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蟑螂不再是敵人:從科學、歷史與文化,解讀演化常勝軍的生存策略

當蟑螂不再是敵人:從科學、歷史與文化,解讀演化常勝軍的生存策略
定價:320
NT $ 224 ~ 323
  • 作者:理察‧舒懷德
  • 原文作者:Richard Schweid
  • 譯者:駱香潔
  • 出版社:紅樹林
  • 出版日期:2017-01-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885864
  • ISBN13:9789867885869
  • 裝訂:平裝 / 24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隻六足小蟲總能激起多數人內心最深層的恐懼,
就算稱不上是人類的好夥伴,
但是沒有牠,人類也活不下去。

  早在人類出現之前,蟑螂就已存在,最早的蟑螂化石可追溯到西元前3.25億年的石炭紀,那個時期留下的每一種昆蟲化石,都代表一個物種的滅絕,唯獨蟑螂例外。牠是地球現存最古老的昆蟲,不愧為極成功的演化設計;牠行為低調,幾乎什麼都吃,無論到哪裡都能開枝散葉。

  「牠遊走於家庭和野外,被視為骯髒的異類,有可能會顛覆秩序,就像騙徒一樣。」

  美洲平民會對蟑螂產生同理心,這並不令人意外。據信居家蟑螂是搭乘奴隸船,從非洲抵達美洲,跟奴隸一樣被迫在新國度尋找立足之地。牠們必須足夠機智,才能在嚴苛的環境裡生存,因此在許多加勒比的民間故事裡,蟑螂被賦予類似騙徒的角色。

  「蟑螂其實是最愛乾淨的昆蟲,絕不允許身上沾染汙垢或疾病。」

  蟑螂確實會散播疾病,但很多都是假警報。科學家認為,蟑螂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威脅,大概跟普通的蒼蠅差不多。對待蟑螂就跟對待蒼蠅一樣,我們可以控制牠們的數量,卻可能永遠無法讓牠們從我們的身邊消失。

  「人類與蟑螂對戰,我賭蟑螂獲勝。」

  時間已證明蟑螂有能力改變身體與行為,適應人類的各種攻勢。每當有效的毒藥開始被廣泛使用,無論是噴劑、膠劑或粉劑,蟑螂幾乎隨即開始培養自身的抗藥性;而且效果最好的藥劑對蟑螂造成的傷害,總是不及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傷害。

  「蟑螂是一種恩賜,牠們的祖先陪伴人類,一步步從野蠻邁向文明。」

  除了清理人類留下的垃圾,蟑螂對人類還有另一項貢獻:牠們被視為神經生物學的絕佳模式動物。人類為了更了解生命,而犧牲千百萬隻蟑螂。隨著科技發展,人類也想控制牠們的行動,試圖讓背著攝影機的蟑螂進入災區、尋找生還者。

  「反思蟑螂的另一個啟示是:尊重生命,即使是最低等的生物,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蟑螂的生理結構,多是為了找尋食物、配偶,或是躲避迫害,沒有一項是用來侵略或欺負他人的。也許牠們愛好和平,與人為善,不求亮麗外表,只求做好本務,但又生命力強韌、不輕言放棄生存的權力。

各界推薦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 李後晶
  中山女高生物老師 蔡任圃
  弘文中學生物老師 陳俊穎
  昆蟲老師&暢銷作家 吳沁婕
  自然生態暢銷作家 黃仕傑
  台灣昆蟲館館長 柯心平
  PanSci 泛科學主編 雷雅淇
  PanSci 泛科學專欄作家 蔣維倫

  作者講述一個大自然演化的成功故事,主角是打不倒的「小強」。如果你討厭蟑螂,可以將牠踩在腳下,但作者明確指出,牠不僅不會被打倒,還會一直笑到最後。──《科克斯書評》

  作者將事實與虛構完美融合,敘述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敏銳描述與我們同床異夢的鄰居,蟑螂。──《發現》

  集結了許多絕妙的蟑螂科學研究,展現蟑螂驚人怪異的本領。未來某天蟑螂的觸角蔓延至宇宙,一點也不意外。唯有蟑螂能超越蟑螂!──陳俊穎,弘文中學生物老師

  e04!我就是愛小強!一旦發現蟑螂,大部分人會驚慌失措。我也曾因為看到牠們而頭皮發麻,尤其是會飛的那種。藉由自然觀察經驗,我才慢慢認識這種不討喜的昆蟲,進而到處記錄牠們,從生態行為到文化與食材,其實蟑螂很不簡單!如果您沒辦法像我現場體驗,那就翻開這本書,跟著一篇篇精彩的故事,了解這傢伙有多厲害吧!──黃仕傑,自然生態暢銷作家,著有《鍬形蟲日記簿》

  蟑螂是演化上的奇蹟,是適者生存的最佳典範。累積數億年的蟑螂智慧,值得人類這個年輕的物種好好學習。──柯心平,台灣昆蟲館館長

  試圖用化石去拼湊離我們遙遠的恐龍是一種浪漫,而蟑螂這個每天與我們緊密相伴的生物,不只曾經和恐龍共存,還是比恐龍早一億五千萬年就出現在地球的大前輩。小強,是你我最熟悉的「陌生螂」;很多事太近反而看不清,而看完本書之後,我願意去欣賞,如此精巧像設計般,將生存一事極致呈現的生物,牠無與倫比的美麗。──雷雅淇,PanSci 泛科學主編

  「如果可以……最好全身上下都有被碰觸的感覺……」蟑螂也怕寂寞嗎?翻閱本書,那細小油亮的昆蟲彷彿有了人性,牠一樣畏懼孤單、追求愛情、盡情生活。充滿畫面和情感的影像,一幕幕地隨著想像力奔放而出。當然,想像力有時候也會跑出不太愉快的一面,「如果沒有蓋上鍋蓋……蟑螂會從天花板風扇的葉片掉進食物裡。」畢竟,這是蟑螂人生啊~──蔣維倫,PanSci 泛科學專欄作家

  每一次和蟑螂的近距離相處與接觸,看著小巧玲瓏的軀體,在手指間綻放生命的躍動,讓我一次又一次、重新發現萬物錯綜複雜的迷人之處。──張書維,中山女高學生

  蟑螂,打不死的小強。神奇的動物,在地球活了三億年,歷經冰河時期種種劫難,存活至今。研究牠不死的傳奇、挖掘牠生存的祕密,就是我們蟑螂班神聖的使命!──藍愷嬿,中山女高學生

  蟑螂課真的很有趣,因為有好玩的實驗。雖然做實驗時會遇到困難,但就是因為要想辦法突破困難,讓這個課更加有趣;我覺得解決困難是這堂課中最難忘的部分。──徐詩涵,中山女高學生

  蟑螂的課程讓我們能在現有的課程之外,更貼近科學家的例行工作,動手實驗的收獲不僅限於學術上,更屬人格的培養,要有耐心及細心才能完成實驗。──戴心妤,中山女高學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理察‧舒懷德Richard Schweid


  記者暨紀錄片導演,月刊《Barcelona Metropolitan》英文版的共同創辦人,擁有14年的資深編輯經驗;他參與製作的紀錄片《Balseros》獲得200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

  著有《尋找長生不老》(Searching for Immortality)、《鰻》(Eel)、《辣椒》(Hot peppers)和《章魚》(Octopus)等書。

譯者簡介

駱香潔


  清華大學外語系,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

  專事中英翻譯,譯作包括《技藝中的生活練習:一個木工學徒的修業之旅》(行路)、《用科學打開腦中的頓悟密碼》(商周)、《今天,我比昨天勇敢一點點》(橡實)、《深刻入骨》(聯合文學)、《死過一次才學會愛》(橡實)、《德蘭修女:來作我的光》(心靈工坊)、《夜幕低垂》(合譯,天下文化)等等,並為《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雜誌與《BBC知識》國際中文版雜誌合作譯者。
 

目錄

推薦序 ● 打死不退的小強 李後晶
推薦序 ● 當蟑螂 不是敵人 蔡任圃
各界推薦
作者序
第一章 ● 拯救世上萬物 Saving All Sentient Beings
第二章 ● 黑道 The Mob
第三章 ● 紅燈區 La Zona
第四章 ● 飢餓 Hambre
第五章 ● 子彈不長眼 A Bullet Don’t Have Nobody’s Name on It
第六章 ● 戰爭 War
第七章 ● 共存 Coexistence
致謝
參考書目
 

作者序

  我在1999年動筆寫這本書的時候,常被人問道,為什麼要花時間寫這麼噁心的東西?

  第一個原因當然是單純的想望,我想了解這種無所不在的昆蟲,以及牠們的演化史,但這不是唯一的原因。另一個原因是,人類不會特別記起大部分平凡的日常生活,某天、某星期,甚至是某個月,可是多數人會永遠記得自己和蟑螂邂逅的那一刻。自詡「文明」的人類,由於對蟑螂發自內心的厭惡,因此只要看見蟑螂,多半都會深深烙印在腦海;也就是說,幾乎每個人都有精采、卻又毛骨悚然的蟑螂故事可以分享。

  我對蟑螂感興趣還有一個原因:人類和蟑螂已並肩走過了漫漫長路。早在人類出現之前,蟑螂就已存在;我們跟蟑螂從未分開。就算有天人類從地球上消失,蟑螂也不太可能跟著一起滅絕,至少不會立刻滅絕。蟑螂比我們強韌,生理構造的設計也更適合生存。

  最後一個原因是,蟑螂永遠不會退流行。書通常都有所謂的保鮮期,許多話題的壽命短暫,幾十年內就會大幅變換;讀者的口味也會改變,話題因此失去吸引力;還有一種情況是,新的發現讓既有想法和著作變得過時。但以上各種情況都不會發生在蟑螂身上。今日與蟑螂有關的事,很可能到了明天、明年或下一個千禧年都差不多,與最古老的人類遺骸相比,蟑螂存在地球的時間是人類的10倍;牠們在這350萬年之間,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在本書中關於蟑螂的描述方式不一定永遠不變,但是蟑螂低調的行為,而且幾乎什麼都能吃下肚,光憑這兩個了不起的生存策略,就讓牠們不太可能消失或大幅更動,至少不會那麼快;也許偶爾會出現微小的基因突變,但演化上的基本結構永遠都是一樣的。

  不過在我寫書的這20年來,我的人生改變了、銀行存款變多,但是膝蓋越來越衰弱,我已不是當時的我了。那些曾造訪過、或被蟑螂肆虐的地方也不再相同;書裡出現的場景,現今已不同於下筆為文的那時。不過整體而言,現在的世界差別不大,某些地方迎接和平,另個地方卻爆發戰爭。

  由於書中提及的一些情況已改變,特此說明:美國富樂公司(H. B. Fuller)已在拉丁美洲市場停售具成癮性的鞋用黏膠(對其成分甲苯上癮的街童,不難找到其他黏膠繼續大吸特吸);紐約市房屋管理局在公共住宅使用誘餌膠的比例大於殺蟑噴劑;2013年環保署更加嚴格規範殺蟲劑對人體的影響測試;優秀的蟑螂研究者路易斯‧羅瑟(Louis Roth)於2003年辭世。遺憾的是,有些情況依舊:墨西哥華瑞茲城的女性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西撒哈拉尚未簽署永久和平協定;蟑螂排泄物引發的兒童氣喘比例持續上升。

  關於蟑螂的研究從未停滯: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等機構,以遠端控制蟑螂行為的研究,幫助地震倖存者。一種稱為日本蜚蠊(Periplaneta japonica)的強悍蟑螂,原本只出現在東亞,但牠們2013年搭便車抵達曼哈頓,現在正安頓在空中鐵道公園附近。此外,科學家也持續以蟑螂為實驗對象研究各種現象,舉凡一天中哪些時段最適宜學習(范德比大學)一直到DNA圖譜(洛克菲勒大學的全國蟑螂計畫,邀請公民科學家幫忙收集2004年到2012年的資料)。資深研究員馬克‧斯托克(Mark Stoekle)審閱後者的初步結果,認為「這是了解蟑螂社會的窗口,且蟑螂社會與人類社會非常相似。」

  相較之下人類跟蟑螂之間的變化就顯得微不足道了。隨著人類殺蟑武器的研究持續獲得資助,更高超的殺蟑方法也不斷問世。不過,蟑螂在突變後就會產生新的抗藥性,新的殺蟑方法往往在幾年內便失去效用。人類與蟑螂之間緊張的共存關係早已持續數萬年,從未因頻繁的小衝突而趨緩。

  然而對一些地方來說,花錢研究蟑螂的大小事簡直不可思議,因為他們的錢僅能(甚至不足以)餬口維生,也因此不得不與蟑螂一起生活。已開發國家的民眾有足夠預算採買殺蟑武器,他們經常使用經濟實惠的殺蟲劑或是除蟲粉。不過,專業除蟲人士幾乎只用誘餌膠,雖然價格稍貴,但對人類較無害,效能也比較好。

  儘管殺蟑方法日新月異,但是人類在這場戰役中並未佔上風。每當人類研發出更有效的殺蟑方法時,蟑螂通常也會以快速突變來對付新藥的毒性。例如本來有種葡萄糖可以引誘蟑螂吃下毒餌,但在佛羅里達州有個品系的德國蟑螂,五年內就對這種葡萄糖產生厭惡感。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也在另一種蟑螂身上發現一個突變基因,能讓牠對除蟲菊精類(pyrethroids)的殺蟲劑產生「全方位抵抗力」。2013年10月的《經濟昆蟲學》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就指出,許多從野外採集到的德國蟑螂都已具有多重抗藥性,包括氯化烴(chlorinated hydrocarbons)、有機磷(organophosphates)、胺基甲酸鹽類(carbamates)、除蟲菊精類、苯吡唑類(phenylpyrazoles)與噁二嗪(oxadiazines),此研究的作者推斷:「殺蟲劑的抗藥性已成為害蟲防治業的一大難題。」

  蟑螂能夠快速突變並對抗各類殺蟲劑,這已經很煩人了,偏偏人類用來殺蟑的武器,對自身造成的傷害甚至超越蟑螂。例如,最近有研究證實,如果讓第三孕期的孕婦接觸除蟲菊精類殺蟲劑的某些成分,可能會導致嬰兒出生後心理發展遲緩。其他類型的殺蟑劑也沒有比較安全:有機磷與N—胺基甲酸甲酯(N-methyl carbamates)可能傷害兒童的神經系統。畢竟無論哪一種殺蟲劑,目的都是阻斷蟑螂的神經系統,使其維生器官失去功能。能對這種強悍生物造成傷害的東西,絕對是少碰為妙。

  儘管現在有殺蟑噴劑、誘餌膠、水蒸式殺蟲劑與毒餌,但我們的滅蟑技術並未大幅超越前人。例如數千年前祈求庫努牡神幫忙對抗蟑螂的古埃及人,或是1624年被蟑螂圍困的約翰‧史密斯(John Smith),他在維吉尼亞殖民地寫下:「有一種印地安甲蟲,西班牙人稱之為caca-roche,牠們會爬進箱子裡啃食箱子,留下難聞的糞便。」

  今日,人類被蟑螂夾攻的場景不輸當年,然而這僅是人蟲大戰的一部分,自人類出現在地球上以來,戰役從未止歇。在20世紀銳減的床蝨(Cimex lectularius L.),近20年來又在西方世界重振旗鼓,再度佔據人類的床墊,而且貧富不拘,從五星級飯店到遊民收容所,只要有人躺下的地方就有床蝨。這可能與兩個因素有關:旅行的人變多,以及牠們對殺蟲劑的抗藥性變強。這起反撲,彷彿是為了證明,人類一時的勝利只是過眼雲煙。

  相較之下蟑螂顯得稍微親切,雖然蟑螂不反對啃咬人肉,但是牠們不會像床蝨那樣吸食人血。更討厭的是,床蝨等待食物的耐心勝於蟑螂,床蝨可以不吃不喝長達數月,等待人類自動獻上溫熱鮮血。一旦被床蝨叮咬,會癢得讓人抓狂,但是跟蚊子散播的致命疾病或是發燒相比,發癢似乎不值一提。從昆蟲對人類身心健康的威脅看來,人類大概會持續向昆蟲宣戰,直到其中一方從地球消失為止。幾乎不用懷疑的是,最後的贏家不會是人類。

  儘管我們把蟑螂視為勁敵,卻能從牠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比如說,研究蟑螂構造大幅提昇了人類對自己的認識。實驗室裡,無數隻美洲蟑螂遭到肢解,只為讓研究人員藉此更加了解人類的生理功能與神經系統。蟑螂的構造雖然簡單,卻擁有超高效率,在在啟發了科學家。蟑螂跟人類看似天差地遠,但卻能帶來許多可應用於人類的發現。貝爾塔‧沙瑞(Berta Scharrer)是神經內分泌學的創立者之一,亦曾獲諾貝爾獎提名,她就是用蟑螂做實驗。她曾寫下:「這種動物生性節約,生命力旺盛,在實驗室裡奮力求生,對空間的要求很低。」

  蟑螂對人類的啟發不僅限於神經學與生物學,不只是我們將其肢解、尋索生命構造時的發現,蟑螂也教我們保持謙卑,牠們不斷點醒我們,人類無力抵抗微小生物。雖然我們有能力「濫用」智慧,想出「越來越可怕」的方式廝殺,但人類的力量絕對有限,畢竟一隻蟑螂就能嚇倒我們、一隻床蝨就能折磨我們、一隻蚊子就能殺死我們。

  蟑螂時時提醒我們,在平凡生活的邊陲角落,存在著另一個世界,那個陰暗空間的規則與人類世界大相逕庭。蟑螂以動物本能、靈敏反射及狹小空間建構的現實,與截然不同的人類生活相互交織:水槽下、冰箱後、水管內,甚至是在踢腳板與牆壁的夾層。潛伏的蟑螂也代表每個人藏在外表之下,不願呈現的卑劣思想與感受。我們都知道,如果否定它們的存在、壓抑這些黑暗的欲望,下場可能會很悲慘……同理,視而不見也無法消滅蟑螂。

  正因如此,我們應該多多關心這群長伴身旁的伙伴,仔細觀察蟑螂能讓我們看見一個令人著迷的世界;這個世界看似貼近,卻又如此遙遠。希望這本書能繼續發揮類似百科全書的功能,並落實我寫這本書的主要目標:為讀者呈現驚奇又美妙的蟑螂世界。

理察‧舒懷德
巴塞隆納,2014
 

內容連載

第二章‧黑道
 
(節錄)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第一個使用「cockroach」的人是約翰‧史密斯船長,也就是寶嘉康蒂的男朋友。1624年他在《百慕達群島通史》(THEGENERALLHISTORIEOFTHEBERMUDAS)一書中寫了關於蟑螂的事:「有一種印地安甲蟲,西班牙人稱之為caca-roche,牠們會爬進箱子裡啃食箱子,留下難聞的糞便……」寶嘉康蒂似乎誤以為他是正人君子,直到史密斯的這本書後來被指出,有一大半抄襲奈森尼爾‧巴特勒(NathanielButler)。巴特勒於1619年被指派為百慕達的總督後,便對島上的動物做詳實又豐富的紀錄,並集結成冊。內容包括「……蚊子跟蒼蠅四處飛舞,還有一種印地安甲蟲,牠的西班牙名字叫caca-roche,會爬進櫃子跟箱子裡,碰到什麼就吃什麼,並且留下糞便……」(caca在西班牙語裡是「糞便」的意思,所以才會叫caca-roche)。
 
雖然蟑螂是現存最古老的昆蟲,但是「cockroach」這個英語單字卻相對年輕。希臘人叫牠們「blats」,而羅馬人因為牠們避光的習性,叫牠們「lucifuga」。蟑螂在舊世界相當普遍,東方蜚蠊是中世紀英格蘭常見的居家害蟲。但是一直到探險家開始遊歷其他大陸之後,才開始使用「cockroach」,而且似乎專門用來稱呼搭乘探險家的順風船,從非洲、亞洲和新世界來到英格蘭的蟑螂,而不是英格蘭人早已熟悉的黑色甲蟲、臭蛾或蜚蠊。1500年代中期,蟑螂出現在西班牙劇作家洛培‧迪魯埃達(LopedeRueda)的作品裡:「cucarachadesotano」指地下室裡的蟑螂,帶有侮辱人的意思。約莫同一時期,德語和荷蘭語裡出現「kaderlak」;克里奧爾(Creole)法語裡則是「canquerlin」(法語稱東方蜚蠊為「cafard」,還有俚語「J’ailecafard」,意思是我有點難過,或是我感到憂鬱)。
 
除了用來形容昆蟲,「蟑螂」也帶有其他含意。罵別人是蟑螂,可表達深刻的憎惡,造成強烈的精神衝擊;黑手黨教父高蒂曾說告密者是蟑螂,就是這個意思。觀察大眾媒體使用「蟑螂」的時機,可發現無論是明喻或隱喻、無論文化差異有多明顯,說一個人是蟑螂,就等於徹底蔑視此人、否定他的存在價值,並且帶有想要消滅他的意圖。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
    $224
  2. 新書
    75
    $240
  3. 新書
    75
    $240
  4. 新書
    79
    $253
  5. 新書
    85
    $272
  6. 新書
    85
    $272
  7. 新書
    9
    $288
  8. 新書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