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漸漸的走向死亡

我們都漸漸的走向死亡
定價:280
NT $ 196 ~ 558
  • 作者:素川
  • 出版社:悅讀名品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7-07-2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49532X
  • ISBN13:9789869495325
  • 裝訂:平裝 / 288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人生的這條路是通向死亡的,
  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把死作為我們的人生終極目標,
  而是要更好的、更高的去生。

  沒有人因為年紀太輕而不能死去,
  也沒有人因為年紀過老得不能再活。
  我們之所以會死亡,不是因為生病,而是因為我們還活著。
  生命死亡引發了我們思考,
  但思考的不是謂何死亡,而是何謂生命。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素川


  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大學講師、編劇……
 
 

目錄

序:找到生命的意義

PART 1  當一切以死亡為開始
1.生命不能永駐,衰老是一種事實 016
2.死亡,難以直視卻又無處不在 020
3.死亡,生命無法避免的挑戰 026
4.人類最大的憂慮來自對死亡的恐懼 031
5.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躲避死亡 036
6.假如死亡真的遺忘了你 042
7.無畏無懼,生死無分別 047

PART 2  生命,都是在倒數的狀態
1.假如倒數生命,該怎麼面對? 052
2.生命的最後一天,你會怎樣度過? 058
3.人生中,有什麼事會讓你後悔懊惱? 066
4.走的時候你想留下什麼? 071
5.往事的回憶,是我們惟一能留下的 076
6.人生短暫,愛的時間有限 082
7.活著就要開心,死後的日子很漫長 087

PART 3  生命所表達的一切
1.我們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有靈魂 094
2.相信自己,我命在我不在天 099
3.人的智慧在於生的沉思,而不是死的默念 103
4.生命,不因別人的喜歡而存在  108
5.生而不長壽是一種罪 113
6.死亡之毒的解藥是愛 118
7.有悲觀墊底的執著是一種超脫 124

PART 4  生命的選擇與困境
1.生命需要慾望來扶持 132
2.慾望得到滿足,苦難得以延續 137
3.沒有苦難不是真正的人生 142
4.各人素養不同,人生自然有別 147
5.人格的寬度決定生命格局的廣度 153
6.生活並不公平,而且從來如此 159
7.總盯著痛處,就看不到光明 164

PART 5  尋找靈魂的寄託
1.人是唯一能追問自身意義的動物 170
2.靈魂先於身體早衰是令人羞愧的事  175
3.理想,是靈魂生活的棲息地 180
4.莫讓良心接受靈魂的審判 185
5.信仰是靈魂給予心靈的饋贈 190
6.即使祈求上天也要保持尊嚴 195
7.追求不可能實現的事即為瘋狂 202

PART 6  生命要保持高貴
1.生活很累,卻不可畏 208
2.擁有越多,就越不能做自己 213
3.別用謊言的紙包裹事實的火 219
4.自尊,是對自我生命的一種感恩 224
5.讓你的智慧僅僅用於正直地行動 229
6.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類的通性 234
7.擺脫虛假,享受自我實現的歡愉 239

PART 7  人性該知到的境界
1.自私源於心理貧乏,無私源於心理滿足 246
2.被自己的團體認為不道德是一種懲罰 251
3.和氣者未必善良,善良者未必和氣 256
4.貪婪如海水,喝得愈多愈口渴  261
5.該拒絕時卻一味給予,不是仁慈是傷害 266
6.報復是對別人的打擊,對自己的摧殘 271
7.操縱你的是隱蔽在內部的信念  275
8.傷害我們的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 280
 
 



找到生命的意義


  人生是一條直行線,只能往前,不能轉彎或者回頭,就像一條封閉的單行道。在人生的這條單行道上,過去的不會再次出現,失去的就無法重新擁有。與你擦肩而過的風景就不會與你再相逢,這就是人生最為無情的一面:人生只有一次,走過就無法回頭。

  在這條人生的單行道上,一般而言,既寬且堵,寬是自由選擇的象徵,堵是命運多難的暗喻。有的時候你能在這條寬闊的路上自由行駛,有的時候卻被堵的無法動彈。然而是寬是堵,是順暢還是停滯,你都只能沿著這條道路向前行駛,無法回頭。

  因為人生是條單行道,我們每一個人都必然要行走於這條路上,可是這條路的終點在哪裏呢?人生之路的目標又是什麼呢?

  其實,人生的這條路是通向死亡的,死亡是人生的一個終點,人生是一個向死而生的過程。可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把死作為我們的人生終極目標,而是要更好的、更高的去生。

  世間沒有一種永恆的東西存在,青春不能永駐,唯有衰老才是真實;況且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沒有人因為年紀太輕而不能死去,也沒有人因為年紀過老的不能再活。生命是不會給我們任何承諾的,生命只能給我們一次機會,死亡是對我們生命最大的威脅和挑戰,是我們無法逃離的永恆歸宿,也是我們不可抗拒的宿命,它不僅在生命的終點等待我們,還會伴隨我們一生。

  生命,是要親自去發現的東西,吃飯、穿衣、睡覺、性,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娛樂和我們的思考過程,這些乏味的、不斷重複的過程並不是生命的真相。只有當生命被清楚地看作是在慢慢死亡時,生命才是生命。

  死亡並不僅僅指的是大腦停止了思考、心臟停止了跳動,生命中每一分每一秒的流動都是死亡的一種形式。沒有誰否認過去已經消亡的事實,因此,每一個當下的死亡才是真相。死亡是一種事實,不可逃避,無論你怎樣掙扎,死亡都將來到。人的生命過程就是在死亡觀照下的一步步進行選擇和行動的過程,並從中獲得價值,彰顯意義。

  人生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一輩子的光陰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雖然有很多事我們沒做,有很多心願我們沒有了,有很多理想沒有實現,這輩子的期望與現實也常常發生衝突:我們所期望的,未必能夠實現;我們能獲得的,卻未必是所望的。

  但看看新聞,有多少人已經見不到今天的太陽?有多少人在昨天已經成了殘廢?有多少人在昨天已經失去了自由?

  所以,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獲得了生命就是獲得了一切,擁有生命就是擁有了無可匹敵的巨大財富。

  既然人生不能回頭,不能重新開始,那麼,在這條單行道上,我們就應該珍惜現在,珍惜我們的所有。讓每一分,每一秒都過的十分的有意義。

  只要你活著的時候不會因為畏懼死亡而錯過當下,只是把全部生命都奉獻給現在的事情,而不是奉獻給死亡,這樣死去的那一刻才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後悔,你也就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內容連載

Part 1
當一切以死亡為開始
 
沒有人因為年紀太輕而不能死去,也沒有人因為年紀過老的不能再活。我們之所以會死亡,不是因為生病,而是因為我們還活著。
 
生命死亡引發了我們思考,但思考的不是為何死亡,而是何謂生命。
 
1.生命不能永駐,衰老是一種事實
 
一天,弟子們乞食歸來,佛陀便問:「你們每天忙忙碌碌托缽乞食,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弟子們雙手合十,恭聲道:「為了滋養身體,以便長養肉身,來求得生命的延續和解脫。」
 
佛陀環視弟子說:「你們說說肉體的生命究竟有多長久呢?」
 
「佛陀!有情眾生的生命,平均起來有幾十年的長度。」一個弟子充滿自信地回答。
 
佛陀搖了搖頭:「你並不瞭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個弟子悲傷地說道:「佛陀!我覺得生命就像是浮游蟲一樣,早晨才出來,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過一晝夜的時間!」
 
佛陀說:「你能夠觀察到生命朝生暮死的現象,但還不夠深入。」
 
又一個弟子說:「我們的生命和露水沒有兩樣。看起來十分美麗,可只要陽光一照,一眨眼的功夫它就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語。弟子們更加熱烈地討論起來。這時,只見一個弟子站起身,語驚四座地說:「佛陀!依弟子看來,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間。」
 
佛陀點頭道:「嗯,不錯!人生的長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這樣來認識生命,才能真正體會到生命的精髓。你們要切記,不要懈怠放逸,以為生命很長,像露水有一瞬間,像浮游有一晝夜,像花草有一季,生命只是一呼一吸!」
 
◇◇◇◇◇◆◇◇◇◇◇
 
世間沒有一種永恆的東西存在,青春不能永駐,唯有衰老才是真實。我們肯定會衰老,歲月會在生活過程中顯現,會在我們的臉上刻下印痕,不管我們是否過得快活如仙、隨心所欲。每當我們一呼一吸,生理的無常變化就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因而我們感受也最深、最直接。李白有詩云:「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這就是對生命衰老的感歎。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在鏡子裏面不幸地看到自己鬆弛的面頰、滿臉的皺紋、灰白的頭髮,還有乾癟的肩頭、彎曲的手指,我們發現身體各個部分的器官功能都在逐漸老化和衰退。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
    $196
  2. 新書
    79
    $221
  3. 新書
    79
    $221
  4. 新書
    79
    $222
  5. 新書
    85
    $238
  6. 新書
    88
    $246
  7. 新書
    9
    $252
  8. 新書
    $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