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土到他方,從浮光掠影的淺碟報導到深刻細描的重層報導,雯慧展示了21世紀台灣新一代報導文學家不遠千里、不辭勞苦、不畏風霜的開闊、沉穩和堅毅的報導者精神,同時也開啟了報導文學從台灣走向世界的新格局。從這個面向看,本書可說是台灣報導文學的新起點。——向陽(詩人‧作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達蘭薩拉作為流亡圖博人民的「首都」、達賴喇嘛的「新故鄉」,五十幾年來隨著藏傳佛教的廣傳及達賴喇嘛的聲名遠播,對外界的吸引力有增無減。
雯慧以她的細膩、敏感的心,感性、溫暖的筆,寫出個個鮮活的人物。他們生於不同的地方,但,此際此刻交會在達蘭薩拉,譜出不同的生命之歌。不同的生命旋律卻繫著同一個命運──沒有國家之人,未來茫茫如謎。以此獻給看似有國有家的台灣人,願此書能開啟一扇窗,思索我自己的旅途之謎。——周美里(台灣圖博之友會會長)
幾年來我和許多流亡藏人朋友相識,再一一道別;有些人去了其他國家,有些人回到了家鄉。在他們和我分享的生命旅程中,除了對自由的渴望,更多時候其實是對幸福想像的困惑;以為逃離牢籠就可以幸福快樂,但是往往過去記憶裡的種種微小甜美,更甚眼前真實的一切。
這個世界難以定義,於是我們經常聚在一起,喝酒唱歌。
期待有一天,我們都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尹雯慧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尹雯慧
文字工作者,曾參與多齣舞台劇演出,目前為自由撰稿人。作品曾獲得桃園文藝創作獎、葉紅女性詩獎、馬祖文學獎、新北文學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玉山文學獎等,並曾入選客委會「築夢計畫」、國藝會「創作補助計畫」、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文化部「台灣詩人流浪計畫」、文化部「藝術新秀首次創作發表補助」以及都蘭部落「好的駐‧跨界創作交流計畫」駐村藝術家。詩作入選《2015台灣詩選》。
尹雯慧
文字工作者,曾參與多齣舞台劇演出,目前為自由撰稿人。作品曾獲得桃園文藝創作獎、葉紅女性詩獎、馬祖文學獎、新北文學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玉山文學獎等,並曾入選客委會「築夢計畫」、國藝會「創作補助計畫」、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文化部「台灣詩人流浪計畫」、文化部「藝術新秀首次創作發表補助」以及都蘭部落「好的駐‧跨界創作交流計畫」駐村藝術家。詩作入選《2015台灣詩選》。
目錄
【推薦序一】深刻細繪的圖博掌紋 ⊙向陽(詩人‧作家)
【推薦序二】獻給沒有國家的人 ⊙周美里(台灣圖博之友會會長)
一條回家的路——洛桑土登
星期六的生日——邊巴次仁
文藝美少女——崗拉姆
為自己歌唱——葛莎雀吉
山的那一邊——多吉次丹
荊棘裡的鮮花——阿旺德勒
未完待續——札西
【推薦序二】獻給沒有國家的人 ⊙周美里(台灣圖博之友會會長)
一條回家的路——洛桑土登
星期六的生日——邊巴次仁
文藝美少女——崗拉姆
為自己歌唱——葛莎雀吉
山的那一邊——多吉次丹
荊棘裡的鮮花——阿旺德勒
未完待續——札西
序
推薦序一
深刻細繪的圖博掌紋 向陽(詩人‧作家)
尹雯慧是我的學生,是我剛進入大學教書時,開授「報導文學」課程的優秀學生,那是一九九七年的事了,距今將近二十年。當時,我已離開報界,在政治大學攻讀新聞博士的第三年,任教於靜宜大學中文系的第二年,開了「報導文學」這門課程,以一學年的時間,教導學生認識報導文學,並實際進行採訪與報導寫作,當時的雯慧就是班上的學生,她相當聰慧,文筆也佳,在課堂上認真學習,每週提交的報告也頗為深刻;唯一的遺憾是,這一班學生在一整個年的研習後,出版他們的報導文學作品集《第一代毛毛蟲》,有的學生遠赴蘭嶼、台南、鹽水、屏東、高雄桃源、桃園上巴陵採訪;有的學生就近在中部地區探訪高美濕地、台中港、台中啟明學校;有的學生則以人物為報導對象。一篇篇寫作成果,雖然仍然青澀,但已展現了他們對土地、社會、族群和人間的熱誠、探訪、觀察和實踐。
在全班同學的作品合集中,並沒有看到雯慧的作品,到底甚麼原因,我已不復記得;將近二十年後的今天,她交到我手上的,竟是這一本十萬字左右的報導文學集,以她自二〇一一年迄今長期往返並駐點的北印流亡圖博人聚集地達蘭薩拉(Dharmsāla)為主軸,以當地的圖博族人為近身採訪與觀察的對象,她寫出了七篇深刻而又動人的報導文學作品,記述七位圖博人物的生命史。二十年是一段漫長的時間,用二十年的時間孜孜矻矻,琢磨於報導文學的踏查與書寫,這是何等敬謹的寫作態度。就一個老師的立場來說,這是一份遲交十九年的「作業」;就一個報導文學的提倡者和研究者來說,這卻是一份獻給進展中的台灣報導文學史的「禮物」。
台灣的報導文學,自一九三七年由楊逵倡議並實作至今,已近八十年。這八十年來,報導文學作家為台灣這塊土地寫出了不少深刻動人的作品,但多半圍繞在台灣這塊土地及其議題之上,鮮少踏出台灣,就全球性的題材和議題進行「蹲點」的深入採訪與報導,雯慧以五年時間,深入達蘭薩拉,與圖博人一起生活,進行類似文化人類學家的民族誌採訪,寫出的這本報導文學集,開闊了台灣報導文學的舊視界,拓延了台灣報導文學的新場域,在報導文學史上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從本土到他方,從浮光掠影的淺碟報導到深刻細描的重層報導,雯慧展示了二十一世紀台灣新一代報導文學家不遠千里、不辭勞苦、不畏風霜的開闊、沉穩和堅毅的報導者精神,同時也開啟了報導文學從台灣走向世界的新格局。從這個面向看,本書可說是台灣報導文學的新起點。
反映在內容上, 這本書聚焦於「流亡藏人」( 這四個字是通行說法, 但「通行」往往也彰顯某種文化霸權的難以搖撼) 的集體記憶和族群命運之上。雯慧這五年的蹲點和往返跋涉,以及她對圖博宗教、文化與政治的深入體會,都使得本書報導的篇章閃現著非資深採訪者而不可得的光芒:體會、理解與智慧。她融入圖博民族之中,體會他們共同面對的被壓迫者的處境,理解「西藏問題」( 又一個霸權概念) 的複雜與弔詭;而同時做為報導者,她又能拔身而出,一如她在本書〈一條回家的路〉中所言:「我一直都在調整自己跟受訪者之間的距離;距離太近容易失焦,看不清楚;距離太遠又顯得疏離,無法貼近問題的核心。」她謹守報導者內心的分寸,通過對圖博歷史、政治和宗教的全面認知,進行報導,既寫出了一個鮮為台灣人所知的圖博民族的集體記憶,也讓我們看到其中昭昭可見的圖博宗教文化的心靈世界。
她能出能入,在本書中,她細緻地通過受訪者的「生命掌紋」,勾繪出圖博民族的前世與今生。從《謎途》受訪者各自的經歷、奮鬥、血淚與沉思,本書七位人物的生命故事都相當精彩:現任SFT-India(Student for a Free Tibet)主席的青年領袖多吉,在上密院圖書館工作詩人札西,曾任九十三前政治犯運動組織秘書長、現任圖博流亡政府議員的作家崗拉姆,曾為拉薩哲蚌寺僧侶、目前擔任圖博兒童村學校(Tibet Children’s Village School)宗教課老師的阿旺徳勒,遭中國當局通緝、目前獲澳洲政府難民保護政策安置,搬至雪梨的洛桑土登,出生於尼泊爾的第二代傳統民謠歌手、在台灣出過五張音樂作品,並曾入圍金曲獎最佳傳統演唱者的葛莎雀吉,以及曾參與一九八九年拉薩抗暴活動而被捕入獄,其後逃離中國,擔任過九十三前政治犯組織常委,目前定居澳洲墨爾本的邊巴次仁。七位圖博人士的故事,在雯慧筆下交織出的生命掌紋,縱橫其中的,是血也是淚,有泣也有歌。
分開來看,這七位的故事,具現了當前圖博人各自不同的達蘭薩拉生活地圖;整體來看,就不只是個別的記憶,而是匯聚了每位人物不同的遭遇、不同的人生,以及不同的背景,凝合而成的「圖博掌紋」。這使得本書跳脫常見的「漢人框架」,也讓本書有別於一般的旅行書寫,而能從舉凡宗教、政治、社運、教育、媒體的多方觀察,以及圖博傳統藝術、音樂與文學的內在省思,寫出今日圖博流亡社群的真實臉顏和心境。要了解流亡圖博及其生命圖式,本書無疑是一本不可或缺的佳構。
我很高興二十年前教授的「報導文學」課程,能開出如此燦然亮麗的果實。不過,我只是一個引路者,啟發者,雯慧這二十年的沉潛、近五年的實際踏履,以及她流暢而引人入勝的文字,才是本書成果豐碩的唯一原因。這本書的寫作計畫,於二〇一三年獲得國藝會創作補助;二〇一五年完成後,又獲得文化部藝術新秀創作出版補助;其中的〈一條回家的路〉更榮獲二〇一五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二獎──這就足以充分說明雯慧的寫作實力,和本書從計畫、書寫到出版過程的頻受矚目。
這是一條新的報導文學路徑的展開,台灣的命運和圖博有類似也有不盡相同之處,但追求自由、民主和人權的決心和意願則是一致的。做為雯慧的第一本報導文學集,《謎途》不僅止於刻繪流亡圖博集體記憶,還提供給台灣社會一個值得省思、借鑑與攻錯的他山之石,因而得以彰顯台灣新一代報導文學家的寬闊視野和細緻洞見。願雯慧繼續在報導文學這條孤獨但富涵意義的道路上前行,為她心繫的圖博,也為她腳踏的台灣!
推薦序二
獻給沒有國家的人 周美里(台灣圖博之友會會長)
認識雯慧很久很久了,好似從圖友會(台灣圖博之友會)開始舉辦「拜訪達賴喇嘛的新故鄉──達蘭薩拉之旅」後,雯慧就一直是這個團的靈魂人物。從參訪行程的安排、達蘭薩拉當地的所有聯繫工作、住宿、交通,甚至親自領隊擔任「導覽」,都是她一手搞定。從一年舉辦一次,到一年兩次,以至投入極大心力,不惜成本,耗費一二個月紮實的讀書計畫,用最低的價錢、最豐富的課程,舉辦了幾次暑期學生營隊。從構想到規畫、實踐,總是少不了雯慧的身影。
達蘭薩拉之旅為圖友會帶來豐碩的成果,不僅召喚了許多台灣的熱血人士,因親身對圖博議題及流亡生活的體驗,而投入關心圖博人權的運動。幾次的學生營隊更為台灣圖博運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血。這幾年見到雯慧,她總是在旅行中,達蘭薩拉、圖博社區,也永遠都在她好像永無終止的旅程中。令人振奮的是,去年是才華洋溢的雯慧大發光彩的一年,以本書中的一文得到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於是,這本書誕生了,為達蘭薩拉之旅寫下最美好的見證。
達蘭薩拉作為流亡圖博人民的「首都」、達賴喇嘛的「新故鄉」,五十幾年來隨著藏傳佛教的廣傳及達賴喇嘛的聲名遠播,對外界的吸引力有增無減。看來充滿苦難的流亡,在個別的生命中都是難以言喻的。流離失所的艱辛,在流亡半世紀後似如風中殘蠋般欲振乏力,隨著第一代流亡者逐漸凋零,難民的面貌也在轉變中。
雯慧以她的細膩、敏感的心,感性、溫暖的筆,寫出個個鮮活的人物。他們生於不同的地方,但,此際此刻交會在達蘭薩拉,譜出不同的生命之歌。不同的生命旋律卻繫著同一個命運──沒有國家之人,未來茫茫如謎。以此獻給看似有國有家的台灣人,願此書能開啟一扇窗,思索我自己的旅途之謎。
深刻細繪的圖博掌紋 向陽(詩人‧作家)
尹雯慧是我的學生,是我剛進入大學教書時,開授「報導文學」課程的優秀學生,那是一九九七年的事了,距今將近二十年。當時,我已離開報界,在政治大學攻讀新聞博士的第三年,任教於靜宜大學中文系的第二年,開了「報導文學」這門課程,以一學年的時間,教導學生認識報導文學,並實際進行採訪與報導寫作,當時的雯慧就是班上的學生,她相當聰慧,文筆也佳,在課堂上認真學習,每週提交的報告也頗為深刻;唯一的遺憾是,這一班學生在一整個年的研習後,出版他們的報導文學作品集《第一代毛毛蟲》,有的學生遠赴蘭嶼、台南、鹽水、屏東、高雄桃源、桃園上巴陵採訪;有的學生就近在中部地區探訪高美濕地、台中港、台中啟明學校;有的學生則以人物為報導對象。一篇篇寫作成果,雖然仍然青澀,但已展現了他們對土地、社會、族群和人間的熱誠、探訪、觀察和實踐。
在全班同學的作品合集中,並沒有看到雯慧的作品,到底甚麼原因,我已不復記得;將近二十年後的今天,她交到我手上的,竟是這一本十萬字左右的報導文學集,以她自二〇一一年迄今長期往返並駐點的北印流亡圖博人聚集地達蘭薩拉(Dharmsāla)為主軸,以當地的圖博族人為近身採訪與觀察的對象,她寫出了七篇深刻而又動人的報導文學作品,記述七位圖博人物的生命史。二十年是一段漫長的時間,用二十年的時間孜孜矻矻,琢磨於報導文學的踏查與書寫,這是何等敬謹的寫作態度。就一個老師的立場來說,這是一份遲交十九年的「作業」;就一個報導文學的提倡者和研究者來說,這卻是一份獻給進展中的台灣報導文學史的「禮物」。
台灣的報導文學,自一九三七年由楊逵倡議並實作至今,已近八十年。這八十年來,報導文學作家為台灣這塊土地寫出了不少深刻動人的作品,但多半圍繞在台灣這塊土地及其議題之上,鮮少踏出台灣,就全球性的題材和議題進行「蹲點」的深入採訪與報導,雯慧以五年時間,深入達蘭薩拉,與圖博人一起生活,進行類似文化人類學家的民族誌採訪,寫出的這本報導文學集,開闊了台灣報導文學的舊視界,拓延了台灣報導文學的新場域,在報導文學史上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從本土到他方,從浮光掠影的淺碟報導到深刻細描的重層報導,雯慧展示了二十一世紀台灣新一代報導文學家不遠千里、不辭勞苦、不畏風霜的開闊、沉穩和堅毅的報導者精神,同時也開啟了報導文學從台灣走向世界的新格局。從這個面向看,本書可說是台灣報導文學的新起點。
反映在內容上, 這本書聚焦於「流亡藏人」( 這四個字是通行說法, 但「通行」往往也彰顯某種文化霸權的難以搖撼) 的集體記憶和族群命運之上。雯慧這五年的蹲點和往返跋涉,以及她對圖博宗教、文化與政治的深入體會,都使得本書報導的篇章閃現著非資深採訪者而不可得的光芒:體會、理解與智慧。她融入圖博民族之中,體會他們共同面對的被壓迫者的處境,理解「西藏問題」( 又一個霸權概念) 的複雜與弔詭;而同時做為報導者,她又能拔身而出,一如她在本書〈一條回家的路〉中所言:「我一直都在調整自己跟受訪者之間的距離;距離太近容易失焦,看不清楚;距離太遠又顯得疏離,無法貼近問題的核心。」她謹守報導者內心的分寸,通過對圖博歷史、政治和宗教的全面認知,進行報導,既寫出了一個鮮為台灣人所知的圖博民族的集體記憶,也讓我們看到其中昭昭可見的圖博宗教文化的心靈世界。
她能出能入,在本書中,她細緻地通過受訪者的「生命掌紋」,勾繪出圖博民族的前世與今生。從《謎途》受訪者各自的經歷、奮鬥、血淚與沉思,本書七位人物的生命故事都相當精彩:現任SFT-India(Student for a Free Tibet)主席的青年領袖多吉,在上密院圖書館工作詩人札西,曾任九十三前政治犯運動組織秘書長、現任圖博流亡政府議員的作家崗拉姆,曾為拉薩哲蚌寺僧侶、目前擔任圖博兒童村學校(Tibet Children’s Village School)宗教課老師的阿旺徳勒,遭中國當局通緝、目前獲澳洲政府難民保護政策安置,搬至雪梨的洛桑土登,出生於尼泊爾的第二代傳統民謠歌手、在台灣出過五張音樂作品,並曾入圍金曲獎最佳傳統演唱者的葛莎雀吉,以及曾參與一九八九年拉薩抗暴活動而被捕入獄,其後逃離中國,擔任過九十三前政治犯組織常委,目前定居澳洲墨爾本的邊巴次仁。七位圖博人士的故事,在雯慧筆下交織出的生命掌紋,縱橫其中的,是血也是淚,有泣也有歌。
分開來看,這七位的故事,具現了當前圖博人各自不同的達蘭薩拉生活地圖;整體來看,就不只是個別的記憶,而是匯聚了每位人物不同的遭遇、不同的人生,以及不同的背景,凝合而成的「圖博掌紋」。這使得本書跳脫常見的「漢人框架」,也讓本書有別於一般的旅行書寫,而能從舉凡宗教、政治、社運、教育、媒體的多方觀察,以及圖博傳統藝術、音樂與文學的內在省思,寫出今日圖博流亡社群的真實臉顏和心境。要了解流亡圖博及其生命圖式,本書無疑是一本不可或缺的佳構。
我很高興二十年前教授的「報導文學」課程,能開出如此燦然亮麗的果實。不過,我只是一個引路者,啟發者,雯慧這二十年的沉潛、近五年的實際踏履,以及她流暢而引人入勝的文字,才是本書成果豐碩的唯一原因。這本書的寫作計畫,於二〇一三年獲得國藝會創作補助;二〇一五年完成後,又獲得文化部藝術新秀創作出版補助;其中的〈一條回家的路〉更榮獲二〇一五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二獎──這就足以充分說明雯慧的寫作實力,和本書從計畫、書寫到出版過程的頻受矚目。
這是一條新的報導文學路徑的展開,台灣的命運和圖博有類似也有不盡相同之處,但追求自由、民主和人權的決心和意願則是一致的。做為雯慧的第一本報導文學集,《謎途》不僅止於刻繪流亡圖博集體記憶,還提供給台灣社會一個值得省思、借鑑與攻錯的他山之石,因而得以彰顯台灣新一代報導文學家的寬闊視野和細緻洞見。願雯慧繼續在報導文學這條孤獨但富涵意義的道路上前行,為她心繫的圖博,也為她腳踏的台灣!
推薦序二
獻給沒有國家的人 周美里(台灣圖博之友會會長)
認識雯慧很久很久了,好似從圖友會(台灣圖博之友會)開始舉辦「拜訪達賴喇嘛的新故鄉──達蘭薩拉之旅」後,雯慧就一直是這個團的靈魂人物。從參訪行程的安排、達蘭薩拉當地的所有聯繫工作、住宿、交通,甚至親自領隊擔任「導覽」,都是她一手搞定。從一年舉辦一次,到一年兩次,以至投入極大心力,不惜成本,耗費一二個月紮實的讀書計畫,用最低的價錢、最豐富的課程,舉辦了幾次暑期學生營隊。從構想到規畫、實踐,總是少不了雯慧的身影。
達蘭薩拉之旅為圖友會帶來豐碩的成果,不僅召喚了許多台灣的熱血人士,因親身對圖博議題及流亡生活的體驗,而投入關心圖博人權的運動。幾次的學生營隊更為台灣圖博運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血。這幾年見到雯慧,她總是在旅行中,達蘭薩拉、圖博社區,也永遠都在她好像永無終止的旅程中。令人振奮的是,去年是才華洋溢的雯慧大發光彩的一年,以本書中的一文得到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於是,這本書誕生了,為達蘭薩拉之旅寫下最美好的見證。
達蘭薩拉作為流亡圖博人民的「首都」、達賴喇嘛的「新故鄉」,五十幾年來隨著藏傳佛教的廣傳及達賴喇嘛的聲名遠播,對外界的吸引力有增無減。看來充滿苦難的流亡,在個別的生命中都是難以言喻的。流離失所的艱辛,在流亡半世紀後似如風中殘蠋般欲振乏力,隨著第一代流亡者逐漸凋零,難民的面貌也在轉變中。
雯慧以她的細膩、敏感的心,感性、溫暖的筆,寫出個個鮮活的人物。他們生於不同的地方,但,此際此刻交會在達蘭薩拉,譜出不同的生命之歌。不同的生命旋律卻繫著同一個命運──沒有國家之人,未來茫茫如謎。以此獻給看似有國有家的台灣人,願此書能開啟一扇窗,思索我自己的旅途之謎。
內容連載
一條回家的路——洛桑土登
白日裡總是人聲鼎沸的台北街頭,在天尚未大亮的清晨,幸運地保有微醺般的安靜寧好。平日裡我極少在這個時段出沒在地面上的世界,除非是將要遠行。蝸居在這個城市的幾年間,我已習於隱身在黑夜的帷幕後,無論是觀看或呼吸。有時是工作需要,有時是滿足自己的旅行癮,但經常是在踏上前往遠方某處的旅程時,我才會背上行囊,在光亮中大步地走出島嶼的城牆。來來回回這麼多次,有時幾個月,有時一年半載,不管時間長短,我知道最後都會回到這塊土地。然而,對多數我曾造訪的城市與當地人民而言,「回」到一個地方,往往是歷盡千辛萬苦而不可得的想望。
一切的起點
二〇一三年冬天,我因為自己的創作計畫書寫的採訪需要而前往北印度的上達蘭薩拉(upper Dharamsala,亦稱麥克羅甘吉,Mcleod Ganj),預計要在這座雲霧繚繞的山城,駐點生活四個月。雖然在此之前,我已經參與兩地的文化交流工作而來回往返,前後超過三年,不過以往工作所需每次停留的時間並不會太長,少則十天半個月,多則也不過兩個月。
達蘭薩拉自從成為第十四世達賴喇嘛駐錫的所在地之後而聲名大噪,也是十幾萬流亡藏人此刻生活的行政中心。我從台灣出發前,已經擬好了準備拜訪的名單,其中幾個朋友都是我第一次到這裡就認識,算是關係比較親近的;而這所謂的緊密,大抵來說大概分成「在路上遇到打招呼」,「走在路上遇到打招呼然後一起喝茶閒聊」,「打完招呼喝完茶還會到家裡吃個便飯繼續聊天」 ……這幾種程度的差別。洛桑土登算是最後一種,也稱得上「熟」,至少當時我是這樣想的。
不過,我並沒有一抵達達蘭薩拉就登門拜訪,而是莫名其妙地延宕計畫日程。對於自己的遲遲沒有聯繫,一開始我只當作「例行性」的工作倦怠,想先舒緩幾日,給自己偷懶的藉口。
白日裡總是人聲鼎沸的台北街頭,在天尚未大亮的清晨,幸運地保有微醺般的安靜寧好。平日裡我極少在這個時段出沒在地面上的世界,除非是將要遠行。蝸居在這個城市的幾年間,我已習於隱身在黑夜的帷幕後,無論是觀看或呼吸。有時是工作需要,有時是滿足自己的旅行癮,但經常是在踏上前往遠方某處的旅程時,我才會背上行囊,在光亮中大步地走出島嶼的城牆。來來回回這麼多次,有時幾個月,有時一年半載,不管時間長短,我知道最後都會回到這塊土地。然而,對多數我曾造訪的城市與當地人民而言,「回」到一個地方,往往是歷盡千辛萬苦而不可得的想望。
一切的起點
二〇一三年冬天,我因為自己的創作計畫書寫的採訪需要而前往北印度的上達蘭薩拉(upper Dharamsala,亦稱麥克羅甘吉,Mcleod Ganj),預計要在這座雲霧繚繞的山城,駐點生活四個月。雖然在此之前,我已經參與兩地的文化交流工作而來回往返,前後超過三年,不過以往工作所需每次停留的時間並不會太長,少則十天半個月,多則也不過兩個月。
達蘭薩拉自從成為第十四世達賴喇嘛駐錫的所在地之後而聲名大噪,也是十幾萬流亡藏人此刻生活的行政中心。我從台灣出發前,已經擬好了準備拜訪的名單,其中幾個朋友都是我第一次到這裡就認識,算是關係比較親近的;而這所謂的緊密,大抵來說大概分成「在路上遇到打招呼」,「走在路上遇到打招呼然後一起喝茶閒聊」,「打完招呼喝完茶還會到家裡吃個便飯繼續聊天」 ……這幾種程度的差別。洛桑土登算是最後一種,也稱得上「熟」,至少當時我是這樣想的。
不過,我並沒有一抵達達蘭薩拉就登門拜訪,而是莫名其妙地延宕計畫日程。對於自己的遲遲沒有聯繫,一開始我只當作「例行性」的工作倦怠,想先舒緩幾日,給自己偷懶的藉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二手書52折$155
-
二手書73折$220
-
新書79折$237
-
新書85折$255
-
新書85折$255
-
新書88折$264
-
新書9折$270
-
新書9折$270
-
新書$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