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改造論》一書為前師大歷史系教授朱雲影於台灣光復後,面對世局演變的憂時之作。為免日本戰敗後法西斯軍國主義死灰復燃,同盟國統帥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1880-1964),著手進行日本國體改造,擬將日本從法西斯獨裁體制,改造成為民主自由國家的體制,這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工程。例如政治上應廢除天皇制度,改為民選的政黨政治,軍事上徹底消滅軍閥、軍統、限制軍隊的人數與性質,以「自衛」為目標,不得出兵海外,其他如思想意識、社會不良習俗如賤民階級的存在等,也都在改造之列,務使日本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嶄新的民主國家。
可惜當麥帥進行日本改造之際,戰後東西冷戰的陰影正逐漸浮現,這使得改造日本的腳步也隨之逐漸慢了下來。反之,在世人不知不覺之中,美國改為扶植日本,使其成為美國在東亞冷戰中的助力。
戰後朱師對於日本的國體改造問題,仍然十分關注,民國三十六年,朱師來到光復未久的台灣,將個人對於日本改造的主張,匆促寫成這本小書由台灣省編譯館「光復文庫」出版。為的是讓日本殖民五十年的台灣同胞,對日本的過去有所了解。
全書共分六章96頁,分別討論到日本的憲法修改問題、天皇存廢問題、經濟與社會文化的改造問題、足以供處理戰後日本問題的參考。本書再次出版,增補了王仲孚教授序及其學生師大教授邱添生著的朱雲影教授傳略。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朱雲影
朱雲影先生(1904-1995),字孔澤,江西浮梁(今屬景德鎮)人。早年畢業於江西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考取江西省留學公費,赴日本留學,先後畢業於東京高等師範學校、京都帝國大學,任帝大助理教授。
1937年7月7日,廬溝橋事變爆發,基於愛國熱誠,毅然返國奔赴重慶參加抗戰行列,曾任「日本評論社」編輯部主編。1940年出版《日本必敗論》一書,振奮民心士氣,轟動一時。
1945年8月抗戰勝利。翌年,攜眷前往台灣,任台灣省編譯館編纂兼主任,出版《日本改造論》。1947年6月轉任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臺灣師大前身)史地系教授,1962年史地系分為歷史系與地理系,出任首任歷史系主任,講授史學方法、中國上古史、亞洲各國史、東南亞史等課程。
1970年創辦師大歷史研究所,任首任所長,並致力中國文化圈之研究,發表專題論文二十餘篇,集成後出版了《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一書,享譽士林。
1982年11月,赴美國依親,定居於加州佛雷斯那。1995年1月28日,逝於寓所,享年92歲。
朱雲影
朱雲影先生(1904-1995),字孔澤,江西浮梁(今屬景德鎮)人。早年畢業於江西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考取江西省留學公費,赴日本留學,先後畢業於東京高等師範學校、京都帝國大學,任帝大助理教授。
1937年7月7日,廬溝橋事變爆發,基於愛國熱誠,毅然返國奔赴重慶參加抗戰行列,曾任「日本評論社」編輯部主編。1940年出版《日本必敗論》一書,振奮民心士氣,轟動一時。
1945年8月抗戰勝利。翌年,攜眷前往台灣,任台灣省編譯館編纂兼主任,出版《日本改造論》。1947年6月轉任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臺灣師大前身)史地系教授,1962年史地系分為歷史系與地理系,出任首任歷史系主任,講授史學方法、中國上古史、亞洲各國史、東南亞史等課程。
1970年創辦師大歷史研究所,任首任所長,並致力中國文化圈之研究,發表專題論文二十餘篇,集成後出版了《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一書,享譽士林。
1982年11月,赴美國依親,定居於加州佛雷斯那。1995年1月28日,逝於寓所,享年92歲。
目錄
朱雲影教授傳略 邱添生 6
簡介朱雲影教授的學術成就 王仲孚 10
本書再版說明 王仲孚 16
自序 朱雲影 20
第一章 日本帝國主義之崩潰與日本今後之改造 25
第二章 政治部門的改造 31
一、憲法修改問題 31
二、議會改革問題 40
三、天皇制存廢問題 45
第三章 經濟部門的改造 53
一、農業改革問題 55
二、獨佔資本清算問題 66
第四章 社會部門的改造 79
一、身份制度廢除問題 79
二、家族制度改革問題 83
第五章 教育文化部門的改造 87
一、教育改革問題 89
二、歷史改編問題 94
三、宗教革新問題 99
第六章 日本改造與中國 105
簡介朱雲影教授的學術成就 王仲孚 10
本書再版說明 王仲孚 16
自序 朱雲影 20
第一章 日本帝國主義之崩潰與日本今後之改造 25
第二章 政治部門的改造 31
一、憲法修改問題 31
二、議會改革問題 40
三、天皇制存廢問題 45
第三章 經濟部門的改造 53
一、農業改革問題 55
二、獨佔資本清算問題 66
第四章 社會部門的改造 79
一、身份制度廢除問題 79
二、家族制度改革問題 83
第五章 教育文化部門的改造 87
一、教育改革問題 89
二、歷史改編問題 94
三、宗教革新問題 99
第六章 日本改造與中國 105
序
簡介朱雲影教授的學術成就
先師朱雲影教授名著《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一書,這本學術著作在台出版已逾二十年,今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再版印行,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
雲影師這部書,原是由一系列單篇論文集結而成,這一系列論文,先後發表於《台灣師大學報》、《台灣師大歷史學報》、《史學匯刊》、《孔孟學報》等學術期刊上,費時達十七八年之久。
本來這些論文發表時,在主標題的旁邊,都加有一項副標題:「中國文化圈之史的研究」,此書出版時,這個副標題則被刪去。實際上,雲影師的系列研究,是最早提出「中國文化圈」概念的論文,這是中外學者過去未曾從事過的研究工作,也是兩岸史學界未曾注意到的研究領域。有之,也僅限於中國文化對日韓越三國之中的某一國交流或影響而已。
雲影師此書之作,係根據中日韓越各國的原始文獻,條分縷析,廣徵博引,作綜合地、有系統地研究,必須是對日韓越三國都發生過影響的事,才列為論文的項目,只對其中某一國或某兩國有影響的仍予以割愛,捨而不取。雲影師的研究使「中國文化圈」在東亞地區形成的全貌,具體而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
如東南亞許多國家之中,緬、泰、柬、菲、馬、印尼等國,在歷史上雖也曾經受到中國文化或多或少的影響,但與日韓越之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情形相比,是迥然不同的。所以不能列在「中國文化圈」之內,這是許多人所未察的。
日韓越三國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曾經有過一段頗長的階段,完全在中國文化的籠罩之下,他們不僅使用漢文,採用中國的典章制度,以及學術思想和宗教風俗,莫不受著中國文化的影響。本書對於這些錯綜複雜的史實,都有具體的研究成果呈現出來,使我們了解「中國文化圈」是怎麼一回事。詳讀本書之後,會頓然領悟到中國文化在歷史上,曾經對毗鄰的日韓越三國,發生過如此普遍而深遠的影響,這絕非眼光淺短的人能夠想像得到的。
再者,時人高談中國文化,但是中國文化的具體內容是什麼?中國文化的客觀價值何在?本書以學術、思想、政治、產業、風俗、宗教等六大項目二十篇專論,做出了具體的陳述,可以說篇篇落實。而在各篇之中,章節段落層次分明,一切依據日韓越的原始文獻和考古資料說話,避免無稽的游辭。這與過去侈談中國文化如何偉大或痛批中國文化一無是處者比較,就更能看出本書的學術價值。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雲影師撰著本書的主旨,在指出過去的史實,絕不是要大家陶醉在祖先過去的光榮中,所以他在本書的「自序」中語重心長地說:
誠然,中國文化過去對東方世界有極大的貢獻,但是那已經是過去的事,那只是我們祖先的榮譽。今日的中國人,應該只有慚愧,只有反省,只有警惕自己,勉勵自己,如何針對世界的新情勢,創造更輝煌的新文化,才能不負中國民族的光榮傳統。
雲影師是一位學識淵博、頭腦冷靜、思維精密的史學家,看待民族文化的過去,既不會妄自尊大,也不會全盤否定。他在撰著這一系列論文時,曾經兩次因病重住院就醫,病中很擔心這一系列的著作能否完成,若因此而使這段史實湮沒,將是莫大的遺憾。幸得天佑,健康恢復,奮力完成了這部不朽的著作,這實在是史學界的大幸。
雲影師這一系列的研究顯然是具有使命感的,他的愛國心真誠流露,令人感動。邱添生教授在介紹雲影師的《行誼》中,曾提到抗戰期間雲影師寫的《日本必敗論》,據我所知,此書並不是泛泛的抗日八股文章,而是根據具體的資料和統計數據,分門別類分析得到的結論,例如內政、外交、財政、產業、派閥等,像是一部學術著作。我曾請教雲影師,抗戰期間在四川,如何能找到這些統計資料?雲影師說他在日本留學期間,即已注意搜集,說到抗戰的艱苦過程,雲影師淡淡地說:「我們三十年代的青年,只有國家,沒有個人。」我還記得有一次與雲影師談到近人對中國文化的偏頗態度時,雲影師表情黯然,自言自語地說:「即使兩岸的中國人都不愛中國,我還要愛中國!」這句話使我印象深刻,永銘肺腑!
雲影師也有幽默的一面,他說抗戰勝利後第二年即來台灣,本想在台灣教書,過一兩年,然後轉往內地每一省教一兩年書,住一兩年,如此則一輩子全中國都住遍了。但是萬萬沒想到,形勢丕變,海峽兩岸長期隔絕,使他只能在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學校與宿舍數百米之間,往返了三十多年。雲影師的原意本在說明世事的變幻莫測,但他透露了對全中國的大愛,否則怎會有每一省住兩年的念頭?
雲影師在台期間,兩岸之間尚未開放,退休後赴美依親,即在美國參加赴中國的旅行團,時年已近八十高齡。據他的公子朱海若告訴我說,雲影師到了長城時,一鼓作氣,攀登而上,有些年輕人還瞠乎其後。
雲影師自到台以後,即專心從事學術研究與教學工作,不再寫政論性文章。他曾鼓勵我要多努力作學術研究,強調學術著作是學者的生命,我深受教誨,衷心敬服。古人說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立言」就是著作。雲影師的這部精心巨著再版發行,嘉惠後學,必將與他的偉大人格同其不朽。
最後,我要對王爾敏教授、邱添生教授,以及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對本書的出版多所費心,謹表感謝!
王仲孚
2007年7月15日
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
本文選自《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後記:「研究中國文化圈的開山之作」,廣西師範大學印行,二○○七年九月
本書再版說明
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國勢漸強,先後於1894年甲午戰爭打敗清朝,取得台灣為割地及巨額賠款,接著又於1904年日俄戰爭打敗俄國,從此一躍成為世界強國,並走上帝國主義擴張之途,發動侵略戰爭,造成人類空前的災難,其中以中國受害最深,日本自身也受到原子彈毀滅性的打擊,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等於亡國。
為免日本戰敗後法西斯軍國主義死灰復燃,同盟國統帥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1880-1964),著手進行日本國體改造,擬從法西斯獨裁體制,改造成為民主自由國家的體制,這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工程。例如政治上應廢除天皇制度,改為民選的政黨政治,軍事上徹底消滅軍閥、軍統、限制軍隊的人數與性質,以「自衛」為目標,不得出兵海外,其他如思想意識、社會不良習俗如賤民階級的存在,也都在改造之列,務使日本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嶄新的民主國家。
可惜當麥帥進行日本改造之際,戰後東西冷戰的陰影正逐漸浮現,這使改造日本的腳步也隨之逐漸慢了下來。反之,在世人不知不覺之中,美國改為扶植日本,使其成為美國在東亞冷戰中的助力。
先師朱雲影教授早歲留學日本,深悉日本國情,目睹日本軍閥發動「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的侵華暴行,深感痛心,曾於抗日戰爭最難苦的民國廿九年(一九四○)撰寫《日本必敗論》一書(台北:蘭臺出版社再版,2015)鼓舞民心士氣,果然贏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戰後朱師對於日本的國體改造問題,仍然十分關注,民國三十六年,朱師來到光復未久的台灣,將個人對於日本改造的主張,匆促寫成這本小書由台灣省編譯館「光復文庫」印行。為的是讓日本殖民五十年的台灣同胞,對日本的過去有所了解。全書共分六章96頁,分別討論到日本的憲法修改問題、天皇存廢問題、經濟與社會文化的改造問題、足以供處理戰後日本問題的參考。
在日本改造的過程中,以同盟國統帥麥克阿瑟為主導的「盟軍總部」,仍看不出有認真執行的現象,特別是天皇制度的存廢,攸關日本國體結構以及是否能邁上真正民主自由的道路的關鍵,而土地與農民問題,對財閥的寬容,維護財閥的獨立資本,使與軍國主義相結合,這些未能徹底改革,徒留日後軍國主義復辟的空間。再者,對於日本的賠償問題也沒有認真的討論。日本封建社會的階級的「身份」問題也沒有徹底改造,例如:被認為最下賤家族制度,歧視女性,「穢多」階級並未廢除,「改造論」認為日本應該實施公民權利,清除身份概念。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觀念,仍然保留在日本社會之中,這將成為日本走上民主自由制度的障礙。
令人遺憾的是:戰爭結束後的中國忙於內戰,無暇顧及日本國體改造問題,而東西冷戰形勢逐漸確定,加上韓戰與越戰的先後爆發,使同盟國為首的美國改為積極扶植日本,使日本恢復了雄厚的國力,同時不幸的也造成日本右翼軍國主義者出現夢想,懷念過去大東亞戰爭的「光榮」,並著手篡改歷史教育,否定侵略戰爭,這使東亞受害國家特別是中韓諸國至感憂慮,深恐日本軍國主義復活,帶來戰爭的災難。
今年(2015)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及中國對日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日,日本不僅不肯反省、承認當年的侵略戰爭,反而修改「安保條款」,使日本自衛隊可以出兵海外,不顧日本國民激烈反對,安倍晉三首相仍予以主導強行通過,日本想要重新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意圖已十分明顯,而且「聯美制中」政策更是昭然若揭,作為受害甚深的中國及亞洲國家怎能不悚然警惕。因此我們不能不對先師朱雲影教授於戰後二年仍然洞燭機先,心憂天下,著成此書,警惕世人。這種愛國愛時的精神,感到敬佩。筆者於閱讀之餘,深覺此書有加以重印以廣流傳的必要,特商請蘭臺出版社重印,在此即將正式再版發行之際,謹向蘭臺出版社致謝,並告慰心憂天下的先師朱雲影教授的在天之靈。專家學者不吝指教。
王仲孚
二○一五年八月
先師朱雲影教授名著《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一書,這本學術著作在台出版已逾二十年,今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再版印行,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
雲影師這部書,原是由一系列單篇論文集結而成,這一系列論文,先後發表於《台灣師大學報》、《台灣師大歷史學報》、《史學匯刊》、《孔孟學報》等學術期刊上,費時達十七八年之久。
本來這些論文發表時,在主標題的旁邊,都加有一項副標題:「中國文化圈之史的研究」,此書出版時,這個副標題則被刪去。實際上,雲影師的系列研究,是最早提出「中國文化圈」概念的論文,這是中外學者過去未曾從事過的研究工作,也是兩岸史學界未曾注意到的研究領域。有之,也僅限於中國文化對日韓越三國之中的某一國交流或影響而已。
雲影師此書之作,係根據中日韓越各國的原始文獻,條分縷析,廣徵博引,作綜合地、有系統地研究,必須是對日韓越三國都發生過影響的事,才列為論文的項目,只對其中某一國或某兩國有影響的仍予以割愛,捨而不取。雲影師的研究使「中國文化圈」在東亞地區形成的全貌,具體而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
如東南亞許多國家之中,緬、泰、柬、菲、馬、印尼等國,在歷史上雖也曾經受到中國文化或多或少的影響,但與日韓越之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情形相比,是迥然不同的。所以不能列在「中國文化圈」之內,這是許多人所未察的。
日韓越三國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曾經有過一段頗長的階段,完全在中國文化的籠罩之下,他們不僅使用漢文,採用中國的典章制度,以及學術思想和宗教風俗,莫不受著中國文化的影響。本書對於這些錯綜複雜的史實,都有具體的研究成果呈現出來,使我們了解「中國文化圈」是怎麼一回事。詳讀本書之後,會頓然領悟到中國文化在歷史上,曾經對毗鄰的日韓越三國,發生過如此普遍而深遠的影響,這絕非眼光淺短的人能夠想像得到的。
再者,時人高談中國文化,但是中國文化的具體內容是什麼?中國文化的客觀價值何在?本書以學術、思想、政治、產業、風俗、宗教等六大項目二十篇專論,做出了具體的陳述,可以說篇篇落實。而在各篇之中,章節段落層次分明,一切依據日韓越的原始文獻和考古資料說話,避免無稽的游辭。這與過去侈談中國文化如何偉大或痛批中國文化一無是處者比較,就更能看出本書的學術價值。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雲影師撰著本書的主旨,在指出過去的史實,絕不是要大家陶醉在祖先過去的光榮中,所以他在本書的「自序」中語重心長地說:
誠然,中國文化過去對東方世界有極大的貢獻,但是那已經是過去的事,那只是我們祖先的榮譽。今日的中國人,應該只有慚愧,只有反省,只有警惕自己,勉勵自己,如何針對世界的新情勢,創造更輝煌的新文化,才能不負中國民族的光榮傳統。
雲影師是一位學識淵博、頭腦冷靜、思維精密的史學家,看待民族文化的過去,既不會妄自尊大,也不會全盤否定。他在撰著這一系列論文時,曾經兩次因病重住院就醫,病中很擔心這一系列的著作能否完成,若因此而使這段史實湮沒,將是莫大的遺憾。幸得天佑,健康恢復,奮力完成了這部不朽的著作,這實在是史學界的大幸。
雲影師這一系列的研究顯然是具有使命感的,他的愛國心真誠流露,令人感動。邱添生教授在介紹雲影師的《行誼》中,曾提到抗戰期間雲影師寫的《日本必敗論》,據我所知,此書並不是泛泛的抗日八股文章,而是根據具體的資料和統計數據,分門別類分析得到的結論,例如內政、外交、財政、產業、派閥等,像是一部學術著作。我曾請教雲影師,抗戰期間在四川,如何能找到這些統計資料?雲影師說他在日本留學期間,即已注意搜集,說到抗戰的艱苦過程,雲影師淡淡地說:「我們三十年代的青年,只有國家,沒有個人。」我還記得有一次與雲影師談到近人對中國文化的偏頗態度時,雲影師表情黯然,自言自語地說:「即使兩岸的中國人都不愛中國,我還要愛中國!」這句話使我印象深刻,永銘肺腑!
雲影師也有幽默的一面,他說抗戰勝利後第二年即來台灣,本想在台灣教書,過一兩年,然後轉往內地每一省教一兩年書,住一兩年,如此則一輩子全中國都住遍了。但是萬萬沒想到,形勢丕變,海峽兩岸長期隔絕,使他只能在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學校與宿舍數百米之間,往返了三十多年。雲影師的原意本在說明世事的變幻莫測,但他透露了對全中國的大愛,否則怎會有每一省住兩年的念頭?
雲影師在台期間,兩岸之間尚未開放,退休後赴美依親,即在美國參加赴中國的旅行團,時年已近八十高齡。據他的公子朱海若告訴我說,雲影師到了長城時,一鼓作氣,攀登而上,有些年輕人還瞠乎其後。
雲影師自到台以後,即專心從事學術研究與教學工作,不再寫政論性文章。他曾鼓勵我要多努力作學術研究,強調學術著作是學者的生命,我深受教誨,衷心敬服。古人說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立言」就是著作。雲影師的這部精心巨著再版發行,嘉惠後學,必將與他的偉大人格同其不朽。
最後,我要對王爾敏教授、邱添生教授,以及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對本書的出版多所費心,謹表感謝!
王仲孚
2007年7月15日
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
本文選自《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後記:「研究中國文化圈的開山之作」,廣西師範大學印行,二○○七年九月
本書再版說明
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國勢漸強,先後於1894年甲午戰爭打敗清朝,取得台灣為割地及巨額賠款,接著又於1904年日俄戰爭打敗俄國,從此一躍成為世界強國,並走上帝國主義擴張之途,發動侵略戰爭,造成人類空前的災難,其中以中國受害最深,日本自身也受到原子彈毀滅性的打擊,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等於亡國。
為免日本戰敗後法西斯軍國主義死灰復燃,同盟國統帥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1880-1964),著手進行日本國體改造,擬從法西斯獨裁體制,改造成為民主自由國家的體制,這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工程。例如政治上應廢除天皇制度,改為民選的政黨政治,軍事上徹底消滅軍閥、軍統、限制軍隊的人數與性質,以「自衛」為目標,不得出兵海外,其他如思想意識、社會不良習俗如賤民階級的存在,也都在改造之列,務使日本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嶄新的民主國家。
可惜當麥帥進行日本改造之際,戰後東西冷戰的陰影正逐漸浮現,這使改造日本的腳步也隨之逐漸慢了下來。反之,在世人不知不覺之中,美國改為扶植日本,使其成為美國在東亞冷戰中的助力。
先師朱雲影教授早歲留學日本,深悉日本國情,目睹日本軍閥發動「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的侵華暴行,深感痛心,曾於抗日戰爭最難苦的民國廿九年(一九四○)撰寫《日本必敗論》一書(台北:蘭臺出版社再版,2015)鼓舞民心士氣,果然贏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戰後朱師對於日本的國體改造問題,仍然十分關注,民國三十六年,朱師來到光復未久的台灣,將個人對於日本改造的主張,匆促寫成這本小書由台灣省編譯館「光復文庫」印行。為的是讓日本殖民五十年的台灣同胞,對日本的過去有所了解。全書共分六章96頁,分別討論到日本的憲法修改問題、天皇存廢問題、經濟與社會文化的改造問題、足以供處理戰後日本問題的參考。
在日本改造的過程中,以同盟國統帥麥克阿瑟為主導的「盟軍總部」,仍看不出有認真執行的現象,特別是天皇制度的存廢,攸關日本國體結構以及是否能邁上真正民主自由的道路的關鍵,而土地與農民問題,對財閥的寬容,維護財閥的獨立資本,使與軍國主義相結合,這些未能徹底改革,徒留日後軍國主義復辟的空間。再者,對於日本的賠償問題也沒有認真的討論。日本封建社會的階級的「身份」問題也沒有徹底改造,例如:被認為最下賤家族制度,歧視女性,「穢多」階級並未廢除,「改造論」認為日本應該實施公民權利,清除身份概念。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觀念,仍然保留在日本社會之中,這將成為日本走上民主自由制度的障礙。
令人遺憾的是:戰爭結束後的中國忙於內戰,無暇顧及日本國體改造問題,而東西冷戰形勢逐漸確定,加上韓戰與越戰的先後爆發,使同盟國為首的美國改為積極扶植日本,使日本恢復了雄厚的國力,同時不幸的也造成日本右翼軍國主義者出現夢想,懷念過去大東亞戰爭的「光榮」,並著手篡改歷史教育,否定侵略戰爭,這使東亞受害國家特別是中韓諸國至感憂慮,深恐日本軍國主義復活,帶來戰爭的災難。
今年(2015)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及中國對日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日,日本不僅不肯反省、承認當年的侵略戰爭,反而修改「安保條款」,使日本自衛隊可以出兵海外,不顧日本國民激烈反對,安倍晉三首相仍予以主導強行通過,日本想要重新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意圖已十分明顯,而且「聯美制中」政策更是昭然若揭,作為受害甚深的中國及亞洲國家怎能不悚然警惕。因此我們不能不對先師朱雲影教授於戰後二年仍然洞燭機先,心憂天下,著成此書,警惕世人。這種愛國愛時的精神,感到敬佩。筆者於閱讀之餘,深覺此書有加以重印以廣流傳的必要,特商請蘭臺出版社重印,在此即將正式再版發行之際,謹向蘭臺出版社致謝,並告慰心憂天下的先師朱雲影教授的在天之靈。專家學者不吝指教。
王仲孚
二○一五年八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174
-
新書79折$174
-
新書85折$187
-
新書9折$198
-
新書9折$198
-
新書9折$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