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理論:學習與思辨

翻譯理論:學習與思辨
定價:320
NT $ 288 ~ 304
  • 作者:廖佳慧
  • 出版社:五南
  • 出版日期:2017-08-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192686
  • ISBN13:9789571192680
  • 裝訂:平裝 / 20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作者跳脫譯本的忠實對錯論述,透過生活譯例與流行文化闡釋譯論,並探究時下翻譯議題與譯觀的發展趨勢,如:「網路粉絲翻譯」與「超譯現象」。同時藉由不同理論的並述,建構對翻譯文化現象多重的思考框架,期待能為讀者開啟更寬闊的思辨視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廖佳慧


  ◎學歷:
  英國University of Warwick翻譯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博士
  英國University of Newcastle口筆譯(Translating & Interpreting)碩士
  ◎現職: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助理教授
  ◎經歷:
  曾於中南部多所大學兼課,主要教授口筆譯課程。
  ◎研究專長:
  翻譯理論與實務、網路粉絲翻譯、王維詩英譯
 
 

目錄



第一章:翻譯理論的學習
為什麼需要認識「翻譯理論」?
翻譯與思辨能力
譯事。譯者

第二章:中西翻譯理論
佛經裡的翻譯原則
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鳩摩羅什的「刪繁就簡」
玄奘的「五不翻」音譯原則
翻譯三原則
嚴復
坎貝爾與泰特勒
直譯與意譯之爭
原文導向與譯文導向
歸化與異化
語言學派
形式對等與動態對等
語意翻譯與溝通翻譯
功能學派
文本類型學
目的論
翻譯系統論
多元系統理論
文化轉向
語境
操縱
改寫
後殖民理論觀點
「食人主義」翻譯觀

第三章:當代翻譯議題
語內翻譯與符際翻譯
網路粉絲翻譯
「誤譯」的意外驚喜
「超譯」現象
「超譯」案例探討:佛經譯師鳩摩羅什在當代的譯寫與改作
緣起
接受理論
史籍裡的鳩摩羅什
現代傳記譯寫後的鳩摩羅什
譯寫考量
小說改作後的鳩摩羅什
結論

後記
 
 



  在我眼裡,「翻譯」是很迷人的一件事。

  寫序的這當下正聽著民謠歌手程璧重新演繹的〈花房姑娘〉,單單就著一把吉他,慢慢彈奏,柔柔唱來,與原唱崔健那搖滾的唱法與沙啞的嗓音,形成極大的對照與差別。程璧的「譯作」舒緩清新,崔健的「原作」激昂豪邁,兩首歌並置在腦海裡,好像是同一部作品有了不同的詮釋與解讀觀點。

  「翻譯」或「重新詮釋」一直都帶給我很大的樂趣。

  讀書的時候,有一課是陶潛(365-427)的〈桃花源記〉,一個描繪著理想世界的故事。這篇經典教材一直沒能引起我的興趣,直到許多年後接觸了王維(701-761)的一首七言樂府詩〈桃源行〉。〈桃源行〉取材自〈桃花源記〉,王維以詩歌方式「翻譯改寫」、「重新創造」了原本的敘事散文,源自同一個故事,卻像是兩個相互依存卻彼此獨立的文學個體。王維的「譯作」與陶潛的「原作」當然存在出入,而這「差異」讓我更進一步去認識原文,發現陶潛還作了五言古詩版的〈桃花源詩〉。即便都是陶潛所著,兩個作品還是有些差別的。緣著「桃源行」這件譯作,旋即又發現劉禹錫(772-842)與王安石(1021-1086)也都曾以詩歌形式改作過〈桃花源記〉,意旨精神雖相異,但與王維一樣,都把詩作命名為「桃源行」,揭示著「譯作」與「原作」之間的關聯。

  當年香港電影在臺灣盛行的時候,我喜歡同時盯著字幕上的二行中英文翻譯。有時候戲裡的演員明明國語配音,但字幕卻出現粵語原文,我一邊忙著比對,一邊好奇著翻譯帶來的差異。

  新加坡的電影更奇妙,字幕是中文(當地稱華語),但演員的臺詞其實融合了華語及閩南語、粵語方言,還夾雜了英語、馬來語、印度語等語言。有時候,華語的用詞與句型結構也跟我們習慣的方式稍有出入。

  繼續之前,我想提一首新加坡當代作家長謠(1944-)的敘事詩〈發生在鄰家的事〉,講述兩個世代之間不同的價值觀,猶如兩個使用不同語言的文化體,缺乏對彼此的認識與了解。下文是詩中的四小節,描述固守華族文化的祖父母(Ah Gong與Ah Ma)過世後,後輩兒孫立刻拋卻傳統習俗的情景:

  今早,我路過陳家
  見老陳的孫兒在忙碌
  書本雜物丟滿地
  呀!那不是老陳生前的愛書?
  
  到底發生什麼事
  我連忙停步觀望
  “Aaron, this book is Ah Gong’s favourite
  唐詩三百首,床前明月光”
  
  “Throw away, so boring to recite
  Ah Gong always forces me”
  Aaron雙掌合十,臉向青天
  “Ah Gong, I Don’t like 明月光, sorry”
  “Michelle, see this VCD, Ah Ma always says
  陳三五娘 is better than delicious food
  She always sings 潮州八景好流連
  We say: 潮州 no good, durian is good”
  
  長謠這首詩展現出新加坡當地語言混融的特質,也反映出當地華族社會不同世代之間,對世界、對生活的不同認知與期待。對我來說,翻譯也像這首詩,融合古今中外等語言文化元素,以及不同世代價值觀之間的衝突歧異,但放在一起,可以形成一首意義深遠而美好可愛的小詩。

  翻譯裡的「不同」、「不一樣」或「不一致」之處一直很吸引我的目光。「不同」無關優劣,純粹是兩者之間彼此不一樣而已。譯文與原文之間存在的「差異」(discrepancy)會讓我想知道「為什麼」──為什麼翻譯會形成差別跟歧異?背後的成因是什麼?跟不同的時空脈絡及文化背景有關聯嗎?翻譯帶來的「差異」一定不好嗎?一部作品或一位人物會「獲得翻譯」(get translated)應該有其特殊價值或特別吸引人之處,而在譯語接受環境中出現不同於原作的變化不也純屬自然?

  「不一樣」引起我的興趣,那學生呢?他們願意認識翻譯嗎?我會在第一堂課問他們喜不喜歡翻譯,許多人會苦著臉、搖著頭說:「不喜歡!很無聊!」我總忍不住當場笑出來,我喜歡他們誠實的反應。再追問原因,得到的回答不外乎是「就一直翻譯啊!」、「一直背答案啊!」也許是傳統考試制度有「標準答案」的需求,侷限了他們主動思考與探索知識的欲望吧。於是,引起他們學習翻譯的興趣成了我教學工作上的趣味。

  在中學的英語文考試測驗中,翻譯題必有正確的標準答案,然而當學生進入快速變遷的多元社會裡,面對著當代各式各樣複雜而興盛開展的語言或文化現象,如何拋開過去管中窺豹的方式去看待翻譯,似乎成了重要的課題。

  在翻譯學習的領域裡,「翻譯理論」或許就像是那艘浮在武陵水上的漁舟,帶領旅人緣溪逐水,慢慢地航向「翻譯」這座桃花源的入山小口。起初洞口也許狹窄曲折、幽深蒼黑,但再繼續前行,便能豁然開朗,看到落英繽紛的明亮景致。
 
 

內容連載

我們為什麼需要學翻譯?在大學裡開設翻譯課的價值是什麼?學生又可以從翻譯課上帶走什麼?在新學年開始的第一堂翻譯課上,我總喜歡問學生三個問題:

“What does ‘translation’ mean?”
「什麼是『翻譯』?」
“What makes a translator?”
「譯者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What do you expect to learn from this course?”
「你們希望從這堂課學到什麼?」

這三個問題當然不會也不應該有標準答案,但是,大家可以藉著這三個問題「開始習慣」共同討論各自對翻譯的見解,提出對翻譯課程的期待,學著陳述自己觀點,同時也聆聽他人的看法。

在翻譯課程裡,主動表達與主動回應彼此的意見很值得鼓勵,甚至必要。學生向來習慣默默地抄寫筆記、安靜地被餵食答案,可能是羞於說出心裡想法,擔心「答案」遭到老師或同儕的否決,也可能是根本不願意開口。無論何者,對於他人的意見,特別是象徵權威的師長意見,我們真的可以毫無疑問地全盤接受嗎?還是不習慣、不善於、不勇於在課堂上思考?即使是這本書裡提及的翻譯理論、觀點、議題,我們也都需要主動思索、思辨,想想有沒有不合理或能夠反駁之處。

學習對許多人而言,就是「習慣」接受教導、背下內容,對單一的看法照單全收。但是,我們是否也該「習慣」在課堂上彼此互動,聆聽不同的聲音,自在地交換意見?我們是否願意嘗試懷疑、反駁?

現實中的翻譯不是試卷上的題目,從來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傳說中的翻譯公式可以套用,更不會有完美的版本。每個人的翻譯決定都會受到各自接觸環境的影響,所以,同一篇原文交給一百個譯者,很自然會有一百篇不同的譯文。如果我們能以開放的心態去聆聽、探索各式各樣譯作裡的不同觀點,自然可以促進自我重新思考。當然,聆聽、了解並不代表會全盤接收,甚至可能聽完了,選擇不相信。就像孟子說過的:「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學習裡的思辨能力與獨立思考是很寶貴的事,與其對書裡的內容囫圇吞棗,我們可以學會如何依據知識與經驗,形成屬於自己的判斷。即使在面對權威的時候,都能夠勇敢自信地提出懷疑,避免遭受有心誤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88
  2. 新書
    9
    $288
  3. 新書
    93
    $298
  4. 新書
    95
    $304
  5. 新書
    95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