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上癮者

旅行上癮者
定價:550
NT $ 45 ~ 495
  • 作者:保羅‧索魯
  • 原文作者:Paul Theroux
  • 譯者:余佑蘭
  • 出版社:馬可孛羅
  • 出版日期:2017-12-0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551572
  • ISBN13:9789869551571
  • 裝訂:平裝 / 576頁 / 21 x 15 x 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內容簡介

他與奈波爾維繫三十年的友誼 他為波赫士朗讀 村上春樹翻譯他的作品
他是最會反思旅行的旅行家

旅人本質上都是樂觀主義者,否則他們絕不會到任何地方去。

吳繼文 邱一新 詹宏志 韓良憶 鄭重推薦

他們眼中的保羅‧索魯:
◆詹宏志:「保羅‧索魯是一位想像力最奇詭的旅行作家。索魯的風格是那種穿透世俗虛偽的銳利,毫不留情,也絕不隨俗。如果你願意冒著自己的自尊也受一點點傷害的風險,讀到的確實是極其敏銳的觀察及冷面笑匠式的幽默。」

◆吳繼文:「他常常置身荒涼甚至荒謬,但他自有定見、自得其樂。他的眼界與幽默使得他的招牌嘲諷辛辣但不帶酸腐味。今天的世界訊息如雲而真相如煙,行者移動更快、選擇益多卻看得更少,沒有保羅‧索魯的手眼,我們真的不知道還要失去多少。」

◆邱一新:「他是個具有穿透能力的旅行作家──不媚俗、不矯揉,不隨波逐流,但也毫不留情,讀起來令人拍案叫絕、心有戚戚焉。」

◆韓良憶:「這傢伙實在太會寫了,他那支偶爾憤世嫉俗卻也常有敏銳觀察與清澈洞見的筆,使得我這個讀者讀上了癮。」


你得找出自己的經驗。跨步出去──盡你所能地到愈遠的地方去。
嘗試與親友失去聯繫。在一個不熟悉的地方當個異鄉人。
學習謙卑。學習當地語言。傾聽他們在說些什麼。
──保羅‧索魯

本書是保羅.索魯的短篇旅遊寫作文集,全書收錄了他從1985年至2000年所撰述的旅遊文字。他說:「我生命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住在不屬於我的地方,我一直是個不折不扣的異鄉人。」而他離家踏上異鄉的生命起點,就在他完成大學學業、加入和平工作團的那一天。這年他二十二歲,一九六三年,目的地:非洲尼亞薩蘭。在這片遙遠的熱帶土地上,保羅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地球上有一道裂縫從加利利海延伸到莫三比克海岸,而我就住在裂縫的邊緣,在尼亞薩蘭。……篇描述地球另一端的旅遊文章,正式開啟了他的作家寫作生涯。

遊子的行腳一經邁開,就再也停不下來。非洲之後,保羅又前往新加坡、英格蘭多塞特郡、倫敦、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中國、太平洋諸島等地,或長期居留、工作,或單純旅遊、泛舟。很長的一段時間,保羅完全處於失聯狀態,因為對他而言,這是邁向作家之路最好的途徑。「旅行,是一種從地平線消失的孤獨之旅……」雖然孤立疏離,思緒靈感卻份外清明。

旅遊了大半輩的保羅.索魯,在這本書中記憶著過往點滴,最終他明白,寫作之於他,就像是一條回家的長途之旅;繞了地球一大圈,遊子總會踏上歸途,不再當個異鄉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保羅‧索魯Paul Theroux
保羅.索魯出生於美國。大學畢業後,投身旅行工作,先到義大利、非洲,於馬拉威的叢林學校擔任和平團教師,並在烏干達的大學擔任講師。1968年,應聘前往新加坡大學,任教於英文系。這段時間,將短篇故事及為報章雜誌撰寫的文章結集成冊,並著手數篇小說,包括〈方與印地安人〉、〈嬉戲的女孩〉、〈叢林戀人〉等,這些小說收錄於《大裂谷的邊緣》(The Edge of the Great Rift, 1996)。1970年代早期,索魯與家人移居英格蘭,隨後遷往倫敦,在英國居住了十多年。這段時期,寫了幾部評價甚高的小說及多篇廣受歡迎的旅遊文章,《漫遊世界》(Travelling the World, 1992)一書即由這些旅遊文章精選編纂而成。他目前在美國定居,仍前往各處旅行。

保羅.索魯著作甚豐,包括:《瓦爾多》(Waldo)、《黑屋》(The Black House),《映象宮殿》(Picture Palace)贏得1978年英國惠特布雷德文學獎;《蚊子海岸》(The Mosquito Coast)被《約克郡郵報》選為1981年年度小說,並改編成電影;《騎乘鐵公雞:搭火車橫越中國》(Riding the Iron Rooster: By Train Through China)贏得1988年湯瑪士.庫克旅行文學獎。其他著作有《我的另一種生活:一部小說》(My Other Life: A Novel)、《九龍塘》(Kowloon Tong)、《暗星薩伐旅》(Dark Star Safari,入圍2003年湯瑪士.庫克旅行文學獎)、《深入南方》(Deep South) 等。

馬可孛羅已出版作品:《赫丘力士之柱》、《老巴塔哥尼亞快車》、《維迪亞爵士的影子》、《到英國的理由》、《暗星薩伐旅》、《騎乘鐵公雞:搭火車橫越中國》等書。


相關著作:《老巴塔哥尼亞快車》《赫丘力士之柱》《騎乘鐵公雞:搭火車橫越中國》

譯者簡介

余佑蘭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畢
曾任媒體編譯,現為自由譯者。以大自然為師,以人為鏡;筆是情緒的出口,翻譯是貼近原著的再創作。翻譯的過程有如春蠶吐絲,絲盡蛹化,破繭而出的霎那,宛如重獲新生。
譯有:《我們倆》、《在路上,預約八堂課》、《島居歲月》、《享樂》、《放下管理,展開領導》、《建構智慧型組織》、《我的家在蜜糖灣》、《星期三姊妹》等。


 

目錄

前言:異鄉人  
第一篇:時間之旅  
回憶與創造:五十歲的觀點 
欲望的對象 
衝鋒陷陣:參加和平工作團 
五個旅行的啟示 
旅遊寫作 
第二篇:鄉野的呼喚 
鄉野的呼喚
難言之隱
移動的目標
航向南塔基
划向普利茅斯
熱病
第三篇:地方觀
雙城記:阿姆斯特丹VS.倫敦
英國再見:對所有可愛事物再看最後一眼
好運當頭:私人包廂
緬因森林:雪地紮營
擅闖佛羅里達
順流而下
鱈魚角的真實面貌
德式幽默
第四篇:中國
沿揚子江而下
中國奇蹟
鬼故事:主權移交前夕,來自香港的一封信
第五篇:太平洋
夏威夷
通訊在帛琉
太平洋初體驗
巴拉望泛舟
聖誕島的美麗與哀愁
第六篇:旅遊書
我自己的旅遊書:大裂谷的邊緣--三部非洲小說
《黑屋》
《火車之旅的饗宴》
《老巴塔哥尼亞快車》
《蚊子海岸》
《九龍塘》
他人的旅遊書: 《魯賓遜漂流記》
梭羅的《鱈魚角》
《危險的倫敦人》
《世界最險惡之旅》
極地競賽
《草原子民》
《尋找一艘船》 
第七篇:逃離與放逐  
再探查特文 
葛林的世界 
普里契特:身為遊子的外國人
威廉‧辛普森:藝術旅行家 
拉扎特‧尼歐吉:一個在烏干達的印度人 
離鄉背景的莫里茲‧湯姆森 
第八篇:賦格曲  
奇特的風俗信仰 
吉爾史崔:思鄉的探險家 
賓果韓培基的歸來
 

我眼中的保羅‧索魯
由於有一個好像生下來就很老的奈波爾做為精神導師,保羅.索魯總是給人還很年輕的錯覺,其實這個有點瘋狂的旅人、寫作強迫症上身的筆耕者,已經七十了。 他是在你我所身處的新世界──不是指美洲,而是一個講究快速、歌頌全球化的世界中,來自舊世界──當然也不是說歐洲,而是人們仍習慣用身體丈量大地,尚未落入數位網羅的世界,一個像希羅多德或古典人類學家那樣行囊裝滿驚奇故事的漫遊者。 他親歷冷戰反戰、嬉皮運動、獨立不久還充滿殖民遺緒──包括秩序──的非洲,他那些驚人的一次性旅行路線:不管是從倫敦經歐洲、西亞、印度、東南亞、日本再從西伯利亞回到倫敦(《火車大旅行》),或是從波士頓家鄉小站一路南下巴塔哥尼亞高原(《老巴塔哥尼亞快車》)、從開羅到開普敦(《暗星薩伐旅》)、環地中海(《赫丘力士之柱》),甚至在廣袤的太平洋划獨木舟(《大洋洲的逍遙列島》)種種名副其實的壯遊,無一不是穿梭在跨度極大、異質性極強的時空,讓他猶如一個越界的巫、傳話者、通靈人。 他常常置身荒涼甚至荒謬(正是極少被主流媒體眷顧遑論注視、這世界許多土地和人的處境之寫照),但他自有定見、自得其樂,他的眼界與幽默使得他的招牌嘲諷辛辣但不帶酸腐味。他和魯西迪、馬赫富茲(!)、波赫士(I)、奈波爾的交誼(和交惡),堪稱當代傳奇。 今天的世界訊息如雲而真相如煙,行者移動更快、選擇益多卻看到更少,沒有保羅.索魯的手眼,我們真的不知道還要失去多少。
──吳繼文(知名作家)

旅人日已遠,典型在保羅‧索魯
如果要我只能介紹一個還活著的旅行作家,那我一定推薦保羅.索魯。他是個具有穿透能力的旅行作家,雖然世界上已經沒有未知的地方可以探險,但他仍懷抱著冒險情懷,穿透更難突破的政治疆界、族群藩籬和人們的心房,因而產生一種獨特的旅行文學──不媚俗,不矯揉,不隨波逐流,但也毫不留情,讀起來令人拍案叫絕、心有戚戚焉,只有真正的旅行人(Traveler)才懂得鑑賞。
──邱一新(旅行作家)

雖然我有時一邊讀保羅.索魯的旅遊書,心裡會忍不住一邊嘀咕:你這麼討厭那裡,幹嘛還要去呀?可是嘀咕完了,照樣津津有味地讀下去。沒辦法,這傢伙實在太會寫了,他那支偶爾憤世嫉俗卻也常有敏銳觀察與清澈洞見的筆,使得我這個讀者讀上了癮。
──韓良憶(知名作家)

他博學強記,又疑有自虐狂傾向,苦行僧似的完成一趟趟不可思議的大旅行,隨後出版一冊冊厚厚的遊記。他遇人遇事,態度厭煩,落筆為文,尖酸譏誚,一邊走一邊嫌,我心想:「幹嘛,有誰拿刀抵住脖子強押你旅行嗎?」 但我又一本本找來讀,有的反覆讀,有的跳著讀,有的無法終篇。大抵也是一邊讀一邊嫌,難免自嘲:「幹嘛,有誰拿刀抵住脖子強押妳讀嗎?」雷同的是自虐狂傾向。
──胡慧玲(讀者)

我非常喜歡讀保羅.索魯。我曾有一段時間生命的黑暗期,書架上的書沒一本能給我慰藉,然在無意間我買了《老巴塔哥尼亞快車》來讀,於是那段黑暗期變得稍可承受了,作者每一段的描寫我都喜歡,尤其第二十章他到達布宜諾斯艾利斯與波赫士交往的那一段,和波赫士的談話、為波赫士朗讀,不知為何,那段描述在往後常常撫慰了我的心。於是保羅.索魯的所有中文版我都買來讀了,我每本都喜歡,包括《維迪亞爵士的影子》,還翹首企盼新書。《旅行上癮者》很使我滿意,作者直陳他早年經驗(我很感興趣)、對小說、旅遊書的獨到看法,還有許多篇幅較小的、好看的旅遊經歷,書裡不時出現使我想重複閱讀之處。真好,等了好久,終於等到這本好看的書了。
──安石榴(讀者)

保羅.索魯的旅行文學最大特色是嘲諷,他喜歡顛覆既有印象,用挖苦的方式告訴讀者他的獨到觀察,譬如他描寫希臘時就是這種典型風格。 保羅.索魯評論希臘,並沒有沉醉於碧海藍天,他說,希臘人不學無術,只是一群無知的人管理自己也不了解的大理石古蹟。更糟糕的是不事生產,但由於加入歐盟,很幸運的,「已經獲得救贖」。因為,「會員的身份即意味送上門的錢」,「可以靠類似社會福利的方式存活了」。 這段文字出版於一九九五年,而二○一○年的二月,希臘爆發了債務危機,原因就是希臘政府長期借貸來支付國內的高福利體系,歐盟各國雖然痛批希臘生活方式揮霍,但最終還是不得不乖乖借出千億歐元幫他們度過難關,以免金融危機蔓延而拖垮歐盟。保羅.索魯的觀察獲得了驗證。 這種一針見血的判斷是來自他的博學,牙尖嘴利靠的是知識儲備,而不是情緒。讀保羅.索魯雖然可以感受尖酸刻薄的樂趣,但是他的遊記由於雜揉各種歷史考察、政經評論以及文學引用,事實上讀起來並不輕鬆。他像是個作家、記者、國際政治學家的混合,而且一下筆就滔滔不絕,有人說保羅.索魯的諷刺讓人厭煩,我覺得他這些民族誌式的喃喃自語才讓人厭煩──這是炫學?書一定要寫這麼厚嗎? 保羅.索魯的博學還表現在他會的語言上,從書裡看來,他除了母語英文外,至少還會西班牙文、法文、義大利文,以及一兩種非洲土語。他學會這麼多種語言,為的是旅途時與當地人對話,他非常喜歡對話,而且還常常挑釁對方,結果這些交談往往是書裡最有張力、最好看的部分。 保羅.索魯的書總是充滿了對話,除了和當地人交談之外,他還會隨身攜帶文學作品閱讀並記錄感想,這些感想是屬於心靈的對話。有時候他把兩種形式的對話結合起來──他會去拜訪當地的作家:譬如在阿根廷拜訪波赫士,在英國拜訪珍.莫里斯,在摩洛哥拜訪鮑爾斯。保羅.索魯在旅途中閱讀文學作品,是不要讓自己寂寞,那去拜訪作家,大概也是為了同樣的理由,他希望在文學的道路上感受一下溫暖與堅定。 大多數人的旅行,總是想脫離跟世界的聯繫,換得片刻寧靜。但保羅.索魯看不起觀光客,而他是旅人,挑釁的旅人,他最喜歡嘲諷的事物之一就是觀光客,他認為這些人只能獲得浮光掠影。而保羅.索魯是用打擾世界的方式在旅行,享受自虐的樂趣。他精心計畫路線,花費許多時間,掉了許多書袋,用激怒對方的方式對話,這一切只為求得一個新視野而已。而我們坐在家裡,捧讀他的著作的同時,很容易就想到:我何時也出去走走,尋求自己的視野?
──yuner(讀者)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08
    $45
  2. 二手書
    08
    $45
  3. 二手書
    08
    $45
  4. 二手書
    09
    $50
  5. 二手書
    09
    $50
  6. 二手書
    13
    $70
  7. 二手書
    22
    $119
  8. 二手書
    22
    $120
  9. 二手書
    3
    $164
  10. 新書
    67
    $370
  11. 電子書
    7
    $385
  12. 二手書
    72
    $395
  13. 新書
    79
    $434
  14. 新書
    79
    $435
  15. 新書
    79
    $435
  16. 新書
    79
    $435
  17. 新書
    79
    $435
  18. 新書
    85
    $468
  19. 新書
    88
    $484
  20. 新書
    88
    $484
  21. 新書
    9
    $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