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一直以來,恐龍總是可以吸引大朋友小朋友的眼光,讓人深深著迷!
3 年前,科博館籌辦了「從龍到獸 - 大滅絕與大演化」特展,建構了一齣恐龍滅絕與獸類崛起之演化大戲;去年,電影《侏羅紀公園》系列的第四部—《侏羅紀世界》上映,以新的恐龍主題遊樂園為場景,上演人類利用基因改造恐龍,恐龍失去控制反噬攻擊人類的精采卻駭人戲碼;今年初,迪士尼推出 3D
動畫片《恐龍當家》,以名為阿羅(Arlo)的恐龍為主角,述說著野人和恐龍等動物之間相處的故事。這些與恐龍、古生物相關的電影、動畫、特展、主題商品、商業展覽等等,在臺灣不斷地被推出,無不顯現這類古生物題材的受歡迎程度。更也引發大朋友小朋友,渴望獲得這方面的基本認識,那麼,是不是恐龍都這麼兇猛 ? 翼龍真的可以將人叼起 ? 滄龍真的可以將人吞進肚 ?
這系列已出版的《PNSO 兒童百科全書》,分為三個主題:恐龍、翼龍、水怪 ( 水棲爬行動物 ),以動物在分類學的分類地位,排列展開詮釋這些生存在中生代的古生物故事。對於該種史前動物,有藝術家趙闖先生依據科學研究的資料,針對化石標本復原與古生態環境精心繪製活靈活現的模擬實境圖。更有作家楊楊女士轉化了刻板的專業論述,進而創作出生動活潑的史前動物小故事。
全書除了精緻的繪圖與生動的故事,亦有整理了各種史前動物所生活的地質年代、體型、食物、以及目前發現化石的主要所在地。並且以動物剪影大小和現代物件 ( 籃球、身高、車
)做比對,使得讀者輕鬆地就能夠理解動物的身長和身高。脫離了傳統的學術報告與教條式教科書,引領著大小讀者進入認識這些史前時代曾經出現過的各種動物,驚奇地遨遊在數億與千萬年前我們不曾經歷過的生態景色!這是本好書!喜愛恐龍的大朋友、小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台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地質學組研究員兼主任
英國倫敦大學古生物學博士
張鈞翔博士 推薦序
推薦序
(譯文)
我是一個古生物學家,在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館裏工作。不管是在蒙古國科考挖掘,還是在中國學習交流,或只是在紐約研究相關資料,我的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各種恐龍的骨頭。恐龍已經不僅僅是我的興趣,而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在這個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陪伴著我一起學習、一起演講、一起傳授知識。
許多科學家,都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工作。複雜的數學公式,難以理解的分子生物化學,還有那些應用於繁複理論的數據……這是一個無論科學家們多努力也無法讓普通人理解的工作環境,加上大多數科學家缺乏與公眾交流的本領,無法讓他們的研究成果以一種有趣而平易近人的管道表達出來,久而久之,人們開始產生距離感,進而覺得科學無聊乏味。恐龍卻是一個特例:不管什麼年齡層的人都喜歡恐龍,這就讓恐龍成為大眾科普教育的一個絕佳題材。
這就是為什麼趙闖和楊楊的工作如此重要。他們兩位極具天賦、充滿智慧,但他們並沒有去做職業科學家。他們運用藝術和文字作為傳遞的媒介,把恐龍的科學知識普及給世界上的所有人—孩子、父母、祖父母,甚至其他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們!
趙闖的繪畫、雕塑、素描以及電影在體現恐龍這種奇妙生物上已經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他與古生物學家保持著緊密的聯繫,並基於最新的古生物科學報告以及論文進行創作。楊楊的文字已經超越了單純的科普描述,她將幽默的故事交織於科普知識中,讓其表現的主題生動而靈活,尤其適合小讀者們進行自主閱讀,發掘其中有趣的科學秘密。基於孩子們對恐龍這種生物的熱愛,其他重要的科學概念,包括地理、生物、演化學都可以被快樂地學習。
趙闖和楊楊是世界一流的科學藝術家,能與他們一起工作是我的榮幸。
國際著名古生物學家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部主任
啄木鳥科學藝術小組英文出版項目審稿人
馬克‧諾瑞爾博士
為趙闖和楊楊系列作品所做的推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