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毒性愛情裡,沒有人是贏家
「妳就跟他分手嘛,這種爛咖有啥好留戀?」馬尾女孩勸著眼前的好姐妹。
『我知道他不應該動手,但是……』短髮女孩一臉憔悴,細數對方所做的「彌補」以及「道歉」,試著說服朋友(更是說服自己),那傢伙並不是大家認為的壞蛋。但她沒發現僅僅三個月,過去開朗的她已經不再露出笑容,取而代之的是焦躁、沮喪與自卑。
另一個場景在晤談室中,已經進行三次諮商的男人低著頭。
「明明付出這麼多,但昨天吵架時,她說我比不上正在追她的小主管……」
「哎,或許我真的不夠好吧,控制情緒能力太差,才又惹她生氣。」
「就像她說的,我太愛亂想、不信任她。哎,我實在很糟糕。」
這個案有著自己的事業,公司雖然小但逐漸上軌道,在朋友眼中是風雲人物。但此刻像是做錯事的孩子,跟我「懺悔」著自己各種缺點。
人們天生就有著接近別人的需求:尋求保護、找尋歸屬,並對特定對象產生強烈的情感連結(注1)。愛情伴侶,便是我們長大成人後,冀望得到的一座避風港(注2)。用來在疲累、挫折時停靠休息,讓身心得到補給與照顧,更有力量與勇氣來面對世界。然而,並非每個伴侶都能提供滋養,不但無法給予穩定支持、溫暖涵容,甚至成為生活壓力源;彷彿黑洞默默吸取我們的能量,暗中破壞自我價值的地基,只為滿足他們歪曲且不自知的心理需求。
面對這些「爛桃花」,為何無法輕易斬斷,甚至愈陷愈深?或許你會幫對方講話、期待他為你改變;接受聲淚俱下的道歉(然後再次被傷害),或相信他再三保證(卻從未實現)的甜蜜言語。逐漸地,原本關心的親友開始麻木(因為勸你都無效),而你的自信與自尊已被掏空(因為他讓你相信,都是你的問題),最後,孤獨的你更無法離開對方,成為隨之操弄的棋子。
這本書除了用清楚的三十個行為指標,幫你判斷是否遇上「惡情人」,更詳細剖析他們的「毒型人格」是怎麼回事,並在你心中出現「塊陶啊」聲音時,知道該如何斷開孽緣、療傷自己。書中的詳細描述與實用技巧,與我個人的諮商工作經驗頗為相似,非常推薦在愛情中受苦,或覺得「好像哪裡不對勁」的你/妳,透過本書來找到真相。
最後,如果發現自己好像擁有書中的「毒型人格」,也別挫折或森七七,因為在這種毒性愛情裡,沒有人是贏家。惡情人並非邪惡,而同樣在受苦。不妨透過心理諮商協助,踏上穩定關係的新旅程。
注1: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2nd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注2:Hazan, C. & Shaver, P. R.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522-524.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婚戀平台愛情教練、GQ百萬人氣部落客)
推薦序
走出愛情裡的迷霧
能等到與看到這本書出版真是太棒了,一定要特別推薦!因為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收藏的經典,作者整理了滿滿的案例,讓受過傷的我們有方法去理解那些導致我們認知、情緒崩壞的對象,也有方法幫助我們好好退場、好好療傷。同時也深刻提醒:我們是否是別人眼中的毒型人格的惡情人?能不能戒掉一些愛情裡的壞習慣?
雖然這本書寫的是愛情,標題是情人,事實上書裡所整理的毒型人格特質和違常的行為模式就這麼四散在我們的生活圈,每個人的人生中都可能遇上幾個,不一定是情人,可能是你的家人、你的同學、你的工作夥伴、你的老闆,也可能是你的員工、你的學生......甚至是不在你生活圈中的陌生網友。不管你多麼會自保,還是有可能遇上一、兩位(篩選不了),機率之大連我都驚訝。
我們常認為人性本善,若發生什麼衝突,一定是我誇大了,是我誤會了,是我錯了⋯⋯我們默許他們傷害我們的自尊,讓我們的自我價值漸漸崩壞。
所以我們得提高警覺,覺察我們所處的困境,不論對象是誰,只要與我們密切互動,我們就可能被影響。提高警覺的用意在於:看清局勢,保護自己。
我特別喜歡作者一開始便整理出三十個紅燈警訊,這三十個語言與行為模式大範圍的點出「沒錯!你正面臨一場該正視與處理的危機之中。」更一步一步解釋來龍去脈,讓你明白互動關係裡情緒勒索、道德綁架與被形塑成加害人的歷程。
只要有能力覺察,就能避免後續衍生的問題,一旦發現不對勁的狀況,就能避免自我被操控的結果。
我們還需要明白一件事,有些帶著「毒型人格」的人……也許不是天生,而是過去受過的傷或受到的教育所導致,他們渴望「愛與信任」,卻不斷使用負面的方法來考驗「愛與信任」,一次又一次,扭曲再扭曲。因此這本書也提醒大家:該多多學習關於愛情的好習慣。
關於變態心理學,不能只有少數專業人士熟識,我認為應該被推廣成為全民具備的常識,目的不只是用來保護自己,更能理解、接納、用愛關心他人。希望我們的生活能因此變得更美好。
貴婦奈奈(諮商心理師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