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愛上大溪
早年我在《中國時報》工作時,負責撰寫一個叫「城鄉小調」的專欄,每趟出差撰寫專題報導時,得順便採訪當地的特色,以比較輕鬆的筆調來介紹那個鄉鎮。因屬「副產品」的屬性,題材相當廣泛,取材也相當主觀,反而比專題報導更能夠發揮,寫起來也更為得心應手。
久之喧賓奪主,竟成為我出差旅行採訪的主要目的,也讓我花費更多的心思在尋找各鄉鎮的特色,進行更深入的採訪,並從其中得到更多的滿足和樂趣。三年多下來,我幾乎走訪過臺灣近百個鄉鎮。之後我出國讀書,還把這系列的作品蒐集成書,分別收錄在《臺灣城鄉小調》、《蓬萊之旅》和《人間燈火》這幾本書中,為四十年前的臺灣鄉鎮留下了忠實的紀錄。
我重提這段往事,不盡然是懷舊或悼念那段文學界或出版界的黃金年代,而是溯本追源,強調在我的寫作生涯中,「城鄉」或者「鄉土」此一類型的題材,一直是我關注及採訪報導的焦點,也是創作的泉源,一路走來,至今仍一本初衷,難以忘情。
鄉土是臺灣文學的根,城鄉是臺灣的本,每個鄉鎮獨立來看,都有各自的風貌和特色,為在地人所獨尊、獨有且獨享。而全臺三一九個鄉鎮市串連、組合起來的,就是臺灣整體的風貌和特色。簡而言之,即是臺灣精神文化之所在,也是全體臺灣人的象徵,你我都是形塑者,也是隱身其中的縮影。
民國七十年間,大溪出了個「一代陀螺王」簡武雄,他是個石雕匠師,小時候很喜歡打陀螺,長大後看小孩在廟埕玩陀螺,又引發他的童心。有一天他突發奇想,想玩「成人級」的遊戲,用木頭車了一個五斤重的大陀螺,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沒事就拿出來抽打,看能否抽得動。經過不斷演練,終於成功地讓它旋轉起來。後來他們不斷挑戰新的紀錄,最後已能抽動旋轉五十公斤的大陀螺,透過媒體的報導,在地方轟動一時。
我對這個消息很感興趣,便去大溪採訪他,寫了一篇五千字的長稿,配上十多張照片,刊登在一八一期的《時報周刊》上,讓他成為全國性的知名人物。他為人熱情豪爽,相當好客,常邀請我到大溪「吃拜拜」,參加當地各種民俗慶典。我出國念書時,他還帶領「陀螺王」的班底,浩浩蕩蕩到桃園機場為我送行,讓我對大溪的風土民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是我第一次愛上大溪。
簡武雄的住家就在和平路上,屬於老街的下街,與福仁宮和普濟堂仳鄰,我每次去都會遇到廟會活動,以及各種陣頭表演,其中又以關聖帝君遶境的「迎六二四」最為盛大熱鬧。我那時正熱衷臺灣的傳統藝術節慶的研究,從這兒汲取了很多養分,也寫了很多這方面的報導,深入地接觸到臺灣的宮廟文化之美,因而成了愛上大溪的第二個理由。
和平路是大溪最重要的老城區,也是最熱鬧繁榮的市街,店家林立,日據時代每個店家都有立面牌樓,非常典雅優美,七○年代一度曾面臨拆除的命運,幸好後來引入社造的概念,大多都保存了下來,成為百年來歷史發展的見證。遊客悠遊散步其間,感受到的是歲月沉澱下來的人文印記,還活生生地存在我們生活的周遭,觸手可及,俯拾皆是,這是我愛上大溪的第三個理由。
和平路上的諸多店家中,最引人注目,為數最多的,當屬木器傢俱行了。大溪號稱是「木藝之都」,名聞遐邇,都是拜木藝發達之賜,從而帶動了經濟發展和地方的繁榮,甚至外溢到信義路和員林路二側,形成一個非常完整的產業聚落。不僅歷史悠久,至今依然屹立不搖。
目前大溪老街周邊的木器相關行業及店家仍有百餘家,從事木藝相關的藝師也有六十多位,足見大溪木藝基礎之雄厚。只要走一趟老街,在狹長的街屋店面前,仍不時可以看匠師們勤奮的身影,有些傳承至今,已是第二或第三代的傳人。他們仍堅持手作的精神,一絲不苟地埋首在工作之中,為顧客提供最貼心的服務。這種高度的敬業精神,是我愛上大溪的第四個理由。
仔細觀察,這些林林總總的木器行與眾多的木藝職人中,有些仍固守傳統的經營模式,有些則已跳脫傳統的束縛,跟上文化創意的潮流,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將大溪木藝帶往創新的方向。這些求新求變,勇於接受挑戰的業者,顯然需要各界更多的關注,支持他們繼續走下去,以多元化的創新模式,開拓更大的商機和市場。
為達到這個目的,本書即聚焦在這個主題,在木藝博物館的專業協助下,從眾多的業者之中擬出八個具備相關條件的職人,做為報導的對象。其中三位是木雕藝術家,如「大昜」陳柏融家族、藍偉文和游禮海,走的是純粹的創作路線。「協盛」、「新玉清」和「三和」結合了餐飲、休閒與社造的概念,走多元化的經營模式。「水顏木房」從廢木入門,發展出極簡風格的傢俱美學,成為文創的典範。「堂和」女匠師的出現,則象徵性別的平等與跨越。
總之,這八家業者各有特色,明顯地與傳統的木藝店家有所區別,比較接近文創的概念,因而得到木博館的推薦,成為這本書所要報導的重點。由於具有創新的意涵,代表大溪木藝業勇於突破傳統的勇氣,成了我愛上大溪的第五個理由。
從傳統走向創新,甚或趕上文創的潮流,對大溪的木藝業者來說,是一條艱辛的道路。其中所經歷的摸索、試驗、挫敗的過程,都是一道道不易跨越的關卡,若沒有一隻領頭羊,給予政策上或行政上的支持,必然走得更為辛苦;而木藝博物館扮演的就是這樣的角色。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於民國一○四年一月正式掛牌營運,三月二十八日正式開館,對大溪木藝的發展,具有指標性的意義。事實上,從一○一年開始,地方即開啟博物館等相關議題的討論,可歸納為兩個重點,一方面要突顯大溪傳承百年的木藝文化,一方面也要呈現大溪百年城鎮文化的底蘊。因此定位為「生態博物館」,用來詮釋大溪自然、人文、生活、生產等各個面向交織而成的文化內涵。
其中的核心議題,當然還是大溪木藝的未來,面對匠師老化凋零的現實,如何在傳承中結合現代生活需求,強化設計及創新,積極建立大溪木藝品牌,正是館方的重責大任。三年來在館長陳倩慧的積極規劃下,正逐步地發揮功能,以母雞帶小雞的方式,輔導業者轉型,產業升級,朝文化創意產業的目標大步邁進。
看到木博館的誕生,和它所揭櫫的文化理念和內涵,讓我看到了大溪木藝業的未來,這也是我愛上大溪的第六個,也是最後一個的理由。
過去半年來,我風塵僕僕,經常開車往返青埔住家與大溪之間,深入大街小巷,遍訪耆老及木藝職人,拍攝人文景點,又歷時半年終於完成此書。詳述大溪的歷史文化、地理環境、人文景觀、木藝產業的興起、聚落的形成、木藝家族的師承乃至木藝生態博物館的成立。
這幾天對全書又詳細校對了一遍,彷彿重走了這一段奇妙的旅程,每一個腳印都清晰地浮現在眼前,其中的酸甜苦辣,不足為外人道來,只有自己了然於胸。愛上大溪其實不需什麼理由,只需一個「愛」字,就足以說明一切,但我仍羅列了六個理由,詳述大溪的可愛之處,希望能與讀者分享。是為序。
民國一○七年三月二十八日 寫於青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