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臺灣之青年團與地域變貌(1910-1945)

殖民地臺灣之青年團與地域變貌(1910-1945)
定價:540
NT $ 427 ~ 540
  • 作者:宮崎聖子
  • 譯者:郭婷玉
  •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3-1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503347
  • ISBN13:9789863503347
  • 裝訂:平裝 / 416頁 / 14.8 x 21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從青年團的教化到志願兵的構築,
探究殖民地臺灣的青年群像與地域變遷。

  臺灣的青年團是對被統治者之教化政策的一環,以「社會教育」之形式進行,並與公學校同為灌輸臺人日本價值觀的場域,在戰爭末期時轉型遣送特別志願兵之基礎,最後則成為選拔青年送往為實施徵兵制而設立之訓練所,或是管理進入青年學校前之年輕人等,是具有社會教化與軍事動員目的之組織。

  本書藉由戰前臺北州的事例,從文獻資料、田野調查與口述訪談為基礎,闡明青年團做為殖民地政策的產生、展開以及告終,觀察臺灣人地方領導階層所扮演之角色,同時探討個人行動、團體制度及地域狀態在1910年代到1945年之間,在青年團政策實施的影響下產生何種質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宮崎聖子


  日本御茶之水女子大學人文科學博士,現任日本福岡女子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地域研究、文化人類學及性別研究。著有《地域社会から見る帝国日本と植民地──朝鮮・台湾・満洲》、《ジェンダー研究が拓く地平》等,並譯有《幻の人類学者森丑之助》(楊南郡著)等。

審訂者簡介

許佩賢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任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代臺灣教育史,長期從事教育史研究及教育史料蒐集整理工作。著有《殖民地臺灣近代教育的鏡像》、《太陽旗下的魔法學校》,並譯有《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攻臺戰記》等書。

譯者簡介

郭婷玉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現為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日治時代臺灣地方社會勢力,並關注近代日本與東亞史、琉球王國.沖繩史、明清以降中國地方社會等議題。著有《圖解臺灣史》(合著),並譯有《這才是真實的滿洲史》等書。
 

目錄

導讀
中文版序
中文版凡例
前言
 
序論 對於做為殖民地政策的青年團之分析角度
  0.1 本書研究對象與主題
  0.2 先行研究探討
  0.3 本書特徵與方法
  0.4 田野調查之概要
  0.5 關於口述資料之使用
  0.6 本書架構

第一章 對地方領導者的教化:1910年代
  1.1 前言
  1.2 臺灣統治的架構及教育制度
  1.3 臺灣教化團體的成立
  1.4「青年」的教育問題
  1.5 新莊街的教化團體
  1.6 小結

第二章 官製青年會與抗日青年團體的抗爭:1920年代
  2.1 前言
  2.2 知識分子發起的抗日民族運動和農村演講
  2.3 青年團體的成立與臺灣人的分裂
  2.4 臺灣的「不良」問題
  2.5 開始支付對青年團體的補助金與文教局的成立
  2.6 臺北州的對策
  2.7 新莊街青年會之成立
  2.8 小結

第三章 總督府的青年團統制及「篤農家」的養成:1930至1935年
  3.1 前言
  3.2 府訓令72號的發布與青年團體之取締
  3.3 從青年會到青年團的重編
  3.4 全島教化目標的完成:臺灣社會教化協議會
  3.5 青年團教化內容標準化
  3.6 成人團體的衰退
  3.7 新莊街中由青年會至青年團的轉換
  3.8 小結

第四章 臺灣人地方領導者的政治勢力後退與「海外工作」尖兵之養成:1935至1938年
  4.1 前言
  4.2 部落設置與中日全面戰爭的開始
  4.3 對青年階層強化「公民」、「實業」主義
  4.4 地方選舉與青年團中臺灣人地方領導者的後退
  4.5 轉向部落青年團:組織擴大及組織網的充實
  4.6 全島層級的聯合完成及加盟大日本聯合青年團
  4.7 教練、查閱的開始
  4.8 勤行報國青年隊之青年團幹部養成
  4.9「海外工作」尖兵的養成
  4.10 新莊街青年團的變化
  4.11 小結

第五章 團員中下層化與日本人統治青年團:1939至1942年
  5.1 前言
  5.2 青年學校制度之實施
  5.3 青年團員之「中下層化」
  5.4 透過教練、查閱貫徹青年管理
  5.5 青年團日本人指導員的增加
  5.6 皇民化之尖銳化與《國民學校令》
  5.7 大日本青少年團的發起與臺灣青少年團之誕生
  5.8 青年團更進一步「中下層化」與學校管理的強化
  5.9 青年團的活動內容
  5.10 總督府設置勤行報國青年隊
  5.11 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之實施
  5.12 新莊街中來自青年團之陸軍特別志願兵
  5.13 小結

第六章 青年團移交皇民奉公會管理及青年管理機關化:1943至1945年
  6.1 前言
  6.2 青年團移交皇民奉公會管理
  6.3 徵兵制的實施
  6.4 青年鍊成設施的擴充和青年團之變化
  6.5 青年團的變化以及青年團員之過重負擔
  6.6 青年團的結束
  6.7 新莊街的青年團結局
  6.8 小結

第七章 結論
  7.1 青年團政策之變遷
  7.2 臺灣人的上升志向與分裂:以新莊街為例
  7.3 本書限制及今後研究課題
 
日文版後記
引用文獻
索引
 

中文版序

  自本書日文版出版以來,已然經過十一年。此次承蒙臺大出版中心厚意,得以出版中文版。本書研究主題為日本殖民臺灣時期的青年團,其亦是日治末期徵召臺灣人軍屬、軍人之基礎。最早觸發本研究的是臺灣籍日本兵之存在,主要研究對象為漢人。距離筆者開始這個調查,已過二十年以上。在此期間,臺灣社會、臺灣研究的情勢出現大幅變化。日文版出版後不久的2008年起,在國民黨馬英九政權下,臺灣與中國變得關係緊密。之後,2016年民進黨獲得政權,蔡英文成為臺灣第一位女總統。臺灣現今一方面籠罩於全球化、少子化、高齡化之下,另一方面也迎來中國及許多外國人、這些人的後代而變得多樣化。如今桃園國際機場的入境審查處,出現長長人龍。

  2000年前後,筆者於今天的新北市新莊區、泰山區(當時為臺北縣新莊市、泰山鄉)一帶進行田野調查,當時筆者從臺北市內的公寓搭乘公車,悠哉地前往調查地區,對許多青年會、青年團相關人士進行生活史(life history)的口述訪談調查,對他們而言,青年會、青年團是他們的生活經驗(lived experience)。不過,2012年臺北捷運延伸至新莊,大幅改變市街樣貌,如今許多當時協助過筆者的人們都已逝世,他們的生活史變成歷史。筆者於1980年代後期接觸到生活史研究方法,那是筆者本身專業的文化人類學、社會學質性研究方式之一。當時,這樣的手法在某種程度上被日本學術界視為異端,歷史學不消說,在社會學也還未獲得確切地位。但是到了今天,這已經是人文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之一,且占有重要位置,令筆者感受到時代變遷。

  近年來,臺灣研究日漸成熟而多樣化。但發生在戰前學校場域之外,包含青年團在內的「社會教育」,如同在日文版所提,至今研究累積仍然不足,與十年前沒有太大差異。本書不只研究青年團,亦觸及青年學校、青年特別鍊成所等,這些設施單單挑選出其中一個,在臺灣教育史、軍事史、性別研究上都具有重要意義,且是值得深化研究之議題。雖然本書以戰前為討論焦點,但是圍繞戰後臺灣以降的研究在亞洲整體歷史上相當重要。臺灣的戰前和戰後如何聯繫在一起,是相當饒富趣味的議題,筆者認為,臺灣研究最好還是由臺灣人自己來做。若是臺灣年輕人在閱讀本書之後,能因此對戰前各種設施或具相關經歷者的人生產生興趣,進而擴大、深化研究,便是無上喜悅之事。

  本書以戰前的新莊街青年團為事例,跟日文版一樣,協助調查者的名字原則上採實名表記。中文版有若干變更之處,例如日文版書後「資料篇」中收錄法令、表格,中文版為免繁雜而刪除,改將法令、表格濃縮引用於正文之中,此外也新增若干照片。

  日文版出版之後,筆者就所知範圍補足相關研究。例如楊境任關於青年團的碩士論文(2001),以及陳文松(2015)關於總督府青年教化政策之專著;另外,關於與多數青年團團員相關的國語講習所,有藤森智子(2016)的著作。若配合本書一同閱讀上述論著,將能看到更為立體的殖民地下臺灣社會與青年之群體圖像。筆者就本書未能充分討論這些論著致上歉意,並將其列於本文後之「延伸閱讀」。

  中文版出版計畫發軔於2016年春天,筆者因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吳文星教授的邀請,擔任客座教授而前往臺灣。當時,筆者任職的福岡女子大學為培養女性研究者而創設海外派遣制度,筆者利用該制度與孩子一同在臺灣待了一段時間。雖然只是短短兩個月,但趁這個機會筆者得以前往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收集日治時代之新聞報導,也獲得書寫論文的時間。對於在此之前數年間埋首於日常雜務而無暇從事研究的筆者而言相當幸福。於此之際,筆者得知臺大出版中心的投稿制度,並透過臺灣師範大學許佩賢教授、林欣宜教授介紹,認識譯者郭婷玉小姐。

  本書譯者郭婷玉小姐目前就讀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在論文執筆的繁忙時期,依然承接翻譯本書這樣的辛苦工作。日前為確認資料,亦承蒙郭小姐隨同至調查地進行調查。臺大出版中心「臺灣研究叢書」主編吳密察教授應允出版本書,編輯蔡旻峻先生費心處理中文版出版計畫相關的編輯、校對工作。另外,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的許佩賢教授,於繁忙事務之中,答應在短期間內完成審訂工作。對於以上諸位,不勝感激。不過,由於筆者下筆緩慢,使得本次出版在時間上有所延遲。

  這段日子以來,在研究上承蒙諸多關照的王世慶先生、黃靈芝先生、黃天橫先生先後逝世,不勝寂寥。此外,雖然未曾謀面,引領筆者走入臺灣研究的盧蕙馨(Margery Wolf)、E. Patricia Tsurumi等人也傳出訃報。更甚者,中學時曾經歷過學徒勤勞動員的父親亦離開人世。他很喜歡臺灣,獨自學習中文,也很樂見筆者從事臺灣研究。謹向以上諸位獻上本書。

  出版日文版之際,筆者曾說過自己尚未完成對女子青年團的研究。慚愧的是,至今研究也仍未完備。未來將致力於完成研究,也再次向協助研究的各位致上歉意。

  本書中文版接受「2018年度福岡女子大學研究獎勵金計畫」提供之翻譯補助。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對地方領導者的教化:1910年代(摘錄)

1.1 前言

進入1920年代後,臺灣各地開始設立爾後成為青年團基礎的青年團體。不過,為了建立青年團體的社會基礎,日本政府從1910年代起便對地方領導者展開教化。正當武裝抵抗的抗日行動於1910年代暫且終止,1920年代則轉向以活躍知識分子領導抗日民族運動。這個時期的臺灣,地方社會的混亂有所收斂;另外,板垣退助訪臺亦帶來新時代。在本章中,首先概觀殖民地臺灣的統治架構與教育制度,再考察與後來青年團體關聯甚深的教化團體,在1910年代成立之社會背景。也將以新莊街為例,考察教化團體的誕生及其相關人士。

初期的青年團體中,混雜以抗(反)日為目的,以及無此目的之人士。本書不拘政治主張,以「青年團體」一詞指涉「被視為青年的人們組成之團體」。

1.2 臺灣統治的架構及教育制度

在此略談殖民地臺灣特有的臺灣軍與教育制度、法制度。由於臺灣青年團制度是在殖民統治大框架下展開的,有必要論及這些部分。

關於臺灣軍,以下根據近藤正己《總力戰與臺灣》一書敘述。日本軍在臺灣擁有強大力量,起於日清戰爭(即甲午戰爭,1894-1895)後的乙未戰爭。當時,面對抵抗日本殖民地化的臺灣民主國建立戰爭,或是抗日游擊武力(土匪),日本軍無法只憑近衛師團鎮壓下來。此際,投入第二師團及混成旅團的兵力,雖然造成比日清戰爭更多死傷,終究是鎮壓下來。由於占領臺灣之際,軍方扮演重要角色,便確保其往後對臺灣統治的發言權。臺灣總督也從統治伊始就由武官擔任。

1919年,隨著臺灣總督從武官變為文官,臺灣軍司令部從總督府獨立,另外設置。率領臺灣各部隊的臺灣軍司令官由陸軍大將或至中將擔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軍縮期,經1925年編制修正,臺灣軍軍力縮減,在殖民地統治上的發言權大為後退。不過,在臺日本軍的特徵即是壓制抗日運動的最大勢力。

其後,以大亞細亞民族主義者松井石根1933年8月就任臺灣軍司令官為契機,軍事勢力再度在臺灣社會抬頭,取得政治發言權。松井於1933年3月在東京設立大亞細亞協會,1934年1月創立該協會臺灣分部。臺灣分部於1935年1月改稱臺灣大亞細亞協會,變成「南支南洋」相關團體。1919至1936年間臺灣總督雖然是文官,1936年以降又改回武官。影響所及,軍方發言權強化,這也可說和臺灣或以臺灣為基準點的南方開發有著密切關係。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427
  2. 新書
    85
    $459
  3. 新書
    88
    $475
  4. 新書
    88
    $475
  5. 新書
    9
    $486
  6. 新書
    9
    $486
  7. 新書
    9
    $486
  8. 新書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