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壇清音:徐炎之、張善薌的崑曲生涯(附光碟)

崑壇清音:徐炎之、張善薌的崑曲生涯(附光碟)
定價:680
NT $ 383 ~ 612
 

內容簡介

  徐炎之(1899-1989)、張善薌(1909-1980)為1949年渡海來臺的崑曲曲家,崑曲能在臺灣扎根,徐氏伉儷居功厥偉:或者號召曲友成立曲會,定期以曲會友,延續至今已逾一甲子;或者進入校園指導薪傳,培養年輕一代的崑曲愛好者。

  本書從徐炎之伉儷的崑曲生涯展開,著重在南京時期的公餘聯歡社崑曲股,以及在臺北時期的曲友往來及教學活動。接著分析徐炎之的唱曲及笛藝,及張善薌的傳承劇目,闡釋其延續全福班晚期的表演特色,及與當代專業崑劇團表演不同之處。徐氏伉儷雖為曲家,但其凝結在1930年代的表演風格,為崑曲史的重要一頁。

本書特色

  崑曲曲家徐炎之(1899-1989)、張善薌(1909-1980)表演生涯傳記,隨書附光碟四片,收錄徐氏伉儷部分歷史錄音、追懷徐氏伉儷的紀念文章、張善薌傳承劇目身段譜、水磨曲集崑劇團傳承演出錄影共十一齣。

專序推薦

  曾永義(世新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蔡欣欣(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所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佳儀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曾任教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現為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研究方向為曲學、崑曲、戲曲表演等。著有《老生老旦一身兼──曲復敏的京劇表演生涯》、《曲譜編訂與牌套變遷》、《《納書楹曲譜》研究──以《四夢全譜》訂譜作法為核心》等。

  大學開始學習崑曲,現為水磨曲集崑劇團團員,習老旦,曾演出《南西廂・拷紅》、《紅梨記・花婆》、《釵釧記・相約、相罵》、《吟風閣雜劇・罷宴》等,策劃製作「崑壇清音──徐炎之、張善薌傳承崑曲作品展」等。

水磨曲集崑劇團/製作

  1987年6月成立,是當代台灣最早成立的崑劇團,因崑腔又名「水磨調」,故以「水磨曲集」為團名。創始團員皆為「笛王」徐炎之先生及其夫人張善薌女士的受業弟子,以傳承、推廣崑曲,提升表演藝術水準為宗旨,曾於1998至2000年兩度榮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選拔為「傑出演藝團隊」;繼於2006、2007、2009年三度獲選為「扶植演藝團隊」。

  創團30年來,水磨曲集崑劇團不斷提升演出水準,敦聘專業崑劇導演、教師持續挖掘、整排傳統經典老戲,甚受學者專家及觀眾肯定。又舉辦多元的演出暨推廣活動,如2005至2007年,連續三年在臺北西門町紅樓劇場,舉辦「歇腳‧喝茶‧聽崑曲」演出活動,首創崑劇愛好者可以定時、定點觀賞崑劇的演出模式;2010年參與「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吸引許多從未觀賞崑劇的觀眾;2012年、2017年「臺北市傳統藝術季」,分別推出《琵琶記》、《繡襦記》。並持續在校園中教授崑劇、開辦「崑劇表演藝術工作坊」,傳承崑劇薪火。

洪惟助/主編

  臺灣嘉義縣新港鄉人。曾為美國哈佛大學、科羅拉多大學訪問學者,巴黎第七大學客座教授。現任國立中央大學特聘教授,從事詞、曲、戲曲、書法教學、研究四十餘年。所主持的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自1992年元月成立迄今,已累積有豐富的收藏和學術成果,是中央大學的特色之一。2003年創設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戲曲組,已培養數十位碩士、博士生。2017年創建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

  曾主持「崑曲傳習計畫」、「崑曲辭典編纂計畫」、「台灣亂彈戲保存計畫」、「台灣北管崑腔調查研究」、「台灣崑曲活動史調查研究」等計畫。2000年創辦臺灣崑劇團,並任團長。2005年以來,每年製作崑劇名家匯演大型系列演出,是崑壇的盛事。

  著有《詞曲四論》、《清真詞訂校注評》、《崑曲宮調與曲牌》等書。所主編的《崑曲辭典》於2002年5月出版;2002年底出版《崑曲叢書》第一輯六種,至今已出版三輯十八種(第四輯預計於2018年、2019年出版)。2013年新編崑劇《范蠡與西施》。
 
 

目錄

【彩色圖版】
一、徐炎之、張善薌伉儷寫真
二、張善薌傳承劇目演出劇照
三、紀念徐氏伉儷活動剪影
 
崑曲叢書主編序/洪惟助
序一笛橫吹八十年--題《崑壇清音》/曾永義
序 向「深耕/生根」臺灣崑曲藝術的徐炎之與張善薌致敬/蔡欣欣
 
壹、南北遷徙曲韻不輟
來自金華的笛聲曲韻
赴北京深造與結褵
上海的體育與崑曲活動
南京公餘聯歡社的崑曲風華
戰火紛飛下的重慶曲韻
還都南京與移居臺北
 
貳、扎根臺灣傳承崑曲
臺北市崑曲同期
臺北的舊雨新知
職業京劇團的學生們
崑曲社的悠揚曲韻(上)
崑曲社的悠揚曲韻(下)
長年伴奏的學生們
和平西路的院子
學生成立的崑曲組織
以演出為核心的傳承策略
 
參、徐炎之的曲唱與笛藝

清雅靜好的曲唱
曲唱的特殊音讀
飽滿精當的笛風
通學的曲家風範
 
肆、張善薌傳承的劇目
〈學堂〉、〈遊園〉、〈驚夢〉
〈佳期〉、〈拷紅〉
〈刺虎〉、〈思凡〉
〈小宴〉、〈斷橋〉
〈琴挑〉、〈喬醋〉
延續全福班晚期表演風格
 
餘韻
在臺灣以曲會及崑曲社薪傳崑曲
凝結在一九三○年代的表演風格
 
徵引文獻
 
附錄一徐炎之、張善薌生平記事
附錄二徐炎之、張善薌視聽出版資料
附錄三張善薌傳承《牡丹亭•遊園》身段譜
附錄四資料光碟目錄
附錄五傳承劇目及演職員表
 
後記二十年的醞釀/林佳儀
 
 

崑曲叢書主編序

洪惟助


  1994年我規劃主編《崑曲叢書》,2002年出版第一輯六種,以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修訂本為第一種。2010年出版第二輯六種,2013年開始,五、六年間出版第三輯。進度可謂相當緩慢。所以如此,一方面由於我的工作頭緒太過紛雜,另一方面,我們寧缺勿濫,希望每一種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在第一、二輯總序中我提出本叢書的特色:(一)一手資料的呈現和研究及學術研究的基礎工作;(二)一般少論及的音樂、表演、舞臺美術與各地方的崑曲;(三)有新資料、新論點的著作。

  我編的《崑曲演藝家、曲家及學者訪問錄》,唐吉慧編的《俞振飛書信集》都是原始資料的呈現,隨著歲月的流逝,根據此資料做研究者也日益增多。叢肇桓撰《叢肇桓談戲》論述他六十年崑劇生涯所見所思,趙山林、趙婷婷《明代詠崑曲詩歌選注》選編詠崑詩歌,都是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我撰的《崑曲宮調與曲牌》書後附《崑曲重要曲譜曲牌資料庫》為曲牌研究做了奠基的工作。

  周世瑞、周攸的《周傳瑛身段譜》錄周傳瑛所傳的十個小生為主的折子戲,有詳細的走位圖,每一折子有數十張重要身段照片,附曲譜。是表演藝術的重要著作。顧篤璜的《崑劇舞臺美術初探》是第一本崑劇舞美的專著。我的《崑曲宮調與曲牌》,洛地的《崑―劇、曲、唱、班》主要探討崑曲音樂的重要問題。

  沈不沉的《永嘉崑劇史話》是目前為止永嘉崑劇的最完整論述。我的《臺灣崑曲史》是第一部臺灣崑曲通史。「正崑」之外的各地方崑曲流行於比「正崑」更廣闊的地域,卻一直沒受到關注,我們將持續發表此類著作。其他如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修訂本)、朱建明的《穆藕初與崑曲》……等等,多為有新資料、新觀點,經過深思熟慮而有所得的著作。

  第四輯六種,以林佳儀撰《崑壇清音――徐炎之、張善薌的崑曲生涯》為第一種。徐炎之先生夫婦是1949年至1989年四十年間影響臺灣崑曲傳承、推廣最重要的曲家。他們1949年到臺北,就與陳霆銳、周雞晨等曲友組織崑曲同期,此曲會一直維持至今不斷。1957年起在臺灣大學、政治大學、臺北一女中……等十餘校的崑曲社教學,並在大鵬劇校、中國文化大學、國立藝專等校開設崑曲專業課程。

  炎之先生傳播崑曲懷著高度的熱情,臺灣大學崑曲社第一屆社員,也當了四年副社長的陳大威回憶:有一次颱風來襲,風雨交加,當晚是崑曲社唱曲的日子,他想老師可能會來,就到教室等老師,果然老師準時到達,社員雖然只有他一位副社長到,老師還是堅持教學,斷電多次,仍教唱滿兩小時,他送老師離去,看著老師騎著腳踏車在風雨中消失身影。

  徐老師、師母持續熱情的教學,使崑曲在臺灣傳唱四十年不輟,培養了許多熱愛崑曲的曲友。如此重要的人物,雖有許多紀念的短文,至今未有較為完整的傳記。

  佳儀1994年進入政治大學中文系就讀,有機會接觸崑曲,1995年春天我和曾永義教授主持的「崑曲傳習計畫」第三屆,陳錦釗教授邀請王奉梅女士到校示範演講,並找佳儀與同學共同促成停社四年的政大崑曲社復社,由佳儀擔任社長。「崑曲傳習計畫」第四屆至第六屆(1996年11月-2000年10月)移至國光劇校舉辦,臨近政大,佳儀全程參與學習,並參加水磨曲集的活動,從此與崑曲結下不解之緣。碩士、博士論文,以致後來任教上庠,都與崑曲有關。 

  佳儀參與臺灣的崑曲活動越多,越納悶何以竟無論徐氏伉儷的專著。雖其生也晚,未能親炙徐老師、師母,仍發憤蒐求資料、訪問前輩,終成《崑壇清音--徐炎之、張善薌的崑曲生涯》一書,其內容不只論徐氏伉儷的生平及影響,更論其唱曲、吹笛與表演藝術,是一部有分量的著作。我見而喜之,邀此書列入《崑曲叢書》第四輯。

  《叢書》一、二輯六種著作完稿後,一起出版,第一個完稿者往往要等待最後一個兩三年。第三輯約稿後,先完稿者先出版,亦等待多年才能出齊。為不拖延《曲壇清音》的出版時間,本輯先出版此書,其他五種待書稿全部完成後再行宣告。

  感謝讀者們對本叢書的支持和指教,我們會繼續努力!

二○一八年十一月 洪惟助於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



一笛橫吹八十年――題《崑壇清音》

曾永義

 
  我曾在一篇題作「傻子做傻事」的文章裡說道:世俗把不聰明的人叫「傻子」,傻子做出來的事也儘是聰明的人不做的事,所以俗語才會說「傻子做傻事」。更因為舉世充滿聰明之人,所以傻子越來越少,必須「披沙撿金」那樣的「篩選」才可以獲得;尤其今日「衣冠之徒」,要找個傻子,真比在礦脈中要找顆鑽石還難。也因此,傻子在當今之世,實在「物以稀為貴」。每當我發現一個傻子,我就高興得簡直要為之頂禮膜拜。

  打從民國48年我上大學,就知道有位徐炎之先生,三十幾年來對他了解越來越多,不禁喟然而嘆:他真是個十足的傻子,為崑曲崑劇充滿十足的傻勁,做了十足的傻事。他一騎單車,懷抱崑笛崑譜,在北一女、臺大、政大、文化、東吳、中央、中興、藝專、銘傳、西湖、復興、華岡等校園中,無阻風雨,來往奔波。

  只因為他篤定的認為:崑曲崑劇是我國現存最精緻、最高雅的音樂和戲曲。其歌、舞、樂完全融合無間的戲曲藝術,更使得一個成功的演員必須集戲劇家、歌唱家、舞蹈家於一身;必須深切領會曲詞,將其意義情境,透過肢體語言和音樂歌聲的詮釋與襯托,在虛擬、象徵、誇張的表演程式中,同時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

  日本之「歌舞伎」,乃至西方之「歌劇」,何能望其項背。遺憾的是,國人昧於此而盲目的崇外。於是徐先生與志同道合的夫人張善薌女士,乃矢志為崑曲崑劇的薪傳奉獻全心全力。夫人出身酷愛崑劇的名門,擅長身段做表,傳情達意,絲絲入扣,收放自如;徐先生的笛藝,於十歲時即得之母舅傾囊相授,運轉音色、掌握風味,終無出其右,因有「笛王」之譽。於是乎賢伉儷不計利,學校之外,踵其門而受教者不知凡幾。

  其循循善誘,使弟子不止視之為師傅,亦奉之如父母。於是乎崑曲崑劇一脈東傳,而有「崑曲同期」清唱雅集迄今一千六百餘期,而有「水磨曲集」業餘劇團時作演出。所栽培之弟子,以笛名者有蕭本耀、林逢源,登上舞台可觀可賞者有陳彬、詹媛、周蕙蘋、朱惠良、張惠新、張啟超。他們不止成為台灣崑曲界的中堅,而且在秉承他們老師師母的遺志,繼續薪傳。

  徐炎之、張善薌伉儷,崑曲世家,以同好結連理,琴調瑟合,恩情美滿。隨政府播遷來臺,四十年間薪傳水磨於十數所學府,桃李三千,斐然有成。今者其門弟子感念師恩,乃蒐羅考實以彰其崑曲生涯,由林佳儀主稿,撰為《崑壇清音》,余讀而善之,慨然嘆曰:炎之先生九歲擫笛,九秩晉一辭世,誰不仰望笛王;善薌女士,演藝風雅,豈非氍毹典範。則其伉儷志業,實典型伯龍而思齊上泉也。

  一笛橫吹八十年,此生崑曲最纏綿。

  恩情美妙鳴琴瑟,國運蜩螗播海天。

  壇帳上庠傳弟子,氍毹雅韻舞翩翾。

  典型夙昔伯龍意,志業思齊魏上泉。

2018年11月4日 曾永義謹題
*作者現為世新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向「深耕/生根」臺灣崑曲藝術的徐炎之與張善薌致敬

蔡欣欣


  崑曲在臺灣,雖早在清乾隆「翼宿神祠碑記」中,已見到「臺灣局」的捐款紀錄;而日治時期也通過唱片錄製、電臺放送、子弟演練、戲班演出等傳播渠道,在臺灣北管戲「十三腔」與京劇的表演中,欣賞到崑腔曲牌演奏或戲齣搬演;然而真正讓崑曲在臺灣扎根成長,則仰賴於戰後播遷來臺的學壇教授與民間曲家們,在校園中教授曲學與成立社團薪傳,在社會上組織同期或曲集定期聚會唱曲,老幹新芽持續地開枝散葉,才維繫了崑曲命脈在臺灣的承先啟後。

  1950年代起在學者與曲友的協力合作下,許多高中與大專院校陸續成立學校崑曲社團,除「師大崑曲社」由焦承允先生(1903-1996)等教學外,其餘均由徐炎之(1898-1989)與張善薌(1908-1980)夫婦負責傳授。1987年6月,受業於徐炎之夫婦的蕭本耀、陳彬、宋泮萍、詹媛等大專院校崑曲社團的畢業校友,為薪傳推廣崑曲藝術,以及慶祝徐炎之老師90歲嵩壽,以崑腔又名「水磨調」成立「水磨曲集」,2004年後定名為「水磨曲集崑劇團」,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崑團。

  多年來「水磨」成員秉持「學而優則演,演而優則教」的精神,持續在校園與民間「以曲會友」研習拍曲,「以戲帶工」進行劇目教學與舞臺實踐,在「口傳心授」的「世代交替」師徒傳承下,老幹新枝、開枝散葉,已然成為臺灣崑曲藝術教育的主力軍,承繼了徐炎之夫婦的崑曲薪傳志業。尤其多年來不遺餘力、無私奉獻的「元老級」陳彬藝師,更將徐師和師母的教學「分工」合而為一,一手包辦從識字正音、潤腔行調、打板數眼、唱念口法等度曲要領的掌握,以及身段作表習練與舞臺走位等的調教與打磨。

  正是由於陳彬藝師與「水磨」成員的用心傳習,才使得張善薌師母傳授的《牡丹亭•學堂、遊園、驚夢》、《南西廂•佳期、拷紅》、《長生殿•小宴》、《玉簪記•琴挑》、《義妖記•斷橋》、《鐵冠圖•刺虎》與《孽海記•思凡》等折子戲,得以在臺灣崑壇上弦歌不輟,不斷復排演出。也幸有焦承允先生製譜輯錄的《炎薌曲譜》(1971),以及陳彬等諸弟子分工整理的各齣「身段譜」,才將1930年代張善薌師承南京名旦徐金虎與尤彩雲,展現部分「全福班」晚期劇藝風姿的「張十齣」被紀錄留存。

  從就學到任教都在指南山麓的我,因著「政大崑曲社」和崑曲締結了不解之緣,也和「水磨」有份格外深厚的情感。成立於1969年的「政大崑曲社」,正是由徐炎之與張善薌夫婦所指導,1970年公演〈驚夢〉以16位不同妝扮的男女花神「堆花」,蔚為轟動;1973年陳彬與周蕙蘋搭檔演出張善薌整理教學的《金雀記•喬醋》獨門劇目。我於1980年代考進政大,幾次到社團拍曲,然終是當了逃兵。1996年返校服務成為社團校內指導老師,林佳儀正是當時的社長;也見證了2004年陳彬、林逢源、宋泮萍與林佳儀等政大畢業社友成立「清韻曲社」,持續護持崑曲藝術的薪傳推廣。

  近年來陳彬藝師與佳儀等,著手整理徐炎之與張善薌夫婦的崑曲資料,陳彬藝師以多年親炙習藝與籌劃執行活動的實務經歷,註記了徐氏伉儷的傳習足跡與劇藝風華;而佳儀以嚴謹的治學態度,結合耙梳典籍、挖掘史料與口述訪談,整體建構出徐氏伉儷從大陸時期南北遷徙的崑曲活動,到在臺時期組織同好成立「同期」曲會,以及對校園學子與京劇藝人薪傳教學的崑曲生涯;進而又對度曲與擫笛雙擅的徐炎之,其清雅舒緩、嫻熟各行當腳色聲口的曲唱特點,以及口風飽滿厚實、善於托腔保調的笛藝技巧進行分析;也將張善薌傳承劇目的服飾穿戴,神情作表與唱念講究進行細緻紀錄。

  現今佳儀與「水磨」成員將《崑壇清音--徐炎之、張善薌的崑曲生涯》專書付梓出版,讓我們能夠從書中全面瞭解徐氏伉儷的崑曲事蹟與藝術造詣;更由此向兩位崑曲前輩致敬,感念他們對臺灣崑曲藝術「深耕/生根」的用心付出與深遠影響。

  *本文作者現為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所教授

後記

二十年的醞釀】/林佳儀

  ⓪年少的困惑


  徐老師的書,總算能夠面世了!現在回想起來,從心裡的一絲疑惑算起,也有二十年了,幾乎伴隨著我學術生涯的成長!

  1998年夏天,我從政大中文系畢業,因是政大中文碩士班的新生,還住學校宿舍,過了一個充滿崑曲的暑假!因為,水磨曲集「紀念徐炎之先生百歲冥誕」的演出排練,就在學校附近的國光藝校,我雖然只演出《爛柯山•癡夢》的衙婆,但三天兩頭地往排練場跑,看著周志剛等諸位老師排戲,也看著許珮珊學姐忙進忙出。我問珮珊學姐還有什麼需要幫忙?學姐讓我協助系列活動中的「崑曲藝術研討會」事宜,我想要佈置會場,遂與系上同學們手工拼貼,做了二塊看板,一塊是徐炎之伉儷的照片,一塊是百年冥誕活動的報導,我覺得少了些什麼,就問陳彬老師:「有沒有徐老師唱曲的錄音?」於是,會議的休息期間,播放著徐老師在曲會唱〈見娘〉的錄音,就算與會者未必知道那是徐老師的聲音,但對我而言,總算有點徐老師的感覺了!我生也晚,未得親見徐老師,不像參與活動的其他長輩,徐老師常駐他們心底,不需假借文物與文獻。

  當年「紀念徐炎之先生百歲冥誕」系列活動,大家聚焦的是「崑曲」,而我卻執念在徐老師。徐老師在臺灣傳承崑曲的貢獻有目共睹,弟子心目中,「徐炎之」與「崑曲」幾乎是劃上等號的,因此,辦一系列盛大的崑曲活動,是共同的心願。當年的熱鬧與深受矚目,烙印心底;但我總覺得徐老師個人,在活動中未盡彰顯,除了座談會上發言者多會提到徐老師,演出劇目中〈遊園〉果是當年師母傳承的版本,似乎也就這樣了。活動結束後出版《紀念徐炎之先生百歲冥誕文集》,我才從第一輯的紀念文,知道徐老師及師母當年傳承的諸多情事,那些文章寫得真誠而又生動,總算滿足我認識徐老師的心願。至於徐老師及師母怎麼學起崑曲,他們唱曲、笛藝、表演,究竟如何,在系列活動中,我也沒聽聞多少,這點小小的疑惑,隨著活動結束、隨著開學,漸漸擱置了!但我繼續唱著崑曲,後來成為水磨曲集的團員,博士論文研究清中葉蘇州曲家葉堂的《納書楹曲譜》,總之,生活及研究,都少不了崑曲。

  2010年夏天,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生葉敏磊,到臺灣收集崑曲資料,我們談起徐老師,她分享了幾張1930年代《中央日報》的報紙檔案,我們找了蕭本耀老師、林逢源老師,數位化一部分徐老師唱曲的歷史錄音。當時,敏磊的熱切,以及此前未留意的資料,倒是讓我稍稍動心,覺得可以做點徐老師相關的研究。時間推移到2012年,水磨曲集崑劇團成立二十五年了!那年的活動主軸是「萬里巡行―周志剛先生傳承崑曲經典作品展」。演出後的團務會議上,可能因為「水磨25」文宣品特別放上徐炎之、張善薌伉儷的照片,也因為蔡欣欣老師才在香港城市大學發表〈「生根/深耕」二十五載--致力於崑曲教學與劇目傳習的臺灣「水磨曲集崑劇團」〉,討論了師母的〈佳期〉身段,我忽然問起:「怎麼都不做徐老師及師母的戲?」於是團裡著手規劃2014年「崑壇清音--徐炎之、張善薌傳承崑曲作品展」的演出。

  有回與許珮珊學姐討論,關於徐老師及師母的傳承與表演,除了蔡欣欣老師的文章,真正涉及的很少,學姐說:「沒有人做,我們就自己做!」當下也就說說罷了。真正的臨門一腳,是徐亞湘教授邀請我參加「第二屆台灣戲劇(曲)史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某個週末的早餐時間,我靈光乍現,索性來寫徐老師及師母的崑曲傳承與表演吧!於是〈娛樂、表演與傳承--徐炎之、張善薌崑曲活動研究〉,在2013年6月宣讀;修改後題為〈論徐炎之、張善薌在臺灣的崑曲薪傳及表演特色〉,順利在核心期刊《戲劇研究》第13期(2014年1月)刊登,一路忙到12月,「崑壇清音--徐炎之、張善薌傳承崑曲作品展」的演出也圓滿完成,本想將演出錄影搭配小冊子出版,但團務會議討論時,大家覺得不足以彰顯徐氏伉儷的貢獻,幾經討論與共同努力,才有如今《崑壇清音―徐炎之、張善薌的崑曲生涯》這套一本書、四片光碟的出版規模。

  ⓪水磨的功夫

  身為徐氏伉儷生命史的撰稿者,以及傳承作品展的策劃製作者,從2012年發想到出版,前後經歷五六年,出版之際,回顧二十年來的醞釀過程,更要藉此一角,表達誠摯的謝意。

  首先感謝徐氏伉儷的孫輩,由徐鵬程及蔣明先生代表,支持生命史之出版,並同意收入歷史錄音。我生也晚,無緣親炙徐老師及師母,卻在撰寫論述及製作節目之際,深深感受到徐氏伉儷在學生心目中的份量。感謝諸多徐門弟子的支持,無論原本是否相識,只要說出徐老師,可謂無往不利,他們知無不言,不厭繁瑣,或是提供資料,或是暢談往事。2014年「崑壇清音--徐炎之、張善薌傳承崑曲作品展」的演出,邀集諸多徐門弟子共同演出,張厚衡老師、王希一老師特地自美返臺參與,前輩曲友們數十年的深厚情誼,是演出之外的美麗風景。尤其感謝陳彬老師、王希一老師,他們除了耐心回答我各式各樣的問題,辨識照片中的人物,更是合力完成身段譜,我這才知道,從當年張惠新老師發起,到如今完工出版,竟也歷經四十年的歲月,如今總算了卻一樁心願!此次出版,考量生命史篇幅,以及數位檔案易於連結劇照展現身段,故僅將〈遊園〉身段譜附於生命史,其他十齣連同精選劇照,收入附件光碟。

  還要謝謝水磨曲集崑劇團的老師及姐妹們互相砥礪:陳彬老師細心校訂,說對徐老師的事「敢不費心」,當我借住她家共同校稿,管吃管住,她還說當年徐老師及師母正是如此;宋泮萍老師自擔任2014「崑壇清音」演出製作人起,對出版就鼎力支持與關心;謝俐瑩、吳曉雯協助DVD製作,陳文慧負責身段譜排版,許書惠則掃描照片、整理年表,以及周玉軒、陳安安共同討論。謝謝多年合作的大遠景錄影攝影公司鼎力相助,初次認識的其澤有限公司張慧宜小姐熱心協助光碟盒製作,豐聲影音協助處理張善薌女士〈刺虎〉歷史錄音;還有二度合作的秀威資訊科技編輯部經理鄭伊庭小姐,共同討論出版細節,並耐心處理各式編排發行事宜。以及我的學生張元昆協助繕打簡譜,馮馨元、丁敏雰、楊欣鎔、魏郁庭協助整理資料。我還深深慶幸,醞釀二十年,拜近年報刊資料庫之便,得以檢索徐炎之伉儷在大陸時期的活動印記,從南京時期的諸多崑曲活動,方才有本書之重要觀點:凝結在一九三○年代的表演風格」,徐氏伉儷傳承之表演,於當今崑壇之獨特性正在於此;寫作初期,王安祈教授特別看重這點,讓埋首整理文獻的我興奮不已。謝謝安祈老師邀我2015年共同執行「曲復敏生命史保存計畫」並出版專著,該次經驗對我撰寫出版徐炎之伉儷生命史頗有助益。

  承蒙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崑壇清音:徐炎之、張善薌的崑曲生涯》出版經費;DVD收錄之2014年「崑壇清音--徐炎之、張善薌傳承崑曲作品展」演出,則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補助。衷心感謝徐炎之先生後代、演出參與人員、紀念文章作者等,無償授權出版。感謝洪惟助教授將本書收入《崑曲叢書》第四輯,且配合出版時程,先行題寫序文。感謝曾永義教授題詩賜序,並特別以手稿形式呈現,多年前曾老師就提過應該為徐炎之先生立傳,如今總算因緣具足。感謝蔡欣欣教授始終關心水磨曲集的活動,當我2013年宣讀研究徐氏伉儷的論文,欣欣老師就擔任討論人,終能邀她為新書寫序,並出版期待已久的身段譜。此次出版,由於既有專書,又有DVD,資料光碟的身段譜更是繁瑣,書及附件並置的考量,我們經驗有限,雖然盡力而為,畢竟難以周全,一路行來曲折顛簸,幸得眾志成城,順利出版。

  謹以此套出版品

  紀念 徐炎之先生120歲冥誕

  張善薌女士110歲冥誕

  並追記一段可能被遺忘的崑曲發展歷程
  
林佳儀謹誌
  2018年12月
 

內容連載

民國38年(1949),漫漫長路、顛簸艱辛,徐氏伉儷一家四口,總算渡過臺灣海峽,在臺北團聚安頓,這年徐炎之51歲,張善薌則是41歲。徐氏伉儷的後半生都在臺北,這裡是他們崑曲活動的新據點,張善薌耕耘了30年,徐炎之努力了40年,張善薌即使在病榻上,還向朱惠良口述〈琴挑〉身段,徐炎之生平的最後一個活動,則是銘傳商專崑曲社難得的彩妝演出。
 
相較於民國38年來臺的居民,有的借住在學校、寺廟,或者在城牆邊、古建築裡克難搭出一間房子,徐氏伉儷是幸運的,徐炎之任職於臺灣省鐵路局,張善薌擔任臺灣電力公司管理員,不但工作很快穩定下來,還有宿舍,這是位於和平西路二段26號的一幢日式房子,地處市區,來往交通便捷,直到徐炎之晚年,才搬到附近潮州街的公寓。
 
徐炎之在臺北安定下來後,又想著崑曲活動了!但是,上海、南京、重慶熟悉的曲友,多數沒來臺灣,現在要上哪裡找人一起唱崑曲?除了互相詢問,還可在報紙刊登啟事,過不了多久,徐炎之就與陳霆銳、周雞晨共同發起曲會,第一次的聚會,是民國38年(1949)9月4日在臺北陳霆銳律師公館舉行,當天到場的還有李宗黃伉儷、陳永福等,雖然只有十多位,拍板唱曲,也著實熱鬧了一個下午,此後定期聚會(每週,或者隔週),以清唱為主,偶有演出,這個團體,名為「臺北市崑曲同期」(習稱大同期、大曲會)。來臺的曲友,後來又成立的一個曲會團體:民國42年(1953)夏煥新、焦承允等發起的小集,於民國51年(1962)正式署名「蓬瀛曲集」(習稱小同期、小曲會),後來焦承允手抄曲譜出版,也稱《蓬瀛曲集》。這兩個曲會,至今依舊在週日下午以曲會友,但錯開週次,以利曲友參加。
 
徐炎之不僅是大曲會的發起人、主持同期長達40年,更是綰結曲會的重要力量,如:民國45年(1956)曲會七週年的餐敘,由狄君武、俞良濟、徐炎之、張振鵬等四人聯名具柬,徐炎之是主人之一;若暑假徐炎之到美國探望兒孫,曲會甚至歇夏。尋常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則是:徐炎之早早到了曲會,拿著簽名簿,協助主人招呼客人唱曲,如果客人簽了名,不寫要唱的曲目,他就追著問,有的曲友想提早離開,說「不唱了吧!」他就說:「那你先來唱!」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56
    $383
  2. 新書
    68
    $463
  3. 新書
    85
    $578
  4. 新書
    85
    $578
  5. 新書
    88
    $598
  6. 新書
    9
    $612
  7. 新書
    9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