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人只能透過對方的表情看見自己的臉
你常常注意別人的臉(面貌、長相、表情)嗎?
遇到第一次碰面的人,你能馬上記住他的長相和名字嗎?你經常在街頭捕捉到野生的名人嗎?一發現藝人的容貌有變,你會不會和朋友八卦:「那個人該不會是整型了?」你會不會很有興趣探索別人的相貌、樣子?
你很在意別人的感覺嗎?
有人對挨罵非常敏感,也有些人對別人情緒的變化完全無感。有的人完全不介意得罪別人,但有的人就算挨了罵,也無動於衷。
各位身邊一定有些無法和其他人和睦相處的人吧!例如,在路上碰到同事會假裝不認識、我行我素也無意配合周圍狀況、隨隨便便、不脫鞋就進入別人房間、一直做令人討厭的事卻還一臉不在乎的人。
事實上,論察言觀色,有的人就是很擅長看別人的臉色和表情,有的人卻很不拿手。有些人即使再努力,還是無法解讀他人的心情,但其實他們沒有惡意。還有一種人更糟糕,就是不知道世上有人可以輕鬆解讀別人的情緒。這一類的人因為未能發覺自己的問題,所以經常獨自煩惱。
接下來,我要問個關於容貌的問題。你喜歡自己的臉嗎?
我想,應該少之又少的人會回答「非常喜歡」。小時候或許沒什麼感覺,但是一到會介意周遭人目光的年紀時,就會產生自卑情結了,而最容易引發這種心境的身體部位,就是「臉」。
當然,也有人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外表。他們對於自己的容貌,是真的漫不經心。然而其中,有人卻不想看自己的臉。
不過,不管關心與否,人人都有張臉。去和別人見面時要露臉,別人見你時也得露臉。我們必須從面孔汲取各種資訊才能生活。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從臉來解讀這個人是男性還是女性,抑或大約幾歲等等。
最近有種果汁自動販賣機,似乎就能機械式的判讀這類資訊。只要顧客站在販賣機前面,販賣機就會從臉部判讀這個人的性別和年齡,並顯示適合這個人飲用的商品。針對消費者的年齡和性別所建議的商品,似乎就會出現在販賣機商品陳列的正中央。如果是年輕的女性,眼前就會出現健康取向的飲料;如果是中年男性,就會出現提神飲料;如果是年輕男性,就會出現清涼飲料,這種機制真的十分有趣。
尤其是日本人,經常透過面部做一些微妙的交流,這種細膩的感受,在世界上可謂相當特殊。這一點是與歐美比較研究之後才發現的,這一點之後會再詳述。
大家身處的團隊裡,是否有「不要破壞氣氛」的潛規則?要形成一種氛圍,其實並不容易。不過,嘗試觀察當下的氛圍並分析情況,是非常重要的。氣氛是由每個人的表情和態度散發出的細微動作所形成。也就是說,每個人的臉部動作和舉止態度,營造了整體環境的氣氛。
有些專家就是專門解讀人類臉部細微的動作(面部表情)。例如,人在偽裝自己的感情時,會在什麼時間點、做出什麼樣的動作和表情,這些都可以透過科學解釋。在這個領域最傑出的美國心理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開發了一套方法,用來訓練海關人員和法庭審判相關人員。只要受過解讀表情的訓練,就可以提高識破嫌疑犯說謊的機率,甚至可以在人群中找出可疑人物。
雖然艾克曼的研究是以訓練為前提,不過重點是,只要接受訓練,任何人都可以學會判讀表情的技能。即使無法像專家一樣,一個一個戳破對方的謊言,至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可以擁有這種能力。其實,我們就常在無意間解讀他人的表情。
事實上,從幾項實驗中我們可以知道,人的臉會在無意間做出反應。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都有不知不覺先感受到對方微妙的偽裝或心思漏洞後,再採取行動的經驗吧!換言之,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透過判讀對方神色、表情、態度和樣子,而感受到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氣氛」。
美國有一份研究顯示,左右國政的重要選舉結果,都是依據對於候選人容貌的瞬間判斷而決定的。看來我們似乎在不知不覺中,過著受臉左右的生活了。
如何?現在大家是不是想知道更多有關臉的知識了?
臉可以說是把我們和社會聯結在一起的接點。我們透過臉上的表情,互相傳達感情、氣氛,也會透過臉認識別人、並表現自己。本書則會暢談各種和臉有關的神奇知識。
推薦序
原來,臉的學問這麼大啊!
這本書太有趣了。
我是一個國際演說家,常在華人世界巡迴演說,接觸的人極多,「讀臉」早已成為我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環。我需要用最短的時間,瀏覽現場聽眾的臉部,同時接收他們的表情感受、眼神訊息,以及生命的軌跡。
當吸取的直覺越快速,我講話的語速、動作的大小、內容的多少,都可以立即調整。所以,我盡量透過現場走動,和每個人做最近的接觸,而「讀懂每一張臉」也成了我的挑戰。
難忘的臉?
當我讀到這本書稿時,非常開心。因為,首先我喜歡心理學、社會學,但是我沒想到心理學專家可以專門針對「臉」出書;其次,書中的內容一層一層的揭開了臉的神祕面紗,也可以說是讓讀者大開眼界,原來每天攬鏡自照,值得探索的地方還多著呢!
為什麼久久不見的老同學,在鬧市迎面而來時,你能立刻一眼發現?
為什麼雜誌的封面總是以美女為主?
為什麼有的人能牢牢記得你的臉,且多年後在電話中問候:「還記得我嗎?」你卻只能在腦海中抓到模糊的印象?
又,什麼是真正的臉?你對自己的臉滿意嗎?如果能換張想要的臉,你還會想做自己嗎?你愛自己的臉嗎?
本書作者山口真美是一位心理學教授,在她多年研究臉的過程,建議大家要學習和自己的臉相處,認真面對並磨練自己內在的心性,她表示這就是和臉打交道的方式。書中也提醒我們,要做一個了解臉的魅力的人,並快樂享受自己的人生。
我則在書中找到三項自我提醒的精髓:
一、有些臉令你難以忘懷,是因為腦部記憶的過程有了情感的連結,正面的感受就留下那張美好的、喜歡的臉;如果是負面的感受,那就留下噩夢連連、揮之不去的臉。
二、多學習辨識臉和表情的能力,看的臉越多,越能啟動各種情感的連結,相信這也是同理心的源頭。
三、五官平衡的臉比較美。一個人若能好好的自我表現,健康又充滿朝氣,自然就會喜歡自己的臉。
為自己的臉負責
最近常有人說:「吳老師,妳看起來年輕又漂亮!」按照山口真美教授的研究,可能是我注意運動、養生和美容,使得臉部皮膚有彈性;也可能是由於我常到華人世界巡迴演說、寫作,在退而不休的工作環境中,臉部表情一向微笑愉悅;更有可能是相由心生,由於每週閱讀、看電影、與人分享,內心充滿了學習成長的動力,因此忘了老之將至,臉的皺紋雖然多少有一些,但都被腦部不斷啟動的情感連結給擠到角落了。
原來,這一張我們從未真正見過,總是透過鏡面才能看到的臉,它是有變化、有知覺、有各種可能性的,我們豈可漠視它的存在,甚至討厭它?
《讀臉,你希望別人怎麼記住你》一書中有各種分析和探索,絕對能讓各位讀者重新愛上自己的臉。祝福大家!
國際演說家、EQ溝通專家/吳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