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都該有主人的樣子:坪數、風格不是首要,呼應「生活模式」的家,越住越快樂

每個家,都該有主人的樣子:坪數、風格不是首要,呼應「生活模式」的家,越住越快樂
定價:380
NT $ 230 ~ 665
  • 作者:朱俞君
  • 出版社:采實文化
  • 出版日期:2016-11-1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371833
  • ISBN13:9789869371834
  • 裝訂:平裝 / 17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每個家,都應該是獨一無二的,
它理當與你獨特的「作息」、「需求」,以及你的「理想人生」接軌

獨居但愛熱鬧的人,客廳比例應該要大(打造好客的家)
朝九晚五只有週末待在家,空間設計必須讓你能放鬆
有運動習慣的人,可打破功能分區,讓客廳兼做健身房
四口之家,只要格局巧妙調整,家人情感就會大大增溫
租屋者,添購搬家可帶走的經典家具,生活品質立即達標

注重「裝潢風格」,讓你有「美觀」的家
從「生活習慣」與「人生願望」出發的設計,卻能帶來「幸福感」

  ◇ 最貼近生活的家,才有辦法舒適長久
  工業風、鄉村風、北歐風……許多人在裝修前,總是向外收集資料、做足了功課,迷失在許多風格照片裡,卻忘了「向內探索自我」。自己對什麼東西有著無法妥協的執著?有著什麼樣的生活習慣?渴望在家裡做些什麼事?細細思量自己每日生活的軌跡,才能找到家的真正樣貌。

  ◇ 你的家,應該吻合你的人生藍圖
  我們會選擇適合自己個性、年齡、喜好的穿著,卻往往忽略了伴隨每日的居家生活,也應該擁有適切的裝扮。好的裝潢設計,必需貼近你現在的生活,並為未來預做彈性,讓空間可以跟著人生階段的轉變,具有改變的彈性。

  ◇ 解析你的生活故事──利用「平面配置圖」,寫下屬於自己的生活腳本
  比起風格、材質,裝潢最先該思考的是「架構」,也就是「平面配置」。平面配置如同一部戲的腳本,也就是你的生活腳本,角色(家庭成員)可能隨著時間成長、增加,場景會隨劇情變換(傢俱調配),但是腳本定了卻很難改變,一間房無法立即隔成兩間房;不煮飯的廚房無法當客廳使用……,思考想在家過什麼樣的生活,寫下專屬的腳本。

  ◇ 讓家的重心浮現──利用「格局重整」,改變你與家人的生活
  明明在家,卻無法放鬆,一到假日就想往外跑?家人各自關在房裡,缺少關心互動?這些都是因為「格局」出了問題!問問自己,這個家最重要的活動應該是什麼?然後用「格局」,來促成它。
  .一般客廳大餐廳小,喜愛料理宴客的主人,突破制式格局,讓開放式廚房居中,更吻合需要。
  .熱愛閱讀的夫妻,將餐廳與書牆結合,化身充滿書香的咖啡廳,假日就愛窩在家。
  .專用書房、一應俱全的臥房,讓家人各自獨立卻也疏離。可刻意製造全家人必須共用的「工作空間」,比如讓餐桌同時是工作桌,大人小孩皆在此工作、寫作業、聊天。互相陪伴,情感交流一生受用。

  ◇ 實踐理想生活──利用「動線與佈置」,讓你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零雜物動線:讓每個區域的用品,都能有妥善收納的空間;讓每個家庭成員的生活動線,都能保持順暢,自然能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一回家,包包、鑰匙、發票就能隨手放置於玄關收納櫃;一進房間,脫下的髒衣服隨手就能丟進洗衣籃裡,床上自然就不會成為放置衣服的「中繼站」。隨時保持整齊清爽的房子,有客人來訪也不再感到困擾。
  .為「心靈」留個位置:找出自己喜歡的放鬆方式,用空間善待自己。例如:為喜歡泡澡的人,設計一個小浴缸,讓每天得到全然的放鬆;為喜歡看漫畫的人,設計一個可以隨意亂丟漫畫的角落,找到小時候的歡樂時光;為喜歡靜坐的人,打造一個不受干擾的平台,享受與自我的對話。

  ◇     自己,就是家設計的起點與終點──利用「理想生活調查表」,描繪你專屬的家的樣貌
  .利用「理想生活調查表」,列出全家作息、規劃生活動線、檢視家庭習慣,將全家作息時間表一一寫下並仔細檢視,弄清楚日常和空間的互動,轉化成有效的訴求,家的重心就會浮現,將有助於找到更適切的空間配置。
  案例:
  1起床(臥室)→ 刷牙洗臉(浴室):洗臉之後,希望能直接進行保養、化妝,讓生活更有效率。
  改善方法:洗手台結合梳妝台,並加入收納保養品的功能。
  2刷牙洗臉(浴室)→ 做早餐(廚房):每天要從櫃子裡拿出果汁機、鬆餅機很麻煩,希望能更順手。
  改善方法:將每日常用的機器用品,規劃出可以隨手取用的空間,減少收放的麻煩。

本書特色

  ● 跳脫「風格優先」思維,為裝潢設計做全新的詮釋


  不同以往強調風格的裝潢書。多數人以為裝修房子首要是「風格設計」,其實設計的第一步是決定「格局」,格局是一個家的線條輪廓,決定適切的格局,才能找到屬於自己以及全家人的舒適空間與生活。這是一本破解許多人對於裝修的迷思,以及告訴你裝潢前要思考的事,從自己與家人的角度設想,打造出屬於家的樣貌。

  ● 首創「理想生活調查表」,找到最貼心的住宅機能

  許多人裝潢時總是毫無頭緒,或是以為全權交給設計師,就能為家找到完美的詮釋,卻忽略了需要將自身的需求擺在最優先的位置。首創「理想生活調查表」的方式,讓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想要的生活模式,並轉換成實際的裝潢訴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朱俞君


  畢業於實踐大學建築系。「寬空間美學事務所」主持設計師,簡約生活實踐者。

  從事室內設計多年,一直認為自己能夠站在業主的立場用心規劃、打造出具品味及美感的房子,但在第一次裝修自己的家後,發現那些原本「立意良善的設計,卻沒有為真實生活帶來貼心便利」,透過自身的裝修經驗與檢視,了解到原來最好的設計,必需更貼近主人的生活;打造風格美學前,更需要擁有順暢的生活動線。希望藉由這本書,讓每個主人,學習做自己家的第一個設計師。

  fb粉絲團:朱俞君  愛上收納
 
 

目錄

作者序
推薦序

前言──經歷租屋、搬家、買屋,終於找到家的樣子
1第一次裝修自己的家──只有風格美學是不夠的,兼具美感與務實機能,才是舒適好住的房子
2將住家與工作室結合的新嘗試--四十坪的房子實際卻使用不到一半,讓我開始反省對空間的需求
3在十五坪的家,找到一家三口的適切生活──空間的大小並不是生活舒適的唯一條件,找到適合的生活方式才是
 
Chapter1  心之所向,找到好感家的樣貌
每個家,都該有主人的樣子
寫下屬於自己的生活腳本
沿著生活的全貌,找到好家的樣貌
發掘屬於你的美好居住經驗
建構一個可以伴隨成長的家
好空間,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用平面配置圖,寫下你的生活腳本
Case 1以美味建立的夢想居家
Case 2以藏書為中心的書香之屋
Case3從車庫變身為假日親子餐廳
Case4為家找到生活的定位
 
Chapter2  裝潢設計的思考過程
家的設計,是「生活型態」的設計
Case 1我的理想生活調查表
Case 2一家四口的理想生活實踐
Case 3相同格局,上演著各自精采的生活腳本
 
Chapter3  理想空間的生活提案
理想空間提案1:玄關──不論大小,請納入家的必要空間裡
Column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孕育夢想的角落
理想空間提案2:客廳──你家真的需要客廳嗎?
理想空間提案3:廚房餐廳──現代人的生活主場景
理想空間提案4:臥房──你在臥房清醒的時間有多少?
理想空間提案5:浴室──一個家庭真的需要兩套衛浴嗎?
理想空間提案6:書房──多功能書房更符合現代人需求
理想空間提案7:陽台──為小空間做最好的安排理想空間提案
 
Chapter4  拒絕複製的家,打造專屬的模樣
客廳就是你的健身房──少了獨立書房,家人關係更好
租屋也能住得很幸福──兼具住家與工作室的舒適空間
不過敏的清新實木家──減少布面家飾,改善一家三口的過敏症狀
退休老師的夢想之家──轉換人生的重心,實現退休後的理想居家生活
 
後記──如何找到適合的設計師
 

作者序

最好的設計,源自生活

  
  兒子六歲那一年暑假,我們帶他去北海道舊地重遊,在經過了五天吃好、住好的旅行後,沒想到兒子在我打開家門時,舒了一口氣說:「終於回到我舒服的家了!」原來,「家」才是他最眷戀的場所。
  
  孩子簡單的一句話,卻是我多年努力的回饋。我童年時,隨著父母兩岸三地遷移,那時期的物質並不富裕,但父母總是能憑著努力,給我們一個簡單又溫暖的家,愛做家事的父親,把家整理得井然有序,堪稱舊時代的新好男人;愛美的母親,彷彿對色彩的搭配特別敏銳,過年過節時,喜愛將平凡的居家妝點得更漂亮舒適。透過每日平淡的居家生活,感受父母的付出,「家」也積累成堅固的心靈港口,或許這也影響了我,為什麼在設計的領域中,選擇了最不能淋漓揮灑「創意」的住宅設計,作為我主要專長。
  
  當我開始與另一半建立屬於我們的新生家庭時,我滿懷自信,以為憑著所學,足以輕而易舉地打造自己的理想居家,或許在美學上得以發揮,但在生活機能上,卻總是有不盡完美之處,這時我才驚覺,原來多年以來,我是很「用力」的在做設計,卻沒有很「用心」的在過生活,單身階段,似乎全心的投入工作,「家」只是個睡覺、盥洗的場所,停留的時間少之又少。
  
  想當然,這時期的空間創作大多成了缺少生活溫度的「無感宅」吧。回想起來,難怪當時朋友來到我第一個家時,還以為那是我們的度假住宅呢,因為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被我「藏」起來了,簡約到幾乎是零雜物的境界。
  
  熟成,是需要時間和養分的,這養分來自於父母潛移默化的環境教育,這養分也來自於和先生、和孩子共同生活的體驗,但最營養的,是多年來與我分享他們的生活面貌,一起拚湊出家的設計、眾多的業主們。
  
  時間讓我明白,最好的設計,皆源自生活。
  
 

內容連載

◎經歷搬家、租屋、買屋,終於找到家的樣子

我發現搬家、租屋、買屋都是一個找尋適合自己生活方式的過程,我在四年間搬了七次家,我的狀態從單身、結婚到生子,期間的每一次轉換,其實都是來自於生活的反饋,因為自己的人生還沒有定型,所以許多生活的需求也一直有所變動,對家的想像也一直在調整。到了現在,生活已經上了軌道,我終於找到了最適合我們一家生活的方式,連孩子都會說「回到我舒服的家」。而這一切演變,都要從我的第一間房子說起。

◎第一次裝修自己的家

【只有風格美學是不夠的,兼具美感與務實機能,才是舒適好住的房子】


第一次買房子的時候我還是單身,那時先買了內湖的預售屋,那是一間三米六的夾層屋,當時是希望能結合工作室和住家,夾層的部分可以做臥鋪,下方可以做我的書房和工作室,當初吸引我的地方是房子的地點離捷運站近、交通方便,又有一個大露台。

結果買了房子一年之後,房子還沒蓋好,我就認識了我先生,而且很快的我們就決定要結婚了。可是我先生是一個怕吵的人,不喜歡這間靠近捷運的預售屋,所以為了結婚,我們大概又看了半年的房子,最後結合先生喜歡清靜、預算不要太高,以及離我娘家很近的優點,我們買到了北投行義路上靠溫泉區的房子。

【親手打造了夢想家,才發現夢想與現實的差距】

這是我第一次有機會裝修自己的房子,那時候才新婚,多少有些不食人間煙火,因為地點在溫泉區,一心覺得回家就是度假,所以房子裝修成飯店式風格,做了一個非常大的浴缸,想著整個人可以放鬆的在大浴缸裡泡澡該有多舒服、多享受,結果真正入住後…才發現光放水就要半小時,原以為可以窩在家裡享受度假,但其實忙碌的我們回家差不多就要睡覺了,根本沒有什麼時間可以品味悠閒的氛圍。

而且為了美觀,我將廚房的電器用品都設計放置在櫃子裡,所以煮個飯得把電鍋搬出來,煮好再放回去,一看就知道不是日常過日子的設計。

當時會覺得買了房子應該會住很久,所以很願意花錢在建材上,而且壓根沒想過以後如果要生孩子適不適用,裝修的風格完全是我自己喜歡的樣子,東方禪意的療癒設計,甚至做了很多建材上的實驗,趁這時候把幫客戶設計時沒機會用的材質都試試看,所以我做了白色無接縫磨石子地板,不僅好清潔又好看,因為沒經驗,還想過如果有小孩就可以直接在上面爬,後來才發現質地冰涼的磨石子地根本不適合小孩子。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1
    $230
  2. 新書
    7
    $266
  3. 新書
    79
    $300
  4. 新書
    79
    $300
  5. 新書
    79
    $300
  6. 新書
    79
    $300
  7. 新書
    79
    $300
  8. 新書
    79
    $301
  9. 新書
    88
    $334
  10. 新書
    $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