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為何要出版這一套選集〉
呂正惠(人間出版社發行人)
一九九○年代,我年富力強,但家庭經濟有些困窘(我必須為父親還債,而我太太並未就業),所以只要有賺外快的機會,我很少推辭。其中一項,就是參加文學獎的評審。當時的評審費還不算少,兩大報尤其高。因為這個原因,我閱讀了不少年輕作家的作品。又因為當時很多大學都舉辦校園文學獎,我在清華大學,長期負責這項工作,大學生的作品也看過一些。
根據我當時的印象,這些剛開始走上作家之路的年輕人,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比較有寫作經驗,甚至跟某些著名家私底下學習過,他們比較熟悉當時文壇的流行模式,大都按照這些模式來寫作。模擬當然是學習寫作的必經過程,本來未可厚非。但如果一味的趕流行,變成千篇一律,讀起來也真是痛苦。這一類作品,除了明顯很傑出的之外,我通常都不會給高分。
我比較喜歡的作品是第二類。這一類大都來源於自己的生活,作者不很熟悉既有的文學套路,但他很想把自己在現實中的經歷與感受經過轉化書寫出來。這種作品也有很拙劣的,甚至文字都不好,當然要淘汰。另外一些,情真意切,雖然在文字和結構上略有缺點,我還是很喜歡。我往往把這種作品選入前幾名,希望他們最後能夠得獎。
決審會議的時候,我常發現我的看法和我打的分數跟別的評審差異極大,我喜歡的作品很少進入前三名,特別是成為首獎,而首獎作品,雖然就寫作形式來講比較完美,但我一點也不喜歡,還好我不是一個逞強爭勝的人,我的看法雖然很少反映在最後的結果上,我也不很在乎,反正評審費照拿。也因為如此,比較常在評審會見面的文壇朋友,都認為我是個怪人,至於他們是否覺得我的文學鑑賞力有問題,我就不知道了。
因為這樣的經驗,我就認為,台灣文壇無形中逼迫有志於寫作的年輕人都要往模仿的路上走,而且模仿的道路只有少數幾條,譬如一九九○年代中期的所謂後現代小說,一九九○年代末期至二○○○年代初期的同性戀小說和酷兒小說。我覺得這是把初入文學之路的年輕人帶到死胡同,未來的發展很有限,按照他們選擇的路往前走,只會越走越窄,最後不斷的重覆,只好停筆。我個人認為,寫作應該從自己的生活出發,有感覺才寫,在寫作過程中逐漸掌握到遣詞造句和謀篇的技巧,這些技巧當然要植根於長期文學閱讀的累積。如果沒有這種累積,再有多大的寫作欲望,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好作家。所以我認為的學習寫作的程序很簡單:從生活經驗出發,多讀,多寫;從中找出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最要避免的是按照流行模式一直寫下去,流行什麼就寫什麼,那一定會完蛋。我覺得台灣文壇一直鼓勵年輕人走後面這一條路,因此台灣文學的發展才會越來越艱難,最後很少人想讀。
四年多前,我在北京跟一位大陸朋友聊天。朋友閱讀興趣廣泛,剛讀過一批台灣新鄉土小說,他聽過別人談過這一種小說,想要知道新鄉土是什麼意思。他說,讀了這一批作品,他可以了解這些作家的心態,但從裡面看不到當代台灣的生活氣息。他認為新鄉土小說是按作家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特定看法,去構設一個歷史世界,有相當的「人為」的成分。我覺得他的感覺很敏銳,但我反駁說,大陸的莫言、閻連科、甚至某種程度上的余華,雖然內容更廣泛一點,但他們的構思方式,不也是用一種歷史觀,去描述大陸過去幾十年的歷史嗎?他大致同意我的看法,不過他又說,大陸作家人數多,還有更多的人不按莫言等人的方式來寫作,他們作品中當代生活氣息相當強,讀者並不比莫言等人少(當時莫言尚未得到諾貝爾獎),你們台灣專門出版莫言這一類作家的作品,對大陸文壇的理解相當的片面,他這種看法我是同意的。
他問我,為什麼台灣的小說會這麼缺乏當代生活氣息。我就把我過去參與文學獎評審的經驗講給他聽,我說,台灣評論界會特別偏愛某幾種創作模式,這對新進作家形成無形的壓力,讓他們不知不覺的往這種方向走,以至於他們的創作常常不是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只有這樣,他們的作品才有可能獲得青睞,因此,才會有你提出來的那種現象。
朋友突然說,雖然你的文學觀點在台灣不受重視,你還是可以想辦法編一些選集,經由這些選集,來讓台灣的創作者和讀者了解到,這也是一種文學作品,而且可能是更好的文學作品的起點。我說,你簡直在說風涼話,你知道這要花多少工夫,花多少錢,而效果卻微乎其微,我為什麼要做這種事情,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的朋友反唇相譏,你不是很有使命感嗎?難道你再為台灣文壇做一點事你都不情願嗎?如果這樣,台獨派不是更可以說,你一點都不關心台灣。我當然理解,他講這種話是要逼迫我去做這一件事。我以前那麼關心台灣,老是提出一些「諍言」,沒人理我,還有人罵,我只好走開,有誰要我再用這種方式去關心台灣呢?朋友看我氣得不想講話了,就轉換口氣說,你自己估量一下,有沒有可能按你的觀點來編年度文學選,就算你再為台灣再盡一分心意吧。
這一次談話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一直沒有忘記,一直在想有沒有可能做這件事,要如何做,又不會太花我的時間,畢竟我還要做其他的事。我終於想起我以前指導的博士、現在在靜宜大學任教的藍建春,我約他談這件事。建春在靜宜大學一直教授台灣文學,他的文學觀點和我並不完全一樣,但也和台灣的主流觀點有相當差異,至少他對於作品好壞的判斷是相當具有獨立性的,很少受到別人的影響,如果他願意承擔編選工作,這一套選集一定會有特色,這樣就值得一做。
我們見了面,我談了我的構想,以及選錄作品的最基本原則(從生活經驗出發,要有當代生活氣息,不要太重視技巧與創新)。我問他,如果他同意我這些大原則,他願不願意承擔這一項工作;如果他願意,我會儘可能的尊重他的選擇,盡量不予更動,我相信他的眼光。建春同意了,而且說,他一個人負責選小說,另找一位他信任的學生一起選散文,我非常高興,這一件事終於可以進行了。
建春原計畫在今年二月底前把選目和作品交過來,但因為是第一次做這種工作,還是拖了一段時間,等到他交出全稿時,九歌的年度文學選剛出版不久。我立即買來九歌的兩本選集,和建春的選目核對,發現除了一篇散文外,其他選目竟然完全不同。我非常高興,這就證明兩邊各有各的選擇標準,這樣,對文學有興趣的讀者,至少可以讀到兩種選集,怎麼說都是一件好事。我再花了幾天時間,把建春所選的作品粗略的讀了一下,發現這些起碼都是不錯的小說或散文,建春顯然是很有眼光的。也許他可能會一時眼花,遺漏了某些更好的作品,但至少我們可以說,選進來的都沒選錯。我要特別感謝建春和他的合作者。
最後要說明的是,有極少數的小說,因為沒接到作者的同意函,只好割愛。讓我們困惑不解的是,約有三分之一的散文,作者一直沒有回信,不知道是我們連絡的方式出了問題,還是其他原因,總之是不能再等了。過去兩年內,我瀏覽所及,記得有兩篇好文章,徵得建春同意,也收了進來,放在散文卷最後面。其中一篇二○一四年發表,另一篇寫於二○一四至二○一五,收入二○一六作者自費出版的書中,與本選集的體例略有不合,但兩篇都是寫得很好,可以彌補散文選篇幅的不足,希望讀者能理解。
我們第一次嘗試這種工作,一定有很多不足之處,希望讀者多多指教。
二○一六年七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