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964年春天,有一天《文字改革》月刊的編者來看我,問能不能給那個刊物寫點有關語言文字的普及性文章。結果就是後來在《文字改革》月刊上分期發表的《語文常談》。原來計劃寫八篇,可是刊出七篇之後,「文化大革命」來了,雜誌停刊,第八篇也流產了。後來也曾經想把舊稿整理印成一本小書,可是那幾年的風氣是以不讀書為貴,也就遲遲沒有着手。最近受到一些相識和不相識的朋友們的督促,才又鼓起勁來修修補補送給出版社,離開最初發表已經十六個年頭過去了。
給這些文章取這麼個名字,無非是說,這些文章內容既平淡無奇,行文也沒有引經據典,當不起「概論」、「基礎」之類的美名,叫做「常談」比較恰當。希望有些讀者在看小說看電視看得膩味的時候,拿來換換口味,而不至於毫無所得就是了。
說起來也奇怪,越是人人熟悉的事情,越是容易認識不清,吃飯睡覺是這樣,語言文字也是這樣。比如有人說,文字和語言是平行的,誰也不倚賴誰的兩種表達意義的系統;你要是拿拼音文字來做反證,他就說「此漢字之所以可貴也」,他沒有想過如果漢字都沒有讀音,是否還能夠表達意義。又有人說,漢字最美,「玫瑰」二字能讓你立刻看見那嬌嫩的顏色,聞到那芬芳的香味,一寫成méigui ㄇㄟˊ
˙ㄍㄨㄟ就啥也沒了;他大概認為英國人、美國人、法國人的rose,德國人的Rose,西班牙人、意大利人的rosa全都是無色無臭的標本。還有人說,「中國話」就是沒有「文法」,歷代文學家都不知道甚麼叫「文法」卻寫出好文章;可是他回答不上來為甚麼有的話公認為「通」,有的話公認為「不通」,後者至少有一部分是由於不合「文法」。不幸的是,諸如此類的意見不是來自工農大眾,而是來自一部分知識分子。這說明關於語言文字的知識確實還有待於普及。這本小書就算是這方面的一個小小嘗試吧。
呂叔湘 198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