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不做會後悔、或做了好後悔的致富語錄

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不做會後悔、或做了好後悔的致富語錄
定價:499
NT $ 180 ~ 449
 

內容簡介

  「巴菲特致股東信函」的唯一潤稿人盧米思,
  認識股神將近50年,以60年資歷編著了這本書。
  不過,2013年波克夏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卻四處推銷:「這是我的書。」
  因為,這是他畢生最完整的語錄重現與事蹟詮釋。
  
  ★空前絕後的作者群:巴菲特、比爾.蓋茲、《財星雜誌》首席主筆盧米思等
  ★股神所有偉大交易的細節與思惟剖析完整重現,連巴菲特自傳都不曾提及
  ★上市第一週立刻榮登《紐約時報》、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排行榜

  
  巴菲特是人類有史以來,唯一一個在有生之年,就把自己創立的公司從零成長到市值排名全球前十名的企業經營者。(波克夏是唯一連續15年蟬聯「全美最受推崇企業排行榜」前10名的公司。)
  
  大家稱巴菲特是「投資之神」,其實是因為他懂經營,他如何挽救一家好公司?如何重整壞公司?如何看出一家公司——或者一個被低估的人——的真正價值?
  
  沒看過本書,你不知道巴菲特的見解有多犀利好笑,本書編者盧米思是巴菲特認定唯一能整理他思想的詮釋者。
  巴菲特在本書中,很務實的告訴我們:哪些事情不做會後悔、或做了保證後悔
  
  ◎「股市令投資人大失所望的原因,不是股市下跌,而是儘管股市分明上漲,他們竟然還是賠錢。」
  巴菲特的這篇文章是在將近四十年前寫的,很像今天我們股市的狀況吧!
  通膨率若達到6%,就差不多吃光了股票投資人的利得。
  
  ◎巴菲特如何選股?何時才是出手好時機?
  「我不是反對投資英特爾,只是不了解半導體,我從不碰我不懂的行業……
  你要等到3壞0好球時才出手。」「一開始吸引我的,往往是一堆壞消息」,就像美國運通從每股65元跌到谷底10元,而巴菲特是耐心十足的袖手旁觀。
  
  ◎不過股神自己也懊惱,早年的選股標準是「便宜企業」,事實證明不便宜:
  過度追求業績的管理階層可能「開始玩弄數字,一項旁門左道的案例已經夠讓人嫌惡,而廚房裡若是有蟑螂,肯定不只一隻。」
  
  懂經營,所以投資無往不利。但為何股神獨鍾股票?你要記住股神怎麼說:
  ◎巴菲特早在2003年就抨擊衍生性金融商品是「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結果5年後當真爆發金融風暴)。話才說完,巴菲特卻大買這些「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他怎麼說?
  
  ◎投資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賠錢?股神特地開了兩堂課教你:
  「投資人的典型行為是愛看後照鏡,不看前方的擋風玻璃。」
  「貪婪與恐懼在市場投票那一刻扮演重要角色,卻不會在股價的體重機上留下痕跡。」
  這兩句話什麼意思?不懂的話,你一定得看看這本書。
  
  ◎巴菲特選股,跟你哪裡不一樣?
  一般人多半跟著潮流的贏家,巴菲特卻逆向思考:預測輸家比預測贏家容易多了。
  「雖然你很清楚某個產業的重要地位,卻依然找不到可以下手的對象,因為你料不準哪些公司會賺錢。」所以,產業有前景,不代表你的投資就會獲利;而巴菲特投資的糖果、可樂、刮鬍刀平凡無奇,卻獲利非凡。
  
  ◎巴菲特當然會犯錯,然而他說:「最大的錯,不是做錯事,而是不做而錯過好機會……,
  我做過的投資,即使賠錢也能賠不多,但有些投資機會明知大有可為,卻錯過了,因此少賺的利潤多達一百億美元。」沒有投資微軟,錯了嗎?看股神怎麼說。
  
  ◎一度有很多人質疑他的價值投資法過時了,因為他打死不肯投資科技股。他回應說:
  「你不會因為別人是否表示贊同就變對或變錯。」他還說:「如果我去商學院教書,我會要求每個學生計算一家網路公司的價值,然後當掉每個算出答案的學生。」
  
  除了聽股神「怎麼說」,你還能看見他示範「怎麼做」。
  全書妙語如珠,你一定能從裡面找到受用一生的一句話。
  
  不做會後悔、或做了好後悔的致富語錄
  

  不妨礙自己,你也能跳著踢踏舞去上班
  1.良好聲譽需花一生的時間去建立,但只消五分鐘就能破壞殆盡。(見201頁)
  2.我給各位一個小建議:選出你最敬佩的人,然後拿紙筆寫下你佩服對方的理由,不過不許寫你自己。接著,誠實地寫出你最討厭的人,一樣把你討厭對方的理由列舉在紙上。(見281頁)
  3.不要做妨礙自己的事。在座每一位都絕對有能力做我所做的任何事,並且超越我許多;可是未來你們當中有些人將有所成,有些人則不會,不會的原因在於你妨礙了自己,而非世界不容許你成功。(見281頁)
  4.我是跳著踢踏舞步去上班的,所以每次聽到有人這樣說,我都會替他擔心:「我打算做個十年,因為我不是很喜歡這份工作,然後我就要去……。」聽起來好像你打算守身如玉,等到老了才要好好享受男歡女愛,這可不是好主意。(見283頁)
  
  把投資變簡單,你也能當股神
  1.你得等到3壞0好球的時機,才出手。(見119頁)
  2.股神如何做投資判斷?「我們讀資料」就這樣。(見138頁)
  3.真正的投資人歡迎價格波動。因為股市震盪劇烈,代表體質好的企業,其股價時不時會遭到不理性殺低。(見251頁)
  4.這是我們投資哲學的基石:永遠不要指望賣在高點。當你買進的價格夠低,就算脫手時賣個普通價格,也能大賺一筆。(見260頁)
  5.投資這一行有個好處,成功不需要靠很多很多次交易。(見300頁)
  
  股神踩過的地雷,你更要學
  1.許多併購案進行時,智商一碰到腎上腺素,就敗下陣來,追捕的興奮感令追趕的人盲目,使他們對緊追不捨所衍生的後果視而不見。(見105頁)
  2.只因某樣東西不討好,人們就棄之如敝屣,不過這卻是尋寶的好時機。華爾街人人看好的東西,你得花大錢才買得到。(見136頁)
  3.我們(波克夏)的投資決策不是以信用評等為基礎。如果想要穆迪和標準普爾幫我們管錢,不如直接把錢給他們來得乾脆。(見137頁)
  4.真正優秀的主管不會一覺醒來就發下宏願:「今天我要來削減成本。」難不成他會一覺醒來決定今天要好好呼吸?(見177頁)
  5.廚房裡要是有蟑螂,肯定不只一隻。(見210頁)
  
  我最後悔:因為不做而錯過好機會
  1.在漂亮的數學算式底下——在那堆貝他值、標準差底下——其實埋伏著流沙。(見318頁)
  2.務必躲開任何在開曼群島做生意的人。(見326頁)
  3.投資人需要避免追買熱門股、爛公司,也不要預測股市高低點。(見403頁)
  4.最大的錯不是做錯事,而是不做而錯過好機會。(見469頁)
  5.投資的風險不該以貝他值來衡量,而是以可能性來衡量——也就是某項投資造成業主持有期滿時,購買力不增反降的可能性有多高。(見596頁)
  
  跳著踢踏舞的人生,因為我心中真正的資產是——
  1.我們絕對不會要求打擊率四成的棒球選手改變揮棒姿勢。(見368頁)
  2.假如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就不算真正擁有那項能力。(蒙格,見482頁)
  3.不論誰押了大筆賭注和人比賽高爾夫,最理想的情況肯定是找老虎伍茲來代打。(見497頁)
  4.(捐出財產)並沒有令我付出最珍貴的資產,也就是時間。(見582頁)
  5.除了健康之外,我最珍惜的資產是為人風趣、多采多姿、友情誼長久的朋友。(見583頁)

各界推薦    

  雪球股系列作者  溫國信
  News98財經起床號主持人  陳鳳馨
  「玩股網」執行長  楚狂人
  財經專家、《今周刊》顧問  林宏文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凱洛.盧米思(Carol J. Loomis)


  在《財星雜誌》(Fortune)任職60年,是40年來報導巴菲特的首席主筆,同時也是35年來《巴菲特致股東信函》的唯一潤稿人,與巴菲特有40多年的私交,經常與巴菲特、比爾.蓋茲一起打橋牌。她本身也是波克夏的40年老股東,以及巴菲特旗下慈善基金會的執行長。

  多年來巴菲特一直想要親自寫一本書,並指定由盧米思擔任寫手。本書出版後,巴菲特不但在2013年的波克夏股東大會上為此書設立大型看板,還四處推銷:「這是我的書。」

譯者簡介

李宛蓉


  主修新聞與傳播,曾任雜誌採訪編輯及報社編譯,現專事翻譯。譯作有:《全球教養聖經》、《工匠之魂,讓口袋與腦袋同時富裕》、《英國的不打不罵鋼鐵管教》、《珍奧斯汀的神回與已讀不回》、《閒聊中的套話技術》、《壞公主寫歷史》(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等書。
 
 

目錄

不做會後悔、或做了好後悔的致富語錄
《財星雜誌》精選.巴菲特獨家照片
推薦序一  巴菲特投資法應用在台股,有竅門
推薦序二  是股神也是騎士,我看巴菲特這本書
前言  從路人到股神,我看著巴菲特「長大」
    
第一部     大時代‧序(1966~1985)

1.經典之作初登場,連名字你都寫錯
2.年年都獲利,為何關門大吉?
3.高通膨下的股票投資  巴菲特親筆
4.800萬變5億,代操傳奇轟動全國
5.捐款表達立場也不行?不捐了
6.董事長致股東信,從此視同神諭
7.葛拉漢—杜德派九大高手,我為首
8.敗筆:超愛迪士尼,三年卻仳離
9.庫藏股是經營高層的測謊機

第二部  極盛時代‧破(1986~1990)
10.沒數據怎麼分析?「我讀資料,就這樣」
11.兩度年成長破48%,巴菲特錯了
12.想做什麼都行,就是別想肥缺
13.「我們有錢,也能迅速行動……」
14.我們不需要股票指數期貨  巴菲特親筆
15.解密:巴菲特的內幕故事
16.一生最重要的一天:所羅門十年苦戰
17.股王上市,又破紀錄
18.神諭通知你買進,不通知賣出
19.牌品看人品
20.贊助理念,比選擇股票困難多了
21.破天荒:神也要借錢投資的機會
22.如何判斷好的投資經理人
23.    悔:我學到的「機構強制力」 巴菲特親筆

第三部  三不朽時代‧Q(1990~1998)
24.巴菲特家族的減肥機制
25.波克夏也有大跌的一天,買呀
26.巴菲特買垃圾
27.神曰:主管的股票選擇權,應列入損益表
28.早就想喝可樂,趁崩盤發動攻勢
29.β值計算風險?大誤!波動是機會啊
30.「公司倒閉了,兩次」我賺到不好意思說
31.比爾.蓋茲論巴菲特:從厭惡到至交
32.化解衍生性金融商品亂象,很簡單
33.我們不但沒有文件,連人員都沒有
34.65塊跌到10塊,為何還看好?
35.我終於買得起「一股」波克夏了
36.太陽系兩大首富對話:成功?幸福?

第四部 看準盤勢的一、兩堂課(1999-2002)
37.投資獲利,與智商無關。不信?你看……
38.只做自己懂的事
39.股市暴跌時,我就來聽股神講福音
40.如何遏止假帳?聽聽先知妙計
41.巴菲特第一次給投資人開課
42.我支持希拉蕊,捐一千塊
43.其實我經營比選股更神
44.巴菲特給投資人的第二堂課
45.企業界夢寐以求的四個字
46.巴菲特說了太多話的那一天
47.切勿用股利做為選股的唯一標準

第五部 除了股票,我還投資這些……(2003-2006)
48.我看衍生性金融商品 巴菲特親筆
49.再談垃圾要分類 巴菲特親筆
50.好花不「長」開,看準趕緊摘
51.發揮影響力的方式:少開口
52.揮霍島與節儉島
53.巴菲特品牌系列商品
54.我所聽過的最爛忠告
55.做錯和錯過,後者才是嚴重犯錯
56.誰害你滾不出雪球?
57.巴菲特背後的男人
58.支持通用汽車,買車不買股

第六部 還有哪些事我不做會後悔、或做了會後悔(2006-2012)
59.巴菲特的錢怎麼都給了比爾.蓋茲
60.叫「擔保」的,通常沒擔保
61.信用紀錄不良的股神
62.為何金融風暴下你毫髮無傷?
63.花十年證明指數型基金卡好
64.我繳的稅太少了
65.巴菲特教你判斷何時進場
66.我的銀行拒絕貸款給我
67.巴菲特vs.比亞迪,誰在幫誰充電?
68.最受推崇的,推崇誰?
69.併購快狠準,因為更懂整頓
70.跳著踢踏舞去捐錢,更難啊!
71.爸爸是神,兒子如何做自己?
72.股神為何不投資黃金  巴菲特親筆

編者最後的話
謝詞
 

推薦序一
  
巴菲特投資法應用在台股,有竅門 「玩股網」執行長/楚狂人

  
  巴菲特在我們投資界可說是唯一的偶像,就算不是把巴菲特當成偶像的人,也都非常敬佩他。
  
  我從開始投資以來,就一直在研究巴菲特的投資方法,很有意思,也很受用。例如「唯有等潮水退去,你才會知道誰在裸泳」這句話,當碰到金融海嘯或是類似的大利空時,特別有感;很多公司只是因為找到風口乘風而起,但其實並不是真正體質好的公司,當遇到景氣不好、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候,就會直接掛掉。
  
  踏入投資圈近二十年來,聽過太多太多巴菲特的傳奇,例如他把可口可樂、吉列刮鬍刀、美國運通卡當做核心持股,每次只要是這些公司遇到困難、股價大跌的時候,他就準備再次進場逢低買進,然後就靠著這幾檔股票大賺,而且不用每天進進出出,把自己累得半死,績效就非常驚人。另一個例子是,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時候買進中國石油的股票,後來真的大漲,五年內賺了7倍,年化報酬率高達52%。
  
  不過,有些巴菲特的操作習慣和看法在臺灣的股市不太適用,例如巴菲特自己也承認他的投資績效會這麼好,是因為他相信美國會越來越強大、經濟會越來越好,所以他只要安心持有美國幾個最優秀的公司,財富就會跟著美國一起成長,所以他買了像可口可樂、富國銀行等這些幾十年來股價持續上漲的好股票。
  
  反觀臺灣,因為市場不夠大、資本市場也不夠成熟,很多公司都是第一代經營得很好,但是第二代就遺憾,第三代則是直接衰敗,所以要像巴菲特一樣買一檔可以抱一輩子的股票,在臺灣市場真的很難。
  
  台積電算是超級績優生,但是如果張忠謀董事長確定退休之後,是不是還能夠持續再強大30年?這點不得而知,但是我很不看好,畢竟2008年就有過不好的紀錄。除了台積電,還有哪一檔股票可以抱上十年?大概只有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吧。
  
  此外,台股的成交量持續萎縮,企業的本益比越來越低,並沒有像美國市場一樣越來越火,所以當整個市場往下走,而且還不知道底部在哪裡的時候,持有股票超過十年這件事,其實風險相當高。
  
  所以說,巴菲特雖然是股神,但並非所有觀念和操作技巧都可以照搬到台股,如果你是台股投資人,在看了巴菲特的這本書之後,你還是需要自己多思考、多測試。比方說,巴菲特教我們要逢低買進好股票,然後就一輩子抱著不賣,但是臺灣的股票通常是低檔買進後大漲一段,最後主力法人都出場,股價會再跌掉至少50%。
  
  因此,我的建議是,可以調整成買進後大漲,真的賺到波段之後要落袋為安,這樣就不會發生抱上又抱下的悲劇。如此微調,股神的操作更適合台股,你操作起來才能截長補短,越做越順利。
  
推薦序二
  
是股神也是騎士,我看巴菲特這本書 財經專家、《今周刊》顧問/林宏文

  
  首先我要承認,我很早以前就是巴菲特迷了。有幾件事,讓我對巴菲特從欣賞到佩服,最後變成無可救藥的鐵粉。
  
  2002年網通泡沬後,我開始關注巴菲特,那時許多公司股價一直跌,但我注意到「股神」的公司波克夏,每股股價竟高達6、7萬美元,當時有不少人提及,股價太高,小散戶不好買,應該分割股票讓股價降下來。
  
  當時巴菲特拒絕了,他給的理由是「高股價可以為短期投資人建立起障礙,而且還可讓股東像公司持有者一樣思考」,另外波克夏也不發股利,也鮮少實施庫藏股,目的是讓公司有更多資金可以運用,透過買股及購併來推升市值。巴菲特不媚俗,也不隨波逐流,堅持走自己的路,著實令我印象深刻。
  
  後來,巴菲特對投資黃金的看法,又再次吸引了我的注意。金融海嘯後,很多人對投資黃金興致高昂,有段時間身邊的朋友都在投資黃金,而黃金確實也成為許多人避險的工具,有不小的漲幅。當時我讀到巴菲特對黃金的看法,覺得相當認同。巴菲特很反對投資黃金,他認為黃金創造財富的能力不足,是種怠惰死板的資產,因此,黃金不應出現在人們的投資組合中。他認為,黃金的身價只是隨著他人願意付出的價值載浮載沉;買下黃金的人,抱著希望未來某天會有人用更高價買走,這種行為不叫投資,而是賭博。
  
  巴菲特第三度吸引我的注意,是他批評美國對富人課的稅太少,他認為在《富比士》排名前四百名的富人,繳所得稅的稅率,比他們拿固定薪水的祕書、員工都還低。他還以自己的例子說明,像他個人只繳15%資本利得稅,但他辦公室的清潔女工卻要繳15.3%的所得稅,實在沒有道理。
  
  巴菲特認為,社會上前5%最富有的人,應該多繳一點稅,而其他美國人民應該少繳一點,因為這個社會另外95%的人,才是國家刺激景氣方案應該思考的對象。
  
  在我二十多年的記者生涯中,我幾乎不曾見過有哪個有錢人會說自己繳的稅太少,但曾是首富的巴菲特卻是這種人,他不僅希望多繳一點稅,還將大部分財產捐出來,其中有不少是捐給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的基金會。
  
  巴菲特的一言一行,不斷顛覆大家對富豪的印象。大家都認為,財富帶來權勢,但權勢永遠伴隨著傲慢,可是巴菲特雖然富可敵國,卻仍保有赤子之心與騎士精神,他不僅是投資人心目中的股神,更代表著社會的良心,以及一個世代想要正面向上的清流。尤其是在爾虞我詐的資本市場中,巴菲特對公司治理的堅持、對不良企業主的抨擊,都是臺灣社會所缺乏的,這也是閱讀這本書時,我最關心的議題。
  
  大是文化出版社推出的《股神巴菲特的神諭》,正是一本可以好好認識巴菲特的入門書,作者凱洛.盧米思是《財星雜誌》首席主筆,也是巴菲特多年好友,他將過去的報導與資料重新整理、集結成冊,文章生動、易讀,許多有趣的故事娓娓道來,讓我獲得許多第一手資料,也讓我得以重新檢視過去對巴菲特的觀察。巴菲特99%的財富是50歲之後賺來的,認識他,永遠都不嫌遲,不論是已經非常熟悉巴菲特的投資老手,或是想要一窺巴菲特堂奧的投資初學者,這都是一本值得推薦給大家的好書。  

前言

從路人到股神,我看著巴菲特「長大」


  數十年來,商業刊物中最不遺餘力報導華倫.巴菲特的,當屬《財星雜誌》(Fortune),而我任職於《財星雜誌》,長年忝居撰寫巴菲特報導的首席主筆,常有人問我打不打算替他立傳。

  對於這個問題,我一向都給否定的答案,因為我深信好友寫不成好傳記,而我跟巴菲特私交甚篤,不但是四十幾年的老友,我還是他波克夏的股東,投資時間同樣超過四十年;此外,我也義務替他編了35年的《巴菲特致股東信函》。

  我替《財星雜誌》撰寫巴菲特文章時會提到這些事實,只是為了讓讀者知道確有其事;不過,這些資料卻不足以構成一本內容豐富、專業的私人傳記所需的扎實基礎,因為要寫這類傳記,應該和傳記主角保持相當距離,既然我欠缺此一客觀條件,自然不可能替巴菲特立傳。

  巴菲特一定得承認的老實話

  不過,我靈光一閃,想到《財星雜誌》刊登過許多巴菲特文章,它們本身,豈不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商業傳記?當作一本書來看,再合適不過。於是,就有了各位讀者手上的這本《股神巴菲特的神諭》。

  本書囊括《財星雜誌》所有以巴菲特為主角的重量級文章,另有一些輕鬆短文,如〈這樣做,有錢又有名〉(見第38章)。在這些重量級文章裡,每一篇我都寫了導言或評論,總數約四十篇。這些內容的功能,是解釋每一篇文章的重要之處、巴菲特哪些預測成真或失靈、時至今日他對當初文章的主旨有何看法。

  整體來說,本書涵蓋一大段歷史——總共46年之久——這段期間巴菲特功成名就,不僅對他個人意義深遠,對美國經濟來說也舉足輕重。對此,巴菲特八成會說:「46年,那可是很長的一段時間——幾乎是美國歷史的五分之一呢。」

  本書收錄的文章和摘要,多半由我本人和《財星雜誌》的其他四十多位新聞記者所寫,其中三位是修伊(John Huey)、科克蘭(Rik Kirkland)、施威爾(Andy Serwer),其中柯克蘭與施威爾先後升任總編輯,修伊更是做到時代公司(Time Inc.)編輯長。

  本書也收錄巴菲特本人所寫的文章,他曾為《財星雜誌》寫過兩篇重要的特稿,也曾在他的年度信函裡穿插新聞分析,這部分我們特地抽出來整理成報導文章。本書還有一位鼎鼎大名的作者,那就是比爾.蓋茲(Bill Gates)。
 
  不論是內容或撰稿作者,本書的多元程度都令人驚嘆。我們向來有自知之明,不要一再重複相同路線,萬一出現這種狀況,我通常會淘汰題旨重複的部分。話又說回來,不要重彈老調其實很容易,因為巴菲特總是會找新鮮事做。讀者諸君讀完此書,便能看出華倫商業生涯的軌跡。

  80年代還是路人,20年成神

  《財星雜誌》第一次在報導中提到巴菲特,是我在1966年寫的一篇調查報導,文章的主角是瓊斯(Alfred Winslow Jones,美國社會學家、財經記者,也是現代避險基金創始人),整篇報導裡只有一句話提到巴菲特,而且我還把他的姓氏拼錯了。

  儘管有點心虛,我還是找了個藉口原諒自己:在當年,出了奧馬哈(Omaha),就沒人聽過巴菲特這號人物了。就算到了80年代初期,巴菲特也還稱不上遠近馳名。1983年,《財星雜誌》邀請自由投稿作家托比亞斯(Andrew Tobias)寫一篇關於巴菲特致股東信函的文章(見第6章)時,托比亞斯聽都沒聽過巴菲特這個傢伙。換句話說,托比亞斯錯過了1977年巴菲特替我們寫的那篇講通膨的重量級文章(見第3章),直到現在還有人為了那篇文章寫信跟他交流。

  本書中間部分由我在1988年寫的一篇人物專訪打頭陣,標題是「解密:巴菲特的內幕故事」(見第15章),描述他如何在投資老本行之外再添第二項專業——企業管理,後來他果真將波克夏打理成美國企業界的一支雄兵。

  很少人明白這家公司當年有多麼不起眼,巴菲特於1965年買下波克夏時,它只是新英格蘭的一家紡織公司,規模很小,根本擠不進全球五百大企業排行榜。反觀2011年時,波克夏已經名列全球營收前五百大企業的第七名,若是以市場價值來排名,也高居第九名,成績優於巴菲特自己的期待——這些成就竟然都發生在一個人的有生之年,當然,目前還在持續當中。

  完整重現股神經典戰役,以及神諭

  本書最後一部分的重心,放在巴菲特人生軌跡的後端,也就是超越投資和企業經營領域,邁入慈善事業。這一步並不需要他獨創什麼見解,巴菲特從來不贊成遺留大筆財富給後代,他自己的錢幾乎全都捐給了慈善機關。

  巴菲特一直以為小自己兩歲的妻子蘇絲(Susie,這是巴菲特妻子與女兒的共同小名,本書將妻子譯為蘇絲、女兒譯為蘇西,作為區隔)會活得比他久,等巴菲特百年之後替他捐出遺產,沒想到2004年蘇絲中風離世,慈善重任又回到巴菲特肩上,一點兒也不輕鬆。2006年,他乾脆宣布要立刻著手捐出財產,2010與蓋茲夫婦發起「捐贈宣言」運動,每次有富人響應,《財星雜誌》都會撰文報導,我把相關的封面故事置於書末。

  撇開投資不談,巴菲特這個人還有許多方面值得大家津津樂道;但反過來說,如果把巴菲特從投資領域抽出來,投資界勢必會出現好大一塊空缺。本書最後一篇文章,摘自巴菲特的2011年度報告(見第72章),他解釋投資有三種類型,也昭示自己最喜歡的種類。他的選擇可說是意料之中,倒是讀者在閱畢本書之際,有緣得到巴菲特醍醐灌頂的新投資建議,自然不是什麼壞事。

  對我來說,編纂此書無異是回顧自己任職《財星雜誌》的事業生涯(1954年至今),並藉此重溫無數警語,當然也沒忘記把巴菲特的名字寫對。更重要的是,本書提醒讀者巴菲特所具有的投資和經商天賦,而且多年來他的思想一以貫之,毫無前後扞格之處,確實是一本豐富、有益的讀物。

  名作家巴克利(William Buckly)的友人曾為他下了一句評語,在此我要拾人牙慧,借他的話一用:《財星雜誌》與我何其幸運,在華倫.巴菲特蛻變成今日模樣的這段歲月中,有幸與他一路相隨。
 
 

內容連載

解密:巴菲特的內幕故事
 
這篇報導比大部分文章多了點歷史淵源要交代。
 
我和巴菲特成為朋友不久後,也成為波克夏的股東,之後又成為他每年致股東信函的義務編輯──這段期間的頭20年,我在《財星雜誌》上只寫過幾段關於巴菲特的文字。隨著他的名氣節節高漲,我確實建議雜誌社寫些相關報導──例如戈林奈爾學院和唬爛債券這兩篇文章。雜誌社的其他同仁也會寫巴菲特報導,對此我也樂見其成。
 
1988年初,《財星雜誌》總編輯駱布(Marshall Loeb)把我召進他的辦公室,給了我一個「不做就閉嘴」的選擇。他說現在該寫一篇完整的巴菲特人物專訪了:「妳來寫,」他知道我和巴菲特很熟:「否則,我就找別人寫。」
 
我苦思了一整天,決定親自寫這篇故事。我曉得對《財星雜誌》的讀者來說,這是正確的選擇,因為我相當了解巴菲特的世界,讀者可以從我筆下讀到真實的「內幕故事」。但我自然需要先聲明我是巴菲特的友人、波克夏的股東,也是幫他年報信函潤稿的編輯。這些事實都完整呈現在本篇報導中,從此只要我必須動筆寫巴菲特,都會當作例行公事般,不厭其詳的一再重申這項說明。
 
駱布決定刊登這篇人物專訪的時機抓得很妙,我寫出來的故事,截至當時都不為人知:巴菲特不光是優秀的投資人,他其實也已經成為同樣優秀的企業家和經理人。在他身邊扮演重要軍師角色的,是睿智的友人蒙格。這兩人在外人幾乎毫未察覺的情況下,已經將波克夏推上極為成功的大企業坦途。
 
巴菲特是一個怎樣的人?
 
不論是寫投資人巴菲特還是經理人巴菲特,我都有非比尋常的資格可以向讀者說明。我已經在這家雜誌社任職三十餘年,和巴菲特也有二十幾年的交情。我替他編輯年報已久,深知下筆該寫什麼,此外本人也十分仰慕巴菲特。這篇文章既然是出自主人翁的友人之筆,讀者自然可以指望兩點:一窺巴菲特為人處世的內幕,以及不完全客觀的觀點。
 
不過有一點倒是毫無爭議:巴菲特不管做什麼,都用上他絕頂的聰明才智。41歲的高柏格(Michael Goldberg)負責經營波克夏的保險事業,他上班的地點就在巴菲特的奧馬哈辦公室隔壁間。高柏格說:「我在紐約布朗克斯科學高中(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也曾見過像巴菲特一樣聰明的人,不過他們都跑去讀數學和物理了。」而巴菲特的智慧全部用在商業上頭,他深愛這個領域,擁有的相關知識超乎想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6
    $180
  2. 新書
    63
    $315
  3. 新書
    79
    $394
  4. 新書
    79
    $394
  5. 新書
    9
    $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