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1. 本書詳論魏晉時代,各門各派之學術、政治思想、宇宙觀、人生觀、文藝思潮,舉諸史籍載冊論述,不偏於一言,是為極具參考價值之文化史書。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魏晉思想的環境
一、曹氏父子的風尚
二、儒學的墮落
三、政治與民主
第二章 魏晉學術思想界的新傾向
一、浪漫主義與老莊復活
二、經學玄學化
三、佛學的發展
四、懷疑精神與辯論風氣
第三章 魏晉時代的宇宙學說
一、老子的宇宙論
二、宇宙本體與萬物生成
三、天道與天
第四章 魏晉時代的政治思想
一、法家思想
二、儒家思想
三、道家思想
四、無政府思想
第五章 魏晉時代的人生觀
一、人性覺醒及其原因
二、人生有什麼意義
三、機械的天命論
四、厭世不厭生
五、逍遙論
六、養生論
七、縱慾論
八、排聖賢反禮法
九、結論
第六章 魏晉時代的文藝思潮
一、文學理論的建設
二、時代生活的反映
三、個人主義的浪漫文學
四、小說畫畫的新傾向
第七章 魏晉時代的清談
一、清談的發展
二、清談的派別
三、明理派
四、玄論派
第一章 魏晉思想的環境
一、曹氏父子的風尚
二、儒學的墮落
三、政治與民主
第二章 魏晉學術思想界的新傾向
一、浪漫主義與老莊復活
二、經學玄學化
三、佛學的發展
四、懷疑精神與辯論風氣
第三章 魏晉時代的宇宙學說
一、老子的宇宙論
二、宇宙本體與萬物生成
三、天道與天
第四章 魏晉時代的政治思想
一、法家思想
二、儒家思想
三、道家思想
四、無政府思想
第五章 魏晉時代的人生觀
一、人性覺醒及其原因
二、人生有什麼意義
三、機械的天命論
四、厭世不厭生
五、逍遙論
六、養生論
七、縱慾論
八、排聖賢反禮法
九、結論
第六章 魏晉時代的文藝思潮
一、文學理論的建設
二、時代生活的反映
三、個人主義的浪漫文學
四、小說畫畫的新傾向
第七章 魏晉時代的清談
一、清談的發展
二、清談的派別
三、明理派
四、玄論派
內容連載
第一章 魏晉思想的環境
一、曹氏父子的風尚
曹操雖是讀書人,但對於儒家的倫理名教,並不重視。《本紀》上說他「少機警,有權謀,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這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他一旦得勢,便採取了嚴格的法治政策。嚴刑罰,禁誹謗,士大夫的生命與言論,都失去了自由。他對於當代那些講禮法名節的儒教徒,有點瞧不上眼。他所尊重的人才,是那些有權謀有膽略的英雄好漢。只要你有本領有計畫,不問你的德行和學問。他認為德行學問,在政治的運用上,並無用處。正如叔孫通所說:儒家難與進取,可與守成。曹操的時世,正是進取的時代。所以他不能重視那些可與守成的儒家。他在〈求賢令〉內說: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之士。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耶?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事有偏短,豈可廢乎?有司明此義,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矣。」(《魏武帝集》)
他的政治理想,是齊桓公的霸業。求才的標準,是要姜太公、陳平、蘇秦那般權謀法術之士。要這般人,才能在政治上得著進取的效果。只要他們能有進取的才能,沒有品性,沒有廉恥,都是無關重要的。他在〈求逸才令〉內面,把這種意思,說得更透澈。
「昔伊摯、傅說,出於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蕭何、曹參,縣吏也。韓信、陳平,負污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三晉不敢南謀。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污辱之名,見笑之恥,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魏武帝集》)
一、曹氏父子的風尚
曹操雖是讀書人,但對於儒家的倫理名教,並不重視。《本紀》上說他「少機警,有權謀,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這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他一旦得勢,便採取了嚴格的法治政策。嚴刑罰,禁誹謗,士大夫的生命與言論,都失去了自由。他對於當代那些講禮法名節的儒教徒,有點瞧不上眼。他所尊重的人才,是那些有權謀有膽略的英雄好漢。只要你有本領有計畫,不問你的德行和學問。他認為德行學問,在政治的運用上,並無用處。正如叔孫通所說:儒家難與進取,可與守成。曹操的時世,正是進取的時代。所以他不能重視那些可與守成的儒家。他在〈求賢令〉內說: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之士。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耶?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事有偏短,豈可廢乎?有司明此義,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矣。」(《魏武帝集》)
他的政治理想,是齊桓公的霸業。求才的標準,是要姜太公、陳平、蘇秦那般權謀法術之士。要這般人,才能在政治上得著進取的效果。只要他們能有進取的才能,沒有品性,沒有廉恥,都是無關重要的。他在〈求逸才令〉內面,把這種意思,說得更透澈。
「昔伊摯、傅說,出於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蕭何、曹參,縣吏也。韓信、陳平,負污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三晉不敢南謀。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污辱之名,見笑之恥,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魏武帝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213
-
新書85折$230
-
新書9折$243
-
新書9折$243
-
新書9折$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