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風暴之海冰行動

北極風暴之海冰行動
定價:250
NT $ 190 ~ 225
  • 作者:劉安國
  • 出版社:時英
  • 出版日期:2017-05-0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408648
  • ISBN13:9789869408646
  • 裝訂:平裝 / 232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為軍事推理科幻小說,純屬虛構。

  作者是軍事迷,退休前為美國海軍科研室科技顧問,對南中國海和北極海冰有特殊的研究。平日交遊廣闊,涉獵頗多。書中諸多情節,軍事推理,全為編造。如有不盡合理之處,還請多多包涵。 第一本小說「南海風雲之颱風行動」已經在台灣出版。有鑒於讀者反應喜愛,故事情節意猶未盡,鼓勵繼往開來,完成續集「北極風暴之海冰行動」。

  如今中國崛起,台灣獨立意識高漲,兩岸關係微妙。美國新型軍事戰略,南海風雲爭端再起。全球暖化極端氣候,北極航道日趨重要,美俄冷戰已經重現。筆者用意在於提醒大家的憂患意識,尤其是在兩岸三地。值此現代科技武器「日新」、不對稱型戰法、「月異」、國際局勢「莫測」之時,希望這本小說既能「娛眾」,又能增長大家科技「通識」,尤其是對氣候暖化和北極海冰的瞭解。  

  作者就職於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太空飛行中心時,發表上百篇科技學術論文和三本專業書籍。退休後,在教學之餘,因個人興趣,構思兩年後,終於在二○一六年完成生平第一本有關南海的小說。本書是第二本,有關北極海的小說,兩部軍事推理小說相互呼應,卻又在完全不同的故事、地點、環境中展開。出國四十餘年,首次用中文寫稿,

  作者來往於中、美、日、台、韓,工作教學探親多年,深感世事多變。合縱連橫,天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新時代變遷,價值觀念改革,領導人更替,政策戰略轉向,還有科技創新,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在此至誠希望,世界和平安樂互助互榮,與大家共勉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安國


  前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太空飛行中心資深研究員

  ●1970 台灣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系畢業
  ●1971-1976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HU) 力學博士
  ●1976-1986 加州動力技術公司 (DTI) 海洋科技部門的主管, 主導反潛科技發展
  ●1986-2009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戈達太空中心 (GSFC) 海洋與海冰部門 資深研究員
  ●2003-2008美國海軍科研室 (ONR) 東京辦公室副主任, 主導  
  海洋、 大氣 及太空科技研發,與亞洲國家的國際合作
  ●2010台灣海洋大學 (NTOU) 客座講座教授
  ●2010-2012中國海洋大學 (OUC) 客座教授
  ●2012- 浙江大學 (ZJU) 求是講座教授
  ●2013-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客座研究員。

  劉博士是多項國際太空海洋衛星遙測計劃的主持人,包括從美國太空總署,大氣海洋總署,日本宇航局,歐空局,及加拿大航天局。他對海洋現象的遙測,包括海浪、海冰、漩渦、鋒面、颱風、海底地形、環境污染及北極氣候變遷等議題多有突破性的研究。劉博士同時在美國也是海軍科研室,東南亞和南海實驗國際協調和主持人。並且應用實驗和論証結果在海洋污染、海象、漁場、船隻以及環境監測上,尤其是在南海、南沙和北極地區。
 
 

目錄

自序/i
前言/v

第一章  諜對諜 近代某年一月
第二章  衛星與冷戰 兩年前
第三章  北方航道 某年二月初
第四章  諜海魅影 某年二月中
第五章  海冰計畫 某年三月底
第六章  破冰潛艦 某年四月初    
第七章  銀色世界 某年五月中
第八章  北極熊行動 某年六月中
第九章  北極震盪 某年六月底
第十章  冰山一角 某年七月中
第十一章  極地突擊 登陸日
第十二章  金蟬脫殼 登陸一日後
第十三章  天羅地網 登陸三天後
第十四章  起死回生 登陸一週後
第十五章  尾聲 某年底九月

後記  時代背景摘要
附錄一 人物誌
附錄二 專有地名中英對照表
附錄三 專有名詞及武器對照表    

 
 



  美國戰略司令部及韓國聯合參謀本部分別表示,朝鮮本週四午後在平安北道龜城市方峴機場附近發射一枚改良型「舞水端」中程彈道飛彈。這是朝鮮自年初以來第三次發射「舞水端」導彈。韓國國防白皮書推測朝鮮能製造十枚以上核武器。

  當時導彈按預定飛行軌道向東北方飛行了將近二千八百公里。舞水端射程為三千五百公里,打擊範圍覆蓋關島美軍基地。但是這次朝鮮導彈在阿拉斯加西方的白令海中引爆,震驚全球,尤其是美國。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朝鮮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進行系列導彈試射的決議。雖然導彈落在白令海中的國際公海海域,但挑釁美國新政府的意圖非常明顯。如今全球輿論一致撻伐,聯合國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美國白宮內更是徹夜燈火通明,臨時國家安全會議正在評估後果和尋求強烈對策。國防部發言人在聲明中再度強調,美國堅定防衛韓日等盟國的決心。美國新總統也再次重申,中國在協助美國控制朝鮮以及其領導人上,還做得不夠。中俄領導人也一致要求加強制裁和重啟六方和談。

  在東亞,為了針對巡弋飛彈、無人機和隱形戰機,中國、美國和俄國都在互相發展「啄眼計畫」。建造了各式各樣的陸基薩德、鋪爪等長程偵測反導彈雷達,遍佈在韓國、日本、台灣、關島、中國沿海及西伯利亞各地。更在各種情報船上,神盾艦以及海洋研究考察船上架設最新偵測雷達儀器。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就是為什麼在不對稱奇襲戰爭中,一定要選擇在海下、颱風天、兩天內,速戰速決。尤其是在暴風天,一般雷達在陸基、在船上、在空中戰機和飛彈上,正規戰都失效了。一切奇襲只好靠新科技,基本訓練,以及陸海空全方位配合總體作戰。正如一首名曲所言「答案在風中飄盪」。

  最大的玄機乃是朝鮮為什麼這次選擇在白令海中引爆。他們在隱瞞什麼秘密嗎?如果在北冰洋試爆成功,將引發冰層融化,甚至地震。最可怕的是大量放射線的污染如果排放任何油污或生化感染,那就更加難以想像了。北冰洋地大冰廣,人煙稀少,海上浮冰變化多端,人員很難行動,冰上和冰下的環境污染更是無法有效地清理; 對人類與環境將是一場天大的浩劫。

  氣候暖化已經是老生長談的事實,它的危害也越來越逼迫人類的生活空間。近年來,根據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發現極地融冰超過預期,海水上升多少,是關鍵性的問題。同時從衛星觀測,發現北極海冰非常的薄弱。科學家最近在北極冰上架設了七個「雪浮標」,找出冰的厚度,冰下水流,以及冰上風場的關係。每個「雪浮標」穿洞過冰層,加上一百五十釐米高的天線,有如曬衣架,可以將資料自動傳出到衛星上。他們發現北極海冰的中央部分,氣溫已超過平均年度八度以上。但幸運的是,降雪保護了冰層的大量融化。整體海冰面積在縮小,至今年夏天,北極海冰可能縮小到近年來的最低面積,不到以前正常年度海冰面積的一半。而且厚度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二了。

  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在氣候變化,尤其是風場及氣溫變化。海冰的漂流,北冰洋流如極地渦旋,會帶動海冰旋轉,甚至將大量厚冰塊流出北冰洋漸漸融化在南方海洋中。連鎖反應中,如果海冰融化,北冰洋中產生許多積水面積(Po lynya),甚至無冰海面。因此,海浪在北冰洋中也更多和更大。海風將海浪捲推產生千層大浪, 大浪更可以將冰塊打碎而加速海冰的融化,也可能加速北極沿岸的侵蝕,由於北冰洋的暖化,造成北極航道的暢通,更影響各大國注意到北極戰略的重要性。北極風暴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在全球化的驅動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接近也更複雜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76
    $190
  2. 新書
    9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