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序
福財乃高雄大社子弟,生於斯,長於斯。童年可說多彩,閒暇時與玩伴抓泥鰍、釣青蛙、打陀螺、焢土窯、玩尪仔標;黃昏看布袋戲、三奶廟口聽講古、剖甘蔗。這就是我可愛的家鄉──三奶壇(大社)。
福財受鄉親鄰里肯定與託付,曾任村長、鄉長、縣議員,以及青雲宮董事長。這些服務經歷,讓我思考與體認到地方文史資源保存的重要性。從事這項千秋事業的具體作法很多,我認為編撰廟誌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專門著作,在文獻研讀與田野調查的基礎之上,透過深入淺出的文字及精心拍攝的照片,能條理清晰的記錄與論述廟宇、土地、信眾三者之間,各種互動密切、緊緊相依的關係。更重要的是,捧讀此書,青雲宮全體董監事與信徒無不感到喜悅與自豪。原來,我們看似尋常的生活中,有著這麼多精彩絕倫的故事,值得大社子弟不斷傳頌。
這些與「天、地、人」相關的故事,包括了青雲宮的神農老祖與其他神尊,建築藝術、信仰文物、年中行事、南巡繞境、分靈子廟、靈驗事跡等等,凡此涉及神明、儀式、祭祀圈、神蹟等議題,屬「天」者。青雲宮的創建發展與在地互動,文化活動與公益事業等等,凡此圍繞高雄大社而來,屬「地」者。最後,青雲宮的人事組織及兩岸宗教文化交流等等,凡此與組織、團體有關,屬「人」者。這三者間千絲萬縷、融洽無間的纏繞著,任何分割都只是論述時的權宜之計而已。本書有別於常見的廟誌,而以「神農炎帝信仰文化誌」自期,涵蓋民間信仰中之宗教學、人類學、社會學、文學、美學、史學等學術領域,尤可見其成書不易與撰寫團隊的學術能力。
中山大學中文系羅景文老師所率領的撰寫團隊,完成此千秋事業,足知其志在保存、發揚地方文史。廟誌出版有日,羅老師索序於我,藉此論撰寫艱辛,兼抒大社鄉情。
陳福財謹誌於高雄市大社區青雲宮
歲次戊戌年荷月
作者序
當我們一同走在朝聖的路上
2018年(歲次戊戌)對於民俗咖來說,是相當熱鬧精彩的一年,除了每年固定在媽祖聖誕前後的相關慶典與遶境進香活動之外,今年剛好又是三年一次的香科年。因此,從國曆4月(農曆2月)到6月(農曆4月),幾乎每週都有重要的信仰活動登場,10月底還有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其豐富程度令人目不睱給,也不斷招引著民俗咖的熱血基因,真讓人心癢難耐。筆者每每見到各類傳播媒體對於這些民俗活動的宣傳介紹,乃至於現場直播,多希望自己也身在現場。雖然最後不免有未能成行的惋惜慨歎,但總也知道自己另有任務在身,而這任務即是《高雄大社青雲宮神農信仰文化誌》的編撰工作。
終於,到了這一刻──儘管「行百里者半九十」,往後仍有不少工作尚待進行,但在能撰寫序言的當下,心情仍是無比激動,這代表著我們四年多來關於《高雄大社青雲宮神農信仰文化誌》的編撰工作能有階段性的成果,這真是得來不易。筆者每次進廟第一件事,便是向老祖(神農大帝)稟報編輯團隊的工作進度,以及我們所遭遇的困難。在延長計畫的這兩年裡,筆者總是愧對老祖的寬宥。因此,每次的工作報告宛如請求赦罪般的告解,但說來奇怪,老祖的慈悲靜聽,總是能讓人心境逐漸平和,找到繼續前進的原動力。感謝老祖對我們的保佑。
回顧青雲宮自康熙36年(1697)迎請神農大帝(開基二大帝)金身來臺,這320多年來的發展歷史,其中人事多有變遷,廟貌亦歷數次變化,雖然過去文物史料保存觀念尚未健全,但多年來陸續積累的文物、史料與檔案亦有可觀之處。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未被整理記錄的人事變化與史料檔案,也將逐漸湮没,日後不僅無法述往事,亦無法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因此實有編纂青雲宮廟誌的必要性。
正因為這個原因,實踐大學高雄校區觀光管理學系張景棠教授(現為該系系主任)於2012年6月邀請筆者撰寫青雲宮廟誌。筆者當時因入伍服役,而未能立即著手進行,卻也與他及廟務人員多次懇談,交換彼此的想法。在張教授的大力介紹與推動之下,促成本編輯團隊於2014年3月18日與青雲宮正式簽訂「《高雄大社青雲宮神農信仰文化誌》編纂計畫」合約,於4月份正式啟動計畫。筆者在此非常感謝張景棠教授居中薦舉,以及日後對於廟誌編輯所給予的大力協助。
《高雄大社青雲宮神農信仰文化誌》的完成,首先要感謝青雲宮董事長陳福財先生的信賴與支持。董事長相當尊重編輯團隊,總是希望我們能放心且放手去做,並請廟內執事人員盡可能地協助我們。每當筆者於董監事會會議上報告工作進度時,董事長總是帶領董監事委員們給予團隊熱烈的掌聲和鼓勵,即使是編纂進度落後了,他也總是勉勵我們「做得快,不如做得好」,一再鼓舞團隊士氣。沒想到,就這麼一晃眼,計畫又延長了兩年時間,真的要感謝董事長對廟誌編纂團隊的寬容。感謝楊居瑞總幹事的全力支援,總幹事是編輯團隊聯繫廟方的主要窗口,他平時已忙碌於廟中大小事,時常為了協助廟誌團隊,放下手邊正在處理的事務,卻又毫無慍色地從容調度,令人相當佩服。感謝道教青雲宮圖書館李志雄館長的協助,大方無私地分享他所珍藏的檔案和資料,為編纂團隊提供堅實的史料基礎。感謝青雲宮前總幹事,現任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陳清和秘書長,他總以他豐富的閱歷,為我們補足自身缺漏的歷史訊息和時空背景,並熱情提供青雲宮兩岸交流活動資料。感謝青雲宮董事洪瑞德道長和許丁春里長,分別在醮典祭儀、南管活動上的指導。當然,更不可或缺是青雲宮全體董監事會委員,以及廟中辛苦的執事人員,如李美錡小姐、蔡志佰先生、黃茂寅先生等眾人的協助,成為編纂團隊非常重要而堅實的後盾。
在此要特別感謝辛苦投入的編輯團隊,這是個小而精美的高效率團隊,主要成員包含筆者在內,始終只有三人。這樣的小團隊要面對青雲宮大跨度時空所積累的資料、豐富多元的祭典與活動內容,以及多樣的宮廟交陪關係,並不容易從容面對,也因此延長了執行時間。所幸,大家都有相當明確的責任意識,卻又能機動地彼此協助,人數不多卻眾志成城。感謝中央大學中文系鄭芳祥教授願意與筆者一同長時間的投入,他總是自謙相當資淺,但他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果卻一點都不含糊,超乎預期。感謝計畫前期的助理陳子崡先生,逐一整理檔案史料,辛苦建立編纂廟誌的基礎。後兩年則感謝助理盧仕融先生臨危受命,仕融雖為助理,但他所付出的心力早已超出應有的範圍許多。我們一同熬夜田調、爆肝寫計畫,也曾揮汗如雨地在神龕裡拍攝神明尊容,就連他去北京大學就讀碩士班也要分心處理廟誌工作,甚至是回臺灣短暫休養,也被計畫從早纏到晚。若因為他投入廟誌的忙碌,而導致他在家庭和個人情感上的損害,筆者要負擔相當程度的責任。也要感謝幾位曾經協助過本廟誌的助理,如梁秀睿先生、楊嘉凡先生、梁淞棋先生、顧乃嘉小姐、陳沛璇小姐、黃中怡小姐,謝謝你們的幫忙。
感謝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柯榮三教授,以及成功大學中文系李淑如教授的費心審查,兩位委員均細膩剴切地指出廟誌缺失,並建議修改方向。我們雖努力修正,但仍有未盡之處,這將是我們持續精進的原動力。感謝中山大學產學營運及推廣教育處的陳瑞煌先生和劉軒攸小姐,他們總是在行政方面上給予諸多協助和便利。感謝鄭文良先生所帶領的正友設計公司團隊,為我們克服美編及排版問題,並不厭其煩地接受我們再三修改,以及計畫延誤所帶來的時間壓力。當然,筆者也要感謝內人佳霖費心操持家務,照顧兩個幼小的孩子,讓筆者能安心出外田調、撰寫廟誌,這點筆者始終銘記在心。筆者的孩子翊紘總愛在半夜醒來尋找父親,甚至是跟著筆者夜宿於書房。為了不讓孩子打地鋪,筆者總想辦法在他將醒未醒之際,細細慢慢地匍匐回床上裝睡,小子總會覷眼偷看。這樣的父子諜對諜時常上演,筆者卻多落居下風,廟誌只好在安撫孩子之後,在深沉的夜裡繼續接寫,這真是既甜蜜又讓人煩惱的負荷。
這部《高雄大社青雲宮神農信仰文化誌》並非僅是編纂團隊努力的成果,更是神農大帝(老祖)神威顯赫之庇佑,以及青雲宮全體成員及信眾所共同創造的成就。如果說這四年來,眾人為撰寫廟誌所投入的心力,亦如洗滌身心般的朝聖儀式的話,真心感謝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你們,與我們一同走在朝聖的路上!
羅景文謹誌於西子灣海天一色樓
2018 年5月
導讀
凡例
1.《高雄大社青雲宮神農信仰文化誌》(以下簡稱「本誌」)所列地名及建置名稱,採用當時名稱,並附加現今地名,以符合歷史變遷。
2.本誌文中數字如千位以上之整數、不完整之餘數或約數、人物年齡及人數、農曆正月十五日以前之農曆時間記數,以及屆、次、項、位等採用國字,如二億三千萬、正月初九、二百餘人、第二屆、共九十年、三位。而年代(含中國歷代年號)鐘點時間記數、完整之數字,以及部、冊、卷、期等使用阿拉伯數字,如康熙56年、20世紀70年代、12,350冊、26卷1期、國道1號、省道臺3線、縣道176線、鄉道高12線。引文中若有數字,則依原文格式引用。
3.本誌採事件發生之當代紀年,並加註西元紀年。明鄭時期之前使用西元紀年;明鄭時期以明永曆紀年,例如明永曆12年(1658);清治時期以清代紀年,例如清康熙56年(1717)、同治元年(1862);日治時期以日本年號紀年,例如日本大正12年(1923);終戰之後以民國紀年,例如民國65年(1976)。若有干支紀年則附註於西元紀年之後。
4.本誌引用資料均加註解,標明出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及頁碼。
5.本誌所用之照片或圖片,多為編輯團隊羅景文、鄭芳祥、盧仕融三人所拍攝,為免註解繁瑣,不一一註明。然若非本誌編輯團隊所提供,則註明出處。
6.網頁資料之網址出處及檢索時間,詳見各章註腳所載,不再重錄於「徵引書目」中,以免徵引資料繁瑣。
7.書籍、報刊、電影、音樂專輯、戲劇(曲)等名稱,以雙箭號《》表示,若為單一篇名、曲名、幕名,則以單箭號〈〉表示。在行文中,書名和篇名連用時,省略篇名號,如以《莊子.天下篇》表示。研討會、畫作、網頁資料則以單引號表示「」。如載明資料出處頁數,則以頁103或頁36-45表示。
8.本誌一律採用正體字,如「臺灣」、「臺北」,惟古地名或舊稱如「台江」,則依過去慣例使用。引文中若有「台」字,則依原文格式用法。
9.圖表序號以章節及流水號兩碼表示,例如「圖1-5」表示為第一章第五張圖。
10.本誌工作分配如下:第一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九章、第十章,為羅景文所撰;第二章、第三章、第七章、第八章,為鄭芳祥所撰;由羅景文負責聯繫事宜,並總其成;盧仕融為執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