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A Bad Habit 一個不良嗜好的養成
感謝台灣文化界感染了我,養成了這個不良的嗜好!
2016年的夏天,我辦了一個七十歲的生日宴會,用心選了七十個人來跟我同慶。人生七十才開始嘛!
回想我在台灣四十年中,有三十年的藝文連結。超過半數的來賓都是文化藝術界的好朋友,老、中、青都有!三大美術館館長、策展人、基金會執行長、藝文大老,當然還有在竹圍工作室打拼過的藝術家們!大家熱鬧了一夜之後,我真的很驚訝,這樣的聚首,證明我這四十年活得很有意義,藝術讓我的生活充滿樂趣!我於是開始著手整理這些年參與的文化脈絡,但面向太多了,還是從最早的藝術收藏開始談起吧!
我是從視覺藝術開始喜歡台灣的。
在二戰後的香港,接受傳統中英文化教育長大的我,是很複雜的:在廣東中山長大的爸爸,愛好傳統古物及瓷器,而受香港英式教育的媽媽,只喜歡歐美洋化的品味!我唸的是義大利修女學校,然後到美國唸經濟發展、副修歐美藝術史,可是從來都不動手做!(因為從小學就被告知沒有天份:小學到高中,我的美術老師從來沒有一句讚美,家教的古文老師也說我的字不好,國畫一定沒有機會了……可是我還是對不平凡的藝術創作充滿熱愛。)
畢業後嫁到台灣受日本教育影響的大家庭,我自知對東方文化深度不夠,壓力很大。但是1976年在台灣美國人士的引介下,很快地就看到台灣一些藝術家跳脫傳統華夏風格的作品,非常新鮮!於是我開始用少少的私房錢去購買,現代水墨中那種特別的意境與西方抽象的表現看似雷同,可又不一樣。八○年代初有人介紹我認識一群台灣年輕藝術家,從國外留學歸來,跟我有共鳴的話題和生活方式。我在他們的帶領下,到當時新興的展演場地、另類空間去遊盪。我因此從文化藝術的界面,慢慢地開始理解台灣這塊土地上很多獨特的風情歷史。
這本書中收錄的台灣現代視覺藝術作品,都是我用私房錢收購回家,再每天慢慢的分析、學習、欣賞,它們是我心靈的糧食。我後來投入藝術創作,和藝術家一起介入藝文環境的發展,這些作品可說是源頭。今年我仔細地檢視這一百多件作品,過程中拉出回味無窮的記憶,難以用三五句傳達。只希望讀者透過我的文字和影像,能感受到其中一二,並藉由這些作品去摸索台灣過往的點滴,理解當年的熱血藝術工作者他們的思考、他們的掙扎、他們的不滿以及他們的嚮往。因為他們的創作正好對應到我當下的煩躁與不安,讓我從中找到共鳴及希望。
這一百來件的收藏品,每件都有獨特的內容、創作背景,以及我和藝術家的交誼,真是難以分類,但最重要是和我購買當下的心境有關。我因此嘗試用個人的角度來回顧台灣過去四十年的變化,並把這四十年用四個時間區段作為章節的分野:我1976年移居來台,當時台灣還在戒嚴時期,傳統的華夏文化已經受到歐美現代藝術的影響,展露中西交融的氣象,也讓我這個洋媳婦找到自己的定位;1986年後的十年,解嚴後社會氣氛大大的改變,加上大量從國外求學回台的藝術創作者,以各自的能量推展出台灣藝術環境的新框架,我也跟著他們一起成長與打拼。再來是1996年後,社會開放與經濟穩定,國內外資訊的交流更是頻繁,藝術家們關注的議題相對多元,媒材、空間、創作領域的藩籬逐漸消融,各類型展覽如雨後春筍一般活力四射,真是一個風起雲湧的年代;但是2006年後,又到了一個資訊快速消費的時代,藝術家面臨提升能見度的大考驗,新新人類只好發揮創意,各自找出凸顯自己特色的方式來表達其專業性,藝術的市場已經難以給予比較有理想性的藝術理念存活的空間。
台灣最獨特的地方在於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它混雜後產生的在地風格。藝術家們更是去反映、記錄、創造這些文化內涵的煉金術士!我非常希望透過這一本書去分享這些有理想的藝術家對這片土地的重要性,更希望讀者們也能用欣賞、收藏的方式來鼓勵新一輩的創作者堅守他們的崗位,創造出更多別具心思的作品與社會對話互動!
希望大家耐心看我的故事,從中理解這些作品、這些朋友,如何是我的能量活水。我常常對朋友說:我有一個不良嗜好!我不打麻將、我不逛街、我更不買包包、不買名牌。可是,碰上有創意內涵的藝術家、不買感動我的作品,我會覺得很難過,我的手會癢!
感性的人生多美好!哈哈!四十年前在新加坡做經濟發展分析的左腦,來到台灣被文化界啟動了右腦,養成了一個「不良嗜好」,我現在真的一點都不理智了?!
他序
欣於所遇
無窮的精力、為台灣當代藝術竭力發聲,以及帶著濃濃香港口音、中英文交雜的國語腔調,是筆者對於竹圍工作室負責人蕭麗虹老師的第一印象。2016年因緣際會參與了蕭老師四十年收藏作品彙整的工作,因此與她有了更進一步的接觸及瞭解,這才知道許多藝文圈內人口中有求必應的「媽祖婆」,其實有一段非常特殊且極具「可分享性」與台灣藝術的交融經歷。
國內許多位重量級的藝術家,如:董陽孜、莊普、吳瑪悧、袁廣鳴等人,他們早期個展的被典藏,都是蕭麗虹老師用她口中的「買菜錢」來收藏的。當時的蕭老師已經開始接觸藝術並且創作陶瓷作品,收藏對她來說一方面是自己喜歡現當代藝術、欣賞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另一方面是用她自己的方式在鼓勵藝術家創作,就這樣一路跟隨著藝術家的創作脈絡收藏累積,累積到她的另一半開始半開玩笑的阻止她繼續購買,但同時間也被她影響,開始投入比較大筆的資金進行藝術品收藏。「其實我收藏的作品都不大,因為只是用不影響家計的金額購買。」蕭老師回憶說。在當時只是出於一種鼓勵的心情,以最實際的方式來支持藝術家,但幾十年的累積下來,超過上百件且件件都跟她有互動故事的收藏品,成了記錄台灣現當代藝術發展的另一道軌跡。
當年她遠渡重洋嫁到陌生的台灣來,幸有一個體貼且大度的婆婆帶領著她,鼓勵她學習花藝創作、參觀藝文展覽來藉以適應台灣寂寞沒有朋友陪伴的生活,也因此讓她打開了另一扇與藝文接觸的窗,看見了一個全新的天地。當年那些用「買菜錢」所收藏的藝術品,現在有許多作品的價值已經遠超當年,甚至有些可以用珍稀來形容。筆者於2016年初春得幸參與此批作品的登錄與整理工作,對於每件作品背後的故事,蕭老師都如數家珍,當時就覺得如果將這些口述記錄下來出版,一定是非常精彩且珍貴的史料與記憶。
「回頭想想我人生的經歷,藝術在不同的時間用不同的方式支持、陪伴著我。」從最早用藝術欣賞的方式來排遣遠嫁他鄉的寂寞,後來以藝術創作來滿足對生命價值與理念的實踐,到現在運營竹圍工作室來成就對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使命,而未來這個使命的延伸,希望透過本書的出版讓更多的人能參與及認同。其實蕭老師
「不良嗜好」的故事很單純,僅是一個遠嫁來台的異鄉人,在台灣落地生根,用她日積月累的有限能力,成就了推廣台灣當代藝術的大志業,而這個故事與經歷,蕭老師希望可以被複製,進而鼓勵更多的社會資源投入台灣當代藝術推展的領域。因此《不良嗜好:收藏台灣藝術40年》是蕭麗虹老師與藝術相遇的最佳寫照,也是每一個讀者關照台灣藝術的美麗範本。
財團法人文心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淑英
他序
不良嗜好,興奮地熬——蕭麗虹的四十年藝術收藏
有好久一陣子了, 每回在某展覽或藝術活動場合遇到蕭麗虹,她總是會反覆地提醒我—她正在整理資料,準備要出版一本「個人藝術收藏專輯」,希望我這個老朋友,秉著多年來對她的認識和理解,為這本專輯寫個簡短的文章或推薦序。對於這份邀約,我當然感到很溫馨和榮幸,但是在沒有看過樣書或書本內容之前,到底可以寫些什麼,我心中其實是既好奇而有點納悶的。
回想,認識蕭麗虹老師至今將近三十年來,我們確實有過很多樣、很長期,不同階段和不同方式的互動或合作,我對蕭麗虹個人的成就理解和角色認定,大致包括以下幾個面向:
一、藝術創作者——1989年,她因獲得北美館現代雕塑展的首獎而備受矚目,接著是1991年,她又在北美館舉辦了以「兩個世界」為主題的大型個展,這段期間,我剛好在北美館任職展覽組長,個人雖然不是雕塑大展和館內個展的評選委員,但在其參賽作品的裝置和個展的佈展過程中,雙方有很多的對話和互動,我對這位說著濃厚廣東腔中文的歐巴桑(或英語比國語流利的文藝貴婦),一路從「閒閒美代子」的家庭主婦轉為「專業藝術家」的角色變化,及其以陶藝造型元素作為議題詮釋和表現媒材的意圖和風格特色,也因此有了特別深刻的印象。
二、藝術行政者——1995年,蕭麗虹把她家產中一座荒廢的雞寮改造為「竹圍工作室」,除邀集陶藝專業同儕進駐,也就地開闢了當代藝術的替代空間,提供新秀展覽機會,於此陸續舉辦了很多獨具特色的展覽。當時的我,也以獨立藝評人身分,針對竹圍空間中諸多另類藝術型的展覽,持續做了幾年的觀察和不定期的評論。
三、國際串連者——1997年,我應北縣府之邀,與帝門藝術基金會合作策劃的「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展,是從地方性的「台北縣美展」脫胎出來一場超大型國際藝術對話展。當時我們把竹圍工作室和北縣文化中心、帝門藝術基金會、伊通公園並列為四個主展場,之後,竹圍工作室也在蕭麗虹的營運之下,陸續策劃了許多國際連線的駐地創作展,逐步展現了成為民營國際藝術村的一種視野和營運方向。1998年,她受文建會委託,進行全球藝術村的研究計畫,著實發揮了她國際連線的本事和長才。
四、文化運動者——2002~2003年這段期間,蕭麗虹除了營運竹圍工作室之外,還被選為「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理事長,而我則是她的副理事長。當時協會雖然在華山爭取到兩個免租金的小辦公室,但是並無其他任何公部門補助或會費可以運用,蕭麗虹理事長只好展現她挪用「買菜錢」做公益的本領來雇請協會專員,我則因沒有現金可以奉獻,只好自扮義工盡點棉力幫忙理事長執行會務,後來確定文建會將華山定義為藝文特區後,我們也就功成身退了。
五、在地與社區文化的營造者——竹圍工作室除了發揮當代藝術展演的替代空間和國際藝術村的功能之外,也進一步延伸出跨領域的連結,推動在地社區人文的重整與再造。2009年與吳瑪悧合作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就是一個結合在地居民、商家、學校、文史工作、都市規劃以及生態資源等專業工作者,所共同發展的文化行動。這個專案除了獲得第十一屆台新藝術獎的首獎,也得到了社會各方的肯定。
日前拜讀《不良嗜好:收藏台灣藝術40年》的樣稿,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蕭麗虹除了上面我所認知的幾個社會性的成就面向之外,竟然還長期且低調地扮演了我渾然未察的「藝術收藏者」這個角色,而且照她的說法,這個無法戒除的收藏嗜好,也正是啟動她一路從藝術的「買賣消費者」變成藝術的「創造生產者」,進而成為藝術「組織營運者」,乃至於社會「文化運動者」等多重角色的一股原始力量。從1976年至今,她的收藏資歷已超過四十年,一百三十餘件收藏品,從第一代的現代水墨畫到剛出爐的當代媒體藝術等,從書法、設計、雕塑到錄像裝置等,多樣涵納的內容正如藏品中的董陽孜書法《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所提示的意涵。蕭麗虹從頭自我限定,只能用「買菜錢」的一部分買藝術品,所以看得上眼的,也不一定買得到;但她已買到的,肯定都是自己看得很對眼,並對它們的藝術價值或時代意義,有所體認、別有感悟的。要不然,她就不可能對這群既多又雜的作品,如此地細數家珍,並對它們的作者及相關的社會時代脈絡,能夠一個又一個的娓娓道來了。
蕭麗虹以身體力行證明了,一種熱衷藝術收藏的個人不良嗜好,其實可以引發很多正面的社會效益。文末,借用陳奕迅同名歌曲〈不良嗜好〉裡的一段歌詞,獻給蕭麗虹,以賀本書的出版:
明明陋習也好,然而就是我喜好,
興奮地熬!
盈嘉文創創意總監/石瑞仁
專文推薦
與藝術同行的蕭麗虹
最近這幾年才知道,認識一輩子的藝術家蕭麗虹、藝術村推動者蕭麗虹、環境永續發展倡議者蕭麗虹和……我個人極不熟悉的……收藏家蕭麗虹,都是同一個人!她在藝術領域角色的演化,如今細細思量,實在都和她的藝術收藏,息息相關。
七○年代出於喜愛買進第一件藝術品,「感覺到作品蘊含的理想,我認同、我喜歡、我尊敬。」她從藝術家創作生涯早期的展覽就開始收藏他們的作品,對藝術家有獨特意義,認同、鼓勵之外,亦有為同好打氣的效用在。藝術收藏對她而言是尋找同行者,交流並共同成長的機緣。孩子長大之後人生空出了一些自我追求空間,家族財產因緣際會,讓蕭麗虹把竹圍的雞舍翻修成國內外藝術家們創作和生活的驛站,催生了世界馳名台灣第一代國際藝術村「竹圍工作室」。
在大家的既有觀念中,藝術收藏不是為了凸顯個人品味,就是意在累積資產,尤其二十一世紀的藝術市場不斷傳出令人炫目的銷售新高。2004年到2012年,當代藝術市場成長了564%(Adam,
2014),平均獲利為13.2%,狂超500大企業12%的平均水準,硬生生地讓藝術經典大師們,花了好幾世紀才累積到的成果相形失色,也刷新前一波印象派和現代主義大師的成長幅度與單價。但顯然蕭麗虹的經濟學學的不是市場派,而是經濟學家Stein(1977)所證明:藝術觀賞的喜悅值,每年約有1.6%的「回報率」(觀賞價值),藝術收藏無形價值真實存在!藝術投資和其他投資標的相比屬另類投資,其獨特之處在於藝術所帶來的無形價值,讓投資者在金錢回報之外享有觀賞的樂趣。
你還在好奇的扳手指嗎,這些不良嗜好帶進來的藝術品到底增值了多少?蕭麗虹的藝術收藏,投資在她自己和家人的人生,啟發了她對藝術生態的營運與倡議,成就了藝術家的美夢,讓作品被收藏的藝術創作者得到經濟回饋。而或許更值得深思研究的是,藝術收藏,對藝術家創作生涯的肯認與支持,是怎樣溫柔的力量。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蘇瑤華
專文推薦:
見證每一個青春和藝術的相遇
2000年7月,還沒正式從台南藝術學院畢業的我,和同樣主修藝術評論的幾位同學一起參與了造形藝術研究所的畢業展策劃。當時,台灣藝術圈對於「策展人」的討論正興,我們幾個研究生對於策展極其有限的認知,多半是從觀察展覽以及相關的閱讀來的。能夠受到造形所諸位藝術家們的信任――或許應該說,一種彼此鼓勵和一起努力的意味大於一切――讓我們這幾個毫無實務經驗的策展人竟然真的完成了展覽的任務。我負責策劃周信宏、陳右昇的聯展,當時不知道哪裡來的自信寫了email
到向來以實驗而自由氛圍聞名的竹圍工作室,提出策展的計畫,沒想到很快就得到工作室主人蕭麗虹老師的應允,讓人興奮極了。我人生的首次策展,就在兩位藝術家和蕭麗虹的無限支持下展開。現在回想起來,這次非常陽春的策展經驗,對於根本沒想到日後還會有第二次策展的我而言,確實重要而深刻。首先,我學到了專業的藝術行政之於策展工作的重要性(她甚至細心地提醒我和媒體應對須知),而我也因此有機會經常在竹圍工作室出入,見識了藝術家的日常工作、藝術生態的鏈結,以及全然自由的開放氣息。
蕭麗虹對於每一個青春世代的支持,除了竹圍工作室長時間的理想堅持之外,從她的收藏也能看到另一面具體的實踐。而這裡的「每一個」青春世代,意謂從她投入藝術圈的1980年代直到今天,以不間斷的收藏見證了所有青春和藝術的相遇。隨著時光流轉,更多的青年把前面的世代推至中堅輩與資深藝術家的行列,不同年代的青春和藝術展現了他們各自不同的樣子,這些都銘刻在藝術創作的晶體之中,還有數十年來因為欣賞、收藏而交織起的,圍繞著作品,屬於人的交往及情感網絡。《不良嗜好》因此可以視為蕭麗虹另類的藝術回憶錄,也是她藝術觀點的呈現。
這是一本推坑之書無誤。蕭麗虹為所有對當代藝術好奇的讀者、對藝術收藏感興趣的讀者,分享了這一「不良嗜好」所帶來的欣喜和滿足。無關投資報酬的收藏行動,只有對作品最簡單的喜愛,正是藝術無可較量的價值體現。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助理教授/張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