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在台灣,以木質做為施作材質的工藝,可約分為四大類:大木作(屋宇建築)、小木作(門窗隔間)、細木作(家具)、木雕(神像)。其中,前三類最重要的關鍵技術是「榫卯技術」。所謂榫卯者,係指在構件上以工具施以鋸、鑿、鉋等工法而成。從外觀而言,凸出部位稱為「榫頭」,內凹部位稱為「榫孔」,須有一個榫頭與榫孔相互接合,方能成為具有完整功能性的榫卯。榫卯是架構式結構最關鍵的接合技術,其接合部位以「合、密、緊、實」為標準,可耐長期使用而不開散,是人類千百年累積下來的智慧結晶。
而木工技術則以師徒傳承而代代延續不墜,如先父鹿港細木作工藝師王漢松(1923~2002),其細木作工藝傳有二子,王肇鉌(1953~)、王肇楠(1968~)。拙即是以父為師,遵三年四個月習藝、養成;先父王漢松之嚴格要求與諄諄教誨時縈於心:「欽藝心如。」然,木工藝殿堂之崇高,一般民眾實難以親近。因者,蓋甚少有略著或專文,配合圖片以深入淺出之文字敘述,呈現出工藝之美。
今有日本大工道具研究會編著,由易博士出版社引進出版的《圖解日式榫接》專書,將日本榫接技法分做「建築」、「門窗」、「器具」三大部分論述,內容包括百種以上的榫接工法與榫卯名稱、以及各類工具的使用,文字詳實、圖例豐富,更以照片記錄了工匠實際作業的流程,完整呈現出日本的木工藝文化精髓,本書實為收藏、閱讀與學習的好書,適合長置案側,賞閱再三而樂永。
拙迺承不棄,好書難逢,珍本如是。謹以淺薄之識,誌文以薦。
──王肇楠(文化部細木作傳統匠師、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榫卯」是將兩件木料接合在一起的一種方法,是傳統的木構建築與家具廣泛採用的結構方式。一棟木建築或一件家具堅固與否,關鍵在於結構設計是否合理有效,也就是如何正確的配置與製作榫卯。每一個木榫的用途,能否取代、能否他用,甚至是否需要研製新榫卯或是新工法,這些都是本書《圖解日式榫接》要引導讀者了解的重點。
日式建築與家具,雖源自中國,但經過吸收淬鍊,已經展現出符合當地自然環境與社會型態的另一種新面貌。就建築的榫卯來說,日本便大量使用插銷與鍵片來強化結構強度,以利抵抗颱風與地震,而透過指接榫與鳩尾榫的綜合運用,更產生出許多美觀又特別的榫,這些都值得學習與反思。仔細翻閱這本書,將獲得許多新的思維,祝讀者們藉由本書在木工領域找到一塊新天地!
──陳秉魁(哈莉貓木工講堂主持人、木工專業書作家及木工藝家)
本人從事室內裝修工作二十餘年,對於每一個經手的案子都視為新的挑戰,以戰戰兢兢的心態去面對。然而,在講求快速、簡單、便宜的裝修這個年代,木材榫接逐漸式微,大量產出的膠合板及系統家具成了主流,釘槍、螺絲雖達成快速完成的目的,但接著劑的大量使用也增加了環境的負擔。
我因多年前的機緣進入了職訓中心,接觸榫卯及原木的搭配後,深刻體驗到古人智慧的奧妙,從基礎的搭接、三缺榫、指接榫、鳩尾榫,到明式家具的包肩榫、粽角榫等,都讓我深深著迷,因此大量查找網路資訊、閱讀國內外書籍、並與同好相互切磋,為的就是不想錯過任何一個迷人的榫卯。
身為榫卯愛好者,很高興看到易博士出版社用心引進《圖解日式榫接》。書中主要分成大木作、門窗及家具三大部分,逐一介紹上百種榫接工法,並收錄日本工匠實際作業範例,搭配上精彩的圖片解說,讀起來相當賞心悅目。在此想將這本值得收藏的專著,推薦給所有木工專業從業人員以及木工藝愛好者。
──劉育亨(魷魚家族細木工作室負責人、資深木工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