度全球化、自由化開放社會。
從以上這些特質及主客觀條件中,台灣應可梳理出許多可為應用的觀念與作為。
呂志翔
前中央社副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