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寫字」是幸福的記憶,學習的碩纍
很懷念上課記筆記的時光。
在那個年代,做好筆記是學習很重要的方法。它幫助我理解知識的邏輯,體認思考的位置。為了筆記讀起來清楚,所以會特別注重筆記內容要條理清晰、字跡工整。因為是「純手工」的教戰策,所以練字變成每天必行的基本功課。現在回憶起來還真有幾分成就感。
學習通常強調「心到」、「眼到」、「口到」和「手到」是有道理的。
從寫筆記當中,將課堂老師講述及書本的內容,內化成自己容易理解的關鍵邏輯,經過手寫筆記加深複習印象。這是深度的後設認知學習,對於日後的求職考試、瞬間掌握業務重點,都有深遠影響。因此,寫字這件事對我來說,真的是一件幸福的歷程。
國語文教育包含:「讀」、「說」、「寫」、「作」。其中「寫」的部分,包含書法與硬筆字的教學。過去的年代,教育領域多有重視,也打下根基。然而,隨著電腦所帶來的便利性,寫字這件事漸被科技取代,甚而忽略。
我們常說,現在的學生字跡潦草、結構不美、錯字連篇,這應該和過度使用電腦,較少練習寫字有關吧!
在我任職國小教育科科長時期,籌組了「臺北市教育局國小生字詞語簿編著範寫小組」,邀請具有書法及寫字專長的老師繕寫國小國語課本生字語詞,出版成冊,免費提供教師教學及學生習寫之用。
黃老師正是繕寫者之一,她所寫的字運筆流暢、結構優美,可說是範寫簿本的優良作品。很高興她願意將所學專長出版成書,共同推廣寫字教育。
寫字儼然是生活的一部分,透過寫一手優美而有溫度的硬筆字與人溝通,是溫馨的、關懷的。
「寫字是幸福的記憶,學習的碩纍」,這種感覺,時間越久就越清晰溫暖。
謝麗華
曾任:臺北市教育局督學、臺北市教育局國小教育科科長
現任:臺北市教育局青年發展處處長
自序
日日好日,日日好字
寫字,是最快樂的事。──書法家于右任先生如是說。
有多久,沒提筆寫字了呢?
現在人仰賴鍵盤多於筆墨,過去寄託於紙張上的手感,與書寫的沙沙聲響,漸漸隱沒在冰冷的電腦螢幕前。我想,這樣的溝通方式固然快速方便,卻少了那麼點溫度。
正因為寫字機會不多,許多人偶爾提起筆,反而不知道該怎麼好好寫字了。
回溯逾三十三年寫字歷程,當年師專畢業,就跟著施春茂老師習寫書法,民國一百年時,經文化國小鄒彩完校長介紹,為教育局的國小生字甲乙本執筆老師之一,以硬筆書法的方式,寫出給學童描摹的字詞。從中發現,硬筆書法與傳統書法,不論是筆法、結構或筆順,基本道理都是異曲同工。這樣美麗的意外,為我的書寫過程帶來許多樂趣,也成為研究硬筆書法的契機。
後來,受邀在蘭雅國小演講,主題是向父母說明如何教導學童「寫字」,當時傳單上寫著:「不要再當橡皮擦爸媽!」讓人不免會心一笑。
我們從小寫字時,只要有寫得不工整的字,父母、老師便要我們「擦掉重寫」,可是,若是方向不對,既使重寫一百遍也是一樣。寫字是有方法的,只是許多人不甚知道。
每個字,是由基本筆法一筆一劃組裝而成,把這些小零件練習好,字自然就能寫得漂亮。內心遂有了一個念頭,督促著我:「如果能夠讓家長、孩子知道這樣的觀念,也許就不需要用掉那麼多橡皮擦了!」
因為明白,字如其人。
於是,開始著手製作相關的課程講義,在任教的班級,將運筆概念教導給學生,希望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如何「好好寫字」。
果然將基本功練好後,孩子們寫的字明顯進步許多,更讓我確定了基本筆法、結構以及筆順的重要性。
現在我也在錢穆故居的親子書法班授課,從基礎開始,逐步指導上課的家長、小朋友硬筆書法,讓他們回家後也能教孩子如何改良字跡,而不只是籠統地要求「寫整齊一點」。
帶領親子班後,看著家長們在課程後也有不少心得,我不禁興起了應該讓更多成人也有機會從頭認識寫字的念頭,尤其在這個越來越少人提筆的世代,如果能讓手寫字的溫暖延續,人與人間的情感,也能更加緊密!
寫字是美感的技藝,展現一個人的生活思考與生命態度。就像美國知名文學家、藝評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所說:「書寫,終究是一連串給予自己的許可。」
只要自己許可,願意靜下心,體會一筆一畫、一提一按的無窮變化,將會是非常愉快的旅程。
因緣際會下,有機會與博思智庫出版社合作,讓我得以傳達這樣的理想:慢手寫字,享受自在的節奏。
本書從基本筆法、字形結構、筆順開始,讓讀者能從頭解構對字的認識,打好基本功夫,接著練寫三大主題的經典名言佳句,在書寫這些精選文句時,一筆、一劃,與自我對話,沉澱心靈。
科技時代,懂得用美字傳遞溫度的人,更顯珍貴。
且讓我們一起,日日過好日,日日寫好字。
◎黃惠麗老師
前言
傾聽筆尖與心的對話
你今天寫字了嗎?
寫字,這件看似稀鬆平常的小事,就是個與自己對話的方式。
我們事事講求效率,對文字也是一樣,在鍵盤上噠噠噠地敲著,一下子打出的字數就是手寫的兩、三倍。有些人可能一天下來,一個字都未寫下。
溝通更快,情感卻淡了。
如同那句經典廣告台詞:「世界越快,心則慢。」生活步調快速的環境,我們更該讓心有慢下來的空間,與他人對話,也與自己對話。
▎筆與墨,走向心的橋樑
是否曾思考,書寫其實比電腦打字更容易溝通?聽起來或許不太可能,但手寫字確實有著電腦字體,無法超越的關鍵元素──情感。
現代人使用Email、Facebook、Line作為溝通媒介,訊息隨傳隨收,越來越快速,但一來一往簡化了想法和情感,久而久之,這些訊息不再特別,也少了值得珍惜之處,一則則累積起來的資訊,時間一久就被刷掉,甚至被人們淡忘。
不同的文字線條,能展現出不同的感情。每個人的手勁不一,寫出的文字因而獨一無二。不妨想像一下,收到一張手寫的卡片和一張電腦打字的卡片,心中情感被牽引的程度是否大不相同?
親筆所寫的文字,具有溫度,不若電腦字體的冰冷,筆墨間洋溢著對彼此的情意,這便是打字所無法展現的真誠。
加班晚歸的沉重步伐,簡單一張「辛苦了」的字條就能使之輕盈;考生應試前的忐忑,看了好友暖心的「加油」字句後,加倍踏實。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吧!生活中一張手寫的小便條,也能承載各種感情,或涓細、或澎湃,手寫字的魅力,正是如此。
▎看字,彷彿看見對方
「字如其人」這個說法,最早源自西漢文學家揚雄所說:「書,心畫也。」這句話指的是,書法是人的心理描繪,作者以線條表達和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心緒。
我也認為,每個人寫的字,多少都能反映個性與修養,甚至是對生活的美感與態度。
當面對不認識的人的字跡時,我們其實常會從對方的字,去揣測其個性及特色,若工整方正,那麼可能是個剛正有條理的人;而娟秀細長者,或許心思細膩;至於字跡潦亂者,就常被認為是不認真或粗枝大葉的迷糊蛋了。
過去確實有人研究過,寫字的筆跡能看出各種不同性格:字細小的人,有良好的觀察力與專注力;字大的人愛好表現;字跡偏右傾的人喜歡與人互動;字跡偏左傾的人情感較壓抑……。
正因為如此,能寫得一手好字就更為重要了。
我還記得很清楚,小時候,住花蓮的舅舅常與臺北的我們魚雁往返,雖然舅舅尚稱不上是飽讀詩書,但他的字寫得很漂亮,讓人一看就覺得這是個有深度的人。因而,讓我相信:字跡,就是給人的第一印象!
▎寫字,寫出好腦力
美國《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整合多項醫學研究報導,寫字有六個健康好處:可提高記憶力、加快傷口癒合速度、舒緩癌症患者情緒、讓人更樂觀、改進睡眠、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健康狀態。
國內知名腦科學博士洪蘭說過:寫字可以促進神經連結,大腦命令手部的運動皮質區,照字的筆順運動手部肌肉寫出文字,而肌肉是有記憶的,動作的順序,幫助了我們對這個字的記憶。
我想,這或許解釋了現在許多人過於仰賴電腦打字後,時間久了,許多字都不會寫的現象,疏於練習,大腦自然就遺忘了這些文字。
除了已有醫學研究背書的好處外,依我個人過去的教學經驗,寫字還有助於提升手眼協調的能力,一方面訓練手部小肌肉,一方面訓練觀察能力。
舉例來說,學生們在動筆習寫時,我不時要他們將自己的字與字帖對照,問問他們:「字與字帖有什麼不同,是不是比較瘦長呢?還是比較矮胖?左邊是不是寫得太高了?兩筆劃的間隔是不是太大了?」其實這些都是一種觀察力訓練,透過感受位置的相對性,觀察結構與空間的安排。
▎練字,享受生命自在的節奏
語言和文字,是溝通的主要工具,寫字其實是生活中一件平常事,可是也因為過於平常,所以容易被人們忽略重要性,認為只要能夠寫、看得懂就好了。
將字練好,就像習學一項古老的技藝,需要緩而深的內力。
天寒,用握筆溫暖身心;天躁,由運筆涵養氣韻!
啟蒙時代著名的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曾說:「書寫是聲音的圖畫。」書寫本是一種基本技能,如同繪畫一樣,字本身是一種線條鋪陳,也是線條和結構的安排,所以當領會寫字的筆法、筆順、結構等要義,掌握之後,再進而追求字體美感。
所有技能都有基本功,寫字也是如此,若是一開始字的比例結構就不對,那麼變化成藝術字,自然也不會好看。現在有許多強調創意書法的書法展,但從作品就能明顯看出作者的基本筆法不佳,再加上那些「創意」,竟變得不像書法。所以說,寫字也得紮好馬步、打好基本功,在穩固的根基上加變化,創作的成品才會有足夠的品質與內涵,否則只會淪為譁眾取寵,失去創意的真義。
一起練習這套最實用的基本功吧!
從提筆做起:按、提、挑、捺,一筆一劃、一點一滴,文字開始有了溫度與意象,不只構築了一個字,更成就了完整的自己。
只要有紙和筆,隨時隨地都能信手拈來,跟著本書的漸進教學,每天動筆寫幾個字,慢慢地就能改變整個字體,你也能寫出一手好字。
讓我們慢手寫字,享受生命自在的節奏。